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实施规范(试行)福建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福建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总站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一、规范化育秧规范化育秧是实现机械化插秧的关键,常用的有盘育秧和双膜育秧,盘又有软盘和硬盘,软盘使用最广,硬盘主要用于工厂化育秧(本文不介绍),我省一些地方亦采用水泥地育秧和大田无底膜育秧(本文不介绍)。软盘育秧和双膜育秧具有投资少、操作简便的优点。规范化育秧的显著特点是密度大、省秧田、秧龄短、秧苗成毯状。要求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根系发达、茎叶健壮、无病无杂。二、软盘育秧技术(一)软盘育秧作业工艺流程软盘育秧按床土的选择又可分为田泥浆育秧和细土育秧,目前我省更多采用田泥浆育秧。1、田泥浆育秧作业流程制作田泥浆拌 肥制作秧畦铺放空盘匀装盘泥泥浆沉淀播 种封 膜揭膜炼苗秧苗管理起秧机插选 种药剂浸种催 芽2、细土育秧作业流程堆 闷过 筛拌 肥取土碎土 制作秧畦铺放空盘匀装盘土洒水土消毒播 种覆 土封 膜揭膜炼苗秧苗管理起秧机插细 土选 种药剂浸种催 芽(二)育秧前期准备1、苗床土准备苗床土的选取和配制是决定育秧成败的前提条件。苗床土按水份含量多少,分别有泥浆和细土两种。目前我省普遍使用田泥浆育秧。苗床土宜选用土壤肥沃、无残茬、无砾石、无杂草、无污染的壤土。宜选择稻田土或淤泥土、菜园土或熟化的旱地土。采用机械和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拌肥,形成酸碱度适宜(PH5一6)的营养土。重粘土、沙土的田块不宜作床土。不得有大于5mm的小石子。晚稻秧地也可选择肥力较低的田块。(1)田泥浆(淤泥土)加工和培肥:在适宜作秧田的稻田里,用手扶拖拉机带水旋耕2一3遍,然后作秧畦。在播种前一、二天,在畦沟里撤入氮、磷、钾比例为15:15:15复合肥,用量为每亩秧田25公斤,并与畦沟里的泥浆反复搅拌(晚稻育秧用的田泥浆可不培肥)。泥浆里不能有小石子、田螺和稻茬等杂物。另也可利用无污染的池塘泥、河泥,泥浆粘稠要适度,取泥时要排除泥中杂物,现取现用,太稠时要加水搅拌。(2)细土的加工和培肥:移栽一亩大田需备营养细土100公斤,另备未培肥的过筛细土(俗称素土)25公斤作盖土。适宜作细土的有稻田土、菜园土、熟化旱地土。取土前要对取土地块进行施肥,每亩可施腐熟人畜粪2000公斤(禁用草木灰),以及25%氮、磷、钾复合肥60公斤-70公斤。取土地块PH值偏高的可酌情增施过磷酸钙以降低PH(适宜PH值为5-6)。施后连续旋耕2-3遍,取表土堆制并覆农膜至床土熟化。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适合当地土壤性状的“壮秧剂”代替无机肥,在床土过筛后每100公斤细土拌0.5-0.8公斤旱秧“壮秧剂”,起培肥、调酸、杀菌、壮秧作用。土壤未能提前培肥的,宁可不培肥而直接使用过筛细土,在秧苗断奶期追肥同样能培育壮秧。确需培肥的,至少于播种前30天进行。禁用未腐熟的厩肥、尿素、碳铵等直接作底肥,以防肥害烧苗。选择睛好天气和土壤水分适宜(含水量在10一15%左右)时,用机械或人工将土壤粉碎过筛,细土粒径不得大于5毫米,其中,2-4毫米粒径达60%以上。过筛结束后集中堆闷,农膜覆盖,促使肥土充分熟化。堆闷后细土含水量适中,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2、苗床准备(制作秧畦)软盘育秧有大田育秧和旱地育秧两种方式,普遍采用大田育秧,早季还可采用水泥地育秧。采用大田育秧,要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有利排灌、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做秧田。避免在荒草地、药害田、污染田育秧。做秧畦要提前7天左右,上水耕田耙地开沟做畦,秧畦宽度1.4-1.5米、秧沟宽30厘米、沟深15-20厘米,畦长视田宽而定,四周沟宽30厘米、深25厘米,开好平水缺。秧畦做好后,排水晾畦面,使畦面沉实。播前2天铲高补低,填平裂缝,畦面达到“实、平、光、直”。