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烈老师形意拳(炮拳).doc_第1页
张烈老师形意拳(炮拳).doc_第2页
张烈老师形意拳(炮拳).doc_第3页
张烈老师形意拳(炮拳).doc_第4页
张烈老师形意拳(炮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形意炮拳学炮拳起式是一个新接触的动作,学习炮拳的重点应先放在起式上,起式没做到位就不要学习炮拳的其它动作。在今后的形意拳学习中有很多动作都和炮拳起式相近似,要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来访者中我发现基本上炮拳做得都不到位,这样就势必影响后边的形意拳,如虎形、鹞形、鸡形、鸟台形等。这一个动作没做到位,就可以影响后边的一串动作不到位。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干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个脚印,按部就班,不要投机取巧,这也是武术精神的一部分。 炮拳起式说起来也比较简单,先站好三体式,下肢动作就是三体式左脚向前迈步,落地后马上作为起跳腿向前起跳,然后由右脚单足落地站稳,是一个很干脆漂亮的动作。但实际上我发现很多人做得拖泥带水,看不出形意拳的特色。炮拳起式的基础练习 我把炮拳起式这个动作分解开,做分步教学,经验证明效果较好,使学员能比较容易地把动作做到标准。1.1.双脚落地的跳跃练习: 把下肢站成三体式的样子,但可以先不要求站得很标准。然后把左脚向前迈一步,注意迈时脚尖是朝前的(同时要注意是踩在左脚线上的 编者注),这利于起跳。迈这一步是为了用这左脚向前起跳,所以迈时右脚肯定很用力,以便身体向前移动的速度快,重心马上可以转移到左脚。由于有身体向前的惯性,左脚起跳后就可跳的更远。要求是跳得尽量远,但不许往高跳,身体几乎没起伏,平移似的跳出去,然后双脚同时落地,站稳。又要跳得远,又要起伏小,又得落地后站得稳,这可能吗?这就是这个动作的难度所在。 先是右腿蹬地要有力,然后左脚向前迈的距离要合适,这样才能把身体向前的速度完成,相当于助跑的作用使左脚起跳后能跳的更远。起跳后两脚并起往身体的前边伸,这样头虽然没往上起多少,但脚离地的距离加大了,给下落创造了时间,这样就可以跳得远一些。起跳后两脚在身体的前边,两脚落地后由于膝关节弯曲到站稳,使身体得到缓冲,不会因向前的惯性往前边摔,所以落地后人稳稳地象钉在地上一样,显得非常干净。 为什么要先做双脚落地呢?在教学中我发现之所以这个动作容易出现拖泥带水的现象,是这个动作与生活中跨跃一个沟的动作类似。当你迈或跳一个沟时,跳过前脚落地了,然后后脚才跟过来,这是个自然形成的习惯。但这个习惯要在拳中出现则显得拖泥带水,不干脆。不可能有跳过来象钉到地上的那种又脆又稳的感觉。故创造出先练双脚落地的方法,这样跳起来后左脚在空中自然和右脚并拢。练习熟练后形成了习惯,再改成单脚落地,这样就容易把动作做到位了。1.2.右脚单脚落地的跳跃练习: 当双脚落地做得熟练后,就可以练习只用右脚单脚落地站稳。做的方法和双脚落地时完全相同,只是用右脚单脚落地,左脚与右脚紧紧相靠。左脚离地半寸,脚尖向上用力勾着,两个脚踝紧贴,两脚脚尖都向前。一、炮拳起式:按规矩和步骤面向正南站好三体式,由三体式开始,和前边一样,左脚先向前迈一步;在迈左脚的同时,两手极力向前伸,极力伸就是要把肩伸出去。左手四指自然并拢,指向前方,掌心向内相对,右手虎口在左手腕子处。好像右手要去攥左腕子一样,但并不去攥,右手和左腕子似挨非挨。两臂都是极力坠肘自然伸直,由于身体是偏右45,故左手在前,右手在后。起跳后两手攥拳并向回拉,停在脐下小腹处,位置和劈拳时两拳在小腹的位置一样,当右脚落地时两拳也正好到位。落地、回拳、站稳在一个点上同时完成,所以才能显得特别脆,象钉在地上一样,干净漂亮。右脚单脚站稳,身体正对前方,两眼平视,身体要挺拔正直。(这里需要提示一下脚下两条线的概念,右脚应该是落在右线上 编者注)二、上左步,打右炮拳:炮拳起式站稳后略停片刻,先把头转向东南,眼睛向东南看,身体保持原状,只把两拳贴着身体上提至心口,两拳的向上提大臂没有动,只是肘关节运动使小臂向上弯曲;当两拳达到心口处时,右脚蹬地、左脚向东南方向迈一大步,然后右脚马上跟步。蹬地、迈步、落脚、跟步的方法和要求都和前边讲的一样,只不过这时左脚下踩的线是自西北向东南的一条直线,跟步的右脚跟的圆是切在这条线上,两脚间的距离是一拳。与左脚上步的同时,右拳向标准正前方打去(这里需要重提一下正前方的概念,请参考相关内容编者注),也就是向东南打去。