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ATA FC SAS三种硬盘的比较四、三种硬盘的比较解决方案 应用 附注 Fibre Channel 在线,高可用性,随机读取 适用于大、中型企业中的关键任务资料的存储,例如SAN,最多支持1600万个位址,线缆最长可达10公里,相当昂贵。 Serial Attached SCSI(SAS) 在线,高可用性,随机读取 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关键任务资料的存储,效能高而且在本端层次上的扩充性极高,比FC便宜,与SATA兼容 SATA 在线、近线作业,高可用性,随机读取,循序读取 容量高、成本低,与SAS兼容 Tape 容量高,适合于保存和保证offsite资料安全 对于用户来说:单纯比较硬盘并不一定是越贵的越好,关键是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应用。另外单纯硬盘的硬盘接口协议也不是衡量一个存储系统性能指标的唯一要素,除了硬盘性能指标以外,存储系统的硬件设计,前端主机接口等性能指标也同样对存储系统的整体性能影响巨大。 如果需要应用于I/O负载较轻的应用比如文件共享、FTP、音频存储、数据备份等可以考虑基于SATA硬盘的阵列。如果I/O负载较重的FTP、VOD、EMAIL、Web、数据库应用,那么可以考虑基于SAS/SATA硬盘的存储系统。1SATA FC SAS三种硬盘的比较!数据越来越多,用户对存储容量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作为数据存储最基本的介质硬盘,其种类也越来越多。面对市场上纷繁复杂的硬盘,用户又该如何选择呢?本文就对SATA、FC、SAS三种硬盘进行了比较,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一、 SATA硬盘传统的并行ATA(PATA)技术曾经在低端的存储应用中有过光辉的岁月,但由于自身的技术局限性,逐步被串行总线接口协议(Serial ATA,SATA)所替代。SATA以它串行的数据发送方式得名。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数据线和信号线独立使用,并且传输的时钟频率保持独立,因此同以往的PATA相比,SATA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并行的30倍。可以说:SATA技术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PATA技术的改进,而是一种全新的总线架构。从总线结构上,SATA 使用单个路径来传输数据序列或者按照bit来传输,第二条路径返回响应。控制信息用预先定义的位来传输,并且分散在数据中间,以打包的格式用开/关信号脉冲发送,这样就不需要另外的传输线。SATA带宽为16-bit。并行Ultra ATA总线每个时钟频率传输16bit数据,而SATA仅传输1bit,但是串行总线可以更高传输速度来弥补串行传输的损失。SATA将会引入1500Mbits/sec带宽或者1.5Gbits/sec带宽。由于数据用8b/10b编码,有效的最大传输峰值是150Mbytes/sec。目前能够见到的有SATA-1和SATA-2两种标准,对应的传输速度分别是150MB/s和300MB/s。从速度这一点上,SATA已经远远把PATA硬盘甩到了后面。其次,从数据传输角度上,SATA比PATA抗干扰能力更强。从SATA委员会公布的资料来看,到2007年,在第三代串行ATA技术中,个人电脑存储系统将具有最高达600MB/s的数据带宽。此外,串口的数据线由于只采用了四针结构,因此相比较起并口安装起来更加便捷,更有利于缩减机箱内的线缆,有利散热。并行ATA与SATA的比较硬盘接口 总线接口传输速度最大带宽传输距离 单碟容量热插拔 PATA并行传输16 bit/时钟频率100M/s0.4m188G/单碟 否SATA串行传输1 bit/时钟频率300M/s1m160G/单碟是尽管SATA在诸多性能上远远优越于PATA,甚至在某些单线程任务的测试中,表现出了不输于SCSI的性能,然而它的机械底盘仍然为低端应用设计的,在面对多线程的传输任务时,相比SCSI硬盘,仍然显得力不从心。二、 FC硬盘光纤通道标准已经被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采用,是业界标准接口。通常人们认为它是系统与系统或者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连架构,它以点对点(或是交换)的配置方式在系统之间采用了光缆连接。