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直线定向 1 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 AB CD 两段距离 AB 往测为 476 4m 返测为 476 3m CD 往测为 126 33m 返测为 126 3m 则 AB 比 CD 丈量精度要高 2 某直线的方位角为 123 20 其反方位角为 303 20 1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225 也可以用 C 的象限角表示 A N45 EB N45 W C S45 WD S45 E 2 测量了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分别为 136 46m 0 015m 960 76m 0 025m 1 d 2 d 比较它们测距精度的结果为 C A 精度高B 精度相同 1 d C 精度高D 无法比较 2 d 5 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一段距离 往测为 198 576 米 返测为 198 534 米 则该段距 离的相对误差为 A 1 4600B 1 4700 C 1 4800D 1 5000 5 丈量两条直线 AB 的相对误差为 1 3100 CD 的相对误差为 1 2400 则 AB 的丈量精 度比 CD 的丈量精度 6 正 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为 9 望远镜视线水平时 读得视距间隔为 0 564 米 则仪器至目标的水平距离是 米 2 坐标方位角 1 在用钢尺量距时 通常用标杆来标定直线的位置 该项工作称为 3 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一段距离 往测为 162 73 米 返测为 162 78 米 则其相对 误差为 1 简述视距测量的观测步骤 14 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 AB CD 两段距离 AB 往测为 476 390 米 返测为 476 300 米 CD 往测为 126 390 米 返测为 126 300 米 则 AB 比 CD 丈量精度 20 已知 A B 两点的坐标值分别为 XA 5773 6332m YA 4244 0980m XB 6190 4959m YB 4193 6140m 则坐标方位角 AB 水平距离 D 米 26 直线定向 29 在测站 A 进行视距测量 仪器高 i 1 45m 照准 B 点时 中丝读数 v 1 45m 视距间 隔为 l 0 385m 竖直角 3 28 求水平距离 D 及高差 h 32 何谓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 坐标反算时应注意什么 33 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直线定向 4 坐标象限角的角值范围是 A 0 90 B 0 180 C 0 360 D 90 90 6 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31 则直线 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A 211 B 149 C 329 D 31 7 地面上各点的真子午线方向是互相平行的 7 坐标反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起 终点坐标 计算直线的 A 斜距 水平角B 水平距离 方位角 C 斜距 方位角D 水平距离 水平角 16 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215 16 32 则 AB 的反坐标方位角为 7 有两条直线 AB 的丈量相对误差为 1 2100 CD 的相对误差为 1 3400 则 AB 的丈量 精度比 CD 的丈量精度 25 方位角 坐标象限角的角值范围是 A 0 90 B 0 180 C 0 360 D 90 90 6 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31 则直线 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A 211 B 149 C 329 D 31 7 地面上各点的真子午线方向是互相平行的 6 在钢尺精密量距中 外业完毕后 内业应对丈量的每一尺段加入三项改正数 即尺长改 正数 温度改正数和 8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中 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一般不应大于 在 量距困难地区 其相对误差也不应大于 9 钢尺是距离测量常用工具之一 根据其零点位置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形式的尺 10 在直线定向中 常采用方位角表示直线方向 以坐标纵轴为标准方向的方位角称为 8 4 已知 12 边的方位角 12 115 10 各边夹角分别为 2 239 23 3 90 42 求 23 边和 34 边的方位角和象限角 10 分 4 1 3 3 2 2 3 钢尺量距的误差主要来源有 垂曲误差 丈量误差等 4 钢尺精密量距时 通常要在丈量数据上加 项改正 9 方位角的角值范围为 A 0 360 B 90 90 C 0 180 D 0 90 10 在地形图上 量得 A B 的坐标分别为 xA 432 87m yA 432 87m xB 300 23m yB 300 23m 则 AB 的边长为 m A 187 58B 733 10 C 132 64D 265 28 3 坐标方位角 确定直线与什么之间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A 标准方向线B 东西方向线 C 水平线D 基准线 5 根据标准方向的不同 方位角可分为真方位角 和 9 坐标反算是根据两点平面直角坐标推算 和 15 用钢尺分别丈量了两段距离 AB 段长 100 米 CD 段长 200 米 丈量两段的中误差均 为 0 02 米 则 AB 段比 CD 段丈量精度 1 直线定线 2 坐标增量 4 已知某点子午线收敛角大于 0 则 A 坐标纵轴偏在真子午线东边 B 坐标纵轴偏在真子午线西边 C 磁子午线偏在真子午线东边 D 磁子午线偏在真子午线西边 5 用距离往返观测值之差的绝对值与距离平均值之比衡量距离丈量精度 4 已知某直线的长度为 D 坐标方位角为 其 A 点至 B 点纵坐标增量 AB AB x 横纵坐标增量 AB y 3 在一测站点高程为 43 782 米的测站上 用经纬仪观测一立尺点得 竖直角为 3015 中丝读数 1 50 米 上下丝尺间隔为 0 695m 仪器高为 1 48 米 竖盘指标差可忽略而不计 试求测站点到立尺点的水平距离及立尺点的高程 8 常用的距离测量方法有 和 等 10 测量工作的直线都具有一定的方向 