实,畦面沉实不陷脚;平,畦面平整;光,畦面无残茬杂物;直,秧畦整齐沟边垂直。用田泥浆育秧的沟宽50厘米,便于取泥浆,秧畦做好后保持半沟水,既能使沟中田泥浆不板结,便于播种时田泥浆取用,又能晾畦面。采用旱地(或菜园地)做秧畦,只需起垄形成畦面宽1.4米,长度按实际需要确定,拍实畦面,四周便于排水即可。选择水泥地面做秧床,要求地面较平,便于排水。夏季温度高,不可在水泥地育秧。秧田和大田的比例为1:80-1:100左右(秧田为毛面积)。秧田一般集中安排,以利管理。3、软盘及其它材料准备(1)软盘准备:每亩大田需准备20-25张左右的软(硬)盘(规格:28582.5厘米)。(2)农膜及其他材料的准备:按每亩大田需宽2米的农用薄膜4.2米计备足农膜(夏季用遮阳网),春季应采用拱棚增温育秧,为此需按每亩大田备足2米长的竹弓5根。4、种子准备(1)品种选择:根据不同茬口、品种特性及安全齐穗期,选择当地农业部门主推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同等条件下以生育期短的为宜,杂交早稻中熟或中熟偏早的品种为好。双季稻应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如“中配早”、“迟配早”、“中配中”。(2)确定用种量:一般情况下杂交稻每亩用种1一1.25公斤,常规稻每亩用种2一2.5公斤。(3)种子处理:根据播期、机插面积提前推算好种子用量及浸种、催芽时间。1)精选种子: 尽可能选用标准的商品种子,普通种子在浸种前要做好晒种、选种、发芽试验等工作。种子的发芽率要求在90%以上,成苗率在85%以上。采用传统盐水选种时,水液比重为1.06-1.10(即用新鲜鸡蛋放盐水中,浮出水面面积为2分硬币大小即可)。盐水选种后要用清水淘洗种子,清除谷壳外盐份,以防影响发芽,洗后直接浸种。杂交稻种子一般采用风选法和清水漂选法选种。采用风选法即在选种前先将种子日晒1-2天,再用低风量扬去空瘪粒,确保种子均匀饱满,发芽势强。采用清水漂选法是分浮沉两部份,分别催芽、播种,可使同一盘秧苗生长相对整齐。2)药剂浸种:水稻以稻种带菌为主的病害有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此外还有苗期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等,这些均可用药剂浸种的方法来防治。浸种时选用“使百克”或“施保克”1支(2毫升)加10“吡虫啉”10克兑水6-7公斤浸5公斤种子。还要根据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防治水稻病害的药物兑水浸泡。浸种时间长短应随气温而定,一般籼稻60 日(2天左右),稻种吸足水分的标准是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使用强氯精或浸种灵,采用间隙浸种催芽法,有利种子吸水和供氧。3)催芽:催芽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快、齐、匀、壮”。“快”是指2天内催好芽;“齐”是指要求发芽势达85%以上;“匀”是指芽长整齐一致;“壮”是指幼芽粗壮。催芽可以分为高温破胸、适温催芽和摊晾炼芽三个阶段。高温破胸:稻谷上堆至种胚突破谷壳露出时,称为破胸。种子吸足水分后,适宜的温度是破胸快而整齐的主要条件,在38的温度上限内,温度愈高,种子的生理活动愈旺盛,破胸也愈迅速而整齐;反之,则破胸愈慢,且不整齐。要掌握谷堆上下内外温度一致,必要时进行翻拌,使稻种间受热均匀,促进破胸整齐迅速。适温催芽:稻种破胸至幼芽伸长达到播种的要求时为催芽阶段。手播育秧催芽标准为:根长达稻谷三分之一,芽长为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不超过2毫米),或90%的种子“破胸露白”即可。催芽阶段的温度保持在25-30。摊晾炼芽:催芽后还应摊晾炼芽。在谷芽催好后,置室内摊晾4-6小时,且种子水份适宜不粘手即可播种。一般情况下破胸露白率达90以上时,不必进行催芽即可播种。(三)播种1、确定播期机插育秧与常规育秧有明显的区别:一是播种密度高,二是秧苗根系集中在厚度仅为2一2.5厘米的薄土层中,交织生长,因而秧龄弹性小,必须根据前后茬作物安排,根据适宜机播的秧龄,按照当地常规栽插时间倒推适宜播种期、移栽期,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机插面积大的,要根据插秧机工作效率和机手熟练程度、插秧进度,合理分批次浸种、播种,确保秧苗适龄移栽。