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_第1页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_第2页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_第3页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_第4页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导读:一、项目设计背景品味端午,传承文明迎园小学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二、活动项目设计【项目一】端午习俗大探秘 1、“端午奇缘话习俗”集体班会活动 2、“悠悠端午情”诗词传唱活动品味端午 传承文明一、项目设计背景品味端午,传承文明迎园小学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二、活动项目设计【项目一】端午习俗大探秘 1、“端午奇缘话习俗”集体班会活动 2、“悠悠端午情”诗词传唱活动【项目二】端午美食大荟萃 1、“端午美食”图片展 2、“粽香浓情”小调查【项目三】端午才艺大比拼 1、“五彩香囊感亲恩”活动 2、“巧手裹粽传情意”活动三、项目实施后的成效和反思一、项目设计背景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 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 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 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 2008 年起,国务院新修定的法定假日中, 五一长假被取消,而分别增设了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四个假日。法定这些节 日为假日,其实就是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学生 们崇尚过洋节,对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已经越来越淡漠,对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 传统更是知之甚少。让学生走近传统节日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成了学校迫在眉 睫的任务。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 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习惯。而 我校所在的社区、街道,每年端午之际都会组织居民开展话传统包粽子比赛,这 也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便利的资源。所以我们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组织 学生开展实践探究,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享受传统风俗带 来的温馨和快乐,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培养其探索创造精神。二、活动项目设计【项目一】端午习俗大探秘适合对象:一至五年级学生活动目标:1、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过端午的习俗, 加深对端午节的认识。 2、通过活动了解爱国诗人屈原,领略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活动地点:校园、家庭活动内容:1、举行一次“端午奇缘话习俗”集体班会活动 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一次以“端午奇缘话习俗”为主题的集体班会活动。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别称、来历传说、民间习俗等,让学 生对端午的传统文化及爱国诗人屈原有一个初步认识。除此还通过听听端午歌 谣、欣赏端午漫画、赛龙舟视频等,从而激发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主题活动 中来。 2、开展一次“悠悠端午情”诗词传唱活动通过搜集资料,学习一至两首有关端午的诗词、童谣,并能说说它的含义, 以班级为单位交流端午诗词,选择若干首经典诗词进行诵读传唱,让学生更深地 领略端午文化内涵。活动任务:提示:“端午由来风俗”小调查。 端午诗词大传唱。任务一:通过互联网,与访问、网上搜索开展端午风俗的小调查: 端午节具体指哪一天?_ 有多长的历史了?_ 端午节是还有些什么别称?_ 端午节和屈原有什么关系?_ 你还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传说?_ 人们过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_ 任务二: 我搜集到的端午诗词是:_ 它的意思是:_ 在传唱端午的诗词中我感受到了:_知识要点:1、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 战国时期,至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端午节的别称有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 2、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 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 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3、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插艾或菖蒲,系长命缕,饮雄黄酒,做香囊, 赛龙舟等等。思考作业:以小队为单位,搜集与“端午”相关的资料与图片。设计一份“端午文化”小报。【项目二】端午美食大荟萃适合对象:三年级学生活动目标:1、通过调查、参观等,让学生感受端午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 流长,增强民族自豪感。 2、增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活动地点:学校活动内容:1、“端午美食”图片展 根据学生搜集到的端午美食图片及资料,举办一次“端午美食”图片展,并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让学生感受端午文化的别样含义和渊源历史,并为父母介绍 一二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端午美食。 