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副对联谈起.doc_第1页
从半副对联谈起.doc_第2页
从半副对联谈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半副对联谈起工商管理专业 0201班 伏雄飞 20020620109 在岳麓书院赫曦台上有一幅对联:“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是由清代的进士,曾任湖南布政使的左捕撰写,当代书法家王超尘书写。上联中的“安指安然自得;“利”指利益;“勉”指勉力。意思是说,治学要不论安、利、勉哪种情况,只要锲而不舍,均能达到成功的目的;下联的意思是说,要通晓天、地、人的道理,才能称得上“才”。也就是说要博学,以致成才。它表达出古代学者的人才观念。 今天我们姑且先放下上联,从下联看起:”三才者,天地人。”这是儒学在解说周易时提出的世界结构模式,是世界有机整体的存在论。所谓”三才”是指天、地、人,它是世界最重要的三大要素:人一社会自然。儒学认为,这三者并不是并列的,”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天、地、人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用现代术语,世界的存在是”人一社会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在经典哲学中,或者以客观的物质为本原,或者以主观的人为本原,两者是分离和对立的。例女在300多年来占主导地位的笛卡尔牛顿哲学,关于这个问题他认为:关于存在论的看法是二元论的,心-物二元,或人-自然、主-客二元分离和对立。它强调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人独立于自然界,而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独立于人,它单独存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否认人与自然关系的相互联系、相互作朋、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这样的重要的性质。它的认识论是还原主义的,消极的反映论。它在把世界预设为台机器时,认为这台机器可以还原为它的基本构件,在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中,强调自然事物独立于人的客观性,认为它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消极地对事物的反映。它的认识论的预设是:感觉材料是分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只有把事物还原为它的各种部件,并分别地认识这些部件,人对世界的认识才是可能的。它的方法论是分析主义的。笛卡尔说:”以最简单最一般的(规定)开始,让我们发现的每一条真理作为帮助我们寻找其他真理的规则。”霍布斯说过因为对每一件事,最好的理解是从结构上理解。因为就像钟表或一些小机件一样,轮子的质料、形状和运动除了把它拆开,查看它的各部分,便不能得到很好的了解。”因而,分析性思维是人的主要思维方式。 这种存在论、认识论和思维方式是我们走向不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根源,它不可能对可持续发展作出说明和提供理论基础,而作为有机整体的存在论的”三才之道”对此则会有所帮助。 这就是系辞下传所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说卦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遭,日阴与阳;立地之遭,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这里说“三才之道”,是研究天的法则,地的法则,人的法则,人类行为要效法大自然的规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也就是说,行”三才之道”,是遵循自然法则,以实现人类的目标。如系辞上传所说:”易以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周知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知天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天道,地道,人道,三者相结合,这就是”人与天地相参”,这就是荀子所说:”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涌,仿仿如河海,暴暴如山丘。 这种思想是与现代生态学思想完个吻合的。按照现代生态学的观点,世界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自然,经济,社会,现代世界是这乏大要素相互可作用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现在的问题是,这三者业已失去平衡,从而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为了扭转这种形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谋求自然、经济、社会这三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地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这就是人与天地相参”的”三才之道”,即自然、经济、社会三者的持续发展。它既是人类社会性发展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之道。 而我们作为这所千年学府的学生,在岳麓书院的熏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