早稻适合机插的秧龄以20天左右为宜(也可达25天左右),苗高12一17厘米,叶龄3.5一4叶。早稻育秧要考虑安全播种期,防止低温烂种不出苗。早稻育秧由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育秧,在常年日均温12的初日前5一7天即可播种。早的在3月初即可播种。晚稻适合机插的秧龄以15天左右为宜(也可达20天左右),晚稻育秧时气温高,高密度育秧,秧龄不可过长,否则影响苗质。苗高15一20厘米(太高时可以剪短),叶龄3.5一4叶。晚稻育秧着重考虑安全齐穗最晚播期。防止抽穗扬花时遇到“九月寒”(即9月下旬的温度连续三天低于22以下时),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和播种期。特别是北部山区气温冷的早,选择品种和播期更严格、更讲究,南部及沿海一带更加宽松一些。如果种植一季晚稻或种植一季中稻,则对品种和播期的选择余地要大些。2、顺次铺盘在秧畦上平铺软盘,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紧密整齐,盘与盘的飞边要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3、匀铺盘土盘土可以是田泥浆,也可以是细土。(1)铺田泥浆:将秧沟内经沉淀后的表层泥浆舀入软盘内作营养土,秧盘中的泥浆里不能有石头、田螺和稻茬等物。或制作孔径1cm的筛子,把筛子压入畦沟中,让泥浆溢上筛面,再把溢上筛面上的泥浆装入软盘。盘泥浆用抹板抹平,厚度2.5厘米为宜。一般沙质土壤的泥浆装盘后0.5-1小时即可播种,而粘性土质的泥浆装盘后要经半天沉实才能播种,否则会使种谷下沉造成闷种烂芽。(2)铺细土:每个软盘约用4公斤左右的营养细土,将土倒入软盘后用木片刮平,厚度以2厘米为宜。切忌装得过多,使软盘变形,影响机插效果。4、洒水土消毒苗床土用田泥浆的不需洒水消毒。用细土育秧的,要用洒水壶将盘内营养土淋湿,使营养土水分达饱和状态,如果是大面积育秧的则在播种前一天灌平沟水,使铺撒的细土充分吸湿后迅速排放,土壤的含水率达85%-95%。可结合播种前浇底水,用65%敌克松与水配制成1:1000-1500的药液对床土进行喷浇消毒。5、精量播种(1)确定播种密度、播量:确定每盘播量,一是要保证苗根、二是要满足在机插时调较大取秧块中有最佳株数。机械插秧的播种密度相对较高,在保证盘根的前提下,减少播量,减小密度,能提高秧苗素质,提高秧龄弹性。而且在机插取秧块面积调较大时,既能在所取秧块中有最佳株数,又能在机插时减少伤秧率和漏穴率,插后返青快。经过试验,用软盘田泥浆育秧,杂交早稻每盘干种60克(芽谷约80克)和中、晚稻干种55克(芽谷约70克),盘根情况以及取秧面积调较大时的有效株数能够满足机插要求。常规稻每盘至少100克(芽谷约130克),否则在最大取秧块时达不到合适株数。(2)均匀播:播种时按盘量种,或以若干盘用量为准,制作一个量杯准确取足种子,用手撒播,分次播,力求均匀。注意软盘四周种子是否均匀,必要时要对四周进行补播。6、匀撒盖土用泥浆育秧可撤可不撤盖种土,如需盖土按细土育秧盖土方法操作。亦可用抹板将种子轻压与泥面接触。如大部份种子有半粒谷自然沉于泥浆中,不需用抹板轻压。用细土育秧的,播种后均匀撒盖种土,覆土厚度为0.3-0.5厘米,以盖没种子为宜,不能过厚。应使用未经培肥的过筛细土(俗称素土),不能用拌有壮秧剂的营养土。盖种土撒好后,不可再洒水,以防表土板结影响出苗。(四)覆膜保墒早稻播种结束后,灌平沟水湿润秧畦后迅速排干,以弥补秧畦水分不足。并沿秧畦四周整好盘边,保证秧块尺寸。春季搭建拱棚增温育秧,每0.7米宽插一根竹弓,拱中高30-40厘米,覆膜后四周要封压严实,膜内温度控制在28-35,湿度90%以上。秧田四周外撒上鼠药。晚稻播种结束后,不必覆膜,有条件的可以搭建遮阳网。(五)秧苗管理1、立苗立苗期(播种至出苗)要求快出芽、出齐苗。(1)早稻立苗:早稻播种至出苗期主要保温保湿。膜内温度保持在30,如超过35,应揭开膜通风降温。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如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应每隔2一3天选中午揭开膜的两头通风换气1次,床土水份一定要充足,若床土发白,必须补充水分,保湿全苗。同时秧田要开好平水缺,避免降雨淹没秧床,造成闷种烂芽。