其正反坐标方位角之间相差 7 设经过精密检定的标准钢尺为 A 其名义长度为 30m 检定时的拉力为 98N 温度 若钢尺的膨胀系数为 1 25 10 5 尺长改正数为 0 04m 需检定的钢尺为Ct 0 0 20 C 0 B 其名义长度也为 30m 检定时 把两尺并排放在平坦的地面上 均施以 98N 的拉力 使 钢尺末端对齐 读出 B 尺的零刻划线对准 A 尺的数值为 0 006m 此时的温度为 17 C 0 试 写出 A 尺的尺长方程 求出 B 尺的尺长方程 7 下列不属于标准方向的是 A 真子午线方向 B 磁子午线方向 C 坐标纵线方向 D 象限子午线方向 8 钢尺量距时 量得倾斜距离为 100 445m 直线两端高差为 1 852m 则倾斜改正为 m A 0 017 B 0 017 C 0 018 D 0 018 19 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 AB CD 两段距离 AB 往测为 76 930m 返测为 76 030m CD 往测为 162 930m 返测为 162 030m 则 AB 比 CD 丈量精度 A 高 B 低 C 相等 D 无法确定 6 已知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 aAB 56 24 45 B 的左角 B 236 05 42 则 aBC 4 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 aAB 146 20 36 则直线 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115 两点间的往测长度为 452 123m 返测长度为 452 189m 则其相对误差为 6 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的工作叫直线定向 7 甲 乙两人分别对角 l1 l2 进行观测 其值为 l1 200 123 0 12m l2 50 146 0 12m 则甲 乙两人的测角精度相同 13 经纬仪测图主要是按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 1 测量 AB 和 BC 两段距离 AB 段往测 136 370m 返测 136 470m BC 段往测 216 480m 返测 216 580m AB BC 两段往返较差都是 0 100m 且两者的中误差均为 0 05m 能否说明 AB 和 BC 两段距离测量精度相等呢 为什么 这两段测量的结果又是什么 2 已知测站 A 的仪器高 i 1 45m 高程 4 80m 竖直角为盘左读数 试计算水平距离及高 程 3 现实测 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29 9561m 测得温度 t 23 AB 两点的高差 h 1 168m 已知尺长方程式为 lt 30 0 0023 1 2 10 5 t 20 C 30m 问经过改正后的水平距 离为多少 点 号 视距尺读数 m 视距间 隔 m 竖盘读数 竖直角 高差 m 水平距离 m 高程 m 上1 708 中1 8191 下1 932 90 24 上2 541 中2 6882 下2 833 86 54 6 钢尺精密量距时 50 000 米钢尺经检定后实际长度为 50 010 米 量了 120 000 米 尺长改正应 为 A 24mm B 24mm C 30mm D 30mm 7 衡量距离丈量的精度 采用 误差 3 方位角 21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lt 30 0 003 1 25 10 5 t 20 30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 钢尺的名义长度 50m B 钢尺的实际长度 30m C 钢尺的尺长改正数 0 003m D 钢尺检定时的温度为 t 22 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B A 距离和高程 B 距离和高差 C 高差和高程 D 竖直角和高程 23 量距精度为 D 时 需采用精密量距方法 1 3000 1 5000 C 1 8000 D 1 10000 5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斜线距离 水平距离 折线距离 D 垂直距离 3 坐标正算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C A sin cos ABABABABABAB xDyD B sin cos ABABBAABABBA xDyD C sin ABABABABABAB xD cosyD D cos sin ABABBAABABBA xDyD 45 已知 则 A 34 86 45 30 ABAB xmym AB A B C D 127 34 47 52 25 13 232 25 13 307 34 47 3 方位角 13 直线定向 14 坐标方位角 31 直线定线 32 直线定向 34 磁方位角 35 坐标方位角 36 象限角 37 反坐标方位角 40 标准拉力 38 尺长改正数 8 在测量工作中 通常采用的标准方向有 9 距离测量的常见方法有 118 直线定线有 和 两种方法 19 在钢尺精密量距中的成果计算里 一般有 和 三项改正 27 由坐标纵轴的北端起 量测到 称为该直 线的 35 用钢尺丈量 A B 两点距离 其结果往测为 53 285 米 返测为 53 278 米 则 AB 的平均距离为 D 米 相对误差 K 42 水平距离丈量方法有 和 其中 是主要方法 82 水平距离是确定 的必要元素 水平距离是指 测 定的方法有 其中最常用的是 83 直线定线有 和 两种方法 84 钢尺量距一般由 指标评定精度 85 在钢尺精密量距的成果计算中 一般有 和 三项改正 其中 恒为负值 86 钢尺上所标注的长度是指钢尺的 87 直线方向的表示方法有 和 88 倾斜地面的丈量方法有 和 两种 89 钢尺有 和 两种 注意使用时的不同 90 花杆与测钎的主要作用有 和 两个方面 91 目估定线中 有 和 两种方法 其中后者较为精确 92 与传统的钢尺量距相比 红外光电测距仪具有 及 等优点 93 测量中常用的标准方向有 和 三种 94 2 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称为 A 直线定向 B 直线定线 C 角度测量 D 视距测量 13 一条指向正南方向直线的方位角和象限角分别为 A 90 90 B 180 0 C 0 90 D 270 90 表示直线方向的方法有 和 两种 42 钢尺上所标注的长度为 A 实际长度 B 标准长度 C 名义长度 43 直线方向的表示法有 A 水平角 B 竖直角 C 方位角 D 象限角 44 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称为 A 直线定向 B 直线定线 C 角度测量 D 视距测量 45 精密量距计算中应加的改正数为 A 角度闭合差改正数 B 尺长改正 C 温度改正 D 倾斜改正 46 下列情况哪项使丈量结果比实际距离增大 A 钢尺比标准长 B 拉力或大或小 