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级液状涤纶荧光增白剂LPS的应用探索.doc_第1页
纳米级液状涤纶荧光增白剂LPS的应用探索.doc_第2页
纳米级液状涤纶荧光增白剂LPS的应用探索.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米级液状涤纶荧光增白剂LPS的应用探索1、 增白原理:天然或人造的纺织品看起来并不白,是因为它吸收的蓝紫光比黄光要多,显现微黄色。增白剂上染到此类基质上吸收了日光中和它具有的特征频率相一致的(340380nm)紫外光,然后在(410460nm)的蓝紫色可见光区以及其明亮艳丽的荧光形式发射出来,与基质上的微黄色光混合,从而得到白光,产生增白效果。使纺织品看上去洁白、悦目、明亮。由此可见,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是光学上的补色增亮。2、 纳米级液状涤纶荧光增白剂LPS的应用探索由于合成纤维的疏水性,适用于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不溶水的非离子荧光增白剂,只能以稳定的分散液形式应用到印染工艺当中,而且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 具有较长时间的贮存稳定性。(2) 粘度尽可能低,便于计量,可以倾倒、泵抽。(3) 浓度尽可能高以降低运输成本。(4) PH值接近中性。(5) 分散性好,易于稀释。(6) 颗粒细小,分布均匀。这种非离子分散型荧光增白剂用于合成纤维增白时,是以细小的颗粒进入纤维的无定形区,在染浴中迅速、均匀的分散而获得良好的增白效果。这种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将不溶于水的非离子型荧光增白剂在分散剂、保护胶体等助剂的存在下在水中砂磨制得。依靠各种助剂对增白剂微粒的协同效应和保护作用防止微粒凝聚,使其稳定的分散在水中。影响分散液性能的主要因素:(1)颗粒的大小 (2)体系固含量 (3)电解质的含量。在现今国内的涤纶荧光增白剂成品中荧光增白剂的颗粒大多控制在24微米之间,固含量在1030%。颗粒的大小对分散体系的稳定性以及上染过程中的各项指标都有很大影响。根据斯托克斯定律,在重力场中颗粒的沉降速度和颗粒直径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颗粒越大,沉降速度越高,导致体系不稳定。廊坊中光化工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实践,研制成的LPS系列涤纶荧光增白剂,已经把增白剂颗粒的直径控制在1微米以下,700纳米以上,大大增强了产品的渗透性、匀染性、扩散性、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织物白度值和生产效率、降低了废品率和生产成本。LPS涤纶荧光增白剂使用说明 (廊坊中光化工有限公司) 一、技术指标 外观:淡黄色浆状液体 色光:蓝紫光 PH值:5-7 颗粒度:1以下95% 二、用途 本品主要用于涤纶、涤棉、涤丝、涤麻等混纺织物的增白、增艳,可适用于轧染、高温高压浸染,也可用于低温吸附固着浸染法高温定型工艺。 三、性能及特点 本品白度高、荧光强、用量少、能够提高印染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不含国际上禁用的24种芳香胺、甲醛、APEO,无毒、无致癌物、使用安全、环保。 四、使用方法 轧染法:用量:1.5-3克/升,按实际用量而定焙烘定型:185-195,30-40秒。 高温高压浸染法:用量:0.2-0.5%(相对染织物) 浴比:1:10-20 PH值:4.5-5(用乙酸调节) 上染温度:120-130 上染时间:30-60分钟 低温吸附固着浸染法:用量:0.3-0.7%(相对染织物) 浴比:1:10-20 染色温度:50-60 染色时间:30分钟 定型温度:185-190 定型时间:30-40秒 五、注意事项 1LPS涤纶荧光增白剂为淡黄色浆状液体,使用前应充分摇匀,然后精确称重,以保证染织物白度一致; 2若发现增白剂分层,只需摇匀即可使用,不影响产品质量; 3本品应在泛黄点以内使用,反之则易泛黄,即:轧染5克/升,浸染0.7%(相对染织物); 4冬季应在0以上保存,以防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