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119图最全1.doc_第1页
神经调节119图最全1.doc_第2页
神经调节119图最全1.doc_第3页
神经调节119图最全1.doc_第4页
神经调节119图最全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调节一、学习目标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调节的概念;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产生机理(兴奋的本质);神经纤维上的信号传导;突触间的信号传递;3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大脑高级功能的特点学习重点: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学习难点: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二、课标及考纲要求课标要求考纲要求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人脑各部分的基本功能I三、基础知识一、人体的神经调节1、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小脑和脑干)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从脑和脊髓发出的遍布全身的神经。基本单位神经元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轴突和树突称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称为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突触小体轴突细胞体树突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种类: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 构构成。(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组成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的调节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结构。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原因:K+外流)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原因:Na+内流)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传递结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传递方向:单向。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轴突细胞体或轴突,不能反向)结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7、人脑的高级功能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S 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四、例题解析1(2010北京高考)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解析: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树突呈树枝状,扩大了神经元接受刺激的表面积,它具有接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入细胞体的功能;轴突的主要功能是将神经冲动由胞体传至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与这些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树突较多,轴突较长;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发挥生理作用后,就会被立即分解而失活;多肽类激素合成的场所在核糖体上,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较多。答案:C2.(09上海卷) 8.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上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答案:C解析:适宜的刺激是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兴奋向两侧传递。将电极均置于细胞外,当兴奋传至A时,AB之间就有电势差会形成电流;当兴奋传至B时,AB之间也会形成电流,两种情况下的电流方向相反。(09安徽卷)9(18分)(10分)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1)图中a线段表示 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此时Na+ (内、外)流。(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 的结合。(8分)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 ,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 。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 战,这是机体通过 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 增加散热。答案:.(1)静息 0mv 内(2)轴突末梢(3)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体温调节中枢 甲状腺激素 骨骼肌收缩 皮肤毛细管舒张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1)从图可以看出a线段表示未受刺激时的静息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0mV,静息电位是由Na+内流形成的。(2)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总是由胞体传向轴突末梢,是单向的。(3)如果某药物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战,这是机体通过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来增加散热。例4 分别刺激下图、四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A B C D解析 神经元由细胞体、短而分支多的树突、长而分支少的轴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联系。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为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兴奋在经过突触时,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到后膜。即: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树突(细胞体)细胞体轴突效应器(肌肉或者腺体)。由图知刺激I、II、III三处产生的兴奋都能通过轴突传到效应器肌肉处,引起肌肉收缩。IV处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肌肉。答案:ABC例3下图是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写标号):(1)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2)中所包含的化学递质是_或_这些物质可与作用改变( )_的离子通透结构,的形成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器_有关,结构_的形成与细胞器_有关。(3)维持Na+、K+浓度在细胞内外的差异与( )_的代谢活动密切相关。解析 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 从突触前膜释放后,扩散通过突触间隙到达后膜,与突触后膜的特殊受体结合,改变了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导致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有大量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有化学递质(即某些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多巴胺等)。突触小泡可分泌出递质,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根据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知道蛋白质分子除了有保护和物质交换的功能外,还有分泌和信息传递等功能,通过知识的迁移得出受体很可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突触后膜动作电位的产生,与Na+、K+的主动运输有关,需要消耗线粒体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答案:(1) (2)乙酰胆碱 单胺类物质 突触后膜 核糖体 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3)线粒体 五、自我测评选择题1(2011浙江卷3)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Aa-b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2(2011江苏卷)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2011广东卷)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4(2009海南生物8)下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5(2009江苏生物2)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6(2009辽宁理综5)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7(2009山东理综8)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9(2009上海生命科学20)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 A环割后肢脚趾趾尖的皮肤B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C用05%HCl溶液刺激趾尖D剪去牛蛙的脑10(2008江苏生物14)-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10. 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若在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11(2009山东卷)8.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高考资源网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高考资源网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高考资源网12(2009广东理基53)现象: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比较项目现象现象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D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多少13(2011海南卷)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C.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D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非选择题1(2011四川卷)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变化,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B细胞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转换过程受阻。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造血干细胞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体液免疫的应答。2(2009安徽理综30) (18分)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图中a线段表示静息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0mv,此时Na+内(内、外)流。 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轴突末梢。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的结合。3(2009辽宁理综30)(9分)右下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给神经元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出间隙,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不能(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能(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故在C处能测得膜电位的变化。4(2009重庆理综30)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肉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收缩不属于(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用b刺激骨骼肌,不能(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表明传出神经受损。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骨骼肌受损。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表明部位d受损。5.(08理综)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图中、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请回答:、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填写标号);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填写标号)。