C 读数不准 D 钢尺不水平 47 已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Lt 30m 0 004m 1 2 10 5 t 20 C 30m 用该钢 尺丈量直线的长度为 75 147m 丈量时的温度 t 15 C 则 AB 直线的实际长度 如下 正确的是 A 75 147m B 75 157m C 75 142m D 75 152m 48 距离丈量的精度可以用什么来衡量 A 中误差 B 平均误差 C 相对误差 D 限差 14 钢尺上标注的长度是指钢尺的真实长度 4 什么是视距测量 有什么优点 11 什么是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有什么优点 为什么常用于碎步测量中 能否 用于控制测量中 15 直线定向和直线定线有什么区别 16 当导线转折角为右角时 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推算公式是什么 2 将一根 50M 的钢尺与标准尺比长 发现比标准尺长 13mm 已知标准尺的尺 长方程式为 钢尺的比较温度为50 20 1025 1 0032 0 50 5 tlt 11 求该尺尺长方程式 3 丈量 A B 两点水平距离 用 30 米长的刚尺 丈量结果为往测 4 尺段 余长 10 250 米 返测 4 尺段 余长 10 210 米 试进行精度校核 求出水 平距离 精度要求 K 1 2000 16 请根据下表中直线 AB 的外业丈量成果 计算 AB 直线全长和相对误差 尺长方程式为 30 0 005 1 25 10 5 30 t 20 C k 容 1 10000 线 段 尺段 尺段长度 mm 温度 C 高差 m 尺长改正 mm 温度改正 mm 倾斜改正 mm 水平距离 m A 129 39110 0 860 1 223 39011 1 280 2 326 68011 0 140 3 428 53812 1 030 4 B17 89913 0 940 A B 往 B 125 30013 0 860 1 223 92213 1 140 2 325 07011 0 130 3 428 58111 1 100 4 A24 05010 1 060 A B 返 17 一钢尺的名义长度为 30m 尺长改正数为 0 007m 今观测某距离长度为 68 723m 时 求该距离的实际长度 18 丈量 A B 两点水平距离 用 30m 长的钢尺 丈量结果为往测 4 尺段 余 长为 10 250m 返测 4 尺段 余长为 10 210m 试进行精度校核 若精度合格 求出水平距离 精度要求 K容 1 2000 19 将一根 50m 的钢尺与标准尺比长 发现此钢尺比标准尺长 13mm 已知标 准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Lt 50m 0 0032m 1 20 10 5 50 t 20 C m 钢尺比 较时的温度为 11 C 求此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20 已知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255 00 又推算得直线 BC 的象限角为 45 00 试求小夹角 ABC 并绘图表示之 21 如图所示 已知 aAB 55 20 求其余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22 设已知各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分别为 47 27 177 37 226 48 337 18 试 分别求出它们的象限角和反坐标方位角 23 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为 SW45 18 求它的坐标方位角 24 已知直线 的坐标方位角为 348 15 24 试求其象限角 25 已知四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中误差均为 20 若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 2 倍 则由此求得四边形内角和的中误差及内角和的容许误差各为多少 26 用钢尺丈量两段距离 一段往测为 126 78m 返测为 126 67m 另一段往 测为 357 38m 返测为 357 23m 问这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是否相同 1 1 测量工作中常用水平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测量工作中常用水平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2 2 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绝对误差来衡量的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绝对误差来衡量的 3 3 罗盘仪是测量高差的主要仪器 罗盘仪是测量高差的主要仪器 2020 22 22 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角值相差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角值相差 180 180 25 25 用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时 一定要根据磁针南端读数 用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时 一定要根据磁针南端读数 3 3 测量工作中常用 测量工作中常用 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A A 水平角水平角 B B 方位角 方位角 C C 竖直角 竖直角 5 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 A D nl q B D kl C D nl 12 距离测量的基本单位是距离测量的基本单位是 A 米米 B 分米分米 C 厘米厘米 13 方位角的角值范围是方位角的角值范围是 A 0 90 B 0 180 C 0 360 4 坐标象限角的角值范围是 A 0 90 B 0 180 C 0 360 D 90 90 7 地面上各点的真子午线方向是互相平行的 6 在钢尺精密量距中 外业完毕后 内业应对丈量的每一尺段加入三项改正数 即尺长改 正数 温度改正数和 8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中 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一般不应大于 在 量距困难地区 其相对误差也不应大于 9 钢尺是距离测量常用工具之一 根据其零点位置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形式的尺 