(2)晚稻立苗:晚稻播种至出苗期主要是防止高温、烫种烧苗。采取湿润育苗管理,在出苗前二、三天每天采取不同方式的灌水排水。一是灌平沟水湿润畦面;二是早上8点左右灌水高出盘面2一3 厘米,傍晚排水;三是傍晚灌水上盘面,早上8点左右排水至盘底。2、炼苗(1)早稻炼苗:一般在秧苗出土2厘米左右即应揭膜炼苗,揭膜原则是:由部份到全部逐渐揭,睛天揭,阴天盖;白天揭,晚上盖;高温揭,低温盖。当日平均温度低于12时不应揭膜。一叶期控温控湿,膜内超过25应揭开膜的两头通风降温。二叶期通风炼苗,防徒长,睛天、白天将膜全部打开,傍晚将膜盖好;阴天中午揭开,雨天膜两头揭开通气。大风少炼,久雨初晴缓炼,弱苗少炼、缓炼,壮苗多炼。三叶期炼苗控长,应注意保温防寒,除阴雨天外,实行日揭膜夜盖膜的方法,当最低气温稳定在15可全部揭膜,但不要收膜和拆棚,遇到雨天时,还应重新盖膜。(2)晚稻炼苗:在秧苗出土2厘米左右时,可拆除遮阳网。在1叶1心时(播种后5天)排干田水,喷施“多效唑”,控制秧苗高度,促进壮秧。3、水肥管理(1)科学管水:先湿后干,秧苗在三叶前保持盘土湿润不发白,移栽前控水,促进秧苗盘根老健。宜采取湿润管理即间歇灌溉的方式,做到以湿为主,干湿交替,达到以水调气、调肥、调湿,以水护苗目的。特别是能防止青枯死苗的腐霉和镰刀菌对秧根的侵染。早稻育秧:揭膜时灌平沟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睛天中午若秧苗出现卷叶要灌薄水护苗,雨天放干畦沟水;遇到较强冷空气侵袭,要灌拦腰水护苗,回暖后待气温稳定再换水保苗,防止低温伤根和温差变化过大而造成烂秧和死苗;气温正常后及时排水透气,提高秧苗根系活力。移栽前3-5天控水炼苗,以干为主,睛天半沟水,雨天放干畦沟水,保持盘土不发白,不出现裂缝。在起秧栽插前,若遇雨天要盖膜遮雨,防止苗盘土含水过高,而影响起秧栽插质量。晚稻育秧:关键是科学管水才能防高温防徒长。秧龄在15天左右移栽的,管理水的运用与传统晚稻育秧相同,但应在移栽前1一2天控水,水不上畦面。秧龄在20天左右移栽的,15天之前水的运用与传统相同,15天之后的盘土水份要干干湿湿交替,移栽前1一2天控水,保持平沟水。(2)适施肥料:主要施“断奶”肥和“送嫁”肥。在一叶一心期,视情追施“断奶”肥,每亩秧用腐熟的粪清500公斤兑水1000公斤或用尿素5公斤兑水500公斤,于傍晚浇或洒施,并泼一次清水。若床土肥沃的可不施。在移栽前3一5天视秧苗长势施用“送嫁”肥。叶色褪淡的苗,每亩秧苗用尿素4一4.5公斤兑水500公斤,于傍晚洒施,施后洒清水洗苗以防肥害伤苗;叶挺拔而不下披苗,每亩秧苗用尿素1一1.5公斤兑水100一150公斤进行根外喷施;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可免施,用控水来提高苗质。4、病虫害防治秧苗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防治工作,同时应经常拔除杂株和杂草。一叶一心期时要防立枯病,每10平方米用敌克松10克加水1公斤喷施。坚持带药移栽,在栽前1-2天亩用2.5快杀灵乳油30-35毫升(或再加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0一100克)兑水40一60公斤进行喷雾,在条纹叶枯病发生区,应亩加10吡虫啉乳油15毫升,控制灰飞虱的带毒传播。(六)秧苗标准适宜机械化插秧的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参考标准为:叶龄3叶1心,苗高12一20厘米,茎基宽不少于2毫米,根数12一15条苗。三、双膜育秧技术双膜育秧与软盘育秧原理大致相同,只是把软盘换成地膜。双膜育秧是在秧畦面平铺有孔农膜,再铺放22.5厘米厚的床土,播种覆土后加盖覆膜保温保湿促齐苗的育秧方式。双膜育秧按用土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双膜田泥浆育秧,一种是双膜细土育秧。更普遍使用田泥浆育秧。这两种方式对其他育秧材料及农艺管理要求基本类同。双膜育秧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是目前最为简易的育秧方式。