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原子.doc_第1页
第十三章原子.doc_第2页
第十三章原子.doc_第3页
第十三章原子.doc_第4页
第十三章原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原子物理84.电子的发现.电子比荷的测定 89.放生性污染和防护85. 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90.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86.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子的发射和吸收.氢原子的电子云91.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核反应堆87.原子核的组成.天然放射现象.射线、射线、射线.衰变.半衰期92.轻核的聚变.可控热核反应88.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放射性同位素以及应用.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一、原子的结构世纪之交三大发现 1895伦琴x射线1896贝克勒耳 放射性1897汤姆孙电子 1897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 说明原子可分2、卢瑟福的模型(1)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由几部分组成:放射源、金箔、荧光屏(2)。实验的结果:绝大多数 粒子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 粒子(约占八千分之一)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 粒子超过了90o。有的甚至被弹回。(3)。卢瑟福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利用核式结构解释实验结果:电子对 粒子的作用忽略不计。因为原子核很小,大部分 粒子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很远,受到较小的库仑斥力,运动几乎不改变方向。极少数 粒子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很近,因此受到很强的库仑斥力,发生大角度散射。(4)核式结构模型:(5)核式结构的不足:认为原子寿命的极短10-11秒,是不稳定的认为原子发射的光谱应该是连续的例题1:关于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绝大多数粒子都被弹回,只有少数粒子穿过金箔后按原方向前进,发生了偏转的只是极少数粒子B. 绝大多数粒子都被弹回,少数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发生了偏转,只有极少数几个粒子仍按原方向前进 C. 绝大多数粒子穿过了金箔且方向发生了较大偏转,少数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只有极少数仍按原方向前进D.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按原方向前进,少数粒子发生了偏转,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3、玻尔的原子模型(1)电子轨道量子化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仍然服从经典力学规律。但轨道不是任意的,且不产生电磁辐射。(2)原子能量量子化电子在不同的轨道,原子具有的能量不同。吸收光子放出光子(3)频率条件例题2、玻尔在他提出的原子模型中所做的假设有(答案:ABC )A、原子处于称为定态的能量状态时,虽然电子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B、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C、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例题3、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有:( )A、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小,原子能量增加;B、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能量减少;C、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减小,原子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能量减小;1234-13.6eV- 3.4eV-1.51eV-0.85eV例题4、如图给出了氢原子的最低的四个能级,氢原子在这些能级之间跃迁,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几种?其中最小频率是多少?最小波长又是多少?(1)6种(2)最小频率对应能级差最小(3)最小波长对应最大能量=9.7510-8m例题5、(2004北京)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B )A 40.8eV B 43.2eV C 51.0eV D 54.4eV不符合hv=E初-E终的光子是不能被吸收的例题6、现有1200万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万个?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n-1)。(A ) A2200 B2000 C1200 D2400123412004006001200400600原子光谱是大量原子跃迁的结果例题7、处于基态的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的照射下,只能发出频率为12 3的三种频率的光,且123 ,则该照射光的光子的能量为( C )二、原子核(1)衰变-为什么说射线都来自于从原子核内部?实验发现,如果一种元素具有放射性,那么,无论它是以单质存在,还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都具有放射性。放射性的强度也不受温度,外界压强的影响。由于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核外的电子,这就说明射线与这些电子无关,也就是说,射线来自原子核。这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衰变 衰变:规律: 规律:本质: 本质: 衰变:在发生衰变和衰变时,若新核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这时它就要向低能级越强,这能量就以光子形式向外辐射出来。(2)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例题8、一个原子核 经过2次衰变和3次衰变后变成稳定的原子核 。其中a、c的关系a=_,b、d的关系是b=_。A例题9、在匀强磁场中的A点,有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当它发生 衰变时,射出的粒子及新核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在A点发生衰变时,新核的运动方向是 。衰变后,新核按 时针方向沿图中的轨道 运动。若两圆的半径之比为44:1,那末衰变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例题10、关于半衰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单质中长。B升高温度可以使半衰期缩短。C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四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就只剩下一个。D氡的半衰期为3.8天,4克氡原子核,经过7.6天就只剩下1克。2、人工放射性的应用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特点:放射强度容易控制、制成需要的各种形状、半衰期短3、结合能 分散的核子结合成原子核的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被称之为结合能 氢核的聚变、重核的裂变都会释放核能。核能的计算 由于原子核及核子的质量大小可用国际单位中的“kg”作单位,也能用原子质量单位“u”来表示。这样,也就有了两种方法计算核能。(1)重核的裂变:核裂变:铀核在俘获一个中子后,发生了一个重核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过程核反应方程:链式反应:铀核裂变时,同时放出几个中子,这些中子再引起其它铀核裂变,就可以使裂变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这种反应过程叫链式反应。临界体积: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铀块的最小体积应用:核反应堆、原子弹核反应堆的结构:铀棒:天然铀或浓缩铀组成减速剂:石墨或重水、普通水作用:裂变产生的速度很大的中子跟这些物质相碰后,速度很慢,变成容易被铀235吸收的慢中子控制棒:镉棒作用:镉棒吸收中子的能力很强,通过棒的深、浅吸收中子控制反应速度。 (2)氢核的聚变定义: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叫核聚变热核反应:通过加热使轻核在碰撞中达到近距离,实现核聚变太阳释放的能量主要来自热核反应应用:氢弹 例题11、(05北京)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E=mc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B根据E=mc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C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核能,表明此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DE=mc2中的E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例题12、(08北京)14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核反应方程是H+nH+B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1+m2-m3C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E=(m3-m1-m2)c D光子的波长例题13、(06北京)13.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A.裂变,核燃料为铀 B.聚变,核燃烧为铀C.裂变,核燃烧为氘D.聚变,核燃料为氘例题14、(07北京)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D、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例题15、(09北京)14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A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例题16、 一个铀核衰变为钍核时释放出一个粒子,已知铀核质量m1=3.85313110-25kg,钍核质量m2=3.78656710-25kg,粒子的质量m3=6.6467210-27kg,在这个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是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铀核衰变成钍核时的质量亏损m=m1 (m2+m3) =(3.8531313.7865670.0664672)10-25=9.610-30kg所释放的能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 =9.610-30(3108)2=8.710-13J例题17、已知氘核的质量是2.0136u,中子的质量是1.0087u,氦核同位素的质量是3.0150u(1)写出两个氘核变成32He的核反应方程(2)计算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3)若两个氘核以相等的动能0.35MeV作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核反应,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成动能,则反应中生成的32He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例题18: 已知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聚变成氦原子核时放出17.6 Mev的能量,问4g氘 和6g氚在聚变时总共可放出多少能量.解: 由氘核21H和氚核31H的质量数(核子数)可知,氘的摩尔质量为2 g , 氚的摩尔质量为3g , 所以4g氘 和6g氚的摩尔数都为2,参加核反应的氘核和氚核的数目相同,为n=2NA=12.041023( 个)例题19 :假设两个氘核在一直线上相碰发生聚变反应生成氦的同位素和中子,已知氘核的质量是2.0136u,中子的质量是1.0087u,氦核同位素的质量是3.0150u,则聚变的核反应方程是 ,在聚变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 Me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u相当于931.5MeV)m=2mH(mHe+mn)=22.0136u(3.0150+1.0087)u=3.510-3uE=3.510-3931.5Mev=3.3 Mev例题20、答案:BD例题21.已知氘核的质量是2.0136u,中子的质量是1.0087u,氦核同位素的质量是3.0150u(1)写出两个氘核变成32He的核反应方程(2)计算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3)若两个氘核以相等的动能0.35MeV作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核反应,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成动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