10 在直线定向中 常采用方位角表示直线方向 以坐标纵轴为标准方向的方位角称为 4 已知 12 边的方位角 12 115 10 各边夹角分别为 2 239 23 3 90 42 求 23 边和 34 边的方位角和象限角 10 分 4 1 3 3 2 2 1 1 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绝对误差来衡量的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绝对误差来衡量的 1919 经纬仪是测量方位角的主要仪器 经纬仪是测量方位角的主要仪器 2020 视线水平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视线水平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 D 1 2Kl sin D 1 2Kl sin 2222 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角值相差 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角值相差 180 180 2525 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时 一定要根据磁针南端读数 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时 一定要根据磁针南端读数 3 3 测量工作中常用 测量工作中常用 B B 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A A 水平角水平角 B B 方位角 方位角 C C 竖直角 竖直角 5 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 A A D nl q B D kl C D nl 12 用罗盘仪测磁方位角时用罗盘仪测磁方位角时 应用磁针的北端沿注记应用磁针的北端沿注记 C 方向读数方向读数 A 北端北端 B 减少减少 C 增大增大 13 象限角的角值范围是象限角的角值范围是 A A 0 90 B 0 180 C 0 360 3 罗盘仪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 罗盘仪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 8 分 分 答 答 7 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 20 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 往测为 112 314m 返测为 112 329m 则相对误差为 31 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 AB CD 两段距离 AB 往测为 476 4m 返测为 476 3m CD 往测为 126 33m 返测为 126 3m 则 AB 比 CD 丈量精度要 高 35 已知 A B 两点的坐标值分别为 5773 633m 4244 098m 6190 496m 4193 614m 则坐标方位角 A x A y B x B y 水平距离 m AB AB D 41 象限角是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直线的 取值范围为 48 钢尺量距时 如定线不准 则所量结果总是偏 54 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58 距离测量方法有 61 某直线的方位角为 123 20 其反方位角为 5 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0 180 6 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 0 90 6 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 A 偶然误差B 系统误差 C 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9 设 AB 距离为 200 23m 方位角为 121 23 36 则 AB 的 x 坐标增量为 m A 170 919B 170 919C 104 302D 104 302 14 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 式中为 D ctD 2 2 1 D t2 A 温度B 光从仪器到目标传播的时间 C 光速D 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传播的时间 26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0 270 90 90 0 360 D 180 180 27 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 100m 其往返较差为 4mm 其相对误差为 1 25000 1 25C 1 2500D 1 250 28 直线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180 360 90 D 270 30 地面上有 A B C 三点 已知 AB 边的坐标方位角 35 23 测得左夹角 AB ABC 89 34 则 CB 边的坐标方位角 CB 124 57 304 57 54 11 D 305 49 44 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 终点平面坐标 计算直线的 A 斜距 水平角B 水平距离 方位角 C 斜距 方位角D 水平距离 水平角 51 已知 AB 两点的边长为 188 43m 方位角为 146 07 06 则 AB 的坐标增量为 x A 156 433mB 105 176mC 105 046mD 156 345m 59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121 23 36 则反坐标方位角为 A 238 36 24 B 301 23 36 C 58 36 24 D 58 36 24 9 直线定向 10 直线定线 14 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4 用公式计算出的象限角 如何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 AB AB AB x y R arctan AB R AB 3 已知图中的坐标方位角 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 试计算边长AB 1 1 2 2 3 3 4 的坐标方位角 B 6 已知89 12 01 3065 347m 2135 265m 坐标推算路线为 AB B x B