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学术论文】从一词多义的形成看古汉语中的词义_引进_.pdf_第1页
【古代汉语 学术论文】从一词多义的形成看古汉语中的词义_引进_.pdf_第2页
【古代汉语 学术论文】从一词多义的形成看古汉语中的词义_引进_.pdf_第3页
【古代汉语 学术论文】从一词多义的形成看古汉语中的词义_引进_.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05 03 10 作者简介 曹国安 1963 男 湖南永兴人 惠州学院中文系讲师 文学硕士 教育部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获得 者 从一词多义的形成看古汉语中的词义 引进 曹国安 惠州学院 中文系 广东 惠州 516007 摘 要 一词一义的形成过程是词的制造者为一个意义选配一个 词的语音形式 的过程 一词多义的形成过程是新的词义与旧的词音相结合的过程 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都是由本义 直接或间接地 引进 到同一个 词的语音形式 之中的 词的本义不能 产生出 或 带出 词的新义 故词义不可 引申 而出 词义引申 说未能真实反映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进 入同一词中的客观过程 古汉语中的多义词皆词义引进所致 词义引进表现为 一义一进 和 一义多进 关键词 古代汉语 一词多义 词义引申 词义引进 中图分类号 H109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5934 2005 05 0072 05 一 一词多义的形成 语言中有些词一词一义 单义词 有些词一 词多义 多义词 为什么有此区别 难道是因为 单义词无 词义派生能力 而多义词则有 词义 派生能力 甚至 词义派生能力 很强 都不是 词非生物 固无繁衍派生能力可言 那么 一词多 义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先看一词一义是如何形成的吧 因为多义词最 初也是单义词 一词一义的形成过程 是词的制造 者为一个意义选配一个 词的语音形式 以下一 般简称为 词音 的过程 清代段玉裁说过 圣 人之制字 有义而后有音 有音而后有形 广 雅疏证序 意思是说 圣人造字 先有词义而后 有词音 先有词音而后有字形 段氏的话讲的是造 字过程 但其中包含造词的过程 有义而后有音 讲的就是词的产生过程 即造词过程 用现代语言 学理论来说 这个过程就是词义 和词的语音形式 相结合 1 P113 的过程 而词义和词的语音形式相 结合的过程 也就是词的制造者为一个意义选配一 个 词的语音形式 的过程 尽管在词的形成过程 中 什么样的词义与什么样的词音相结合并不是客 观必然的 而是由一定的社会集体中的成员在共同 的劳动 生活和交往中约定俗成的 但是在约定俗 成的过程中 人们对于词音还是可以有所选择的 人类正是通过不断地为词义选配词音 才使语言中 许许多多可以用词音来表达的意义各得其所 从而 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单义词 就某种语言来说 有了一批单义词之后 一方 面人们根据需要继续按照 为词义选配词音 的原 则制造出新的单义词 另一方面人们发现某些尚未 选配到词音的意义与某些已经选配到词音的意义有 第25卷第5期 2005年10月 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 Vol1251No15 Oct12005 1994 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着密切关系 因此 人们在给这些词义选配词音的 时候 不是为它们选配新的词音 而是有意为它们 选配某些旧的词音 已经形成的单义词的语音形 式 这样 某些旧的词音中便有了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义项 于是多义词就出现了 由此可见 一词 多义的形成过程是新的词义与旧的词音相结合的过 程 多义词又分为两个义项 三个义项 四个义项 的多义词等 两个义项的多义词是同一个词音与两 个有密切关系的词义 二次结合 的产物 三个义 项的多义词则是 三次结合 的产物 其余依此类 推 同一个词音与数个词义相结合 音 和 义 的这种 一对多 的关系反映了语言的概括 性特征和节约性原则 吕必松 对外汉语教学概 论 讲义 P11 内部资料 正如单义词的形成过程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 一样 多义词的形成过程也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 的 