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盘类零件生产线的改进方案.doc_第1页
刹车盘类零件生产线的改进方案.doc_第2页
刹车盘类零件生产线的改进方案.doc_第3页
刹车盘类零件生产线的改进方案.doc_第4页
刹车盘类零件生产线的改进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刹车盘类零件生产线的改进方案 导读:China 中国 Plant 设备Engineering 工程刹车盘类零件生产线的改进方案周淑红,钱丹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气集团,上海 200120)摘要:为实现刹车盘类零件的高速度、高效率方案二:直线型皮带生产线China 中国 Plant 设备Engineering 工程刹车盘类零件生产线的改进方案周淑红,钱丹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气集团,上海 200120)摘要:为实现刹车盘类零件的高速度、高效率生产,提出了一种刹车盘生产线的全自动化改进方案。该方案以倒立车 床和正倒立车床为主要构成要素,由伺服电机驱动和定位的滚道输送线进行衔接,正倒立车后配置动平衡检测 / 校正设备, 实现了刹车盘类零件的全自动化生产。实践表明,在零件批量生产的情况下,此生产线的改进方案,在生产效率和精度等 方面都明显优于现有生产模式,即优于由卧式车床与立式加工中心组成的生产线。关键词:刹车盘类零件;全自动化;批量生产;改进方案 中图分类号:TH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8)04(下)-0061-03刹车盘、制动毂、制动缸等零件均为回转类零件, 主要供应汽配市场,其作为一种关键性零件广泛应用于 汽车行业的制动系统上,且刹车盘属于消耗产品,应用 更换较为频繁。由于汽车品种多样化,造成此类零件的 生产同样具有品种多样、型号单一、生产量小等特点, 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目前,国内的生产方式 主要是卧式车床与立式加工中心的加工形式,此生产方 式会造成生产效率低、转序频繁、精度保持性差等缺陷。 由于此类零件具有机加工工艺相似,工序流程相同,所 用机加设备相同等特点,因此,对此类零件的加工尺寸 按区间进行分类后,可以采用此文中所阐述的新型生产 方式,即由倒立车床、正倒立车床与其他辅机共同组成 的全自动化生产线。1 全自动化生产线设计1.1 加工对象 文中阐述的新型加工形式的加工对象主要是刹车盘、制动毂、制动缸等盘类回转零件。此类零件具有外 形相似、工艺相同、流程相似、设备相同等特点,极 其适合组成生产线进行加工。现以其中一种零件刹车 盘为例,阐述此全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形式。此生产 线中的设备采用:倒立车床、正倒立车床、动平衡机 及动力辊道输送设备等。其中,零件主要参数:外形 尺寸:25638.3mm;材料:HT250,铸件;硬度: HB180-220;重量:约 4.5kg;单边余量:2.5mm;产量: 500 万件 / 年;节拍要求:3.672 秒。刹车盘的三维模 型如下图 1 所示。 1.2 工艺难点及解决措施(1)加工难点:刹车盘通风槽的上下两个端面, 在余量去除时,极其容易产生不均匀的现象(即两个平 面去除的薄厚不相同),这不仅缩短零件的使用寿命, 还会给汽车的制动系统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加工时,尤其要注意这点,这也是刹车盘零件质量瓶颈点。如图 2 所示。解决措施:采用 V 型卡爪来解决此问题。将卡爪 的顶端设计为 V 字形状,卡盘夹紧通风槽外圆时,V 型 卡爪卡入通风槽的上下内壁之间,从而确定其位置,再 进行加工,如图 3 所示。图 1 零件三维模型图 2 通风槽 图 3 V 型夹爪 (2)加工难点:刹车盘上下两面平行度要求高, 传统加工形式不易达到要求,若上下两面平行度无法达 到要求,则易产生使用时,受力不均等问题,对刹车盘 的寿命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图 4 所示。 解决措施:由传统的加工方式,先车削一面,再 车削另一面的分工步机加形式,改为现在的双车刀同时 车削刹车盘的上下两端面,其平行度主要由双车刀自身中国设备工程 2018.04(下) 61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研究与探索改造与更新的装配精度决定,极大的保证了零件的平行度合格率要 求。如图 5 所示。 图 4 刹车盘上下面 图 5 双车刀(3)加工难点:最后的精车工序时,工件预留的 加工余量已基本全部去除,使得现在的刹车盘零件变为 薄壁零件,在装夹时,要注意夹持力度和装夹方式,以 避免在装夹过程中,零件产生变形。如图 6 所示。解决措施:夹紧卡盘采用 6 爪卡盘形式,防止其夹 紧变形,如图 7 所示。 图 6 刹车盘薄壁处 图 7 六爪卡盘1.3 工艺方案 根据零件的特点,并对现有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与整合,确定零件的加工工艺、加工流程、加工设 备等,使得生产线能够达到减少人工参与目的的同时, 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零件的加工质量稳定性。此零件工 艺流程简图如下图 8 所示,分为 4 道工序,其加工内容、 加工设备、装夹位置、零件姿态等,如下所述。第一序(OP10)加工内容:粗车刹车盘零件的外 侧端面及外圆;加工设备:倒立车床;定位夹紧:倒立 车床的六爪卡盘夹紧零件的通风槽外圆,并用大端面定 位;零件姿态:呈倒立姿态。第二序(OP20)加工内 容:粗车刹车盘零件的内侧端面及内圆,并钻削均布内 侧的阶梯孔;加工设备:正倒立车床;定位夹紧:正倒 立车床的六爪卡盘夹紧零件的阶梯小外圆,并用其端面 定位;零件姿态:呈正立姿态。第三序(OP30)加工 内容:双车刀同时精车刹车盘零件的内外两侧端面,然 后钻头钻削其余孔;加工设备:正倒立车床;定位夹紧: 正倒立车床的六爪卡盘内撑夹紧零件的内圆,并用其小 圆内端面定位;零件姿态:呈倒立姿态。第四序(OP40) 加工内容:对零件进行动平衡检测,若不合格则铣削去 重;加工设备:动平衡机;定位夹紧:六爪卡盘内撑夹 紧零件的内圆,并用其小圆内端面定位;零件姿态:呈 倒立姿态。62中国设备工程 2018.04 ( 下 )图 8 工艺流程简图1.4 生产线组成 自动化流程。此生产线的自动化流程如图 9 所示,工件由上料工位上料,沿动力滚道输送线,进入第一工 序倒立车床中,进行刹车盘外表面的粗车车削加工;车 削完成后的工件流入动力滚道输送线中,进入第二工序 正倒立车床中,进行刹车盘的其他所有加工;机加工完 成后的工件再次流入动力滚道输送线中,进入第三工序 动平衡测试 / 校正工位,并由机器人完成此工位的自动 上下料动作;完成动平衡测试 / 校正的工件,流入滚道 输送线中,最终至下料工位,此处人工完成下料工作。 自动化生产线的各工序加工内容:OP10 倒主轴从滚道 上抓取工件;刀塔车削加工;倒主轴将工件放回滚道; OP20 上刀塔自带机械手从滚道抓取工件放至正主轴卡 盘;上刀塔车削加工;OP30 倒主轴从正主轴抓取工件; 下刀塔车削加工;倒主轴将工件放至滚道。图 9 自动化流程图2 与传统生产方式的对比现有企业传统生产刹车盘的方式为:卧式车床 + 立式加工中心,在这种形式中,卧式车床主要车削工件 的内外圆及端面,立式加工中心主要完成工件的钻孔、 攻丝等工序。这种生产方式不仅转序多,车床需反复装 夹,加工效率低下;且经过多次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