y 1 2 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32 30 12 261 06 16 B B 1 水平距离分别为123 704m 98 506m 试计算 1 2 点的平面坐标 1B D 12 D 9 用计算器完成下表的视距测量计算 其中仪器高 1 52m 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i 水平距离和高差计算取位至 0 01m 需要写出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 L L 0 90 目标 上丝读数 m 下丝读数 m 竖盘读数 水平距离 m 高差 m 10 9602 003 83 50 24 10 已知 1 2 点的平面坐标列于下表 试用计算器计算坐标方位角 计算取位到 12 1 点名X m Y m 方向方位角 144810 10123796 972 244644 02523763 977 1 2 11 在测站 A 进行视距测量 仪器高1 45m 望远镜盘左照准 B 点标尺 中丝读数 i 2 56m 视距间隔为0 586m 竖盘读数 93 28 求水平距离及高差 v lLDh 12 已知控制点 A B 及待定点 P 的坐标如下 点名X m Y m 方向方位角 平距 m A3189 1262102 567 B3185 1652126 704 A B P3200 5062124 304 A P 16 已知 1 2 3 4 5 五个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列于下表 试计算出方位角 31 32 与计算取位到秒 34 35 点名X m Y m 点名X m Y m 14957 2193588 47844644 0253763 977 24870 5783989 61954730 5243903 416 34810 1013796 972 EMBED Equation 3 31 32 34 35 31 32 34 35 1 1 距离丈量的方法有距离丈量的方法有量距法量距法和和视距法视距法 地面上过一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是一致的 地面上过一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是一致的 1 1 罗盘仪的结构是由罗盘仪的结构是由 A A 构成的 构成的 A A 望远镜 罗盘 水准器和球臼 望远镜 罗盘 水准器和球臼 B B 望远镜 水准器 基座 望远镜 水准器 基座 C C 照准部 水平度盘 基座 照准部 水平度盘 基座 D D 望远镜 图板 基座 望远镜 图板 基座 4 4 视线倾斜时计算高差的公式是视线倾斜时计算高差的公式是 A A A h 1 2Kl sin2 i v B h 1 2Kl sin2 C h KL sin 5 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 A A D nl q B D kl C D nl 9 下列丈量工具中哪一种精度最高下列丈量工具中哪一种精度最高 A A 钢尺钢尺 B 皮尺皮尺 C 百米绳百米绳 12 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 B 来衡量的来衡量的 A 绝对误差绝对误差 B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 3 罗盘仪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 罗盘仪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 8 分 分 答 答 对中 使仪器中心与地面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对中 使仪器中心与地面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整平 摆动罗盘盒使水准器泡居中 整平 摆动罗盘盒使水准器泡居中 瞄准 先初瞄再精瞄 使十字丝纵丝准确瞄准目标 瞄准 先初瞄再精瞄 使十字丝纵丝准确瞄准目标 读数 用磁针北端沿注记增大方向读出磁针北端所指读数即为所测直线磁方位角 读数 用磁针北端沿注记增大方向读出磁针北端所指读数即为所测直线磁方位角 1 1 丈量用的工具有丈量用的工具有 4 4 视线倾斜时计算高差的公式是视线倾斜时计算高差的公式是 A h 1 2Kl sin2 i v B h 1 2Kl sin2 C h KL sin 5 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 A D nl q B D kl C D nl 9 下列丈量工具中哪一种精度最高下列丈量工具中哪一种精度最高 A 钢尺钢尺 B 皮尺皮尺 C 百米绳百米绳 12 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 来衡量的来衡量的 A 绝对误差绝对误差 B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 2 1 12 1 1 名词解释题名词解释题 1 直线定线 2 距离较差的相对误差 3 定角测距 4 定基线测距 2 1 22 1 2 填空题填空题 1 钢尺丈量距离须做尺长改正 这是由于钢尺的 与钢尺的 不相等而引起的距离改正 当钢尺的实际长度变长时 丈量距离的结果要比实际距 离 2 丈量距离的精度 一般是采用 来衡量 这是因为 3 钢尺丈量时的距离的温度改正数的符号与 有关 而倾斜改 正数的符号与两点间高差的正负 4 相位法测距是将 的关系改化为 的关系 通过测定 来求得距离 5 光电测距是通过光波或电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 因准确测定时间很 困难 实际上是测定调制光波 6 电磁波测距的三种基本方法是 a b c 7 光电测距仪按测程可分为 a 短程测距仪 测程为 公里以内 b 中程测距 仪 测程为 至 公里 c 远程测距仪 测程为 公里以上 2 1 32 1 3 是非判断题是非判断题 1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其数值愈小 表示地物 地貌愈简略 2 某钢尺经检定 其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长 0 01m 现用此钢尺丈量 10 个尺段距离 如不考虑其他因素 丈量结果将必比实际距离长了 0 1m 3 脉冲式光电测距仪与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是通过直接测定光脉 冲在测线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求得距离 而后者是通过测量调制光在测线上往返传 播所产生的相位移来求出距离 前者精度要低于后者 4 视距测量作业要求检验视距常数 K 如果 K 不等于 100 其较差超过 1 1000 则 需对测量成果加改正或按捡定后的实际 K 值进行计算 2 1 42 