人在多义词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但是人的作用不是根本的 而只是媒介的作 用 根本的是那些义项之间的密切关系 包括本义 与后来义之间的关系 后来义与后来义之间的关 系 或者说本义与后来义之间直接的或间接的关 系 义项之间的关系有的是相似关系 有的是相关 关系 如邻近关系 连通关系 类比关系 个别与 一般的关系 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等 正是这些关 系使后来义进入了最初与本义相结合的同一个词 音 从而出现了 二次结合 三次结合 等现 象 因此 可以说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都是由 本义直接或间接地 引进 到同一个 词的语音形 式 之中的 二 词义引申说的不足 一词多义的形成使我们看到 多义词中本义之 后的义项非 引申 所得 词义引申 说认为 一词多义是由于词义 引申 所致 也就是说 词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地 引申 出新的意义 从而导致了一词多义 而何 谓 引申 易 系辞 引而伸之 孔颖达疏 谓引长八卦而伸尽之 谓引之为六十四卦也 后 以 引申 为由一事一义推衍为其他有关之 义 2 P979 有 的 说 字 词 由 原 义 产 生 新 义 3 P1054 有 的 说 在 本 义 的 基 础 上 繁 衍 派 生 4 P86 出意义 从 原义产生新义 和 在本 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 出意义等说法来看 词义引 申的意思是 词的本义产生出词的新义 于是 词义引申便好比 母猪生猪仔 了 然而 词的本 义能够 产生出 词的新义吗 显然不能 词非生 物 固无 生育能力 可言 词的本义焉能 产生 出 词的新义 纵算不对词义引申作如此理解 而 把它理解为本义 带出 新义 词义引申也不能用 来说明一词多义的成因 因为无论如何 多义词中 本义之后的义项都不是靠本义从其内部 带出来 或 拉出来 的 恰恰相反 而是靠本义从其外部 带进来 或 拉进来 的 再说 什么是词义 词义就是某一语言的词 汇系统中和词的语音形式相结合的 人们对客观对 象的概括反映 1 P113 就是某一语言中词的语音 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是客观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 括反映 1 P109 指实词的词义 单义词中的唯 一义项如此 多义词中的各个义项也都如此 既然 都如此 那么怎能说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是由 本义直接或间接地 引申 而出的呢 如果承认词 的本义 引申 出词的新义 那岂不是要否认词的 新义同样 是客观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 用词义引申说解释多义词中各义项之间的关 系 以及用 引申图示法 直观地展示各义项之间 的关系 皆给人以 词的本义产生出词的新义 的 错觉 如说 引 本义 开弓 开弓须向后拉 故引申为 拉 开弓把弦拉长了 故又引申为 伸长 延长 开弓把弦导向后方 故又引申为 引导 开弓使箭后移 故又引申为 后退 退 却 图示如下 引 开弓 拉 伸长 延长 引导 后退 退却 有的人甚至画成类似于太阳放射出光芒那样的图 把本义当作 太阳 把引申义置于其四周 并用 向外的箭头连接本义与各项引申义 从词义引申说 的解释和图示来看 似乎多义词 引 当中的 拉 伸长 等义项是本义 开弓 所产生 所 37 第5期曹国安 从一词多义的形成看古汉语中的词义 引进 1994 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释放的 其实不然 因为 拉 伸长 等意义本 身是客观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 如果没有 开弓 这一词义 它们也是存在的 只要人类或 其他动物发出 拉 伸长 等动作而又被人们的 意识作出了概括的反映 也就是说 拉 和 伸 长 等意义是不依赖于 开弓 而存在的 不是有 了 开弓 才有 拉 和 伸长 等意义 没有 开弓 便没有 拉 和 伸长 等意义 然而 引 这个词中为什么会有 拉 和 伸长 等义 项呢 这是因为 拉 和 伸长 等意义与 开 弓 之间有密切关系 上面已说明 因此 人们 在 为词义选配词音 时给它们选配了与 开弓 相同的 词的语音形式 引 的读音 或者 说 开弓 这个本义把其他几个义项带进了它的 语音形式 从而使 引 成了一个多义词 打个比方 某人注册成立一个公司 起初 公 司中只有他一个人 该公司可谓 单人公司 后 来 他引进了甲 乙 丙三人 然后 甲又引进了 一个人 乙也引进了一个人 于是 该公司便有了 