打右拳的方法和打崩拳时的要求是一样的,要打到位;在打右拳的同时,左拳也极力裹着劲贴着身子往上顶到鼻子前。为什么说顶到不说抬到呢?因为左拳是极力裹着劲,沿身体中线竖直地向上杵,当左拳的无名指第二关节几乎要碰到下颏时,这时拳的食指第二关节到鼻子前时,大臂已经贴着身子往里靠,使小臂在身前几乎是垂直的(裹劲儿上提的详细讲解在劈拳里 编者注)。左拳到鼻子前马上突然地外翻,拳翻到拳背贴着左前额。这一翻要非常突然,大臂和肘要有被甩上去的感觉,要干净利落,脆。以下是过程参考图(只说明手的动作过程,这是上右步打左炮拳的图)应当注意的是两拳提到心口时,好像是发出一个指令:从这时开始左脚上步,左拳裹着劲上顶,右拳向外扎出同时进行,上步转胯也是同时进行的。左脚落地时,转胯到位,左拳翻到左额前,右拳打到位,要停在一个点上。这就是老拳书上说的“脚手齐到才为真”,“手到脚不到,打人不为妙”之类的说法。其实真正的含义就是要把几个速度加起来,提高打击的合速度,也就是“整”。(这里给出不同角度的图,不是为说明方向,而是为说明身体与手臂状态 编者注)三、左炮拳预备式(上左步,跟提右足,双拳至小腹):左脚向前,也就是朝东南方向迈一大步,右脚马上跟进,但右脚不落地,与左足相靠,踝部紧贴,两腿也相靠,右脚脚尖用力向上勾着。这时左脚单足支撑身体,左胯要提住劲,身体要正直,胸正对东南方。与左脚向东南方向迈的同时,两拳都向身体正前方伸去,然后共同向下落到脐下小腹处,两拳落的位置与劈拳落手后两拳的位置相同。跟进右脚与左脚相并时,拳也正好到位。这时头也突然转向西南,正视前方,头的转动是在并脚的那一瞬间完成的。四、上右步,打左炮拳:先把头转向西南,看准要打的方向。然后身体保持原状,只把双拳提至心口。就是大臂不动,只是肘关节使小臂动,把双拳沿身体向上至心口。双拳到了心口好像是发了一个指令,右脚向西方向迈一大步,右脚迈肯定左脚要用力蹬。迈步的同时还要向前放左胯,向后抽右胯,使身体转动135。 一定要注意是胯带动身体转动,要想着脊椎骨里好象有根钢轴,故身体转得很正,既不甩臀,又能肩胯相合。身体转动135是起动前你身体正对东南,你左拳向西南打,你的正前方是西南。打左拳身体要偏右45,这时你的前胸对正西,故要是转动了135。左拳打的方法和打崩拳时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把拳提到心口再向外打。与打左拳的同时右拳极力裹着劲,向上顶,拳到鼻子前边时,小臂在身体前几乎是垂直的。这时右拳突然极快地外翻,使右拳的手背贴着右前额。大臂和肘象是被甩上去一样,也可用象触电或鱼打挺的感觉。外翻的右臂可把对方击来的手臂弹出去,弹出去是因为右拳向外翻转的非常迅速,绝对不是简单的隔、挡。右脚落地后左脚马上跟进,右脚踩在自东北向西南的线上。跟进的左脚脚后跟的圆要切在这根线上,两脚间的距离是一拳远。这和崩拳时的迈步,落脚,跟步是一样的,只不过炮拳走的是之字形斜线。右脚落地时转胯、出左拳、翻右拳都同时到位。说了几次了,我自己也感到唠叨,但这是形意拳的关键之处,你们练时要特别注意。在这一点上若养成了坏习惯,改起来是非常难的,切记!右脚向西南再上一步成右脚单脚支撑,同时落下双拳于小腹。然后再向东南打右炮拳。就这样左一拳右一拳周而复始地打下去。若想回身,则打完左炮拳后停住。五、炮拳回身式:5.1.扣右脚,落双拳:抬起右脚,扣转180。右脚从脚尖朝向西南扣成脚尖向东北,右脚落地后两脚成为夹角是135的内八字,两脚尖相距一拳远。开始练习两脚扣成这个角度有些困难,但要在保证身体正直的情况下尽力努力去接近135,经过一定时间的认真练习是可以把动作做标准的。在扣脚的同时,把双拳落在脐下小腹处,此时面向偏东南。因为两脚是135的内八字,左脚脚尖是向南的,故身体正对的就不是东南了,要比东南偏东。5.2.抬左脚,两脚相靠拢:抬起左脚使两脚两腿相靠,身体由右脚支撑,这时胸对东北方向。单脚支撑及提足的方法与要求同前所述,在两足相靠的同时,头向左转动,眼看着想要出右炮拳的西北方向。(下图只反应身体状态,不反应出拳方向 编者注)六、上左步,打右炮拳:先将两拳向上提,提至心口时,左脚向西北方向一大步。同时右拳向西北打右炮拳。左拳翻至左额前。方法和要求都如前所述。(上图只反应身体状态,不反应出拳方向 编者注)就这样左一拳右一拳周而复始地打下去,直打到起式处打完左炮拳停住。这个左炮拳是向东北方向打的。七、炮拳收式:炮拳收式和炮拳回身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回身时扣脚的角度有差别。7.1.抬起右脚和左脚扣成90的内八字:两脚尖相距一拳远。右脚扣脚时,左脚的脚尖是向北的,右脚扣完后脚尖是向西,虽然两脚尖有一拳的距离,但两脚下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