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 一基本要求掌握:生理学的任务,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正反馈和负反馈概念。熟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正、负反馈控制系统,了解: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自身调节,前馈控制系统二基本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稳态(homeostasis),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激素(hormone),旁分泌(paracrine),神经分泌(neurosecretion),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三重点与难点提示 1机体的内环境体液占体重的60,分为细胞内液(2/3)与细胞外液(1/3),后者包括血浆、组织液、房水、脑脊液及淋巴液等。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为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机体通过复杂的调节机制保持内环境中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的相对稳定,称为内环境稳态(homeostasis)。2生理功能的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形式。2.1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是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与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射包括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指先天的、遗传的、不需要学习即可出现的反射。其反射弧固定,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低级神经活动。减压反射、觅食反射及性反应等均属非条件反射,与机体的生存与种族繁衍有关。而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所建立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属高级神经活动。条件反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其意义是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神经调节具有迅速、准确与短暂的特点,是最重要的调节方式。2.2 体液调节 体液因子如激素对效应器官的调节,其调节特点与神经调节正好相反,为缓慢、广泛与短暂。2.3 自身调节 指不依赖神经与体液因素,在一定范围内组织、细胞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如在一定的动脉血压范围内肾血流和脑血流保持相对稳定。3. 体内的控制系统人体机能活动受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的调控。3.1正反馈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典型的正反馈有排尿反射、排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等,其作用特点是使某一功能活动不断加强,直至完成。3.2负反馈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例如减压反射即为典型的负反馈。心血管中枢是控制部分,心血管是受控部分。当从心血管中枢发出的控制信息使血压升高,而一定程度的血压作为反馈信息可影响心血管中枢的活动。负反馈调节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维持机体某一活动的相对稳定,但其调节具有滞后和波动的缺点。33 前馈 指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未作用之前直接向受控部分发出信息,调控受控部分。条件反射即为前馈。思考题:1何谓内环境与稳态?2何谓正反馈和负反馈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基本要求掌握: 1.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2. 细胞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3. 动作电位的引起及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局部兴奋和它向锋电位的转变;4.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兴奋一收缩耦联;熟悉: 1. 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脂质双分子层,细胞膜蛋白,细胞膜糖类.2.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的单纯扩散, 继发性主动转运; 4.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兴奋性及兴奋性的变化规律;5.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6. 负荷与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了解; 1.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的入胞和出胞.2. 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方法;3. 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二. 基本概念流体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通透性(permeability),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离子通道(ion channel),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ly-gated channel),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机械性门控通道(mechanically-gated channel),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出胞(exocytosis),入胞(endocytosis),兴奋性(excitability)、兴奋(excitation)、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极化(polarization)、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去极化或除极化(depolarization)、复极化(repolarization)、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阈电位(threshold membrane potential)、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局部兴奋(local excitation)、量子式释放(quantal release)、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兴奋-收缩藕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三.重点与难点提示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转运功能1.1 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各种膜性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以及少量糖构成。在功能活跃的膜性结构中占重量百分比最大的是蛋白质,但因蛋白质分子巨大,膜中脂质分子数是蛋白质分子数的100倍以上。关于细胞膜的结构目前公认的是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即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本构架,其中镶嵌有不同结构与功能的蛋白质。1.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2.1单纯扩散 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膜的高浓度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现象称为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与扩散速度有关的是膜两侧的浓度差以及由分子大小、脂溶性高低和带电状况决定的通透性。单纯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膜蛋白质帮助,不消耗代谢能。转运的物质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如CO2、O2、N2、NO等。1.2.2易化扩散 指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称为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根据膜蛋白质所起的作用不同,易化扩散可分为:(1) 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 指借助载体蛋白的跨膜双向转运功能实行顺浓度移动,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转运的物质有葡萄糖、氨基酸,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内。(2) 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through ion channel) 一般来说,细胞外液中的Na+ 、Cl- 、Ca2+ 浓度高于细胞内液,而K 则相反。当膜蛋白质在某一特定状态下构成离子通道,即可允许相关离子顺浓度差跨膜流动。根据门控机制不同,通道可分为3 类:电压门控通道 指膜通道的开、闭受膜电位控制的离子通道,如可兴奋细胞上的Na+通道。化学门控通道 由某些化学物质如神经递质或第二信使控制其开闭的离子通道,如终板膜上的Na+通道。