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主轴的设计.doc_第1页
数控机床主轴的设计.doc_第2页
数控机床主轴的设计.doc_第3页
数控机床主轴的设计.doc_第4页
数控机床主轴的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控机床主轴的设计 数控机床主轴的设计(16000字) 1数控机床主轴部件 数控机床作为高精度和高生产率的自动化机床在机械结构方面较普通机床有更高的要求,如高刚度,高精度,高速度,低摩擦等。 机床上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的轴。通常由主轴、轴承和传动件(齿轮或带轮)等组成主轴 .机床主轴的设计(字)1数控机床主轴部件数控机床作为高精度和高生产率的自动化机床在机械结构方面较普通机床有更高的要求,如高刚度,高精度,高速度,低摩擦等。机床上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的轴。通常由主轴、轴承和传动件(齿轮或带轮)等组成主轴部件。除了刨床、拉床等主运动为直线运动的机床外,大多数机床都有主轴部件。主轴部件的运动精度和结构刚度是决定加工质量和切削效率的重要因素。衡量主轴部件性能的指标主要是旋转精度、刚度和速度适应性。旋转精度:主轴旋转时在影响加工精度的方向上出现的径向和轴向跳动(见形位公差),主要决定于主轴和轴承的制造和装配质量。动、静刚度:主要决定于主轴的弯曲刚度、轴承的刚度和阻尼。速度适应性:允许的最高转速和转速范围,主要决定于轴承的结构和润滑,以及散热条件。2.2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2.2.1 数控机床主传动的特点1)转速高,功率大。能进行大功率切削和高速切削,实现高效率加工。2)主轴转数的变换迅速可靠,能自动无级变速,使切削工作始终在最佳状态下进行。  油炸红薯片加工研究(5400字)摘  要:通过单因素,全面实验等设计方法,探讨了护色,硬化,水分含量,油炸等主要加工工序对油炸红薯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0.6%柠檬酸、0.3%的VC护色,0.4%的CaCl2硬化20min,水分含量在20%左右, 180油炸20s为产品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油炸红薯片;护色;硬化;水分含量;Fried Potato Slices Processing ResearchAbstract: Through a single factor,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discusses the design method of protect color, atherosclerosis,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such main processing operations, Fried potato piece of Fried the influence of qua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using 0.6% citric acid, 0.3% VC protect color, 0.4%,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20min CaCl2 sclerosis 180 in 20%, and the best products for the 20s deepfry technology conditions. Key words: Fried potato slices. Protect color; Hardening; Moisture content 摘  要汽车发动机在高速旋转下发热量很大,尤其是大功率发动机,在高温下对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而机油冷却器可以保持发动机工作状态下可靠的润滑。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和寿命,降低发动机本体的制造精度,对于车载发动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配套装置。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机油冷却器市场中的需求越来越大,圆盘机油冷却器由于其结构及性能的优势,更是需求加大。机油冷却器的装配工艺过程是其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装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机油冷却器的密封性能。可是,由于机油冷却器的结构特点限制,长期以来,在国内外这一工艺过程一直靠人手工操作,效率低,工作劳动强度大,且装配质量过多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机油冷却器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随着企业用户需求量的增加,扬州通洋机油冷却器有限公司准备建造一条针对不锈钢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的自动装配线。基于机油冷却器的结构特点限制,采用完全的自动装配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原来的手工装配线,开发一条半自动装配线符合该厂目前的实际情况。这既可以提高机油冷却器的装配质量,又可以节约大量成本。自动装配线由机械系统(包括装配输送线、装配机械手、定位装置、压紧设备等)、气压系统、电气系统和PLC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无疑它将是机、电、气一体化的产品。(毕业设计网 )  关键词:机油冷却器,自动化装配线,压力机。 AbstractAutomobile engine in high-speed rotary would get heat. Under the high temperature, a cars engine lubrication systems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are relatively high, especially with high-power engine. And the oil cooler can maintain engine under reliable lubrication in work, improving their reliability and life expectancy, lowering precision of engine manufacturing. It is an essential supporting device for the truck engine.