(一) 双膜育秧作业工艺流程1、 田泥浆育秧作业流程 制作秧畦机 插切块起秧秧苗管理揭膜炼苗封 膜播 种泥浆沉淀匀铺床泥铺放孔膜拌 肥制作田泥浆 地膜打孔选 种药剂浸种催 芽2、细土育秧作业流程取土碎土 制作秧畦机 插切块起秧秧苗管理揭膜炼苗封 膜覆 土播 种洒水土消毒 地膜打孔催 芽药剂浸种铺有孔膜细土拌 肥过 筛堆 闷匀铺床土选 种(二)育秧前期准备1、苗床土准备(与软盘育秧相同)2、苗床准备(与软盘育秧相同)3、双膜及其他材料准备(1)双膜用量:一般每亩大田应备足幅宽为1.5米地膜4米,幅宽为2米的农膜4米。(2)地膜打孔:准备一长1.5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的木板,将地膜整齐地卷在木板上,然后划线冲孔。孔距一般为2厘米3厘米,孔径0.2-0.3厘米(孔径不宜过大,否则大量秧根穿孔下轧,增加起秧难度)。或制作简易压孔装备效率更高。(3)其他材料:木条(厚2一2.5厘米、宽3厘米、长2米以上,每亩大田需4根)、拱棚竹片(每亩大田需竹片5根、每根2米长)、切刀等。4、种子准备(与软盘育秧相同)由于双膜育秧要切边除边,用种量略高于盘育秧。杂交稻应控制在每亩大田1.251.5公斤种子,常规稻亩用干种2.5一3公斤。(三)播种1、确定播期(与软盘育秧相同)2、铺有孔地膜(1)在秧畦面平铺有孔地膜。(2)在畦面两边分别用厚2厘米、宽23厘米、长2米左右的木条固定。3、匀铺床土(与软盘育秧相同)4、洒水土消毒(与软盘育秧相同)5、精量播种播种时要按畦称种,分段定量播,作到细播、匀播、分次播,力求播种均匀,杂交稻应尽量均匀到每平方厘米内有1.1一1.5粒的种子,常规品种每平方厘米内有2.2一3粒种子。经过试验双膜育秧杂交稻每平方米370克干种,常规品种每平方米620克干种,即可达到盘根要求,以及在机插时较大取秧中有合适的株数。每亩大田需播种4.1平方米,即宽度1.2米(秧畦实际宽度1.4米,实播1.2米)约需3.4米长。6、匀撒盖土(与软盘育秧相同)(四)覆膜保墒(与软盘育秧相同)(五)秧苗管理(与软盘育秧相同)四、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插秧具有定苗定穴,栽深一致等特点。(一)大田耕整机插水稻采用中、小苗移栽,耕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械化插秧作业质量,要求田块平整,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泥脚深度小于30厘米,田面整洁、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泥浆沉实、水层适中。一般大田旋耕2一3遍,旋耕深度10一15厘米,综合土壤的地力、茬口等因素,可结合旋耕作业施用适量有机肥和无机肥。整地后保持水层23天,进行适度沉实,达到泥水分清,不宜现整现插,一般沙质性田沉实1天,粘性土质田应沉实2一3天(深烂田及前茬蔬菜田要掌握沉实规律)。并进行病虫草害的防治后,即可薄水(水深1一3厘米)机插。(二)秧块准备插前秧块床土含水率40%左右(用手指按住底土,以能够稍微按进去为宜)。将秧苗起盘后小心卷起,叠放于运秧车或挑担,堆放层数一般23层为宜,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清除田头放秧位置的石头、砖块等,防止粘在秧块上,打坏秧针),使秧苗自然舒展。应减少搬运次数,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插,运送过程中要有遮阳措施,避免烈日伤苗。有条件可用硬盘托住软盘运往田间。双膜育秧应按插秧机作业要求切块起秧,将整块秧板切成适合机插的标准秧块,宽为27.528cm、长为58cm左右(亦可切成两段)。为确保秧块尺寸,事先应制作切块方格模框,再用长柄刀进行切割,切块深度以切到底膜为宜。(三)插秧作业1、插秧前的准备(1)插秧机准备:插秧作业前,机手须对插秧机作一次全面检查调试,各运行部件应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转动部件要加注润滑油,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2)补给秧苗:装秧苗前须将空秧箱移动到导轨的一端,再装秧苗,防止漏插。秧块要紧贴秧箱,不拱起,两片秧块接头处要对齐,不留间隙,必要时秧块与秧箱间要洒水润滑,使秧块下滑顺畅。(3)调整株距和取秧量:应根据种植季节、作物品种、土地肥沃等当地农艺要求,确定每亩总穴数、株距和每穴秧苗株数,调节好插秧机相应的株距和取秧量,保证每亩大田适宜的基本苗。根据农艺要求,杂交稻每穴基本苗2株,1一3株是正常范围;常规稻每穴基本苗4株,3一6株是正常范围。