1 4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斜坡上丈量距离要加倾斜改正 其改正数符号 a 恒为负 b 恒为正 c 上坡为正 下坡为负 d 根据高差符号来决定 2 由于直线定线不准确 造成丈量偏离直线方向 其结果使距离 a 偏大 b 偏小 c 无一定的规律 d 忽大忽小相互抵消结果无影响 3 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测距公式中的所谓 光尺 是指 a f b f 2 c d 2 4 某钢尺名义长 30m 经检定实际长度为 29 995m 用此钢尺丈量 10 段 其结果是 a 使距离长了 0 05m b 使距离短了 0 05m c 使距离长了 0 5m d 使距离短了 0 5m 2 1 52 1 5 问答题问答题 1 试绘图说明跨山头的定线的步骤 2 试比较串尺法丈量距离和整尺法丈量距离的优缺点 3 钢尺刻划零端与皮尺刻划零端有何不同 如何正确使用钢尺与皮尺 4 简述钢尺精密量距的方法 5 写出钢尺尺长方程式的一般形式 并说明每个符号的含义 6 钢尺的名义长度和实际长度为何不相等 钢尺检定的目的是什么 尺长改正数的正 负号说明什么问题 7 简述钢尺一般量距和精密量距的主要不同之处 8 视距测量的精度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观测中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9 简述视距常数 K 的测定方法 测定时钢尺丈量地面距离要达到什么精度 10 简述相位法光电测距的原理 2 1 62 1 6 计算题计算题 1 检定 30M 钢尺的实际长度为 30 0025m 检定时的温度 t 为 20 用该钢尺丈量 某段距离为 120 016M 丈量时的温度 t 为 28 已知钢尺的膨胀系数 为 1 25 10 5 求该纲尺的尺长方程式和该段的实际距离为多少 2 用 30M 钢尺丈量 A B 两点间的距离 由 A 量至 B 后测手处有 7 根测钎 量最 后一段后地上插一根测钎 它与 B 点的距离为 20 37m 求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多 少 若 A B 间往返丈量距离允许相对误差为 1 2000 问往返丈量时允许距离校差 为多少 3 某比尺长的基准直线长度为 119 965m 欲检定的纲尺名义长为 30m 用这根纲尺 丈量基准直线 其平均值为 120 001 丈量时的平均温度 15 5 钢尺膨胀系数 1 25 10 5 求该纲尺的尺长方程式 4 将一根名义长为 30m 的钢尺与标准钢尺进行比长 发现该钢尺比标准尺长 14 2mm 已知标准钢尺长方程式为 Lt 30m 0 0052m 1 25 10 5 30 t 20 m 在比长时的温度 11 拉力为 10kg 求检定温度取 20 时的该钢尺的尺长方程 式 5 已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l t 30 0 009 1 25 10 5 t 20 30 米 丈量倾斜面上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75 813 米 丈量时温度为 5 测得 hAB 3 960 米 求 AB 的实际水平距离 2 1 72 1 7 附加题附加题 1 已知标准钢尺尺长方程式为 Lt 30m 0 009m 0 0000125 30 t 20 m 设温度 t 25 在标准拉力下 用该尺沿 30 斜坡的地面量得 A B 两点间的名义距离为 75 813m 求实际水平距离为多少 7 2 写出光电测距仪的标称精度公式 分析光电测距仪测距误差来源有哪些 3 1 13 1 1 名词解释题名词解释题 1 方位角 2 象限角 3 真子午线 4 磁子午线 5 直线定向 3 1 23 1 2 填空题填空题 1 辨别罗盘仪磁针南北端的方法是 采用此法 的理由是 2 磁针充磁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方法是 另一种方法是 3 直线定向所用的标准方向 主要有 4 方位罗盘刻度盘的注记是按 方向增加 度数由 到 0 刻 划在望远镜的 端下 象限罗盘的刻度盘注记是由 到 N 字注 在望远镜的 端下 E W 两字注记与 相反 5 地球上任意两点的真北方向在 处是互相平行的 其他各处的真北方 向会聚于 3 1 33 1 3 是非判断题是非判断题 1 一条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永远相差 180 这是因为作为坐标方位角的标准方向 线是始终平行的 2 如果考虑到磁偏角的影响 正反方位角之差不等于 180 3 磁方位角等于真方位角加磁偏角 3 1 43 1 4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在检验罗盘仪磁针灵敏度时 用小刀吸引磁针使其摆动 每次摆动后很快静止下来 但停留在不同的位置 则可判断为 a 磁针磁性衰弱 b 轴尖磨损 c 玛瑙磨损 d 兼有 b c 两项或仅有其中一项 2 罗盘仪磁针南北端读数差在任何位置均为常数 这说明 a 磁针有偏心 b 磁针无偏心 但磁针弯曲 c 刻度盘刻划有系统误差 d 磁针既有偏心又有弯曲 3 所谓罗盘仪罗差是 a 望远镜视准轴铅垂面与刻度盘零直径相交 b 望远镜视准面与零直径不重合而相互平行 c 磁针轴线与刻度盘零直径相交 d 磁针轴线与零直径不重合而相互平行 4 两台罗盘仪测量同一条直线的方位角相差较大 且为常数 这说明 a 其中一台磁针偏心很大 b 其中一台磁针弯曲了 c 其中一台或两台视准轴误差大 d 两台罗盘仪的罗差不同 5 子午线收敛角的定义为 a 过地面点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之夹角 b 过地面点磁子午线方向与坐标纵轴方向之夹角 c 过地面点真子午线方向与坐标纵轴方向之夹角 3 1 53 1 5 问答题问答题 1 罗盘仪磁针转动不灵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磁针摆动后停留在不同位置 可判断为 哪些原因 如何进一步区别它们 2 用几台不同罗盘仪测量同一地区 如果罗盘仪的罗差未经校正 问用什么方法可以 统一磁方位角测量的成果 3 方位罗盘仪的刻度盘度数注记为什么要采用反时针方向增加 而东西两字的注记方 位为什么要与实际相反 4 罗盘仪导线闭合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要注意归纳说明 5 罗盘仪闭合导线测量中 如果用按正反方位角计算各边的平均方位角后计算内角 用此内角计算内角和 问能否出现角度闭合差 为什么 6 罗盘仪测量时 在同一坡面上测上坡地面坡度角的绝对值总比测下坡大 例如上坡 测得地面坡度角为 12 而下坡测得为 10 这说明仪器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进 行校正 7 何谓直线定向和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同一直线的正 反坐标方位角有何关系 3 1 63 