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 industry, the demand of oil cooler market increases quickly, especially for disk-oil coolers,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Oil cooler assembly process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assembly quality will do a direct impact on the oil cooler sealing performance. However, as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oil cooler of the structure, for a long time, the assembly process has relied on hand not only at home but also abroad. It is inefficient, labor-intensive. And assembly quality is mainly due to artificially ,this made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oil cooler is not high. An automatic assembling line for stainless steel flat-fin oil cooler has been planed to set up at Yangzhou Tongyang Oil Cooler Co., Ltd. However, due to its structure feature, its not realistic to set up the fully equipped automatic assembly line of oil cooler. So based on the original manual assembling line, building semiautomatic assembly line is a ideal method which accord with real situation with the this firm at present.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assembling quality of oil cooler, but also save a lot of money. Automatic assembly line combines mechanical systems (including assembly line, assembly manipulator, positioning devices, compaction equipment, etc.), pressure systems, electrical systems and PLC control system. Obviously it is a composite product including machine, electricity, gas driving etc.  Keywords : oil cooler, automated assembly lines, press machine . 课题的意义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机电气一体化的自动化技术来解决制约机油冷却器产品质量和产量提高的装配工艺的瓶颈,实现由人工装配向自动化装配的转变。目前机油冷却器自动装配线的研制开发在国内同类型生产企业尚属首次。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扬州市的汽车工业已成为扬州多个优势产业中的一个,我市的水箱、油箱、活塞环等在业内具有一定优势,目前扬州正努力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汽车零部件基地。而机油冷却器可以保持发动机工作状态下可靠的润滑。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和寿命,降低发动机本体的制造精度,对于车载发动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配套装置。圆盘机油冷却器由于其结构及性能的优势,在机油冷却器市场中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本项目的研制开发,促进圆盘机油冷却器产品制造企业的制造装备的技术进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提高产品的装配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以适应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及时应对国内外客户的订货需求。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企业的发展、技术进步及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扬州努力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汽车零部件基地起到推动作用。 机油冷却器自动装配线的设计要求厂方要求装配线的总长不超过5米,装配线要达到单班(8小时)日产1200件以上。完成单件装配平均耗时 : 因此装配线的任何工位耗时都不得超过24秒。这就要求本设计要达到紧凑的结构和较高的装配效率的统一,在设计中,我们要充分地考虑装配质量、效率和成本。 装配方案设计装配工艺分析与确定本课题的难点在于产品结构比较复杂(详见图2-1机油冷却器爆炸图),机油冷却器的自动化装配,由于受其组成零件的不同类型及形状限制,很难实现其全部零件的全部自动化装配。由图可知装配过程中大量重复性动作主要集中在水隔板焊片(铜片)、水隔板、散热片的交替装配上。在本设计开始之前,芯子总成的手工装配效率很低,主要是由于散热片、水隔板、以及铜片的数量比较多(分别为11、12和24片),每层装配都要保证位置精确,并且不能装错数量和顺序,否则产品会不合格。这是多次的重复劳动,耗时很大。因此该工位可以通过机械手交替装配实现自动化。上下盖和上下外壳的装配量很小(各为1片),而且结构不利于机械手的抓取,因此采用人工装配。水隔板焊片(铜片)、水隔板、散热片的交替装配在实现自动化装配的时候要考虑到如何更好的实现机械手的抓取。因为铜片面积小,中间多孔,无法用真空吸盘抓取;又因为铜片很薄,质量轻,不易于磁吸盘分料抓取。所以我们在设计前打算对水隔板结构进行适应性改造,取消了水隔板与散热片之间的24层铜片钎料,采用复合材料(水隔板两面镀铜),或用事先由另外一个工序将水隔板和两面铜片焊合的水隔片总成取而代之。这样就可实现对水隔片总成和散热片的机械手自动装配。又考虑到每个工位不得超过24秒,而装配零件数又很多,我们决定把机械装配工位设计为两个机械手工步,以达到减少工时的目的。  水隔片总成和散热片都为薄片形状零件,其自动装配通过机械手动作实现。由于水隔片总成零件表面积不大,故考虑采用磁盘式机械手装配;而对于散热片零件,其表面积较大,可采用吸盘式机械手装配。这两个零件的装配顺序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来控制。在机油冷却器装配完成主要所有零件的装配后,需要对机油冷却器进行压紧,然后再夹紧,完成零件的最后装配。现有的人工装配时该工序是通过螺旋夹紧,即把机油冷却器通过中心孔套在一个中间插有长销(长销的另一端加工有螺纹)的底座上,垫入一块压块后,按下气动压头开关,在压头压紧冷却器时手工旋入螺母进行夹紧。现在自动化装配线上,为了有利于实现装配自动化,节约装配时间,以及保证装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我们通过压力机来实现机油冷却器的自动压力夹紧。(毕业设计网 ) 目  录第一章 引言 11.1课题的来源、意义 11.1.1课题的来源 21.1.2 课题的意义 2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32.1机油冷却器自动装配线的设计要求 32.2装配方案设计 32.2.1装配工艺分析与确定 32.2.2装配线传送方案的比较与确定 4 (毕业设计网 ) 2.3 总体方案的确定 5第三章   压紧工位装备设计 83.1机油冷却器定位方案的比较与确定 83.2机油冷却器夹紧方案的比较与确定 93.3抽头的设计 123.4压力机的设计 133.4.1方案设计 133.4.2气缸的选择与设计 133.4.2.1压紧气缸的选择与设计 133.4.2.2抽头气缸的选择与设计 173.4.2.3旋转气缸的选择 183.4.3压紧工位支架的设计 193.4.4压力机压头的设计 203.4.4.1悬臂压杆的设计 203.4.4.2摆动支架的设计 223.4.4.3转块的设计 233.4.4.4压块的设计 243.4.5导套的设计 243.4.5.1抽头导套的设计 243.4.5.2导杆导套的设计 253.4.6气缸连接件的选用 253.4.7夹紧工位结构的确定 26 第四章  总 结 27致    谢 28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1机械工程手册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卷(二).