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8100使用体会及杂谈.doc_第1页
S8100使用体会及杂谈.doc_第2页
S8100使用体会及杂谈.doc_第3页
S8100使用体会及杂谈.doc_第4页
S8100使用体会及杂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8100使用体会及杂谈S8100使用体会及杂谈本人菜鸟一个,也来侃几句。说得不对的,欢迎欢迎批评指正。(此篇原本是想回复某先生的,越说越多就把它单独成贴了):1)、S8100使用体会:小8最大优点是一镜走天下,成像、色彩比较好,操作也较简便。长焦类单反相机在目前富士的技术最成熟,加上自己的镜头、CCD技术。本人认为这个2500元以内价位的S8100很值。关键是对小8充分掌握,物尽其用。它当然比不上几千上万元的单反(用钱就比得出来)。我的小8才买了一月多,在前几天去张家界时跟人一起摔了一下,小8外伤多处,特别是镜头口碰出裂纹并变形,LCD面上的镜片也摔出裂纹(心痛得比我摔的都痛),对比摔了前后的拍的PP,没有区别(万幸。当然没进行专业对比测试,也没这条件)。个人认为它像股市中的“绩优股抗跌”。以下是(结合过去的经验)本人手动使用小8的体会(个别环境、意图除外):白平衡(色彩还原):不嫌麻烦,最好经常向对光(标准)白纸随时“自定义”; “自定义”一个比晴天暧、阴天冷的就能应付白天大多时间;“自动”基本上可以应付各种环境;傍晚(清晨)用“阴天”;夜晚、室内就用那几种灯的白平衡看看。(“白平衡”:通俗讲是使拍摄光照下的景物色彩还原;数码相机称白平衡;彩色胶片称色温日光型、灯光型;黑白胶片称黑、白、灰)对焦:单次AF; 自动对焦:中心;ISO 64-100画质:10M F双重防抖: 开启光圈少用最大和最小的、焦距少用最长的(理论和实际都表明这些相对要差点)。使用三角架:开启2秒的自拍(本人的角架不是专业大型的)。每次拍摄都先半按快门,锁定测光、对焦点,取景框中所见即所得;继而优化构图按下拍摄。拍摄按快门时只动食指去按,克服整个手一起动的生活习惯;靠好依托物,如向胁胸夹肘、绷紧相机肩带、依靠固定物。以下是对一些场景拍摄的体会:尽量接近被摄景物;即时的“自定义白平衡”。风光:广角、中焦(收纳景物多),点测光(易控制曝光、色彩),光圈(优先)F5-5.6,包围曝光2/3(结果多二个选择),最好有角架,当然即时“自定义白平衡”更好。(拍流水用“快门优先”:8-30秒,凝固流水120秒以上)。人像(包括抓拍、偷拍):中焦,点测光(对脸部);光圈(优先)F3.2-4;连拍(三张的那项,结果多二个选择)。近景:广角(收纳景物多);多重测光;光圈(优先)F4-5.6;包围曝光2/3(结果多二个选择)。夜景:使用三角架开启2秒的自拍;广角、中焦(收纳景物多);多重测光;光圈(优先)F5.6等较小光圈;包围曝光2/3(结果多二个选择)。微距:中长焦;主体远离背景物;使用三角架开启2秒的自拍;多重测光;光圈(优先)F3.2等较大光圈;包围曝光2/3(结果多二个选择)。另外:对Ni-MH可充电电池放电: 2300mA 5-6小时放完(试过,充满后被放置了两周左右)。2)、杂谈:对于8100出好PP,有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根据各人的修养、素质、角度、习惯、爱好等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看法和结论以及结果(本菜鸟就认为毕加索大师的作品是童心图鸦)。当然好的PP,使人赏心悦目。而那些大师们的获奖作品,有谁不是从他们成百上千张的照片中挑选出来的。那些报刊、杂志上刊登的PP,都是那些专业摄影记者们拍摄的几十上百张PP中选出的(一个当摄影记者的亲戚如实说)。最现实的是婚纱摄影化好妆、着好衣对你一阵狂拍,折腾你一天(鬼晓得拍了多少PP,怎样PS的),最后拿出百张左右让你挑。真正的大师或高手,不会自夸为大师或高手,都是众人评赞的。本人在各个摄影论坛潜水2年多,论坛上贴图PP都是好的,尽管有的PP有些这样那样的缺憾,只要你换为多种角度去看(甚至对它进行裁减、扩放),它们的意境、构图、光影等是可圈可点的,至少他们勇于探索,向往美好的事物。