普遍使用的久保田spw48c手扶步行插秧机有5个株距18种取秧量选择;东洋PF455S手扶步行插秧机有6个株距30种取秧量选择,各地可按实际选择。软盘育秧的取秧量要根据每盘播种量,对插秧机取秧机构进行相应调整(实际是调整相应取秧块的面积),既使每盘可取秧总穴数及取秧块面积达到最优,又使每个秧块都有合适株数。每盘可取总穴数每盘播种量每穴基本苗发芽率成苗率千粒重例1:当杂交稻每盘播量是60克,每穴基本苗2株,发芽率90,成苗率85,千粒重为27克时每盘可取总穴数6029085271000850(穴)当杂交稻每盘播量60克,每盘取850穴时,取秧量达到要求,久保田SPW48C插秧机取秧机构相应档位可选横向20、纵向6档,或横向26、纵向9档。例2:当常规稻每盘播量是100克,每穴基本苗4株,发芽率90,成苗率85,千粒重为27克时每盘可取穴数10049085271000708(穴)当常规稻每盘播量是100克,每盘取708穴时,取秧量能够达到要求,插秧机取机机构相应档位可选横向20、纵向8档。如果发芽率和成苗率高,纵向档位还可缩小一些。双膜育秧的单位播种密度与软盘育秧相同时。亦可按此档位调整。(4)调整机插深度:根据大田泥脚深度,调整插秧机插秧深度,并根据土壤软硬度,通过调节仿形机构灵敏度来控制插深一致性,达到不漂不倒,深浅适宜。(5)行走路线和对准器:选择适宜的栽插行走路线,正确使用划印器和侧对行器,以保证插秧的直线度和邻接行距。2、插秧作业质量机械化插秧的作业质量对水稻的高产、稳产影响至关重要。作业质量必须达到以下要求:漏插:指机插后插穴内无秧苗。漏插率5%;伤秧:指秧苗插后茎基部有折伤、刺伤和切断现象。伤秧率4%;漂秧:指插后秧苗漂浮在水(泥)面。漂秧率3%;勾秧:指插后秧苗茎基部90以上的弯曲。勾秧率4%;翻倒:指秧苗倒于田中,叶梢部与泥面接触。翻倒率4%;均匀度:指各穴秧苗株数与其平均株数的接近程度。均匀度合格率85%;插秧深度一致性:一般插秧深度在010mm(以秧苗土层上表面为基准)。五、大田管理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措施,促进秧苗早发稳长和低节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足穗、大穗。(一)施肥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与当地的常规栽插相似。基肥为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施用;分蘖肥宜分多次施用;穗肥以促花肥和保花肥相结合,以促花肥为主。(二)管水栽后及时灌浅水护苗活棵,栽后27天间歇灌溉,扎根立苗。活棵分蘖期浅水勤灌,促根促蘖;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及时晒田,以“轻晒、勤晒”为主;拔节孕穗期保持1015天浅水层,其它时间采用间歇湿润灌溉;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防止断水过早。(三)病虫草害防治与其他小苗栽插水稻病虫草害防治的要求基本相同,根据当地植保部门预测和提供的药剂配方,有针对性的防治。14双 膜 育 秧取秧量与穴数、播种面积、用种量、播种密度实用查对表(适用富来威2Z一455手扶插秧机)福建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程惠东008年12月说明:一、表中:杂交稻每穴标准2株、常规稻每穴4株、发芽率90、成活率85、千粒重27克。二、落种粒数和重量等数据在计算时因四舍五入的原因,会有微小差异。每亩用种量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每穴落种数亩总穴数千粒重;二是每平方米种子重量每亩用盘量。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有微小差异,本表用的第一种方法,前后结果一致,比较直观。三、穴数、基本苗、播量、取秧量的关系:1、在表中可以了解到在亩穴数、基本苗、亩用种量不变的前提下:每平方米用种量少(播得稀),播的面积大,取秧块大;每平方米用种量多(播得密),播的面积就少,取秧块小。2、每亩用种量随着每亩总穴数的增加而增加。当每穴标准苗一定时,亩总穴数一定,亩总播量也是一定的,不随着插秧机取秧机构横向移动次数而改变。四、建议1、双膜育秧的每亩播种面积在实际使用中,还应多育10一20左右。