1 6 计算题计算题 1 测得三角形 ABC 中 AC 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30 AB 边的象限角为南 70 东 BC 边的坐标方位角 为 320 求三角形的三内角 2 用罗盘仪测得某直线的磁方位角为 2 30 该地区的磁偏角为西偏 3 试求该 直线的真方位角 并换算为象限角 3 已知四边形内角为 1 94 2 89 3 91 4 86 现已知 12 31 试求其它各边的方位角 并化算为象限角 3 1 73 1 7 附加题附加题 1 什么叫子午线收敛角 试推导公式说明子午线收敛角与纬度的关系 2 已知地面上 A 点纬度为 30 子午线收敛角为 1 B 点纬度为 40 子午线收 敛角为 2 AB 线的真方位角为 70 求 A B 两之间的距离 计算至 0 1 公里 7 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 20 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 往测为 112 314m 返测为 112 329m 则相对误差为 26 直线定向的标准北方向有真北方向 磁北方向和 方向 31 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 AB CD 两段距离 AB 往测为 476 4m 返测为 476 3m CD 往测为 126 33m 返测为 126 3m 则 AB 比 CD 丈量精度要 高 41 象限角是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直线的 取值范围为 48 钢尺量距时 如定线不准 则所量结果总是偏 54 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58 距离测量方法有 8 61 某直线的方位角为 123 20 其反方位角为 5 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0 180 6 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 0 90 9 设 AB 距离为 200 23m 方位角为 121 23 36 则 AB 的 x 坐标增量为 m A 170 919B 170 919C 104 302D 104 302 14 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 式中为 D ctD 2 2 1 D t2 A 温度B 光从仪器到目标传播的时间 C 光速D 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传播的时间 23 用陀螺经纬仪测得的真北方位角为62 11 08 计算得点的子午线收PQ PQ AP 敛角 0 48 14 则的坐标方位角 P PQ PQ A 62 59 22 B 61 22 54 C 61 06 16 26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0 270 90 90 0 360 D 180 180 27 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 100m 其往返较差为 4mm 其相对误差为 1 25000 1 25C 1 2500D 1 250 28 直线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180 360 90 D 270 30 地面上有 A B C 三点 已知 AB 边的坐标方位角 35 23 测得左夹角 AB ABC 89 34 则 CB 边的坐标方位角 CB 124 57 304 57 54 11 D 305 49 44 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 终点平面坐标 计算直线的 A 斜距 水平角B 水平距离 方位角 C 斜距 方位角D 水平距离 水平角 51 已知 AB 两点的边长为 188 43m 方位角为 146 07 06 则 AB 的坐标增量为 x A 156 433mB 105 176mC 105 046mD 156 345m 59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121 23 36 则反坐标方位角为 A 238 36 24 B 301 23 36 C 58 36 24 D 58 36 24 6 真北方向 9 直线定向 10 直线定线 12 坐标正算 13 坐标反算 14 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4 用公式计算出的象限角 如何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 AB AB AB x y R arctan AB R AB 7 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 20 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 往测为 112 314m 返测为 112 329m 则相对误差为 26 直线定向的标准北方向有真北方向 磁北方向和 方向 31 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 AB CD 两段距离 AB 往测为 476 4m 返测为 476 3m CD 往测为 126 33m 返测为 126 3m 则 AB 比 CD 丈量精度要 高 35 已知 A B 两点的坐标值分别为 5773 633m 4244 098m 6190 496m 4193 614m 则坐标方位角 A x A y B x B y 水平距离 m AB AB D 41 象限角是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直线的 取值范围为 48 钢尺量距时 如定线不准 则所量结果总是偏 54 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58 距离测量方法有 61 某直线的方位角为 123 20 其反方位角为 5 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0 180 6 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 0 90 5 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 比例尺最大的是 A 1 5000 B 1 2000 C 1 1000 D 1 500 6 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 A 偶然误差B 系统误差 C 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9 设 AB 距离为 200 23m 方位角为 121 23 36 则 AB 的 