当然,当初人们就是这样设想的,在众多为它制订的协议中,只有IPI(智能外设接口)和IP(网际协议)在这些配置里是理想的。后来光纤通道的发展囊括了电子(非光学)实现,并且可以用成本相对较低的方法将包括硬盘在内的许多设备连接到主机端口。对这个较大的光纤通道标准集有一个补充称为光纤通道仲裁环(FC-AL)。FC-AL使光纤通道能够直接作为硬盘连接接口,为高吞吐量性能密集型系统的设计者开辟了一条提高I/O性能水平的途径。目前高端存储产品使用的都是FC接口的硬盘。FC硬盘名称由于通过光学物理通道进行工作,因此起名为光纤硬盘,现在也支持铜线物理通道。就像是IEEE-1394, Fibre Channel 实际上定义为SCSI-3标准一类,属于SCSI的同胞兄弟。作为串行接口FC-AL峰值可以达到2Gbits/s甚至是4Gbits/s。而且通过光学连接设备最大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KM。通过FC-loop可以连接127个设备,也就是为什么基于FC硬盘的存储设备通常可以连接几百颗甚至千颗硬盘提供大容量存储空间。关于光纤硬盘以其的优越的性能、稳定的传输,在企业存储高端应用中担当重要角色。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在于光纤接口的带宽。最早普及使用的光纤接口带宽为1Gb,随后2Gb带宽光纤产品统治市场已经长达三年时间。现在最新的带宽标准是4Gb,目前普遍厂商都已经推出4Gb相关新品,Gartner则预言4Gb光纤产品在2007年取代2Gb光纤成为市场主流。对于这份报告提出的观点,业界的看法不一。有的人认为,2Gb光纤信道正式取代1Gb也不过才不到3年的时间,供货商又紧接着推出4Gb的产品,企业的接受度令人存疑。另一方面,磁盘接口端SAS技术的兴起,和主机接口端iSCSI技术的发展,也给光纤存储的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事实上,4Gb光纤信道传输协议早在2002年就已经通过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的光纤信道实体接口(Fibre Channel-Physical Interfaces,简称FC-PI)规范,而与此同时,10Gb光纤标准也在同一年发表,但由于10Gb光纤并不具备向下兼容的能力,用户如果希望升级到10Gb光纤平台,则必须更换所有基础设施,成本过于昂贵,一直无人问津。相较之下,4Gb是以2Gb为基础延伸的传输协议,可以向下兼容1Gb和2Gb,所使用的光纤线材、连接端口也都相同,意味着使用者在导入4Gb设备时,不需为了兼容性问题更换旧有的设备,不但可以保护既有的投资,也可以采取渐进式升级的方式,逐步淘汰旧有的2Gb设备。三、 SAS硬盘SAS 是Serial Attached SCSI的缩写,即串行连接SCSI。和现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SAS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提供与串行ATA (Serial ATA,缩写为SATA)硬盘的兼容性。SAS的接口技术可以向下兼容SATA。SAS系统的背板(Backplane)既可以连接具有双端口、高性能的SAS驱动器,也可以连接高容量、低成本的SATA驱动器。因为SAS驱动器的端口与SATA驱动器的端口形状看上去类似,所以SAS驱动器和SATA驱动器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存储系统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SATA系统并不兼容SAS,所以SAS驱动器不能连接到SATA背板上。由于SAS系统的兼容性,IT人员能够运用不同接口的硬盘来满足各类应用在容量上或效能上的需求,因此在扩充存储系统时拥有更多的弹性,让存储设备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SAS技术还有简化内部连接设计的优势,存储设备厂商目前投入相当多的成本以支持包括光纤通道阵列、SATA阵列等不同的存储设备,而SAS连接技术将可以通过共用组件降低设计成本。SAS技术同SATA之于PATA的革命意义一样,SAS 也是对SCSI技术的一项变革性发展。它既利用了已经在实践中验证的 SCSI 功能与特性,又以此为基础引入了SAS扩展器。SAS可以连接更多的设备,同时由于它的连接器较小,SAS 可以在3.5 英寸或更小的 2.5 英寸硬盘驱动器上实现全双端口,这种功能以前只在较大的 3.5 英寸光纤通道硬盘驱动器上能够实现。这项功能对于高密度服务器如刀片服务器等需要冗余驱动器的应用非常重要。