六个人 可谓 多人公司 了 这个 多人公司 中的后五人是如何来的呢 难道能说是由第一个人 引申 而来的 不能 只能说是由第一个人直接 或间接地 引进 而来的 总之 词的本义是不能 产生出 或 带出 词的新义的 故词义实际上不可 引申 词义引 申 说未能真实地反映出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 进入同一词中的客观过程 这不能不说是其不足之 处 有人从维护 词义引申 说的立场出发 对词 义引申作了新的阐释 认为词义引申就是词的本义 通过 增减义素 而产生引申义 如 向 本义 朝北的窗户 其中包含 朝向 北 方向 窗户 等义素 减去 北 方向 窗户 等 义素 便产生了 朝向 这个引申义 5 P84 这一 阐释在本质上仍然是认为词的本义产生出词的新义 的 只不过产生的方式是 增加 或 减少 义素 罢了 因此 它同样没能真实地反映出多义词中本 义之后的义项进入同一个词中的客观实际 故不能 弥补 词义引申 说的不足 当然 词义引申 说对于梳理多义词中各义项之间的关系无疑曾起过 重大作用 这是它功不可没的 因此 人们都已经 习惯于用 引申 来说明一个词如何在本义之后又 有了新的义项 比如说 颖 本义禾末 说 文 颖 禾末也 引申之 凡上端呈尖状之 物皆可叫颖 如果用 引申 一词来代表本义与后 来义之间的种种关系 那也未尝不可 但是 用 词义引申 来解释一词多义的成因 则是不切实 际的 三 古汉语中的词义引进 一词多义的形成已经告诉我们 多义词中本义 之后的义项是靠本义直接或间接地 引进 而来 的 本义直接引进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义项 然后 先引进的义项又引进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义项 于 是 一词有了多义 多义共处一词 古汉语中的多 义词 皆 词义引进 所致 如 排 本义 挤 推 说文 排 挤也 从手 非声 又 推 排也 从手 隹 声 挤 推 与 斥 现在的 排斥 有密 切关系 故引进 斥 使之成为 排 的一个义 项 后汉书 贾逵传 诸儒内怀不服 相与排 之 引自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下同 挤 推 又与 除 现在的 排除 消除 有密 切关系 故把 除 引进来 使之成为 排 的又 一个义项 战国策 赵策四 为人排难释患解纷 乱而无所取也 挤 推 又与 列 现在的 排列 有密切关系 故又把 列 引进来 使之 成为 排 的又一个义项 白居易 春题湖上 松排山面千重翠 月点波心一颗珠 图示如下 排 挤 推 排斥 排除 消除 排列 又如 理 本义 治玉 说文 理 治 玉也 从玉 里声 治玉 与 纹理 有密切关 系 玉上有纹理 故引进 纹理 使之成为 理 的一个义项 沈括 梦溪笔谈 活板 文理 有疏密 引进义 纹理 与 条理 规律 有 密切关系 故引进 条理 规律 使之成为 理 的又一个义项 庄子 内篇 养生主 依乎 天理 引进义 条理 规律 与 道理 理 47 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5卷 1994 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论 有密切关系 故引进 道理 理论 使之 成为 理 的又一个义项 荀子 儒效 言必当 理 图示如下 理 治玉 纹理 条理 规律 道理 理 论 再如 贱 本义 物价低 说文 贱 贾 价 少也 从贝 戋声 物价低 与 地位 低 有密切关系 故把 地位低 引进来 使之成 为 贱 的一个义项 曹操 举贤勿拘品行令 昔伊挚 傅说出于贱人 物价低 又与 轻视 有密切关系 轻视一个事物相当于认为它物价低 故又把 轻视 引进来 使之成为 贱 的又一个 义项 贾思勰 齐民要术序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 玉 而 地位低 与 鄙视 有密切关系 鄙视 一个人相当于认为他地位低 故引进义 地位低 把 鄙视 引进来 使之成为 贱 的又一个义 项 战国策 赵策四 冯谖客孟尝君 左右以 君贱之也 食以草具 鄙视 又与 自谦 有密 切关系 自谦相当于自我鄙视 故引进义 鄙视 把 自谦 引进来 使之成为 贱 的又一个义 项 司马迁 报任安书 又迫贱事 贱事 指 自己的私事 图示如下 贱 物价低 地位低 鄙视 自谦 轻视 古汉语多义词中各义项之间的关系 现在看起 来或明或暗 或强或弱 但 暗弱 者不能成为否 认词义引进的借口 因为词义引进必定是有 纽 带 的 这纽带便是意义间的种种关系 只不过现 在看起来 有的关系已不甚明朗 此外 有的 后 引进义 与 先引进义 之间的关系 现在看起来 也像是 引进义 与 本义 之间的关系 这是因 为多义词中的各义项均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引进 因此它们均与本义有一定的关系 而有的 引进 义 