机械门控通道 如听毛细胞上纤毛的摆动所产生的力可引起离子通道开放。1.2.3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是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 指通过细胞本身的耗能将物质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转运。通常也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如钠钾泵(简称钠泵),通过消耗代谢能ATP逆浓差泵出3个Na+,同时摄入2个K,保证细胞外高Na+、细胞内K+,从而建立Na+、K+的势能储备。一般细胞将代谢所获得能量的2030用于钠泵的转运。此外还有钙泵(Ca2+-Mg2+依赖式ATP酶)、H+-K+泵(H+-K+依赖式ATP酶)等。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指直接消耗某一物质的浓度势能、间接消耗ATP从而逆浓度转运某物质。例如葡萄糖进入肾小管和肠粘膜上皮细胞。1.2.4 出胞与入胞 大分子物质从细胞内移向细胞外称为出胞(exocytosis).;反之称为入胞(endocytosis)。它们均需要细胞膜提供ATP。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1.静息电位1.1 概念 将一对电极在处于静息状态的细胞膜上任意移动,可见两点间无电位差。如果将其中一个插入膜内,则可观察到电位差。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以膜外为零,膜内则为负值。一般骨骼肌细胞、神经细胞和红细胞的RP分别90 mV、70 mV和10 mV,即不同类型细胞的RP数值不等。RP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polarization);在RP的基础上膜内朝着正电荷增加的方向变化时称为去极化(depolarization),此时膜电位的绝对值小于RP的绝对值;反之,在RP的基础上膜内朝着正电荷减少(或负电荷增加)的方向发展称为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其绝对值大于RP的绝对值。1.2 RP的形成机制:如果细胞膜不允许任何带电离子跨膜移动,则膜两侧是电中性的。而在静息状态下膜两侧存在电位差,说明静息时有带电离子跨膜移动,实际上任何生物电的产生都是带电离子跨膜移动的结果。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静息时膜上的K+通道开放,K+顺浓差外流,膜内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大分子与K+隔膜相吸,造成膜内正外负的状态。随着K+的进一步外流,促使K+ 外流的动力即K+的浓差在减小,而由外流的K+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所构成的阻力则增大。当促使K+外流的动力与阻碍K+外流的阻力相等,即K+的电化学势能为零时,膜内外不再有K+的净移动。在这个过程中每平方厘米细胞膜上移出约1012 mol的K ,此时膜两侧的电位差就是RP。证明RP是K外流所形成的依据有:与经Nernst公式计算的K+的平衡电位近似,Ek59.5 logK+0/K+I (mV)。改变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RP随之改变,如增加骨骼肌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骨骼肌的RP减小。用K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四乙铵后RP变小。2. 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active potential, AP)是在RP的基础上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引起的迅速的可传播的电位变化。2.1 波形 以骨骼肌细胞为例来说明。其动作电位分为上升支和下降支,上升支指膜内电位从RP的90 mV到30 mV,其中从90 mV上升到0 mV,属于典型的去极化;从0 mV到30 mV即膜电位变成了内正外负,称为反极化。动作电位在零以上的电位值则称为超射(overshoot)。下降支指膜内电位从30 mV逐渐下降至RP水平。这种去极完毕后膜内朝着正电荷减少方向发展,逐渐恢复RP的过程,称为复极化(repolarization)。在复极的过程中膜电位可大于RP,出现超极化。动作电位包括其脉冲样的主要部分即锋电位和稍后的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和超极化后电位)。这样动作电位的全过程为: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超极化恢复。2.2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2.2.1上升支的形成:能引起动作电位产生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 ,该刺激称为阈刺激。高于或低于阈强度的刺激分别称为阈上刺激或阈下刺激,当细胞受到阈刺激或阈上刺激,膜上的Na+通道被激活,由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高于膜内,Na+ 内流时膜内正电荷增加。当膜电位变到某一数值时能引起Na+ 的再生性内流,这种能使Na+ 通道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称为阈电位(threshold menbrane potential)。随着Na+ 的大量内流,膜迅速去极化。由于膜外Na+ 较高的浓度势能,Na+ 在膜内负电位减少到零时仍可继续内流,直到内流Na+ 形成的电位差足以对抗Na+ 由于膜外高浓度而形成的内流趋势时,Na+ 通道关闭,Na+ 内流停止。此时存在的电位差即Na+ 的平衡电位,等于超射值。证实上述机制的依据有:该超射值与经Nernst 公式计算所得Na+ 的平衡电位数值相近;改变细胞外液中Na+ 浓度,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之改变,如增加细胞外液的Na+ ,动作电位增大。反之亦然;采用Na+ 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河豚毒(tetrodotoxibn, TTX)、普鲁卡因(procaine)及利多卡因(lidocaine)后动作电位不再产生;用膜片钳可观察到动作电位与Na+ 通道开放的高度相关。因此,动作电位的幅度等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加上超射值,与K+和Na+的平衡电位有关。2.2.2下降支:当去极完毕后,Na+ 通道关闭,此时 K+通道开放,K+顺浓度差外流,直到回到静息电位水平。在复极的晚期,由于钠钾泵的运转可导致超极化的正后电位。2.3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细胞受到有效刺激(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具有产生动作电位(兴奋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excitability)。由于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Na+ 通道分别经历备用激活失活备用的循环状态。因此,细胞在产生一次动作电位之后,其兴奋性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分别经过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及低常期。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相当于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及复极化的前13。在这一时期内原来激活Na+通道失活,兴奋性降至零,此时无论给予细胞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再次产生动作电位,其阈强度为无限大。因此,同一个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不能总和,要连续引起细胞产生两个动作电位,刺激的间隔时间至少要等于绝对不应期(约等于锋电位的持续时间)。如绝对不应期为2 ms,则给予连续刺激时每秒钟所能产生的动作电位次数不超过500;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由于Na+ 通道的部分复活到备用状态,兴奋性逐渐升高,到相对不应期的晚期兴奋性基本恢复。此期的兴奋性低于正常,需阈上刺激才能再次引起动作电位;超常期:由于Na+ 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交通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自考之《社区护理》模拟试题及答案(典优)
- 2025年贵州遵义市湄潭县事业单位招聘3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高考语文上海试卷及答案
- 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全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医师定期考核考前冲刺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4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副高级职称真题带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年数字孪生在城市智慧城市安全防范体系中的应用前景报告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初三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省盐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 钢管桩施工土建方案范例
- 电信国庆活动方案
- 市场仿真花施工方案
- 2025年入团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职业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 蔬菜抗营养成分流失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破产重整程序中金融债权人保护问题研究
- 柴油发电机施工安装技术方案详述
- 民警培训安全驾驶简报课件
- 十年(2016-2025)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