为保护用户投资,SAS的接口技术可以向下兼容SATA。SAS系统的背板(Backplane)既可以连接具有双端口、高性能的SAS驱动器,也可以连接高容量、低成本的SATA驱动器。过去由于SCSI、ATA分别占领不同的市场段,且设备间共享带宽,在接口、驱动、线缆等方面都互不兼容,造成用户资源的分散和孤立,增加了总体拥有成本。而现在,用户即使使用不同类型的硬盘,也不需要再重新投资,对于企业用户投资保护来说,实在意义非常。但需要注意的是,SATA系统并不兼容SAS,所以SAS驱动器不能连接到SATA背板上。SAS 使用的扩展器可以让一个或多个 SAS 主控制器连接较多的驱动器。每个扩展器可以最多连接 128 个物理连接,其中包括其它主控连接,其它 SAS 扩展器或硬盘驱动器。这种高度可扩展的连接机制实现了企业级的海量存储空间需求,同时可以方便地支持多点集群,用于自动故障恢复功能或负载平衡。目前,SAS接口速率为3Gbps,其SAS扩展器多为12端口。不久,将会有6Gbps甚至12Gbps的高速接口出现,并且会有28或36端口的SAS扩展器出现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其实际使用性能足于光纤媲美。SAS虽然脱胎于SCSI,但由于其突出的适于高端应用的性能优势,更普遍把SAS与光纤技术进行比较。由于SAS由SCSI发展而来,在主机端会有众多的厂商兼容。SAS采用了点到点的连接方式,每个SAS端口提供3Gb带宽,传输能力与4Gb光纤相差无几,这种传输方式不仅提高了高可靠性和容错能力,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在磁盘端,SAS协议的交换域能够提供16384个节点,而光纤环路最多提供126个节点。而兼容SATA磁盘所体现的扩展性是SAS的另一个显著优点,针对不同的业务应用范围,在磁盘端用户可灵活选择不同的存储介质,按需降低了用户成本。 4Gb FCSAS协议带宽全双工 4Gb/s全双工 3Gb/s扩展能力每环路126设备每交换域16,384设备连接机制共享环路带宽交换式结构数据越来越多,用户对存储容量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作为数据存储最基本的介质硬盘,其种类也越来越多。面对市场上纷繁复杂的硬盘,用户又该如何选择呢?本文就对SATA、FC、SAS三种硬盘进行了比较,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一、SATA硬盘传统的并行ATA(PATA)技术曾经在低端的存储应用中有过光辉的岁月,但由于自身的技术局限性,逐步被串行总线接口协议(SerialATA,SATA)所替代。SATA以它串行的数据发送方式得名。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数据线和信号线独立使用,并且传输的时钟频率保持独立,因此同以往的PATA相比,SATA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并行的30倍。可以说:SATA技术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PATA技术的改进,而是一种全新的总线架构。从总线结构上,SATA使用单个路径来传输数据序列或者按照bit来传输,第二条路径返回响应。控制信息用预先定义的位来传输,并且分散在数据中间,以打包的格式用开/关信号脉冲发送,这样就不需要另外的传输线。SATA带宽为16-bit。并行UltraATA总线每个时钟频率传输16bit数据,而SATA仅传输1bit,但是串行总线可以更高传输速度来弥补串行传输的损失。SATA将会引入1500Mbits/sec带宽或者1.5Gbits/sec带宽。由于数据用8b/10b编码,有效的最大传输峰值是150Mbytes/sec。目前能够见到的有SATA-1和SATA-2两种标准,对应的传输速度分别是150MB/s和300MB/s。从速度这一点上,SATA已经远远把PATA硬盘甩到了后面。其次,从数据传输角度上,SATA比PATA抗干扰能力更强。从SATA委员会公布的资料来看,到2007年,在第三代串行ATA技术中,个人电脑存储系统将具有最高达600MB/s的数据带宽。此外,串口的数据线由于只采用了四针结构,因此相比较起并口安装起来更加便捷,更有利于缩减机箱内的线缆,有利散热。尽管SATA在诸多性能上远远优越于PATA,甚至在某些单线程任务的测试中,表现出了不输于SCSI的性能,然而它的机械底盘仍然为低端应用设计的,在面对多线程的传输任务时,相比SCSI硬盘,仍然显得力不从心。二、FC硬盘光纤通道标准已经被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采用,是业界标准接口。