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 文学常识.doc_第1页
新建 文学常识.doc_第2页
新建 文学常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文学常识梳理1、沁园春雪:沁园春,词牌名。 雪,题目。内容与题目有关。作者:毛泽东2、雨说:作者:郑愁予,台湾诗人。成名作错误。3、星星变奏曲:作者:江河,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星星变奏曲是江河的处女作。代表作有:纪念碑、太阳和它的反光。4、蝈蝈与蛐蛐(田园诗):作者: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5、夜(田园诗):作者:叶赛宁,俄罗斯诗人。6、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7、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他的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8、傅雷家书两则:选自傅雷家书。作者: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写给傅聪的信。9、致女儿的信:选自关于爱的思考。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代表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10、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本文是一篇驳论文,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11、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著名文学家 莫泊桑 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他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他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12、心声选自儿童时代。作者当代女作家黄蓓佳。著有小说集小船,小船,长篇小说夜夜狂欢等。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作者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自散文选刊,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奖。15、短文两篇谈读书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作者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是马南邨,原名邓拓,当代作家。19、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公元前209年,以陈胜、吴广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泽乡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节选的这一部分记叙了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的浩大声势。这是一篇传记。史记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陈胜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鲁迅称赞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20、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共三十三篇。书中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和辞说。21、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志共65卷,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作者:陈寿,字承祚,晋朝人,史学家。22、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陆游称赞它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23、望江南:作者:温庭筠,晚唐诗人。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鼻祖)。渔家傲.秋思作者是北宋文学家、爱国将领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武陵春:作者:李清照,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字易安,号易安居士。课文内容理解梳理九上课文内容理解1、沁园春雪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这首词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这首词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诗,它的抒情是与写景、议论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的。2、雨说这首诗是诗人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展现了一位春天使者的形象,一位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敢生活的爱的天使的形象。诗中的“雨说”,其实也就是诗人(郑愁予)在说。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3、星星变奏曲江河是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星星变奏曲是他的处女作。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这在朦胧诗中非常有代表性。4、外国诗两首(田园诗)蝈蝈与蛐蛐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夜这首小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5、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演讲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又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这篇演讲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这篇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到他的伟大人格,构成了整个演说的脉络层次。7、傅雷家书两则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如果说,上一封信是要儿子在消沉时保持坚强,那么,这里所说的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这两方面合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8、致女儿的信当作者14岁的女儿询问“什么是爱情”的时候,作者给他讲述了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给她作为一个父亲、作为体验过爱情的个体,对爱情的界定。最后的议论,点明了全文的主旨: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先后读到了三种东西: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9、故乡全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并通过对比的手法,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闰土:他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杨二嫂: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10、孤独之旅 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1)鸭群。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2)芦荡 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3)风雨 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孤独”的含义是(1)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2)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种恐惧。这样的恐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恐惧,二是对前途的恐惧。11、我的叔叔于勒我的叔叔于勒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却是作为暗线,虚写和略写的。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小说的主人公上菲利普夫妇。菲利普夫妇虚伪、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作者让于勒三次变化着身世,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也变化三次,前后迥异,强烈对比,把菲利普夫妇的内心世界充分地展现出来。12、心声这是一篇儿童小说,通过小学生李京京的故事,揭示了当前社会生活和教育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课文的主要情节是按时间顺序发展的。小说的另一个情节线索是李京京的家庭,他从小和父母分离,和乡下的爷爷住在一起;后来回到父母身边,目睹父母时常吵架,而且经常成为父母不和的牺牲品。这样的家庭境遇使他很容易和万卡中的小主人公产生共鸣,这是他极力要朗读万卡的原因。所以这段次要的情节线索是推动主要情节发展的动力。两者存在逻辑层次上的因果关系。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就是议论创新问题的。课文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15、短文两篇(1)谈读书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2)不求甚解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驳论在写法上主要特点是: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十分有力21、陈涉世家课文节选的是史记陈涉世家的前部分,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文章属于传记体裁,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文中的主要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22、唐雎不辱使命 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23、隆中对课文是历史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它为“隆中对”。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根基,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待到时机成熟,再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原。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