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2刘德忠等.装备自动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3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4机械制造工艺学.福建科技出版社5侯镇冰.机械设计制图手册.同济大学出版社6张纪真.机械制造工艺标准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7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8尚久浩.自动机械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9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气缸传动.化学工业出版社10周骥平等.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1孟宪源,姜琪编.机构构型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1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3机械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天津大学出版社14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简明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5纪名刚等.机械设计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6唐作兴,蒋冬明.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设计原理及应用.内燃机.1999第1期17王忠合.工程机械新型机油冷却器.工程机械1997(1)P718严春雨.步进式同步装配线的改进.汽车科技2003-2 P3119陈扬枝,陈世雄.吊扇电机下盖送料机的设计.机电工程1997第五期P4920赵庆荣,伍松涛.基于ObjectARX2000三维图形装配过程仿真.机械设计与制造.2003.10P1721华晓青等.八音琴机芯自动装配线中的产品输送及定位.国家863计划项目 22莫志良.新型曳引机自动装配线.起重运输机械.2002(8)P3723王少纯等.汽车减振器半自动装配线设计.汽车工艺与材料.2003.7P1724徐晓东.装配零件的输送定位及拾取.工厂建设与设计.1999第6期25丁武学等.散热器芯子装配中的自动分片原理与方法.机械科学与技术.1997.6    26丁德全.金属工艺.机械工业出版社 摘要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一个以工程设计和咨询服务为主的,如何有效地控制员工离职问题,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课题。HY是从事规划、建筑及景观等工程设计和咨询的专业设计公司,公司员工以设计人员为主体。近年来,设计员工的离职率居高不下,企业用人机制的不健全,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本文针对公司的员工离职问题,深入企业实习,运用人力资源相关理论,对存在的用人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本课题研究主要有由三方面内容构成,首先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回顾和综述,然后是对HY公司员工的离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接下来对HY公司吸引人才的制度建立提出建议和对策措施,其中重点对薪酬福利制度和绩效考核指标进行了完善,因为这是用人机制不健全的主要症结所在。本课题研究的结论具有针对性,且有可操作性和实际的应用价值。关键词:离职,薪酬设计,绩效考核 ABSTRACTEnterprises competition is talented persons competition. As a project design and service enterprise, how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labor turnover peoblem in the company,is enterprises important topic. HY is a professional design corporation engaged in planning,construction,landscaping works design and consultancy,the staff mostly are the designers.In the recent years,the dimission rate of the designers stay sat a high level,and the distemperedness of enterprises employing mechanism,which has brought many adverse effects for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question of the labor turnover and into enterprises practise,through the human resources correlation theories and conducting the concrete real diagnosis research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the existence problem and propose improvement measures. This article mainly constitutes by three aspects. At first,review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en,aim at the status quo of the labor turnover problem in HY company by further analysis and research.Last,provides th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building of a talents attracted system in HY company,a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improving the salary welfare system and achievements inspection target,which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question.The conclusion of the article researched is direct,and it is easy to carry out with actual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labor turnover,payment design,performance assessment主要内容本课题通过对HY公司的员工离职情况的调研,收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导致员工离职的相关信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其用人机制的指导思想出发,研究公司员工离职的现状和员工的离职倾向,并进行原因分析。