通常人们认为它是系统与系统或者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连架构,它以点对点(或是交换)的配置方式在系统之间采用了光缆连接。当然,当初人们就是这样设想的,在众多为它制订的协议中,只有IPI(智能外设接口)和IP(网际协议)在这些配置里是理想的。后来光纤通道的发展囊括了电子(非光学)实现,并且可以用成本相对较低的方法将包括硬盘在内的许多设备连接到主机端口。对这个较大的光纤通道标准集有一个补充称为光纤通道仲裁环(FC-AL)。FC-AL使光纤通道能够直接作为硬盘连接接口,为高吞吐量性能密集型系统的设计者开辟了一条提高I/O性能水平的途径。目前高端存储产品使用的都是FC接口的硬盘。FC硬盘名称由于通过光学物理通道进行工作,因此起名为光纤硬盘,现在也支持铜线物理通道。就像是IEEE-1394,FibreChannel实际上定义为SCSI-3标准一类,属于SCSI的同胞兄弟。作为串行接口FC-AL峰值可以达到2Gbits/s甚至是4Gbits/s。而且通过光学连接设备最大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KM。通过FC-loop可以连接127个设备,也就是为什么基于FC硬盘的存储设备通常可以连接几百颗甚至千颗硬盘提供大容量存储空间。关于光纤硬盘以其的优越的性能、稳定的传输,在企业存储高端应用中担当重要角色。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在于光纤接口的带宽。最早普及使用的光纤接口带宽为1Gb,随后2Gb带宽光纤产品统治市场已经长达三年时间。现在最新的带宽标准是4Gb,目前普遍厂商都已经推出4Gb相关新品,Gartner则预言4Gb光纤产品在2007年取代2Gb光纤成为市场主流。对于这份报告提出的观点,业界的看法不一。有的人认为,2Gb光纤信道正式取代1Gb也不过才不到3年的时间,供货商又紧接着推出4Gb的产品,企业的接受度令人存疑。另一方面,磁盘接口端SAS技术的兴起,和主机接口端iSCSI技术的发展,也给光纤存储的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事实上,4Gb光纤信道传输协议早在2002年就已经通过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的光纤信道实体接口(FibreChannel-PhysicalInterfaces,简称FC-PI)规范,而与此同时,10Gb光纤标准也在同一年发表,但由于10Gb光纤并不具备向下兼容的能力,用户如果希望升级到10Gb光纤平台,则必须更换所有基础设施,成本过于昂贵,一直无人问津。相较之下,4Gb是以2Gb为基础延伸的传输协议,可以向下兼容1Gb和2Gb,所使用的光纤线材、连接端口也都相同,意味着使用者在导入4Gb设备时,不需为了兼容性问题更换旧有的设备,不但可以保护既有的投资,也可以采取渐进式升级的方式,逐步淘汰旧有的2Gb设备。三、SAS硬盘SAS是SerialAttachedSCSI的缩写,即串行连接SCSI。和现在流行的Serial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SAS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提供与串行ATA(SerialATA,缩写为SATA)硬盘的兼容性。SAS的接口技术可以向下兼容SATA。SAS系统的背板(Backplane)既可以连接具有双端口、高性能的SAS驱动器,也可以连接高容量、低成本的SATA驱动器。因为SAS驱动器的端口与SATA驱动器的端口形状看上去类似,所以SAS驱动器和SATA驱动器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存储系统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SATA系统并不兼容SAS,所以SAS驱动器不能连接到SATA背板上。由于SAS系统的兼容性,IT人员能够运用不同接口的硬盘来满足各类应用在容量上或效能上的需求,因此在扩充存储系统时拥有更多的弹性,让存储设备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SAS技术还有简化内部连接设计的优势,存储设备厂商目前投入相当多的成本以支持包括光纤通道阵列、SATA阵列等不同的存储设备,而SAS连接技术将可以通过共用组件降低设计成本。SAS技术同SATA之于PATA的革命意义一样,SAS也是对SCSI技术的一项变革性发展。它既利用了已经在实践中验证的SCSI功能与特性,又以此为基础引入了SAS扩展器。