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镇静催眠药知识: 各类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都有抑制作用,其催眠和镇静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有量的差别。较大剂量的镇静药可以促进入睡,小剂量催眠药具有镇静效果。常用镇静催眠的药物,如安定、利眠宁、眠尔通、硝基安定等药既有镇静作用,服药后可诱导病人睡眠,又有抗焦虑作用,可用于焦虑症、失眠、紧张不安的治疗,此类药物安全性很大。安眠酮、速可眠、鲁米那等镇静催眠疗效可靠也较安全,但若超过催眠剂量时则安全性较差。而溴化物则只有镇静作用无催眠作用,可用于神经衰弱的治疗。目前常用的这些药物,长期应用可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应防止滥用。对于失眠的治疗,应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因疼痛、咳嗽而引起的失眠,应查清病因并给予治疗,否则催眠药也难以奏效,对于神经衰弱所致失眠,要做好思想工作,帮助患者分析原因,消除焦虑、急躁情绪,再适当使用镇静催眠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需要了解睡眠的生理过程,并根据要求起效的快慢、药效维持时间和用药时间的长短、病人的年龄大小等具体情况全面衡量,对不宜入睡者宜选用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的催眠药,对入睡并不困难,而睡眠不实或易醒者,则宜选择起效慢而作用持久的药物。睡眠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生理过程,失眠在一生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涉及到。理想的催眠药,不但要缩短入睡时间,还要求达到一定的睡眠深度和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要求撤去药物后无反跳。目前还没有理想化的药物,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药物时,更多的是考虑其副作用的一面。可以肯定地说,长期服用此类药均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因此宜交替使用,尽量避免长期使用,过量服用还会招致生命危险,应有高度的警惕。2. 家庭常备药有哪些 家庭常用药品是为了使一些小毛病能得到及时治疗、尽早控制,或至少能在去医院前作些临时处理。但要注意:对自己不能确诊或症状较重、变化较大的疾病,不能擅自用药,尤其是小儿生病时,常常发病急,变化大,小儿自己也难以言表,此时应去医院诊治。对成年人突发的各种病痛,老年人原有慢性病的突然变化,也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常用药种类如下:1)抗菌素:如麦迪霉素、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乙酰螺旋霉素、黄连素、克霉唑等。2)消化不良药:如多酶片、复合维生素、吗丁啉等。3)感冒类药:如感冒清、病毒灵、速效伤风胶囊、康泰克、银翘解毒片、板蓝根冲剂等。4)解热止痛药:如去痛片、扑热息痛、阿斯匹林等。5)胃肠解痉药:如654-2片、复方颠茄片等。6)镇咳祛痰平喘药:如咳必清、心嗽平、咳快好、舒喘灵等。7)抗过敏药:如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等。8)通便药:如果导、大黄苏打片、麻仁丸等。9)镇静催眠药:如安定、苯巴比妥等。10)解暑药: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11)外用止痛药:如伤湿止痛膏、关节镇 痛膏、麝香追风膏、红花油、活络油等。12)外用消炎消毒药:如酒精、紫药水、红药水、碘酒、高锰酸钾、创可贴等。13)其他类:风油精、清凉油、季德胜蛇药、84消毒液、消毒药棉、纱布胶布等。新生儿肝脏内的很多酶系统尚未建立起来,因而其解毒功能很不完善。例如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分泌量小,活力又低,许多药物不能与其结合,游离在体内,以致发生蓄积中毒。如氯霉素的半衰期,成人为4小时,而新生儿为25小时,当用量超过每日loo毫克公斤体重时,其死亡率可为对照组的8倍,并出现特有的症状:在用药29天后,婴儿开始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困难、腹部膨胀,继而体温过低,肌肉松弛,呼吸困难,面部血管因缺氧而呈灰白色,称为“灰婴综合征”。因此新生儿以不用氯霉素为好。若必须使用时,应按每日20一25毫克公斤体重,严格掌握使用。新生儿的肾脏也处于发育阶段,肾小球的滤过率只有成人的3040,如主要由肾脏排泄的四环素,其半衰期由正常的8小时,延长到108小时,极易在血液中蓄积而引起中毒。因此用药剂量应减少,时间应延长。同样道理,使用庆大霉素时按每日每公斤体重35毫克计算,只需每24小时进行一次肌肉注射就可以。新生儿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较强,但在一般情况下,胆红素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后,是不容易进入脑组织产生毒性作用的。而在服用某些药物后,由于它们能和胆红素争夺白蛋白并与之结合,使未能和血清白蛋白相结合的胆红素-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损伤脑组织,从而可能发生危害患儿生命的核黄疽。这类药物包括安定、小儿安、消炎痛、新生霉素、磺胺异恶唑、苯甲酸钠咖啡因和水溶性维生素K等,一般都不宜给新生儿使用。需要指出的是,新生儿血红蛋白还原酶的活性较低,致使血红蛋白较易氧化,若应用磺胺药及氯丙嗪等,可能导致新生儿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青紫等症状。另外,新生儿的皮肤和粘膜又薄又嫩,血管也很丰富,对外用药的吸收量较大,有时会引起严重反应,甚至发生全身中毒。如用硼酸软膏、可的松药膏以及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等,有时会出现上述情况。还有民间的一些习俗,也值得注意。例如新生儿刚出生一两天,有人就给他喂黄连甘草水,据说可以解“胎毒”。其实,黄连与甘草合用,会失去抗菌作用,只需用黄连服12次即可。