2、“粽香浓情”小调查组织学生围绕粽子的形状、品种、营养等开展“粽香浓情”小调查,并以班 级为单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活动任务:提示:举行图片展览,组织学生参观。 组织小调查交流。 统计最受欢迎的粽子品种任务一: 我搜集到的端午美食是:_流传食用地方_ 它在端午节食用的含义是_ 任务二: 我知道粽子的形状有:_ 粽子的品种 营养价值 _ _ _ _ _ _ 我最喜欢的粽子品种是_ 理由是_任务三:统计班级中最受欢迎的粽子品种。知识要点:1、除粽子外,在各地有许多端午风俗美食,在学生调查时也可鼓励学生了解 一下其食材,以便了解它的营养健康价值。 2、因地区、材料以至粽叶的不同,使粽子的形状、品种存比较大的差异,我们 在选择粽子时除了考虑它的口味外应注重其营养价值。思考作业:根据你调查了解的粽子的品种,请设计一款美味又营养的粽子配料。【项目三】端午才艺大比拼适合对象:四、五年级学生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审美能力。 2、让学生在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气息中,享受传统风俗带来的温馨和快乐,弘 扬中华传统美德。活动地点:学校、家庭、社区活动内容:1、“五彩香囊感亲恩”活动 了解香囊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材料,指导学生精心设计,亲手制作一枚香囊,在小组内展览,然后在端午节之际送给妈妈传达深深的感恩之情。 2、“巧手裹粽传情意”活动调查认识粽叶,了解包粽子的方法与步骤,亲手学包粽子。邀请社区老党员、 祖辈家长一同参与,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包粽子,并将粽子送给社区的孤寡老人, 传递浓浓的端午情。活动任务:提示:了解妈妈的喜欢的颜色,制作一枚香囊。 调查社区内的孤寡老人,组织一次送粽子假日小队活动。任务一 我调查到妈妈最喜欢的颜色是: 我准备的制作香囊的香料是:_ 这种香料的功效是:_ 制作香囊的过程中,我的感受是:_ 我想对妈妈说:_任务二: 学包粽子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 _ _知识要点:1、香囊的制作要点: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 动物形等剪下相对的两片,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翻过来,塞 入香料,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2、香囊的传统寓意:清香、驱虫、避瘟、防病、致爱,因功能不同塞入的香料 也不同。 3、布料的选择、针线缝合的技术水平也会直接影响香囊的制作精美程度,可让 学生请妈妈或奶奶事先给予必要地指导。 4、粽子的制作方法:将糯米淘洗干净,粽叶洗净将粽叶折成漏斗形在漏斗 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及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 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思考作业:在祖辈家长的指导下,学会如何煮粽子。注意事项 教师应注意事项:1、各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精心 设计、认真组织、积极落实,在学校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上,做到班班有特 色,有活动方案;队队有特色,有活动成果。2、开展活动要立足学生实际,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要以体验教 育为基本途径,组织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获得民族精神 的真切感受。3、及时总结活动经验,充分利用地域教育资源,将“品味端午,传承文明”活动作为学校的特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4、做好与社区、家庭的沟通、协调工作,为活动的顺利提供保障。学生应注意事项:1、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活动中要注意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争取他们 对活动的支持、配合与指导,同时要发挥小辅导员的作用 。2、学生在活动中要注意出行的安全及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确保活动顺利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评价1、端午习俗大探秘评价单:评价内容我按照要求,认真开展小调查 我积极参与交流调查结果 同学交流时我也能认真聆听 我能诵读二首端午诗词 我和伙伴分工合作完成了小报 2、端午美食大荟萃评价单:评价内容优秀我按照要求,认真开展小调查 我积极参与交流调查结果 同学交流时我也能认真聆听 我能识别粽子的形状和品种我设计了一种美味又营养的粽子3、端午才艺大比拼评价单:评价内容优秀我的表现我的表现一般我的表现一般 需努力 需努力我认真聆听老师讲解香囊制作方法 设计制作出一款妈妈喜欢的香囊 知道粽子的制作方法并学会包粽子学会了煮熟粽子和伙伴一同把粽子送给孤寡老人2、总结性评价 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1)通过交流,对活动中的总体表现进行总结,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2)对活动中的突出事例和个人进行表扬和肯定。 (3)反馈在活动中所取得的收获,并进行总结整理。 (4)通过对活动的总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升华情感。三、项目实施后的成效和反思(一)活动反思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活动以探究端午文化为载体,让学生们走近传统 节日,弘扬民族文化,感受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 整合各种资源,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1、整合课程,立足学科 我们将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相整合,与信息学科相结合,浏览搜索各种资料, 与探究学科相结合,调查端午的由来风俗,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品读端午诗词, 与美术学科相结合,设计制作香囊等,为学生的实践探究提供多方面的指导。 