SAS可以连接更多的设备,同时由于它的连接器较小,SAS可以在3.5英寸或更小的2.5英寸硬盘驱动器上实现全双端口,这种功能以前只在较大的3.5英寸光纤通道硬盘驱动器上能够实现。这项功能对于高密度服务器如刀片服务器等需要冗余驱动器的应用非常重要。为保护用户投资,SAS的接口技术可以向下兼容SATA。SAS系统的背板(Backplane)既可以连接具有双端口、高性能的SAS驱动器,也可以连接高容量、低成本的SATA驱动器。过去由于SCSI、ATA分别占领不同的市场段,且设备间共享带宽,在接口、驱动、线缆等方面都互不兼容,造成用户资源的分散和孤立,增加了总体拥有成本。而现在,用户即使使用不同类型的硬盘,也不需要再重新投资,对于企业用户投资保护来说,实在意义非常。但需要注意的是,SATA系统并不兼容SAS,所以SAS驱动器不能连接到SATA背板上。SAS使用的扩展器可以让一个或多个SAS主控制器连接较多的驱动器。每个扩展器可以最多连接128个物理连接,其中包括其它主控连接,其它SAS扩展器或硬盘驱动器。这种高度可扩展的连接机制实现了企业级的海量存储空间需求,同时可以方便地支持多点集群,用于自动故障恢复功能或负载平衡。目前,SAS接口速率为3Gbps,其SAS扩展器多为12端口。不久,将会有6Gbps甚至12Gbps的高速接口出现,并且会有28或36端口的SAS扩展器出现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其实际使用性能足于光纤媲美。SAS虽然脱胎于SCSI,但由于其突出的适于高端应用的性能优势,更普遍把SAS与光纤技术进行比较。由于SAS由SCSI发展而来,在主机端会有众多的厂商兼容。SAS采用了点到点的连接方式,每个SAS端口提供3Gb带宽,传输能力与4Gb光纤相差无几,这种传输方式不仅提高了高可靠性和容错能力,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在磁盘端,SAS协议的交换域能够提供16384个节点,而光纤环路最多提供126个节点。而兼容SATA磁盘所体现的扩展性是SAS的另一个显著优点,针对不同的业务应用范围,在磁盘端用户可灵活选择不同的存储介质,按需降低了用户成本。在SAS接口享有种种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同时,SAS产品的成本从芯片级开始,都远远低于FC,而正是因为SAS突出的性价比优势,使SAS在磁盘接口领域,给光纤存储带来极大的威胁。目前已经有众多的厂商推出支持SAS磁盘接口协议的产品,虽然目前尚未在用户层面普及,但SAS产品部落已经初具规模。SAS成为下一代存储的主流接口标准,成就磁盘接口协议的明日辉煌已经可以预见。四、三种硬盘的比较对于用户来说:单纯比较硬盘并不一定是越贵的越好,关键是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应用。另外单纯硬盘的硬盘接口协议也不是衡量一个存储系统性能指标的唯一要素,除了硬盘性能指标以外,存储系统的硬件设计,前端主机接口等性能指标也同样对存储系统的整体性能影响巨大。如果需要应用于I/O负载较轻的应用比如文件共享、FTP、音频存储、数据备份等可以考虑基于SATA硬盘的阵列。如果I/O负载较重的FTP、VOD、EMAIL、Web、数据库应用,那么可以考虑基于SAS/SATA硬盘的存储系统。窗体顶端十四款主流500GB硬盘对比测试谁是最强者?十四款主流500GB硬盘对比测试简介:时间的流逝是不会停止,在你不经意间2006年已转眼就已经要过去。在这过去的2006年,在PC界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AMD公司和ATI公司的双“A”合并,不过今天我们将会把目光放在一个看起来亮点不是很多的领域:硬盘。虽然说与其它硬件产品相比,硬盘市场并没有发生太多的震撼性事件,但是作为PC不可或缺的硬件产品,硬盘的每一步前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硬盘市场上,希捷公司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但自从收购了Read-Rite公司之后,另一家大厂西部数据公司却在不断得向希捷的王者地位发起冲击,但是由于西部数据一直没有进入高利润的SCSI硬盘市场,因此西部数据目前还无法通过价格战来击败希捷公司。不过在高端的桌面级市场以及移动市场上,西部数据公司凭借其旗下的Raptor系列产品以及Scorpio系列产品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虽然目前西部数据还没有使用垂直记录技术,但是该公司目前的高端产品却仍然达到了500G。