他们很多都是来学习的,希望得到帮助与提高。就是哪些获奖的摄影佳作PP就没有缺点?摄影出PP,不只是拍出什么清晰的图像,而是需要学很多东西:首先要学习熟练掌握相机的操作、功能、性能;再就是更多的学习与提高:学习摄影的基础知识:“构图”、“用光”,接下来什么“光影”、“虚实”、“意境”等等多多地学习。说多也少:A、熟练操作相机,了解其功用及性能;B、构图黄金分割法、斜线、三角、S线;C、用光正面光、侧光、逆光、顶光、补光。边学习边运用,多拍多练,定能出好PP。拍的PP一定要贴出来晒晒,让大家拍拍砖,当然也要认真看看别人的PP及评论,很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在Internet网络流行以前,是没有这种免费学习机会的。惭愧地说对摄影本人现在还是菜鸟。本人是收入低微的工薪族,在众多的爱好中摄影的投入最多(当然 是金钱与精力)。从70年代刚工作不久,就买凤凰135相机学摄影,从拍摄、冲洗到扩放(黑白的)。许多照片得到同事们的欣赏,很有成就感(比大师们的差,但与相馆的相当)。80年代换了135的玛米雅(配了28广角、85到300的变焦),开始流行彩色照片,这期间学了不少的摄影知识,但拍的照片少了(经济和时间条件少了)。直到95年后基本上断拍了,偶尔拍拍到此一游类的纪念照。所以至今是菜鸟一个。现在有小8,爽了,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多多的拍拍PP了。(张家界一游拍了900多P,菜鸟浏览了没几张上眼的。整理好后贴上,请各位拍拍砖。)接触数码摄影2年多(全是从网上和论坛中),学到很多知识(这里感谢各位版主与大大了), 没拍过PP,菜鸟一个。因为在摄影时经常是:看到的景物与拍摄出的结果不同。这就要多学习,多拍多练,才能出理想的摄影效果,化平凡为美丽,美丽的更加多姿多彩。做好拍摄的基础功夫,多多的拍(几乎不花成本),挑出好的PP,再用软件PSPS,使PP出人意境,锦上添花。很多出色的PP,都是用软件PS过的。如“活着的证明呼吸”摄友就PSPS些老照片,使之换然一新,别有韵味。本人也要的学习学习PS工夫(绝不会依赖它)。下面是本人回复摄友自认有用的杂论、言段(有少许修改)再帖此处对我的任何东西、PP、说话、语言、甚至语气,本人最最真诚的希望你和大家批评、指正。这里先谢谢各位了。3)、杂谈补个人看法(班门弄斧了),仅供参考:简单的用光相互探讨探讨。下面的都是以前拍胶卷时学的。顶光(光源在主体顶上方):对人像最好不用。容易花脸、白鼻、亮额,不好掌握。拍好的很少。我印象最深的是:以前有幅获奖作品:美女戴个网眼草帽(顶光)的人像作品,好象是西双版纳拍的,很美。大众摄影登过。侧光(光源在主体的侧方,前侧方、侧后方):立体感很好。正常的怎么拍都可以。逆光(光源在主体的后方、后侧方对向镜头):主体的轮廓发亮或产生光晕,很美的。光源一定要强;对主体要表现的地方测光(人像就对自己的手背或手掌测),或用白色物反射补光,尽量不用反光板补光(补光太强),也可欠曝一点来解决(质量有些损失)。人像要注意肩部的光晕不能强了(胶卷拍的可在扩放时处理。当然现在可用软件PS,太麻烦)。另外加用包围曝光,多些选择。逆光也可形成剪影。剪影:背景明亮,与主体的亮度反差较大(主体暗),就能搞定(可补光,就看对主体是否表现细节)。当然也可以用运用对明亮背景测光、欠曝(1EV 以上)来解决,但背景一定要明亮(我在张家界拍的有一张也是这样的)。另外加用包围曝光,多些选择。小8在设定好参数、或半按快门,或拍摄,就马上看到基本的效果了,方便直观。半按快门,取景框中,所见即所得。M、A、S都属手动档手动档严格讲是M档:自定光圈大小、快门时间(对光圈、快门的调节可执行曝光补偿)。(以前说的:外加曝光补偿,是错的,因它只能通过对光圈、快门的调节来执行)A档:自定光圈大小、外加曝光补偿。S档:自定快门时间、外加曝光补偿。测光(班门弄斧了):根据场景选择测光方式:多重,中心。平均来测光,再根据测光所得的光圈、快门组合数据,按自己拍摄意图手动斟情处理光圈、快门以及曝光补偿的组合。因为人眼(调节力很强)看见的与相机所得的有差距的。