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民族的基石.doc_第1页
国学教育,民族的基石.doc_第2页
国学教育,民族的基石.doc_第3页
国学教育,民族的基石.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教育,民族的基石 -巫山县金坪小学 万祖琼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在许多人心目中,国学离他们很远,普通人难以企及,认为只关乎党和国家领导。在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之前,我对国学认识也很肤浅,也只是从字面意义上去畅想。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让我在国学方面好好的补了一课,让我认识到国学的博大精深,认识到国学是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去糟沉淀而来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石。一、加强青少年国学教育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重大机遇期。几亿青少年肩负着历史重托,他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和脊梁,他们也承载着对国学发扬光大的光荣历史使命,对他们加强国学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让我们民族的基石更加稳固,更加丰富与灿烂。国学的精髓应该是古往今来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比如,雷锋精神是不是儒家提倡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准则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再现?再比如,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的影响壮举是不是孟子“舍生取义”主张的再现?我们可以在现代生活中发现无数“屈原”“岳飞”“文天祥”,发现无数“司马迁”“张衡”“李时珍”。今天,如何大面积地提高全民族的语言文字素养,使广大青少年了解历史,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而进一步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全民族的自信心,既是中国语文现代化事业的历史责任,也是国学研究的历史责任。这也是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益于国家兴旺和民族振兴的事情。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那么,在中小学开展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留下的典籍岂是一个人一生能读得完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今世界,随着电脑应用不断普及,各行各业,各色人等都充分体验到电脑的快捷与适用,很多该传承的东西正在流失。我们不能有了电脑,就可以提笔忘字!方框字也是国学瑰宝,国学应该上升到语文同等的高度,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有机地融合进语文课本中去。青少年时期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重要的时期,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国学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并坚持不懈!国学教育和学习都是一生的事!二、历代伟人是推动国学前进的楷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词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也印证了国学在历史不断进步中的沉淀与积累,昭示了历代伟人在国学演进过程中留下的深深烙印,成就了国学的丰富与发展。毛泽东是活学活用国学的典范。毛泽东在游历、调查,革命斗争中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河,把国学活用于生活和革命斗争中,并加以延伸、扩展。毛泽东在那首清平乐.六盘山中写道“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记得秦皇岛长城上一块石碑上就专门刻着主席的这句话。很多时候我们低估了别人和自己,当我们处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没有人可以依靠时,我们的潜能会被无限地挖掘出来,甚至大到让我们自己都惊讶的程度。“事非经过不知难,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学国学也要趁早。温家宝总理在2002年底访美时,在哈佛大学的师生演讲非常精辟,他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和谐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这些伟人在万般繁忙之中,不管是不国内还是国外,在任何场合都不失时机的宣扬传承我们博大精深的国学,以己之身做好一个传承国学的真正楷模,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三、教育工作者肩负推进国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国学是永恒的,历久弥新的。以古圣先贤的风范、以传承千载的经典教导禀性淳良的孩子,让他们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逐渐修养自己的本心,自觉抵制外界不良思想影响,这个作用,在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发展史中得到证实。当代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应成为学生国学教育的引路者。一是要“有感”,要对国学有感情,有自己的认识,要把对国学的理解贯穿到日常教学当中去,如带领学生读古诗,首先要掌握好平仄和诗的抑扬顿挫,有板有眼有感情地读出,把诗词的韵味和慷慨激昂的感情激发出来。二是要“有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在上课前查一下说文解字、辞源以及章太炎、于丹等古今教育家的现有资料,或者国学网上搜索一下,将要讲的课备熟备透,国学知识与我们接触最广泛的是我们最经常上的生字课,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在生字课均有体现。笔者实践证明,在教生字的过程中适当地讲一些象形、会意、形声字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变化以及字意的演变过程,学生们非常愿意接受,并很容易理解和记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要“有恒”,要对国学教育持之以恒,不朝三暮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们要利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这一黄金时期,有藉由先哲的风范,用国学的经典教导天性善良的儿童,即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四是要“有变”,在推广国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国学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的,要取其精华舍之糟粕。同时,要教育青少年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用什么样的思想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从小就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做不了伟人,但至少可以从伟人身上得到些启示。“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虽不敢以河自喻,但至少我们得有一桶水,并不断往自己的桶里加水,才能够给学生一杯又一杯如泉的清水,滋养他们的心田,陪伴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周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要说“为不忘我们是炎黄子孙而读经典”,让国学教育深入人心。丰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