重点应用激励理论、薪酬设计和绩效考核指标的理论来指导具体的用人制度设计,为企业解决离职问题提供建议和措施。目录  字 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11.3.1 主要内容    11.3.2 研究方法    2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32.1 离职的概念    32.2 员工离职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32.2.1企业人才资源成本的损失    32.2.2降低岗位的工作效率    42.2.3挫伤企业员工队伍的士气    42.2.4员工离职的其他消极影响    42.3 离职有关理论综述    42.3.1 马奇和西蒙模型    42.3.2 Price-Mueller(2000)模型    63  HY公司员工离职现状分析    93.1 HY公司的背景介绍    93.2 HY公司员工基本情况    93.3 HY公司员工离职现状    10 3.3.1 离职员工人数统计    103.3.2 离职员工年龄结构统计    103.3.3 离职员工工龄结构统计    113.3.4 离职员工职位结构统计    124  HY公司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144.1 HY公司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144.1.1 年龄和工龄因素    144.1.2 薪酬福利与分配制度因素    144.1.3 绩效考核制度因素    154.1.4 发展空间因素    164.2 HY公司员工离职背景分析    164.2.1 社会因素    164.2.2 员工离职的客观因素    164.2.3 员工离职的主观因素    175  HY公司员工离职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185.1 正确看待员工离职问题,保持合理的员工离职率    185.2 增强企业凝聚力    195.3 完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制度    195.4 完善激励机制    20 5.4.1 完善薪酬结构,使薪酬发挥杠杆作用    215.4.2 进行工作分析,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管理体系    225.5 完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制度    225.6 完善离职管理制度    235.7 员工离职管理    245.8 职能部门及主管领导管理理念转变    246  结论    26结束语    27参考文献    2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新月异,人们物质生活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精品大米市场多样化差异化已显现出来,包装米、精品米、营养米、礼品米已出现在各个大小卖场。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随着大米市场的发展优质大米稻种市场的发展也成必然之势。从而对优质大米稻种市场营销策略的探讨分析有如下意义。第一,对我对优质大米稻种销策略的研究可以让种子企业生产出适销对路并且吸引客户的产品,种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我国种业的发展,种子公司百花齐放,对于以生产优质大米良种为特色的企业,建立起其独特的营销网络,新颖的营销方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二,优质大米稻种营销策略的研究分析是种子营销理论的一个分支,是一次市场的细分。对优质大米稻种营销策略分析是对种子营销理论的一次补充完善。对优质大米稻种营销策略分析能更有针对的性的将种子营销理论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第三,任何的科学研究都是以服务人类为目的,优质大米稻种营销策略分析从生产上说,有助于高新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有利于我国整个种业市场的发展,有助于种子企业增效,间接性促进大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消费方面来说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饮食水平的提高,能让人民吃上更精细更优质的大米。 五、结束语    14参考文献    15致    谢    16 摘   要在工业生产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里,利用模具加工是一种重要的加工方法,在一些国家里模具甚至被称为是“黄金”,“金属加工业中的帝王”,“磁力工业”,等。这些都足以看出模具在工业中的重要地位。本次模具设计是从零件的工艺分析开始的,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设计的大体思路。其开始是确定该模具类型为落料冲孔翻边复合模,计算毛坯尺寸,作工艺计算,计算出冲裁时的冲压力、卸料力、推件力,以及翻边时的翻边力和压边力 ,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选择压力机和确定冲模的闭合高度,最后根据前面所计算出的内容确定模具的凸、凹模尺寸和形状。设计出挡料销、卸料板、推件装置、弹簧、导柱、导套和模柄等模具的主要零部件,从而完成整个模具的设计工作。从第一章开始,先是对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进行分析,然后依次确定模具的类型、总体结构,最后是冲裁力和主要的尺寸计算、标准件的选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本套模具的设计不是以复杂模具的设计为主,而主要是对模具设计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设计的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和设计方法的目的。这一套模具是打气筒夹嘴上盖模具的设计与计算,结构紧凑简单。材料为10号钢,厚度t=2mm。按一般的的加工工序为落料、冲孔、翻边。而考虑到冲裁件的具体结构和工艺性,我采用的加工工序为:落料、直接冲孔、翻边。从而完成工件的加工。 实践证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只有一些理论知识是不行的,任何模具的设计都要有一定的实际经验才可以设计出更合理的模具。 关键词:落料、冲孔、翻边 前  言模具设计是学习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毕业前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大检查。冲压技术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放置在模具内的板料施加变形力,使板料在模具内产生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由于冲压加工常在室温下进行,因此也称冷冲压。冲压加工的板料一般为板料或带料,故也称为板料冲压,而冲压模具是指将板料加工成冲压零件的特殊专用工具。