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局部电流会对的神经纤维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起的神经纤维兴奋。直接刺激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左肌肉和右肌肉。6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图1 图2图2的结构名称是突触,结构的名称是突触后膜。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反射。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点位呈内正外负。如果在图2中和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处发生的变化是兴奋(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膜电位变化。710.(2011上海卷)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在血压调节反射中,当血压升高时,主动脉和颈动脉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的频率增高,到达心血管中枢后,副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下降。右表是哺乳动物神经元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a、b代表的离子分别是Na+和K+。从细胞膜的结构分析,维持这种离子浓度不均匀分布的机制是Na+、K+ 通过细胞膜上的Na+、K+ 运输载体,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某些药物能特异性地抑制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当这类药物作用时,右图中2突触间隙内的神经递质因不被分解而浓度持续升高,并与6 受体持续结合,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方框内填图中编号,横线上填文字)。若在离肌肉5mm和50mm的神经纤维上分别给予电刺激,肌肉将分别在3.5ms和5.0ms后收缩,则兴奋沿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是30mm/ms。8(18分)(2010海淀模拟)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位于图中突触后膜上的GABA受体结合,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阴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上述过程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如果用电生理微电泳方法将GABA离子施加到离体神经细胞旁,可引起相同的生理效应,从而进一步证明GABA是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含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药物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GABA分解速率降低,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GABA受体,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延长(缩短/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6.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刺激 处,该处细胞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若从 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 , E 不能产生反应 C兴奋在 处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较在 处快 D若在 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 一 处能测到兴奋的只有 ( )11.据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如下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D )A该神经元兴奋时,将中的物质释放到中的方式是外排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C若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概率为0D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不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13.右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B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定是下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 向相反( )14.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 A )( )15. 一只脚踩在钉子上,马上引起腿的收缩以避开损伤性刺激的继续作用,而另一条腿迅速伸直以支持身体,使身体不会跌倒。右图表示这一复杂反射的过程。图示表明 (D)A.这一活动至少需要四个突触参与完成B.参与这一活动的神经元至少有6个C.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同时到达神经元和D.同一神经元在一次反射活动中可能产生不同的神经递质( )19.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BCD )A图中的结构涉及到3个神经元,2个突触B如刺激c点,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C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若ab=bd,则兴奋在ab段和bd段的传导速度相等20.(7分)为研究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科学家先后进行了以下实验。据此回答问题:资料一:在蛙的坐骨神经表面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图1)。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如);当a点给予刺激时,电表指针发生从图的连续变化。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代表电流方向。资料二:以枪乌贼的巨轴突为测试对象,将一电极插入轴突膜内,另一电极置于膜外,电表指针发生偏转,如图2中的A图。给予刺激后,电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情况如图2中的B图和C图。资料三:将两个蛙心分离出来,第一个带有神经,第二个不带。两个蛙心都装上蛙心插管,并充以少量任氏液。刺激第一个心脏的神经几分钟,心跳加速;随即将其中的任氏液吸出转移到第二个未被刺激的心脏内,后者的跳动也加速了。(1)资料一说明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_电信号(神经冲动,局部电流)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2)请用资料二的结论解释图1的结果。b点膜电位为外负内正、c点膜电位为外正内负,b和c点膜外存在电位差,电流从c流向b_(3)如果用图2的方法测量图1中c点的膜电位,将会出现图2中_A_图所示的结果(用字母表示)?(4)根据资料三科学家得出什么结论?根据该结论进一步研究方向可能是什么? _神经元通过释放化学物质传递兴奋到心脏 _研究传递兴奋的化学物质的化学本质 (5)资料三中的任氏液是模拟蛙体的 _内环境(或细胞生活的环境,或组织液) _,以维持蛙心正常的生理功能。答案20(7分)(1) (2)(2分) (3)A(4); (5)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B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在A图中,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感受器_。(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_b_。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_ _局部电流_,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 6 _ 实触_结构中,信号的传递是单一方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 电-化-电 _。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及其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代表传出神经 B 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CM代表效应器 DS代表感受器(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C )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 B冲动在中单向传导C冲动在中单向传导 D冲动在中单向传导(3)在中与兴奋传导有关的化学递质是 乙酰胆碱 。(4)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处,肌肉 收缩 ;刺激处,肌肉 不收缩 。 9下图是人缩手反射的过程,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感知高温物体的();获得的信息由()传到脊髓中的();信息处理后的人,指令由()传递到(),做出反应,手便缩回。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遇到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此时是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这说明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它能控制中的较低级的神经中枢。(5)缩手反射的效应器是 E _,它接受由 _传导来的神经冲动,产生缩手反射。(6)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是_A_B_C_D_E_。 感知高温物体的部位是F 大脑的特定中枢; 获得信息的部位是A 感受器; 获得的信息由 B 传入神经传到脊髓中的C神经中枢; 信息处理后的人,指令由D 传出神经传递到E效应器,做出反应,手便缩回。 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遇到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此时是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这说明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它能控制脊髓中的较低级的神经中枢。缩手的传导途径是 ABCDE (12345),感到疼的传导途径是 ABCHF (12367),坚持拖住高温物体的传导途径是 ABCHFGDE (12367845)。(5) 手被烫后立即缩回,说明脊髓具有 反射 功能,即缩手反射是由_脊髓_直接控制的,而产生痛觉则要传导到 大脑皮层的一定中枢 ,传导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打翻物品可能不是故意的。这也说明脊髓还具有 传导 功能下图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B )A、在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在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C、在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2010年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三期中)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2、3、4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2、4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会出现1或4现象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2、4【答案】D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A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静息_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C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电位_动作_。(2)当神经受到适当剌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_通透性_发生变化,钠离子大量流向_膜内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示中的_B_段。 如图的神经纤维上有A、B、C、D四个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表面:AB,BD,AD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的有( )ABC D(2010海南卷)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下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D )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则相反,如下图所示。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关的电流,则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为 ( )A膜外ba;膜内ab B膜外ba;膜内baC膜外ab;膜内ab D膜外ab;膜内ba下图为一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的电荷分布及相关处理。据图回答:(1)神经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