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购机补贴、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doc_第1页
认真落实购机补贴、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doc_第2页
认真落实购机补贴、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doc_第3页
认真落实购机补贴、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岭自治县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强农机技术培训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情况一、关岭自治县概况关岭,关索岭之简称。相传三国时关羽之子关索随诸葛亮南征孟获曾屯兵于此,县以岭为名。关岭位于贵州省中部,隶属安顺市,坐落于云贵高原东部脊状斜坡南侧向广西丘陵倾斜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县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辖7镇6乡,户籍总人口36.68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地关索镇。县内居住着布依族、苗族、仡佬族、彝族等33个民族。关岭境内气候呈立体状,跨越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累计年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6.9,最低气温15.4,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205.11656.8毫米,是全省降水中心之一。全县全县耕地面积22万亩,森林覆盖率40%,素有“天然温室”之美誉,是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1978年,关岭顶云农民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率先在中国进行“定产到组、土地承包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造了“顶云经验”,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面旗帜,与安徽凤阳并称为“南顶云,北凤阳”。二、农机购置补贴投入情况自从我县实施购置补贴(2005年)以来,中央、省、县各级财政对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逐年增加投入,截止2011年,共投入各级财政补贴资金845.2万元,其中中央补贴资金560万元,省级补贴资金153.2万元,市级补贴资金33万元,县级资金99万元。截止2011年底,我县稻麦联合收获机械达到3台、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53台、插秧机械达到17台(套)、耕整机械达到3481台(套)、排灌动力机械达到4685台(套)、农产品加工机械达到6708台(套)、收后处理机械达到1958台(套)。农机购机补贴实施以来,我县受益农户达到3879户,农机户达到7758户。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大力促进了我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截止2011年底,我县农机拥有量达到2.7416万台(套),比2005年(0.9217万台/套)增加1.8199万台(套),增长197.5%,农机总动力达到15.9万千瓦,比2005年(7.91万千瓦)增加7.99万千瓦,增长101%;农业机械原值达到6822万元,比2005年(2850万元)增加3972万元,增长139.4%,农机经营总值达到5210万元,比2005年(1360万元)增加3850万元,增长283.1%。现我县农机总动力每年按8%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2012年增长速度为8%-12%之间,我县农机化发展进入良性发展阶段。自从国家购置补贴实施以来,我县农机拥有量和农机总动力逐年增加。农机具的投入使用,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农机综合水平明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截止2011年底,我县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16.7万亩,比2005年(4.442万亩)增加12.258万亩,增长276%;机械化脱粒达到7.2万吨,比2005年(2.211万吨)增加4.989万吨,增长225.6%,机械化提灌面积达到10.62万亩,比2005年(5.817万亩)增加4.803万亩,增长82.7%;同时,我县通过对马铃薯机械化收获项目、机插秧项目的实施,使我县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机插秧育秧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在我县断桥镇、顶云乡、上关镇等乡镇,反季节蔬菜种植已成规模,反季节蔬菜产销省内外。其中,上关镇境内的关岭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大800余亩,农户年收入平均20000以上。四、结合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及农机技术技术培训情况依托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阳光工程培训,县农机中心积极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等为购机农户开展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让农户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自从我县实施购机补贴以来,依托阳光工程培训开展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农民2155余人,共35期。同时,组织经销商对农户进行售前售后培训,共培训农户7000余人。五、农机化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情况(一)农机化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现我县沙营小寨村、上关镇落叶村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断桥镇断桥村反季节蔬菜种植等地通过农机化的发展,已经成为规模。(二)农机化促进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机械插秧的种植方式成熟期比人工种植节省农时、人力、财力,人工种植每亩需要劳动力3-5人,机械插秧每亩只需2小时左右,机械插秧每亩收费120-150元,而传统的种植方式每亩需要240-400元,机械插秧每亩产量提高1-10kg。在收割季节,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省了时间、还比人工收割每亩增加产量15-20g,增收约60元左右;另外,收割每亩水稻的成本比人工收割节省250元左右,两项合计,每亩增收达310元。在耕作环节,人畜耕作一亩需要一天,而使用微耕机作业每亩只需2小时,是人畜的5倍左右。农机户与非农机户相比,使用农业机械的农户,每年在农业生产中节省农时,之后转移到其他行业,每年收入在20000元以上,而使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农户年收入在10000元左右。农业机械作为一种先进的作业机具,不仅可以在农业生产中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能使农业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机械能改变现有的种植模式,如进行工反季节生产等,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机械的投入使用,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增加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