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doc_第1页
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doc_第2页
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doc_第3页
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doc_第4页
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记叙文答题公式及技巧(一)某句话(或某段)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照应题目。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拟人: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 答题格式: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3、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 。4、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5、对比:用和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描写手法: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四)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突出深化主题。 (五)主旨句(一般是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六)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 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七)人称作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 古诗词默写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 , , , 。2.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是 , 。 , 。3.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是 , 。 , 4. 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 。5.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 。6. 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 。7. 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 。8. 木兰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是 , 。9.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得东西的亲切感、自豪感的几句 , , ,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是 , 。11.木兰诗中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或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的比句是 , ; , ?123.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 ; , 。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 。13.木兰诗中运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讴歌和赞美木兰谨慎、机敏的名句是 , ; , ?14.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 。15.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 , 。16.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富有情趣的两句是 , 。17.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 。18.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19.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20.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 。21.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 。22.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 。23.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24.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25、南亚海啸牵动着全球民众的心!灾害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 , ”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26、站在长城脚下,遥想秦汉以来的战场: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征夫们期待的仅仅是“回家”二字!就像木兰诗中所写的“ , ”。27、六朝山水诗在大谢、小谢手中时,大多还是繁缛之作,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曾只用短短四句诗,已经很有唐人五绝的风味。就境界而言,写出了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请写出这首诗 , 。 , 。 28、 园林与中国古典文学相互影响的的著名例子极多,比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许多描写自己“辋川别业”的诗歌,都兼在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两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其中一首名句是“ 。 ”29、在四川乐山市北约23 公里的平羌小三峡是古代成都地区赴嘉州(今乐山)及经水陆出川的交通要道,峡区河道蜿蜒。自平羌峡以下至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迹甚多,久负盛名,站在此地你会想起李白哪句诗“ , ” 名著导读试题一、名著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步曲中的第一部。1、其它两部分分别为 和 。2、童年从 写起,到 结束,生动的再现了 。3、在如此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阿廖沙变成了一个什么样得人? 4、你从阿廖沙的变化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这一故事引起轰动,也引起作家们的关注。其中一位叫 的作家据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鲁宾孙,把被救的土人取名为“ ”,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三、在鲁滨孙漂流记中,除了精彩离奇的故事外,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宾孙的性格。1、他有哪些性格特征? 2、在他的性格中,哪一点最让你喜欢或敬佩?为什么? 四、一部真实记录昆虫生活,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它是名著 。该作品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1、有人说,昆虫也是生灵,他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你的看法呢? 2、该书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五、对下列文学名著的点评正确的一项( )A、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状况。B、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