来自韩国的三星公司一直都在声称将会夺得硬盘销售的王座,但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三星公司的信心并不是很足,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三星公司300G以及400G规格的硬盘产品推出就能够知晓,不过三星公司又表示将会在垂直记录硬盘上成为领先者。日立公司在收购了IBM公司的硬盘部门之后成功推出了许多款成功的硬盘产品,不过在单碟容量的推进中,日立公司的态度似乎显得十分警慎该公司直到最近才推出了单碟125G的磁碟,而在此之前日立的单碟容量只有80G以及100G。在2005年收购了迈拓公司之后,希捷公司成为了目前硬盘界的一个巨无霸,收购了迈拓公司之后希捷公司不但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产品售价,而且还获得了迈拓公司所有的产品专利(迈拓拥有许多非常出色的SCSI硬盘专利)。希捷公司目前已经推出了一系列采用垂直记录技术的硬盘产品,比如Momentus5400.3以及今天将要给大家介绍的Barracuda 7200.10。Seagate Barracuda 7200.10下面这张表列出了整个Barracuda 7200.10系列产品,这里面总共拥有25款不同的型号产品,拥有不同的接口以及不同的碟片数量以及磁头数量,但是这些硬盘都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垂直记录技术。从理论上来说,在使用了垂直记录技术之后将能够显著得提升存储空间,此外会数据读取速度上也会如此。下面让我们看看Barracuda 7200.10系列产品里的最高容量型号ST3750640AS的读取速度:几乎达到了80MB/s!可以看到适应性格式化技术仍然得到了应用采用。每个磁头都拥有对应的区域。图片上的两个图形就分别反应出了最好的以及最坏的磁头的对应区域。那么从缓存中进行读取操作又是什么情况呢?当硬盘对3GB/s规格的SATA接口提供支持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呢?尽管我们忘记了通过硬盘上的跳脚将速度限制在SATA-150,但是从其结果来看还是不错。在默认设置下,该硬盘的跳脚设置更侧重于与现有的主板以及SATA控制器相兼容。因此当我们把跳脚移除之后便获得了更高的读写速度。最终的测试结果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从缓存读写的最高速度分别达到了255.5MB/s和241.83MB/s。那么NCQ技术又如何呢?一般来说我们都是使用IOMeter来进行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当打开NCQ功能之后其速度要慢一些!而根据我们以前已经进行的测试可以了解到控制器对 NCQ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决定再做一次测试:从结果来看,当改用了INTEL出品的控制器之后,Barracuda 7200.10获得了更加出色的表现,虽然其测试结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但是至少不算糟糕。(ST3750640AS)这个就是容量高达750G的Barracuda 7200.10,该款硬盘还有一个代号叫Galaxy 4D,其中4代表着这款硬盘所拥有的磁碟数量。这样换算下来,每一张磁碟的容量达到了187.5GB!Seagate Barracuda 7200.10 500GB(ST3500630AS)与之相对应的是,这款500G容量的Barracuda 7200.10代号为Galaxy 3D,这也就是说这块硬盘配备了三张磁碟,每张碟片的容量为166GB。Seagate Barracuda 7200.9 500GB(ST3500641AS)由于Barracuda 7200.9没有采用垂直记录技术,因此虽然容量同样为500G,但是Barracuda 7200.9却使用了四张碟片而不是三张。该硬盘的代号为Tonka 4D,换算下来每碟片的存储空间为133G,如果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倒也是很平常。Seagate NL.2 500GB(ST3500641NS)NearLine 2系列产品在血缘上与之前的型号十分接近。不过NL.2系列产品针对的是专业级应用(数据存储系统等)。Seagate Barracuda 7200.9 500GB(ST3500841A)这款硬盘最大的一点特色就是希捷有意降低了这款产品的读写速度,很明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要降低硬盘的工作噪音。