也有的女将珍珠散洒在自己的乳头上,认为让乳儿吸吮后会使其体质健壮。但要知道这药含有朱砂等成分,对人体脏器功能极为有害。还有的人认为让婴儿多吃六神丸以不生痱子和疮疥。但它含有蟾酥等毒性药物,若超过服用剂量,可引起恶心、呕吐、心跳过缓等症状,严重的会发生心房、心室之间的传导阻滞、惊厥和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千万不能滥用。小儿如何正确服感冒药: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较多,但如果使用不当,会事倍功半。小儿怎样正确服用感冒药呢1、不要急于退热。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但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冷敷、酒精擦浴等。如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热药。常用的退热药有:1020安乃近滴鼻液,每次13滴;扑尔敏片,每天每千克体重035毫克,分3一4次口服;小儿退热栓,每次半粒到1粒,塞人肛门,一日不超过3次,退热后停用。不要使用APC(复方阿司匹林),因为APC有兴奋作用,而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疽。2、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常用的抗病毒药有:(1)三氮唑苷,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3次服,或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2)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3)双嘧达莫(潘生丁),1日2次,1次525毫克,口服。以上药物可酌情选用,效果比较可靠,副作用小。3、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合用抗生素: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预防6月龄以下婴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体炎;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 4、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2)服药期间多喝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3)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4)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5)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5、中医认为感冒是感受风邪所致,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类,辨证施治疗效可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等。乳母不可代替小儿服药有的母亲听说人体用药后,部分药物可随奶汁分泌排出,于是当婴儿有病时,自己就代替婴儿服药。这样做无益有害的。因为药物虽然能在奶汁中分泌排出,但大多数药物在奶汁中含量极微,可是婴儿吸吮含药的奶汁后,在血液中却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而会使病菌演变成抗药菌株产生抗药性或产生不良后果,如:乳母服用溴剂后,可引起婴儿皮疹和倦睡;用碘剂可影响婴儿甲状腺的发育和功能。更严重的是乳母服用维生素B1,体内会因糖代谢不全而产生过多的丙酮酸,母乳中的丙酮酸可使婴儿中毒,甚至突然死亡。此外,许多药物在奶汁中的浓度远比血液有效浓度低,婴儿通过母乳摄取这些药物,产生不了治疗作用。所以,乳母不宜代替婴儿吃药。婴幼儿禁用的药物: 婴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一些器官和组织都未发育成熟,抵抗力也弱,容易得病。孩子得了病,用药一定要慎重。婴幼儿时期禁用或慎用的药物有:1 易引起新生儿溶血或黄疸的药物:解热镇痛药:阿可匹林;抗疟药;伯氨喹、扑疟喹、奎宁;呋喃类:呋喃妥因、痢特灵; 抗生类:新生霉素、氯霉素、四环素、青霉素; 中枢神经抑制药:氯丙嗪、奋乃静、苯巴比妥、水合氯醛、乙醇等;其他:如二巯基丙醇、对氨基水杨酸、奎尼丁、维生K,亚甲蓝、甲睾酮、苯甲酸钠咖啡因、山梗莱碱、毛花苷C(西地兰)、毒毛花苷K,甲苯磺丁脲等。2能引起新生儿变性血红蛋白症的药物:亚甲蓝,苯唑卡因等局麻药,次硝酸铋等硝酸盐。3能引起胎儿和新生儿中枢抑制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药物:麻醉药和催眠药:乙醚、氯仿、氯烷、氧化亚氮、三溴乙醇、副醛、水合氯醛;巴比妥类药物;成瘾性镇痛药:吗啡、可待因、哌替啶(杜冷丁);地西泮(安定)药氯丙嗪、安定、利眠宁;降压药:利血平。 流感疫苗可用于婴儿 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宣布,健康婴儿可使用流感疫苗。美国每年有数百万人患流感,其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疲劳等症状可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每年约有114000人因流感并发症住院,22000人死于流感。过去医务人员仅推荐流感并发症高危儿童,如慢性肺病患儿使用流感疫苗。耶鲁大学儿科教授、AAP感染疾病委员会成员RobertBaltimore博士指出,最近有研究提示2岁以下儿童因流感并发症住院机会较高。流感是肺炎和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接种疫苗可预防流感,并减少其在人群中的传播。新型经鼻吸收疫苗将面世,这会使婴儿接种简单易行且痛苦更小。儿童开胃口服液改善恢复肠胃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吸收,增进食欲等功效。补钙,铁,锌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和智力。