与 本义 之间的关系 现在看起来也像是 后引进义 与 先引进义 之间的关系 如 轻 视 与 物价低 的关系也像是它与 地位低 的 关系 轻视一个人相当于认为他地位低 这是因 为有些引进义之间也确有一定的关系 可以说 同 一个多义词中的各义项是处于一个 义项关系网 之中的 如果几个意义之间确无关系 那其实不是 一词多义 而仅仅是 一字多义 属于同音词 问题 古汉语中的词义引进可表现为 一义一进 和 一义多进 所谓 一义一进 即一个意义只被 一个词引进 所谓 一义多进 即一个意义被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引进 就后者来说 其直接结果 是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中皆有同一个引进义 如 背 本义 脊 说文 背 脊也 从 肉 北声 引进 背对 义 然后引进 背离 违背 义 贾谊 治安策 若其它背理而伤道 者 难遍以疏举 离 本义 离开 史记 文 帝本纪 今右贤王离其国 说文 所释 离 山神兽也 是名词 离 的本义 动词 离 只是名词 离 的同音词 因与名词 离 同音而 同字 引进 背离 违背 义 商君书 画 策 失法离令 背 引进了 背离 违背 义 离 也引进了 背离 违背 义 于是 背 和 离 便成了同义词 有人曾经把这种现 象称为 词义同步引申 或 词义渗透 我们认 为 词义同步引申 说因囿于 词义引申 说而 显不足 词义渗透 说也因不合一词多义的实际 成因而显不足 总之 古汉语的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是 引进 来的 词义引进 与 词义引申 虽然只 有一字之别 但一 进 一 申 出 不仅方向 相反 而且本质不同 前者成 聚集状 符合一 词多义的成因 后者成 散发状 不符合一词多 义的成因 参考文献 1 高名凯 石安石 语言学概论 M 北京 中华书 局 1983 2 新编实用汉语词典编辑委员会 新编实用汉语词典 Z 香港 三联书店 香港 有限公司 上海辞书出 版社 1989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 典 修订本 Z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57 第5期曹国安 从一词多义的形成看古汉语中的词义 引进 1994 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4 朱振家 古代汉语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5 赵克勤 古代汉语词汇学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4 6 苏新春 汉语词义学 M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2 7 王今铮 简明语言学词典 Z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 民出版社 1984 8 英 戴维 克里斯特尔 现代语言学词典 Z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9 陈殿玺 探索词义引申的途径和方式 J 古汉语研 究 1994 1 10 罗正坚 词义引申和修辞借代 J 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4 11 董秀芳 词义的相背引申 J 汉语学习 1995 3 12 武惠华 古汉语词义的动静引申 J 中国人民大学 学报 1995 4 13 赵大明 也谈词义的同步引申 J 语文研究 1998 1 14 邓开初 关于古汉语词义引申机制的探讨 J 吉首 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8 2 15 杜音 从心理学角度看词义引申的途径 J 湖南师 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 1 责任编辑 赵佳丽 The Meaning Borrowing in Old Chinese from the Formation of Polysemy CAO Guo2an Chinese Department Huizhou University Huizhou 516007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The reason for word to contain several meanings is that mankind increases one meaning in the speech form of some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