测光这项,摄影大师们也必须依赖它,而且很精确,所以拍出的PP都很好(当然武器也好哟) 构图浅谈很多摄友在摄影时,普遍都是尽量把主体摆放正中间。位置正中给人庄重、严肃、稳重、呆板的感觉。从视觉、构图美感上把主体摆放在黄金分割位(0.618即6:4或叫井字型)给主体留有空间,是最富表现力。它最明显的是给人以活泼、向前、联想、较稳定还有很多。主要的构图:黄金分割位、斜线、三角位(型)、S线、园弧线。主体、色块,陪衬都可用于构图。另外:在发现喜欢的主体、或主题时,尽可能地在多角度、多方位、高低不同去观查、取景构图,尽量发挥想象力、多多拍些PP,从中再选出理想的PP。这些网上、书上都有。找找学习学习关于选包:这是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仅供参考。对于选包。个人认为:对品牌是自己的爱好,由你选;关键是它的尺寸大小,要不碍事、方便。因它是随身携带,尺寸大了对拍摄时有点碍事。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在八几年就买个包(跟现在的比是垃圾,但当时花了半个月的工资),长320宽180高170,能装我的135玛米雅,一个广角,一个85-300的变焦(都戴皮盒子),还有一个36指数的闪光灯,一个偏振镜,10个左右胶卷(黑白的)。外出拍摄时下蹲,前俯,后仰都档手档脚的,甚至快走时都感到档手档脚的,放前不是、放后不是、靠侧更不行(本人身高1米70)。样式:最好选有盖帽的(或相似的),拉链直接外露最好不选,预防雨、水漂撒渗漏进去。所以,对尺寸的选择,最好到实体店去比划比划,称量称量。个高合适,个矮的可能就有点大。对我现在这个包的尺寸(长190宽110高170)很满意(所需的都装进了)。提在手上,挎在肩上都感觉是与手袋相似。出远门放进行李箱、包也合适(座火车随身带个不大小的包总感觉另类什么的)包冒牌货,粗糙,还牢实,可用。这包本就是无奈的选择。(子弹有限,情感无限)我装的有小8、两套电池、充电器+电源线、小吹气球,盖上的袋装卡、镜头纸、小毛刷。紧凑合适。前面的帖袋,可放白纸板(用于白平衡、反光)。侧边两个耳袋无大用,但可装纸巾,有遇撞减振功效。哈哈包内空间太大,装的东西会晃动,反而不好。(因我做过包装工:包装任何物品都要把空隙支上或填满,使物品固定)坏点测试方法如下:1、拍全黑片(检测坏点):用广角、最大光圈F2.8、最高分辨率10M(F)、用镜头盖盖住镜头,按下面的参数各拍一张:(共28P)1/125秒ISO400、ISO200 、 ISO100、 ISO64; (4P)1/60 秒 ISO400、ISO200 、 ISO100、 ISO64; (4P)1/15 秒 ISO400、ISO200 、 ISO100、 ISO64; (4P) 1/2秒 ISO400、ISO200 、 ISO100、 ISO64; (4P)1秒 ISO400、ISO200 、 ISO100、 ISO64; (4P)2秒 ISO400、ISO200 、 ISO100、 ISO64; (4P)4秒 ISO400、ISO200 、 ISO100、 ISO64; (4P)2、拍全白片(检测有无灰尘、油污):对准一张纯白的、干净的白纸,光圈F2.8、分辨率10M(F)、ISO100、快门1-4秒、调节曝光值“+2” ,强制开启闪光灯补光“+2”,关闭液晶显示屏,光学取景框也遮蔽起来。3、观检LCD屏幕、EVF镜取景并不停移动相机对准各种景物(如白纸或墙壁),查看是否有某个点一直不不随景物产生变化。检测CCD :软件测试是很快的。测试软件:专用软件DeadPixelTest,网上搜,有中文的;另外光影魔术手中也附有。 调整亮点阀值(噪点)60、40、30、20、10测测。其实在20以下的噪点,PP上人眼基本上看不出来。a)、调节亮点阀值(噪点)在60,亮点在同座标附近不能有6个以上;b)、如果ISO100 、200 在软件阀值60时,测试到在同座标附近有6个以上的亮点可不行,应该要求换机器(如果商家以检测标准严格为由不给换的话,就用1秒快门 ISO200拍白纸,亮点应该会在照片中很明显,商家就没有狡辩的理由了)。c)、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