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呈现三个新现象.doc_第1页
网络问政呈现三个新现象.doc_第2页
网络问政呈现三个新现象.doc_第3页
网络问政呈现三个新现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问政呈现三个新现象 网络执政能力建设调查(上) 新华社讯记者近日在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湖北等地调研发现,领导干部是否会用网、善用网、勤用网成为推动网络问政有序发展的关键。目前,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善用网络问政平台,宽容批评、尽可能做到“不删帖”,善待网民、不打官腔用“网言”,勤上网、经常“在一线”,受到网民的肯定和支持,体现出了较强的网络执政能力。 理性对待网民批评“不删帖赢得信任网络给各种观点表达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一段时期以来,有的网络管理部门动辄删帖的做法引发网民不满。搜狐网总编辑于威认为,除了法规或相关文件明令禁止上网传播的信息外,一般性的批评或质疑,在没有正面回应的情况下,就匆忙删除帖子,这样做不利于网络舆情的引导。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部分地区尝试改变传统管理思维,加强正面回应,“不删帖”正在逐渐成为共识。 公安部门利用微博、博客问政不轻易“删帖”,公信度迅速提升。记者在广东、北京、江苏、湖北等地公安部门采访了解到,由于善意对待网民的各种疑问、甚至是质疑,坦率地与网民进行互动,这些公安微博受到网民追捧。广东各级公安的微博“粉丝”超过lOOO万,公安形象得到有力提升。广东省公安厅办公室副主任邓建伟说,作为公安机关,要对微博上的言语有心理承受力,要用包容的心态来看待来自各方面的意见。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宣传处处长陈骥说,在与网民的互动中开始有点儿紧张,也做好了删帖的准备,但后来发现网民总体上是有责任感的,除了极少数反动的帖子必须删除外,提意见大多是理性的,所以基本上不删帖,公信力大大提升。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理性对待来自网民的批评或“挑刺”,激发了网络问政的热情。常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孙洁茹说,我们依法管理论坛,特别是对商业网站、民间网站和政府新闻网站一视同仁,实践证明,通过严格操作规范,广开言路,网络问政能够赢得健康发展。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莫高义说,各地正在形成这样的共识,即互联网上一些文章,哪怕是骂娘的、难听的话都不要删,这是有价值的,骂得多的领域,就是我们要反思的,保持这样的态度,我们就知道怎样更好地与网民交流。 摒弃“官腔官调“用网言”拉近距离“我们研究研究这个不归我们管过几天再说”“领导不在,我们作不了主”等这些容易脱口而出的“官腔官调”,最令网民反感。但目前频繁“触网”的不少领导干部或部门,开始用听得进、看得懂、接受得了的“网言网语”,与网民进行情感交流、情绪疏导、平等对话,拉近了与网民之间的感情。 “用网言增进感情,解决矛盾。江苏省睢宁县曾是一个信访重点管理县,干群矛盾突出,但近几年县里发挥网络联系群众的作用,大力推动网络问政,倡导“有话好好说、有事依法办”理念,有效化解了各种矛盾。县委书记王天琦说,在网络上说官话、大话、套话网民不会理睬,必须说实话、真话、管用的话,比如群众对县城内涝很有意见,我们就通过网络等渠道公开承诺“今年家里不进水”,一句大白话说得市民心里热乎乎的,也警示我们必须兑现承诺。资深网民、四川省巴中市市委书记李仲彬说,我有多名长期固定的网友,他们会帮助我搞一些调查,有的人都没有见过面,但是长期给我提供信息,有时我让他们了解一下相关情况,他们就会去做,许多网民在网上称我为“彬哥”,我认为这是对我最大的尊重。在平等交流中,大家都只有一个身份即网民,“网言网语”成了最好的“心灵鸡汤”。 网民欢迎领导干部“用网言网语”交流。南京网民“无事佬”说,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在重大节假日通过网络向广大网民问候,用的不是严谨的书面语,也不是秘书代劳起草,而是自己上网直接写帖i连“神马都是浮云”“给力”“欢迎置顶、拍砖”等这些网络流行语都用上了,让网民看了十分亲切,产生了感情共鸣。安徽网民“徽人”说,从“官腔官调”到“网言网语”,这不仅仅是说话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领导干部对网络问政的作用认知和对平等对话的尊重。 领导干部带头“触网 “在一线示范推动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一些网络问政氛围浓厚、基础较好、成效较明显的地区,有一个共性特点,即主要领导干部走在网络问政的“第一线”,带动和示范各层次、各部门、各主体的网络问政行为,推动网络问政向更广范围拓展。 主要领导的用网习惯影响一个地方的网络氛围。江苏省宿迁市400多名处级干部中,开博客的达到近一半,这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委书记张新实带头示范所致。据张新实介绍,他在宿迁工作7年多,目前已经发表博客文章800多篇。在网络空间里,张新实向全市百姓亮美丑、谈理想、抒情怀,而网民则可以通过回帖评论、质疑乃至批评。对群众通过跟帖反映的问题,张新实非常关注,常常电话跟踪、及时回帖,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张新实说,这么多干部开博客与网民形成互动,其实质就是在做群众工作,领导干部面对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不能袖手旁观,而要用网、知网、在网,在平等互动中形成一个健康的意见群,影响和引导网上舆情。 记者在南京、常州、铜陵、巴中等网络问政比较活跃的城市采访发现,在当地主要领导干部的带动下,基层干部表现出较强的网络执政能力。南京市所有部门都建立了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构筑统一的网络问政公共平台,做到群众网上表达诉求,件件有回音;常州市建立网络问政事项“每日一报”“每月一告”“每季再告”制度,回应网民批评、质疑,不留死角;铜陵市建立网络市民论坛,把66个部门的工作与市民联系在一起,累计访问量超过200万人次;乐山市利用当地新闻网建立民意上传平台和社区会客厅,党委政府与网络民意良性互动,较好地疏导了社会情绪。 南京大学网络舆情研究中心教授杨溟说,从各地的生动实践不难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