2、育秧前应事先考虑:(1)确定每亩基本苗数、穴数、每穴基本苗。(2)确定好插秧机在机插时应使用0.9万穴、1.0万穴、1.2万穴、1.4万穴、1.6万穴或1.8万穴中的那一档。(3)确定插秧机的取秧量:纵向10个档和横向3档组成的30种组合中选一个合适的。(4)以上三个确定下来后,就能确定每平方米播种量和每亩播种量。在机插时选的档位就不要轻易变动。如果发芽率和成活率高,纵向档位再前移一档,如果发芽率和成活率低,档位再后移一档。、减少播量,调大取秧块减少播量能够提高秧苗素质,提高秧龄弹性,机插时相应选择大的取秧块,能减少机插伤秧和漏穴,秧苗站立度好,不易漂、倒,插后返青快。播种时,尽量播稀,即每平方米用种量少,相应机插时取秧块应调大,这样可以选择表中位置靠后的档位。、播量和密度的确定:一是要保证秧盘根,二是要满足机插时调较大取秧块中有最佳株数。杂交早稻每平方米干种370克(芽谷约480克)和中、晚稻干种340克(芽谷约440克)盘根情况及取秧面积调较大时的有效株数都能符合机插要求。常规稻每平方米至少620克(芽谷约800克),否则在最大取秧时达不到合适株数。双 膜 育 秧取秧量与穴数、播种面积、用种量、播种密度实用查对表(一)(富来威2Z一455手扶插秧机取秧量横向移动20次)项 目纵向档位说明1档2档3档4档5档6档7档8档9档10档纵向取秧长度(cm)0.80.91.01.11.21.31.41.51.61.7横向20次时(1.4cm)取秧面积(cm2)1.121.261.41.541.681.821.962.12.242.38纵向取秧长度横向长度1.4cm每平方米可取穴数89292937714364945952549550124762446442021m2(纵向取秧长度横向取秧长度)每亩需要播种面积(m2)株距22.3cm(45)0.9万穴1.11.31.41.51.71.822.12.22.4每亩总穴数(纵向取秧长度横向取秧长度)株距22.3cm时亩总穴数0.996万穴株距20cm时亩总穴数1.11万穴株距18cm时亩总穴数1.23万穴株距14.6cm时亩总穴数1.52万穴株距13cm时亩总穴数1.71万穴株距11.7cm时亩总穴数1.9万穴株距20cm(50)1.0万穴1.21.41.61.71.922.22.32.52.6株距18cm(60)1.2万穴1.41.51.71.92.12.22.42.62.82.9株距14.6cm(70)1.4万穴1.71.92.12.32.62.833.23.43.6株距13cm(80)1.6万穴1.92.22.42.62.93.13.43.63.84.1株距11.7cm(90)1.8万穴2.12.42.72.93.23.53.744.34.5每平方米落种数(粒)杂交稻23215206361857216884154751428713265123811160610925(每穴标准苗发芽率成苗率)每平方米可取穴数取标准苗杂交2株,常规4株,发芽率90%,成苗率85%,得每穴落种数杂交2.6粒/穴,常规5.2粒/穴常规稻46431412723714433769309502857426530247622321321850每平方厘米落种数(粒)杂交稻2.32.11.91.71.51.41.31.21.21.1每平方米总粒数10000cm2常规稻4.64.13.73.43.12.92.72.52.32.2每平方米种子重量(克)杂交稻627557501456418386358334313295每平方米种子总粒数千粒重千粒重取27克常规稻125411141003912836771716669627590每亩用种量(克)杂交稻0.9万穴6991、每穴落种数亩总穴数千粒重2、或:每平方米种子重量每亩需播种面积1.0万穴7791.2万穴8631.4万穴10671.6万穴12001.8万穴1334常规稻0.9万穴13981.0万穴15581.2万穴17271.4万穴21341.6万穴24011.8万穴2668双 膜 育 秧取秧量与穴数、播种面积、用种量、播种密度实用查对表(二)(富来威2Z一455手扶插秧机取秧量横向移动24次)项 