此外该款产品也能算得上是Barracuda 7200.9配8M缓存硬盘产品的一个典型代表。Seagate Barracuda 7200.9 500GB(ST3500841AS)Hitachi Deskstar 7K500(HDS725050KLA360)日立的这块硬盘应该能算得上是一个怪兽级的产品,在该款硬盘内部配备了5张碟片Hitachi Deskstar 7K500(HDS725050KLAT80)日立这款硬盘与前面那款采用了不同的接口,此外缓存也只有8MMaxtor DiamondMax 11 500GB(6H500F0)虽然Maxtor早已被希捷公司所收购,但是在今天的测试里我们仍然选取了迈拓出品的四款产品,其中两款为DiamondMax 11系列产品,而另外两款则为MaXLine Pro 500系列产品。与其它竞争对手相比,迈拓的这款产品并不弱多少:四张125G碟片,16M缓存,SATA300接口。Maxtor DiamondMax 11 500GB(6H500R0)与希捷的做法不一样的,迈拓在推出ATA产品时并不刻意降低磁头的读取速度以及缓存的容量,因此我们期待能够在迈拓的ATA硬盘上获得与SATA硬盘相近的性能。Maxtor MaXLine Pro 500 500GB(7H500F0)MaXLine Pro系列产品是迈拓旗下专门针对入级级服务器市场推出的产品,并在当年的市场上直接与希捷的NL.2系列产品展开竞争。Maxtor MaXLine Pro 500 500GB(7H500R0)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MaXLine Pro系列产品居然也有采用PATA接口的Western Digital Caviar SE16 500GB(WD5000KS)该款硬盘是西部数据公司桌面级产品中的一个新代表,该产品的代号为Caviar SE16。拥有四张125G的碟片,16M缓存,通体黑色。Western Digital Caviar RE2 500GB(WD5000YS)由于西部数据的这两款产品都对TLER(Time Limited Error Recovery)以及 RAFF(RotaryAcceleration Feed Forward)提供了支持,而这也使得其MTBF达到了120万小时,因此西部数据的这两款RaidEdition 2硬盘要比此次评测的其它竞争对手要显得更“专业”。在本次测试中,日立的选手为Deskstar7K500系列产品,而这也是此次测试中唯一一块配备5张碟片的产品。而迈拓两个系列的四款硬盘则都配备了四张磁碟。在本次测试中,希捷公司旗下的产品最多,分别有来自Barracuda 7200.9系列的三款产品,以及两块Barracuda 7200.10系列产品。西部这次测试总共有2个型号,分别为CaviarSE16和RE2,其中SE16主要针对的是桌面级市场,而RE2则面向的是服务器及工作站市场。下表列出了所有硬盘的firmware版本:IOMeter性能测试平均读/写反应时间:我们首先进行的是平均读/写反应时间测试:测试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读取测试中日立的成绩是是好的,而希捷旗下的Barracuda7200.9系列ATA产品则落在了最后面。在写入反应时间测试里,迈拓的四款产品成绩是最好的,紧随其后的是日立那个配备了16M缓存的产品。同样的,在这项测试里希捷的几款产品都落在了最后面。服务器应用测试:尽管本次测试的这些硬盘里大部分都不是服务器用硬盘,但是出于两个原因,我们还是决定进行这项测试:第一是每有人能够保证消费者不会使用这些硬盘来组建RAID阵列,要知道现在已经有很多人都在使用普通桌面硬盘搭建自己的RAID系统。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想知道这些服务器专用硬盘究竟针对服务器应用做出什么样的特别优化,与普通桌面硬盘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不同:下面是FileServer测试结果:下面这张表格列出了各款硬盘在所有载入测试中的具体测试结果:从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来自西部数据的两款硬盘在这项测试里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分列第一第二,日立HDS725050KLA360在这里排在了第三的位置,而希捷的几款产品则占据了中间的位置。这里迈拓的两款ATA硬盘落在了最后。在WebServer应用中,日立 HDS725050KLA360表现是最好的,而西部数据的两款硬盘 WD 5000YS 和 WD 5000KS则分列二三位。