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讲学稿:文言文:观潮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既望( ) 2. 方其远出海门。出( )3仅如银线。仅( ) 4.呑天沃日。 沃日( )5.艨艟数百。艨艟().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乘骑弄旗标枪舞刀。骑(),弄()标().人物略不相睹。略不相睹().一舸无迹。舸()10.随波而逝。逝( ) 11.溯迎而上。溯( )12.鲸波万仞。万仞( ) 13.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干( )14.珠翠罗绮溢目。溢目( ) 15.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倍穹( )16.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僦( )赁( )席地( )二、文段阅读。文段(略)1、给加点字注音 艨艟( )( ) 一舸无迹( ) 倍穹( ) 僦赁看幕( )( ) 珠翠罗绮溢目( ) 如履平地( ) 倏尔( ) 拥毳衣炉火( ) 雾凇沆砀( )( )( ) 更定(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既而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如履平地 ( ) 皆披发文身 ( ) 溯迎而上 ( ) 是日更定 ( ) 余挐一小舟( ) 惟长堤一痕 ( ) 是金陵人,客此 ( ) 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D而旗尾略不沾湿。 4、填空 (1)湖上影子,惟 、 、 、 。 (2)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 。” (3)古诗词中咏雪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联。a. , 。b. , 。5、辨析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既而儿醒,大啼。 ( )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倏尔黄烟四起。 (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是日更定 ( ) 人物略不相睹 ( ) 是金陵人 ( ) 上下一白 ( ) 上下一白 (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 ) 6、阅读观潮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仅如银线 仅: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际: 2翻译下列语句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译: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译: , 文言课文:湖心亭看雪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1.是日更定矣。 2.余挐一小舟。 3.拥毳衣炉火 。 4.雾凇沆砀。 5.上下一白。 6.长堤一痕。 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8.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9.是金陵人,客此。 10.舟子喃喃曰 二文段阅读: (文段略)与满井游记比较阅读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 )(2)是日,更定矣。是( )(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作( ) (4)而此地适与余近。适( )2、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4、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的特点。5、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5题。 【甲】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说笠翁,独钓寒江雪。 【乙】湖心亭看雪 张岱(文略)1、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是日更定 莫衷一是 B、更有痴似相公者 更深夜色半人家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3、【乙】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4、(1)从【甲】诗“独钓寒江雪”和【乙】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试问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2)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一句。 5、以上诗文都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活动,但描写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诗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描画出一个独钓江雪的渔翁形象。B、【乙】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C、【甲】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 D、【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山东威海卷)市200713.写景是游记的重点,试用自己的话将湖中雪景描绘出来。(2分)14.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2分)2007湖南永州(三)阅读下列诗文,完成2024题(13分)湖心亭看雪 张岱(文略)西湖 袁宏道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1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2分)此 时 欲 下 一 语 描 写 不 得。22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3分)23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2分)24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文言课文陈涉世家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1.辍耕之垄上。之( ) 2、怅恨久之。怅( )3.苟富贵,无相忘。苟( ) 4、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若( )5陈涉太息曰。太息( )6.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嗟乎( )鸿鹄( )7发闾左谪戍渔阳。谪( )8、九百人屯大泽乡。屯( )9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 )10.会天大雨,道不通。会( )1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亡( )举大计( )12.等死,死国可乎。等( )死国( )13.天下苦秦久矣。苦秦( )14.扶苏以数谏故。数( )谏( )15.上使外将兵。上( )16.楚人怜之。怜( )17.今诚以吾众诈自称。诚( )18.为天下唱。唱( )19.卜者知其指意。指意( )20.足下事皆成。足下( )21.此教我先威众耳。威众( )2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丹( )书( )王( )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 )24.固以怪之矣。以( )25又间令吴广。间( )26.之次所旁祠中。次所( )丛( )27.夜篝火,狐鸣呼曰。篝火( )狐鸣( ) 28.旦日,卒中往往语。旦日( )往往语( )29.皆指目陈胜。指目( )30.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 )31.尉果笞广。笞( )32.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并( )33.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公等( ) 34.藉第令毋斩。藉( )第( )令( )35.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十六七( )3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 )37.袒右,称大楚。袒右( )38.为坛而盟。盟( )39.蕲下。下( )40.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徇( )41.比至陈。比( ) 42.将军身被坚执锐。被( )坚( )执( )锐( )43.复立楚国之社稷。社稷( )44.皆刑其长吏。刑( )二中考试题。(一)、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共11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4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二)、(江苏省淮安市2008年中考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16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度已失期 / 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既克,公问其故 D.固以怪之矣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失期,法皆斩。 天下苦秦久矣;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3分)( )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2分) 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14题。(12分)陈涉世家(节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皆指目陈胜。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1)会天大雨( ) (2)今亡亦死( )(3)宜多应者( ) (4)旦日,卒中往往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天下苦秦久矣。译文:(2)上使外将兵。译文: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文言课文:唐雎不辱使命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唐雎不辱使命。辱( )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 )3.安陵君其许寡人。其( ) 4.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加惠( )5.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 )6.请广于君。广( )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与( )8.岂直五百里哉?直( )9.秦王怫然怒。怫然( )10.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公( )11.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 )12.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抢( )13此庸夫之怒也。庸夫( )14.非士之怒也。士( )15.仓鹰击于殿上。仓( )16.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 )祲( )17.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缟素( )18.秦王色挠。挠( )19.长跪而谢之。谢( )20.寡人谕矣。谕( )二、中考试题:(文段略)(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 易:岂直五百里哉 直: 长跪而谢之 谢:2.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2分)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5.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19.