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洞桥中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 第 4 页 共 4 页21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整理栏(教学流程):新课导入:图片导入,通过播放安第斯山脉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分钟导入)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徐 晶 审核人: 班级: 组 别: 姓 名: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并了解印第安人创造的古老文明。2.理解安第斯山区的自然景观与山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山区的自然景观与山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因地制宜的观念。【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脉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难点:理解区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独学(3分钟完成)【自主学习】(阅读书本64-66页的内容,结合图册44-45页,划出相关知识点,独立完成下列题目,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对群学时间为15分钟,小展示时间为3分钟,对群学完成后指定小组进行大展示。每组展示时间不超过3分钟。1.被称为“南美洲脊梁”的山脉是 ,该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2.印第安人在低海拔区主要种植玉米、 、 和 。3.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有 之美誉。4.这里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 气候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5.印第安人在严酷的 山区,他们仍在辛勤劳动,与 和谐共存,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能够识读区域的地理位置【合作探究】(在课堂上联系课本知识与图册,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合作探究内容;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1. 定位安第斯山脉半球位置:山脉走向:通过气候、地形、通过对安第斯山脉地区自然环境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印第安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奠定基础。并对气候的垂直变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相对位置:安第斯山脉位于 (大洲),西临 (大洋)。跨越的国家:2. 安第斯山脉的自然环境1. 在地图中找到秘鲁,并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描述秘鲁的地理位置,然后阅读书本64页的图3-17,描述秘鲁安第斯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2. 阅读书本64页的图,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思考:人口多分布在哪个海拔范围内?为什么?3.感受印第安文明秘鲁古印加帝国古城遗址马丘比丘:马丘比丘建于1460年左右,地处海拔2400米的山脊之上,面积达9万平方米。1983年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07年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1. 印第安山区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主要的畜种有哪些?印第安人为什么选择驯养骆马和羊驼?通过阅读书本写出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提高提取信息的能力。2. 请根据当地印第安人的生产方式,从衣、食、行三方面概括人们的生活。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衣食行通过思考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再次落实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理念。3. 完成表格后,思考印第安人的衣、食、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4. 拓展延伸观察书本68页的图3-20,秘鲁国徽的左上角是什么动物的图案?它的形象出现在国徽上说明了什么?羊驼和骆马对安第斯山区的人们来说有什么意义?收获与反思:【知识链接】:羊驼与骆马:羊驼栖息于海拔4000米的高原,以高山棘刺植物为食,羊驼的毛光亮而富有弹性,用羊驼毛制成的时装,轻盈柔软,穿着舒适,垂感好,不起皱,不变型,深受欧美、日本消费者的青睐。每只羊驼一年可产绒毛3-5公斤,绒毛售价每公斤64-256美元。羊驼每头身价高达3万美元。羊驼的皮可制革,肉味鲜美,也能驮运。骆马是安第斯山区海拔3500至5750米高的半干旱草原上特有的动物,能够在空气稀薄的高山上驮运货物。它们可以在海拔4500米处奔跑,并且几乎只吃四季皆有的低草。骆马的肉可以食用,皮可以制成皮衣、皮帽,毛可以制成毛织品。安第斯山脉:在18293658米的高度上,盆地底部和缓坡上有棕色、红色和黑色土壤。在排水较差的地方,土壤有一层渗透性的沙土层,比较肥沃,这类土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高海拔的土壤稀薄多石。2000米3500米之间是安地斯山脉人口最稠密的地带,一些大城市都位于这里,这里也是农业的主要所在。温差从山谷里的温暖到平原、稀树草原和山坡上的适中温度(可低至10)不等,有季节性降雨和来自河流的水。此一地带也适合畜牧和饲养家禽。 3500米4500米之间,地势通常崎岖不平,难以耕作。这一地带为高山稀疏草地或亚高山稀疏草地,有中等或稀少的降雨。4700米以上,几乎没有什么植被。在安地斯山发展农业很困难,作物的产量相当低。水源供给不足,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干旱或季节性降雨雨量很少,并且没有规律。海拔高的平原气候寒冷,庄稼经常受到霜冻。地势崎岖不平,土壤发育不良;即使有肥沃的谷地,但都十分狭小。 玉米与马铃薯: 玉米原产于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由于玉米适合旱地种植,世界各大洲均有玉米种植,其中北美洲和中美洲的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玉米是一种既需水又怕渍的喜光作物,特别是在高原、干旱和阳光充足的地区,玉米是主产作物。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生态环境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秘鲁的地理小知识:国名:秘鲁共和国。“秘鲁”在古印第安语中是“玉米之仓”的意思。国花:向日葵、坎涂花首都:利马地理位置:位于北美洲西部,北与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接壤,东与巴西毗连,南与智利交界,东南与玻利维亚毗邻,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2254千米。安第斯山纵贯南北,山地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垂直的生计达标检测【基础练兵】:1山下景观:在 的山谷和山坡处,开辟梯田种 、 、 等农作物。 2山上景观:在山区的高海拔驯养 、 。印第安人创造了古老灿烂的 。3.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安第斯山脉 D落基山脉4. 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不同的自然环境,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经纬度 B地势 C洋流 D气候5印第安人在安第斯山高海拔处发展的产业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旅游业 D采矿业6.安第斯山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山体表面景观自下而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依次是( )热带雨林 低缓山坡的草地和林地 高山冰雪带 高山草地A B C D【知识拓展】:1. 南美洲的开拓者是 ( )A阿拉伯人 B西班牙人 C葡萄牙人 D印第安人2.印第安人开辟的梯田位于 ( )A沿海地带 B山区的高海拔处 C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 D村落边3.安第斯山区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 ( )A骆驼 B马 C牦牛 D骆马4.秘鲁国徽左上角的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