日立的另一款 HDS725050KLAT80占处于第四的位置。而希捷的几款产品,除了ATA型号以外都还是处于中档位置。这里迈拓的两款产品排在了最后,甚至浇在了希捷的ATA硬盘之后。通过这个测试我们觉得有必要指出两点,第一就是几款服务器硬盘并没有在这项测试里表现出应用的优势,也许是因为我们的这些测试都是在非常舒适的条件下进行的,在测试时这些硬盘的工作温度都保持在25-30C之间。第二点就是在这里西部数据和日立的表现是最好的,这个也许是在你的意料之外的。工作站应用测试:在这项测试里会出现大量的写入请求,这将会大大影响硬盘的性能。首先我们在硬盘的最大能力下展开测试:与前面一样,我们同样将最好的测试结果用蓝色表示出来,而最差的结果则用红色表示出来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西部数据的一款Caviar以外,排行榜的前几名都被希捷的产品所占据,在希捷的9款硬盘里,只有 ST3500630AS 在了8名以外。我们将寻址空间缩减为32G,并重新进行测试:在限制空间之后,日立的HDS725050KLAT80独得最好的测试成绩。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迈拓的产品要明显落后于其它竞争对手。从测试结果来看,除了迈拓的四款硬盘,其它硬盘的的测试成绩都十分接近。多任务读写性能测试多任务读取测试:多任务写入测试: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任务超多迈拓产品的表现就越好Winbench99性能测试首先让我们从硬盘的存取时间测试开始:在这项测试里,有三款硬盘都取得相同的最好成绩,其中有两款来自日立希捷的ST3750640AS在两项测试里都排在了第一,这主要是因为其磁碟存储密度更高,而排在第二的ST3500630AS也同样拥有很高的磁盘密度,但是其转速要慢一些,因此在测试中便落在了ST3750640AS的后面。接下来我们将要进行的是Disk Winmark与High-End Disk Winmark测试,这两项测试都是在一个32G的逻辑分区上进行的在High-EndDiskWinmark的测试中,WD5000YS的成绩最高,接下来是日立的两款产品,从测试结果来看,三款硬盘咬得都很紧。但是前面提到的三款硬盘除了WD5000YS以外,日立的两款产品在Business Disk Winmark的测试里却被甩在了后面,在这里WD5000YS获得了第三。接下来,我们将硬盘格式转化成 FAT32并接着进行相同的测试:从结果来看,所有硬盘的速度变得更快了,但是最终的位置却发生了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保山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阳原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怀安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体育赛事组织委托与赞助商采购合同
- 2025版进口生鲜产品代理销售合同范本
- 2025版碳晶片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与治理合同
- 2025年度私人商铺租赁合同(含能耗管理及环保责任)
- 2025版快递快递运输合同快递业务转包与分包规定
- 2025年度房地产公司员工劳动合同规范文本
- 2025年度绿色建筑企业法人股权转让与绿色建筑技术实施合同
- 开学安全教育课件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日本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 (2024)大学生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芜湖市鸠江区医院招聘16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T-CBDA 86-2025 建筑幕墙、采光顶及金属屋面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厨房消防安全培训
- 小陈 税务风险应对常见指标与答复思路
- 2025云南昭通昭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海上风电场工程测量规程》(NB-T 10104-2018)
- 实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