x 坐标增量为 m A 170 919B 170 919C 104 302D 104 302 14 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 式中为 D ctD 2 2 1 D t2 A 温度B 光从仪器到目标传播的时间 C 光速D 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传播的时间 23 用陀螺经纬仪测得的真北方位角为62 11 08 计算得点的子午线收PQ PQ AP 敛角 0 48 14 则的坐标方位角 P PQ PQ A 62 59 22 B 61 22 54 C 61 06 16 26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0 270 90 90 0 360 D 180 180 27 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 100m 其往返较差为 4mm 其相对误差为 1 25000 1 25C 1 2500D 1 250 28 直线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180 360 90 D 270 30 地面上有 A B C 三点 已知 AB 边的坐标方位角 35 23 测得左夹角 AB ABC 89 34 则 CB 边的坐标方位角 CB 124 57 304 57 54 11 D 305 49 44 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 终点平面坐标 计算直线的 A 斜距 水平角B 水平距离 方位角 C 斜距 方位角D 水平距离 水平角 51 已知 AB 两点的边长为 188 43m 方位角为 146 07 06 则 AB 的坐标增量为 x A 156 433mB 105 176mC 105 046mD 156 345m 59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121 23 36 则反坐标方位角为 A 238 36 24 B 301 23 36 C 58 36 24 D 58 36 24 6 真北方向 9 直线定向 10 直线定线 12 坐标正算 13 坐标反算 14 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用公式计算出的象限角 如何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 AB AB AB x y R arctan AB R AB 3 已知图中的坐标方位角 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 试计算边长AB 1 1 2 2 3 3 4 的坐标方位角 B 图 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6 已知89 12 01 3065 347m 2135 265m 坐标推算路线为 AB B x B y 1 2 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32 30 12 261 06 16 B B 1 水平距离分别为123 704m 98 506m 试计算 1 2 点的平面坐标 1B D 12 D 10 已知 1 2 点的平面坐标列于下表 试用计算器计算坐标方位角 计算取位到 12 1 点名X m Y m 方向方位角 144810 10123796 972 244644 02523763 977 1 2 12 已知控制点 A B 及待定点 P 的坐标如下 点名X m Y m 方向方位角 平距 m A3189 1262102 567 B3185 1652126 704 A B P3200 5062124 304 A P 试在表格中计算 A B 的方位角 A P 的方位角 A P 的水平距离 16 已知 1 2 3 4 5 五个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列于下表 试计算出方位角 31 32 与计算取位到秒 34 35 点名X m Y m 点名X m Y m 14957 2193588 47844644 0253763 977 24870 5783989 61954730 5243903 416 34810 1013796 972 31 32 34 35 2 在距离丈量中 评定其精度的标准是 A 相对误差 B 中误差 C 往返误差 D 容许误差 12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A 斜线距离 B 水平距离 C 折线距离 D 高差 21 往返丈量直线 AB 的长度为 Dab 110 52 米 Dba 110 56 米 其相对误差为 A K 1 2764 B K 1 3200 C K 0 000315 D K 1 3000 335 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 100 米 其往返较差为 20 毫米 则相对误差为 A 0 02 1000 B 0 002 C 1 5000 D 1 1000 46 往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 医疗器械销售合同
- 医院培训课件:《血液净化中心规范化管理》
- 慢性病防治与管理课件
- 新源电梯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中职汽修高考试题及答案
- 拱型路面考试题目及答案
- 新能源分类考试题及答案
- 食品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 特岗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 服装零售业概况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专升本03297企业文化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 第四讲大学生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障课件
- 重庆大学介绍课件
- 学校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情况自查表
- 牛津深圳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 Geniuses Unit1 Wise Man in History话题作文期末复习
- 电能表生产流程
- Scala基础语法课件汇总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课件完整版ppt最新教学教程
- 冀朝铸传:第二章:偶像父亲冀贡泉第二节:鲁迅同室话友谊
- 危大工程和超危大工程范围图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