2、家校协作,优势互补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查找搜集资料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学校的青 年教师在缝制香囊、包粽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通过家校协作一 同指导帮助学生开展这一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家长资源的优势,弥补了师资 的不足,为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提供了保障。 3、社区共建,资源共享 我校与嘉乐、迎园社区等建立了长期共建的关系,而新成街道每年端午之际积极发动各社区开展“话端午,裹粽子”比赛,社区中存在着一批裹粽能手, 这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我们也结合传 统节日开展感恩亲情教育,与社区一同走访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粽子,学校 社区在互动共建中,实现了共享共赢。(二)活动成效 1、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为期两周的活动,学生们在调查交流中走近了端午文化,了解了端午 节的由来习俗等,明白了端午节并不仅仅是吃个粽子,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民 俗风情及其浓郁,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包罗万象,粽子不仅值得吃,粽子 文化更值得传承。大家沉浸在弘扬端午传统文化的欢乐气氛中,民族自豪感油 然而生。 2、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们开阔了视野,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其 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如在四 (1)班的唐泽宇在交流中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们孩子满月时,乡下的习俗 中也会分粽子?后来在调查访问中他们了解到粽子“种子”乃是谐音,孩子满 月时,裹粽子是想把孩子裹起来,让孩子长命百岁等。 在调查、访问、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动手能力 和意志也得以锻炼。在与社区联合举办的“巧手裹粽传情意”活动中,我们请 有经验的阿姨阿婆充当校外辅导,为学生进行指导,特邀辅导员们边演示边讲 解,学生们听得认真学得仔细,可实践起来还是困难重重。他们仔细琢磨,反 复练习,包了拆,拆了包,两三张粽叶反复练习无数遍,坏了换两张继续,直 至成功为止。学生赵佳芸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每次卷粽叶时,总漏米,无论我 怎么反复练习都不成功,正在我灰心丧气胡乱包裹的时候,竟包成了。汗水付 出,浇开成功的花朵。学包粽子让我学会了挑战的勇气,克服困难的毅 力。” 学包粽子不仅让学生收获了一项劳动技能,更让他们懂得了学习的不 易,增强了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心。 3、促进了家校师生的和谐互动 在活动中,学生们以小队为单位相互合作,家长们当上了特邀辅导员,与 学生们一同开展调查访问、设计小报等,教师们也虚心学习,与学生一同学做香囊、学包粽子,感受着端午文化,品味着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中国文化艺术,渊源流长。 我国最早的歌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例如传说中伏羲时的【网罟之歌】,诗经中的【关关雉鸠】,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我们华人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上,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京剧,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而京剧则是国之瑰宝,是我们华人的骄傲, 亦是世界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你可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你可知道诸葛亮身居空城,面对敌兵压境,饮酒抚琴的故事? 列宁曾经说过:我简直每天都想听奇妙而非凡的音乐,我常常自豪的,也许是幼稚的心情想,人类怎么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什么对音乐如此痴狂?音乐 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泰戈尔说:我举目漫望着各处,尽情的感受美的世界,在我视力所及的地方,充满了弥漫在天地之间的乐曲。 【二】 音乐,就是灵魂的漫步,是心事的诉说,是情愫的流淌,是生命在徜徉,它可以让寂寞绽放成一朵花,可以让时光婉约成一首诗,可以让岁月凝聚成一条河,流过山涧,流过小溪,流入 你我的麦田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曾被一首歌感动过,或为其旋律,或某句歌词,或没有缘由,只是感动,有的时候,我们喜欢一首歌,并不是这首歌有多么好听,歌词写的多么好,而是歌词写的像 自己,我们开心的时候听的是音乐,伤心的时候,慢慢懂得了歌词,而真正打动你的不是歌词,而是在你的生命中,关于那首歌的故事 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段如烟的往事,不经阳光,不经雨露,任岁月的青苔覆盖,而突然间,在某个拐角,或者某间咖啡厅,你突然听到了一首歌,或是你熟悉的旋 律,刹那间,你泪如雨下,即使你不愿意去回忆,可是瞬间便触碰了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荡起了心灵最深处的涟漪,这就是音乐的神奇,音乐的魅力! 【三】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音乐代表人贝多芬,49 岁时已经完全失聪,然而,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