食用方法:1-3岁的儿童每天两次,每次一支,4-6岁的儿童每天二次,每次一支,七岁以上的儿童每天三次,每次两支,一般服用10天可看出效果。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遵循下以几点注意事项:1.婴幼儿皮肤、粘膜的相对面积大于成人,且粘膜娇嫩,皮肤角质层薄,药物吸收快,有些药物如新霉素膏,阿托品滴眼液等外用制剂可因透皮吸收较多,而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因此家长在给孩子用药中,应考虑以上因素,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外用制济。2.儿童不宜常吃补品。摄取营养最重要的是均衡,任保一种营养物质摄入过剩,均会导致营养失衡。人参蜂王浆之类的补品,用多了会导致儿童性早熟,性早熟,即使维生素A,过量服用也会影响骨骼的发育。3.儿童不宜服用成人制剂。比如,速效感冒胶囊等复方制剂中含有中枢神经兴奋剂咖啡因,高烧的儿童服用后易诱发惊厥抽搐,特别是5岁以下的小儿更不宜服用。4.对抗菌药物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服用抗生素时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不可滥用,避免某些抗生素带来的毒副作用。5.在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时应注意铁制剂不是营养补品,不可以长期服用,而要注意配合维生素C服用,避免与钙片、牛奶、茶叶等同时服用。铁剂要远离儿童,避免儿童误服超量而引起中毒。6.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市场上感冒药物很多,在具体选择用药时,必须要根据小儿感冒的症状来考虑,对症下药。比如:有发热症状者,可选择含解热镇痛成分的药物,打喷嚏者可选择含鼻粘膜收缩成分的药物,另外,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对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选择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等。千万别用错药用错药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取药匆忙,没有细看,包装标记不清楚,一个口袋里有几种药,单看药片大小、颜色,把外用的药水当做内服用了,或把五官科滴药水弄混点错了,或者把已经失效变质的药服用了等等.为避免这些差错的发生,必须做到:一、一个口袋放一种药.二、存药的口袋、盒上要写清楚药名、用途和用法。三、各系统的药应分门别类,分开存放。四、外用药和内服药、外用药水和内服药水应分开存放五、用药前要仔细查看核对,千万不能马虎大意。六、要注意药物是否已经变色、变质,不要凑合另外,在使用时还要很好地计算用量,原是成人的药,要看看是否适用于儿童,总之,用药要慎重。千万别乱用,别看药片小,一错不得了现在家庭自购药品服用的现象逐渐增多,许多家庭都有储备的“小药箱”。但由于对目前,家长们对儿童用药普遍存在以下几大误区:一、预防性用药。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个别家长过于相信广告宣传和药品价格优惠的误导,盲目给孩子服用药物以作预防。实际上,迄今为止市场上还没有任何确切的可以提高免疫力的预防药物,盲目服用药物预防孩子的疾病对孩子的免疫系统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对于两岁以内的孩子来说,每一次生病对于孩子免疫能力的提高都是一个促进。二、擅自用抗生素。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感冒发烧,便盲目使用抗生素,这样不但会耽误病情,还会产生使用剂量少于正常用量令孩子体内产生耐药菌株的情况。这样势必加大下一次治疗的用药量。三、滥用退烧药。由于家长缺乏医药常识,儿童发烧时,便随意服用退烧药。实际上,当孩子发烧的温度不高时,用退烧药是不恰当的。谢教授说,适当的体温升高其实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小孩子肛门量表在38.5以下就没有必要退烧。四、乱用止泻药。儿童腹泻发病率较高,治疗应根据脱水、电解质紊乱程度适当给予液体疗法、饮食疗法及控制感染等措施。现阶段发生秋季腹泻的孩子很多,家长一定要带着孩子到医院确诊孩子的腹泻属于哪一种。五、使用成人药物。有些家长会给患儿吃一些成人用的抗生素药、感冒通之类,虽然剂量减半,但这也是不妥的。六、随意改变药物剂型。有的家长常把成人用的胶囊内容物倒出来喂儿童,或把针剂改为口服液,给患儿服用。这样随意改变药物原有的剂型,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技能培训在线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品牌与文化挖掘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用电效率提升综合解决方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银行智能语音交互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河北省金太阳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26-09C)英语试题及答案
- 镇便民中心管理办法
- 香港公司股权转让手续办理及公司品牌授权合同
- 邮政运行快递管理办法
- 《离婚途径选择:诉讼离婚与协议离婚成本效益合同》
- 退伙协议书合同范本:教育机构合伙人退出协议
- 梁若瑜著-十二宫六七二象书增注版
- SJG 74-2020 深圳市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高清现行
-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教学精品ppt
- 数控机床概述课件
- 电路板维修培训教材PPT模板
- “国培计划”优秀工作案例推荐表——“八张清单”撬动送教下乡的兴奋点
-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 《综合布线系统培训》PPT课件.ppt
- 交流电源控制和保护
- 小学生数独ppt课件
- 中医痹症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