而复合模就是其中的一种,冲压生产靠模具和压力机完成加工过程,与其他加工方法比在技术和经济方面有着冲压件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可获得难以制造的壁薄、重量轻、刚性好、表面质量高、形状复杂的零件;不需要加热毛坯和大量切削金属,所以它能节省能源、节约金属;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本套模具是以10号钢为坯料的复合冲裁模。选择这样一套模具的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做这种模具的应用性广泛,结构紧凑,可以较全面的检查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并撑握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知道如何查,查取有关资料,如何选取标准件,等。由于工件较小,故模具的体积不大,属于小型复合冲裁模具。这一次的完整模具设计也可以看成是毕业前走向工作岗位的一次煅炼,对以后自己从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工作都是十分有利的。 本套模具的主要优点是,冲出的工件一致性较好,表面质量也较好。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合理安排模具结构,使用最简单、可靠的模具结构,冲裁出最好的工件,以及如何使模具的使用寿命符合要求,甚至更长。在本套模具的设计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很多帮助,在这里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由于本人缺乏设计经验,在其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望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指正。 设计要求:1.确定合理工艺方案2.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3.在模具的设计中最好有创新4.设计要全面介绍模具的工作原理5.内容丰富、文字精练、讲述详细、实用价值高6.模具的设计有效地体现出实用的特色 目   录摘   要 2前  言 31材料分析和模具结构的确定 41.1工艺分析 51.2工艺方案的确定 51.3毛坯形状,尺寸和下料方式的确定 6 1.4排样和材料的利用率 71.5冲模结构的确定 82主要数据的计算 102.1各部分工艺力计算 102.2 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22.3凸模凹模主要尺寸的计算 142.4凸模能力的校核 183主要工作部分的形式选择 193.1凸模固定形式的选择 19(毕业设计网 ) 3.2凹模的选择 193.3凸、凹模的选择 214冲裁设备的选择与验算 224.1冲裁设备的选择 224.2 冲裁功的验算 244.3压力中心的确定 244.4闭模高度的计算 245其它零件的设计与选择 265.1弹性元件的计算 265.2定位零件的设计 265.3卸料装置的设计 265.4推件装置的设计 275.5凸凹模固定板的设计 285.6垫板选用 285.7导柱导套的布置和选用 295.8模柄的选用 315.9模具主要零件的材料的选用 316模架选择及模具的动作过程 327模具总装图及工作原理 33致 谢 36参考文献 37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本课题设计建筑上的卧式钢筋切断机的工作原理是:采用电动机经一级三角带传动和二级齿轮传动减速后,带动曲轴旋转,曲轴推动连杆使滑块和动刀片在机座的滑道中作往复直线运动,使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相错而切断钢筋。根据电机的工作环境选择电动机类型,采用卧式安装,防护式电机,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选择三级减速,先是一级带减速,再两级齿轮减速。一级带传动,它具有缓冲、吸振、运行平稳、噪声小、合过载保护等优点,并安装张紧轮。两级齿轮减速,齿轮传动可用来传递空间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并具有功率范围大,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动力由电动机输出,通过减速系统传动,把动力输入到执行机构。由于传动系统作 的是回转运动,而钢筋切断机的执行机构需要的直线往复运动,为了实现这种转换,可以采用曲柄滑块机构,盘行凸轮移动滚子从动件机构,齿轮齿条机构。本课题采用曲柄滑块机构作为本机械的执行机构 。 关键词  切断 建筑  钢筋  齿轮  曲柄滑块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lie type steel cutting machinesdesigning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kind of architectural lie type steel cutting machines. Its operating principles are: It use electric motors level triangle belt transmission and secondary gear transmission to slowdown. Then, it drives the crank rotate, The crank connected to slide block and moving blades in the slippery way make the back and forth straight line sport, makes the moving blades and the fixed blade shear and cut steel.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choice the type of electric motors, using horizontal installation, protection of the electrical, squirrel-cage three-phase asynchronous motor. Option three slowdown,first level belt slowdown, followed by the secondary gear deceleration. First level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utomated, because it has a buffer, absorb shock and operate smoothly, small noise, and can protect the over loading. Then introduce a secondary gear deceleration slowdown, because gear transmission can be used to transmit arbitrary space between the two axis movement and momentum, and the scope of power, transmission efficient transmission accurately, long using life, such as safe and reliable character. Power output by electric motors through slow down transmission system to import power to the executive body. As the system make rotation movement, The steel cutting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