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一)、(2007年)(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以头抢地耳 长跪而谢之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公将鼓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4、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二)、2008年浙江省温州市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3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分)(三)、2008哈尔滨市唐雎不辱使命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14题(10分)1(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逆: 谢: 2(2分)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D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3(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4(2分)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四)、2008徐州市唐雄不辱使命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l )故不错意也: ( 2 )长跪而谢之曰: 2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A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太守谓谁B 秦王不悦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 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D、 愿终守之 愿借子杀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译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 4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 分)答: (五)、(09(天津)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 怫然:盛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2.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六)、(09四川凉山)唐雎不辱使命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 易: 岂直五百里哉 直: 长跪而谢之 谢: 2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2分)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4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5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文言课文:隆中对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亮躬耕陇亩。陇亩( )2.时人莫之许也。许( )3.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谓( )信然( ) 4.先主器之。器( )5.谓先主曰,谓( )6.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就见( )屈致( )7.将军宜枉驾顾之。枉驾( )顾( )8.由是先主遂诣亮。诣( )9.凡三往,乃见。凡( )乃见( )10.因屏人曰。因( )屏( )11.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倾颓( )窃命( )12.主上蒙尘。蒙尘( )13.孤不度德量力。孤( )度( )量( )14.欲信大义于天下。信( )15.智术浅短,遂用猖獗。用( )猖獗( )16.然志犹未已。犹( )已( )17.君谓计将安出?计( )出( )18.自董卓已来。已( )19则名微而众寡。众寡( )20.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非惟( )抑( )21.挟天子而令诸侯。挟( )22.此诚不可与争锋。争锋( )23.国险而民富。国险( )24.利尽南海。尽( )25.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殆( )资( )26.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殷( )存恤( )27.将军既帝室之胄。胄( )28.总揽英雄,思贤如渴。揽( )29.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岩阻( )30.内修政理。政理( )3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身( )3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箪( )3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 )二中考试题: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一). 兰州市(09甘肃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4题。(14分)1.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备由是诣亮诣太守说如此B.欲信大义于天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C.将军既帝室之胄无丝竹之乱耳D.信义著于四海皆以美于徐公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3.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4分)4.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 主编的 一书。(2分)(二)、 孝感市(09湖北省)1.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A.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国险而民附 益州险塞C.利尽南海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岂愿见之乎2.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3.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4.“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3分)(三). 资阳市(09四川省)【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礻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注解:【器】重视。【就见】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屈致】委屈(他),招(他上门)来。【诣】去拜访。【凡】总共。【因屏人】就此叫旁边的人避开。【倾颓】崩溃。【信】现在写作“伸”。 【猖蹶】失败。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先帝不以臣卑鄙( ) 将军宜枉驾顾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由是先主遂诣亮( )2.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2分)3.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5.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2分)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文言课文:出师表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 )殂( )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 )3.盖追先帝之殊遇。殊遇( )4.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圣听( )5.以光先帝遗德。光( )6.恢弘志士之气。恢弘( )7.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引喻( )义( ) 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臧否( ) 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作奸犯科( )10.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刑( )1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 )1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实( ) 1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拔( )遗( )14.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咨( )15.必能裨补阙漏。阙( )16.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淑( )均( ) 17.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优劣得所( )1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19.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20.猥自枉屈。猥( )21.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 )22.尔来二十又一年矣。尔来( )23.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夙夜忧叹( )24.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不毛( )25.北定中原,庶竭驽钝。驽钝( )26.攘除奸凶,兴复汉室。攘除( )27.至于斟酌损益。损( )益( )28.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 )29.以彰其咎。彰( )30.以咨诹善道。诹( )31.察纳雅言。雅言( )二、中考试题: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2008 常州市阅读两则短文,回答问题甲 文出师表乙 文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注释:御:马夫。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相:担任国相。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自下:谦虚。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对:回答。16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1)简拔: (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 (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19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长春市:出师表回答问题。(10分)9本文作者是三国时期的 ,这篇文章是他写给 的。(1分)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悉以咨之 ( )11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2分)12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2分)13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雅安抽水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救生潜水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方案(3篇)
- 教育科技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 委托制作合同模板
- 绿色产业项目方案招标
- 征收货币安置合同书5篇
- 少数民族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洞察及研究
- 辽宁省普通高中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
- 阜外医院石丽的课件
- 成人床旁心电监护护理规程
- 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语文试题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 公司财务u盾管理制度
- 拍摄肖像授权协议书
- 叶轮逆向设计方法与流程
- 《畜禽环境卫生》第一章-环境与畜禽的关系
- 《医疗的人文关怀》课件
- 非盗抢汽车合同协议
- 爱国卫生运动主题班会课件
- 染织工艺知识培训课件
- 企业团委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