目纵向档位说明1档2档3档4档5档6档7档8档9档10档纵向取秧长度(cm)0.80.91.01.11.21.31.41.51.61.7横向24次时(1.17cm)取秧面积(cm2)0.941.051.171.291.41.521.641.761.871.99纵向取秧长度横向长度1.17cm每平方米可取穴数106389524854777527143657960985682534850251m2(纵向取秧长度横向取秧长度)每亩需要播种面积(m2)株距22.3cm(45)0.9万穴0.911.21.31.41.51.61.81.92以下与表(一)相同株距20cm(50)1.0万穴11.21.31.41.61.71.822.12.2株距18cm(60)1.2万穴1.21.31.41.61.71.922.22.32.4株距14.6cm(70)1.4万穴1.41.61.822.12.32.52.72.83株距13cm(80)1.6万穴1.61.822.22.42.62.833.23.4株距11.7cm(90)1.8万穴1.822.22.52.72.93.13.33.63.8每平方米落种数(粒)杂交稻27659247622222220155185721710515855147731390513065常规稻55318495254444440310371443421131710295462781026130每平方厘米落种数(粒)杂交稻2.82.52.221.91.71.61.51.41.3常规稻5.654.543.73.43.232.82.6每平方米种子重量(克)杂交稻747669600544501462428399375353常规稻14941337120010881003924856798751706每亩用种量(克)杂交稻0.9万穴6991.0万穴7791.2万穴8631.4万穴10671.6万穴12001.8万穴1334常规稻0.9万穴13981.0万穴15581.2万穴17271.4万穴21341.6万穴24011.8万穴2668双 膜 育 秧取秧量与穴数、播种面积、用种量、播种密度实用查对表(三)(富来威2Z一455手扶插秧机取秧量横向移动26次)项 目纵 向 档 位说 明1档2档3档4档5档6档7档8档9档10档纵向取秧量(cm)0.80.91.01.11.21.31.41.51.61.7横向26次时(1.08cm)取秧面积(cm2)0.860.971.081.191.31.41.51.621.731.84纵向取秧量横向取秧量1.08cm每平方米可取穴数1162810309925984037692714366676173578054351m2(纵向取秧量横向取秧长度)每亩需要播种面积(m2)株距22.3cm(45)0.9万穴0.911.11.21.31.41.51.61.71.8以下与表(一)相同株距20cm(50)1.0万穴11.11.21.31.41.61.71.81.92株距18cm(60)1.2万穴1.11.21.31.51.61.71.822.12.3株距14.6cm(70)1.4万穴1.31.51.61.822.12.32.52.62.8株距13cm(80)1.6万穴1.51.71.822.22.42.62.833.1株距11.7cm(90)1.8万穴1.61.82.12.32.52.72.93.13.33.5每平方米落种数(粒)杂交稻30233268032407321848199991857217334160501502814131常规稻60466536074814743696399983714434668321003005628262每平方厘米落种数(粒)杂交稻32.72.42.221.91.71.61.51.4常规稻65.44.84.443.73.53.232.8每平方米种子重量(克)杂交稻816724650590540501468433406382常规稻163314471300118010801003936867812763每亩用种量(克)杂交稻0.9万穴6991.0万穴7791.2万穴8631.4万穴10671.6万穴12001.8万穴1334常规稻0.9万穴13981.0万穴15581.2万穴17271.万穴21341.万穴24011.8万穴2668盘 育 秧取秧量与穴数、盘数、用种量、播种密度实用查对表(适用富来威2Z一455手扶插秧机)福建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程惠东008年12月说明:一、表中:杂交稻每穴标准2株、常规稻每穴4株、发芽率90、成活率85、千粒重27克。二、落种粒数和重量等数据在计算时因四舍五入的原因,会有微小差异。 每亩用种量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每穴落种数亩总穴数千粒重;二是每盘种子重量每亩用盘量。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有微小差异,本表用的第一种方法,前后结果一致,比较直观。三、穴数、基本苗、播量、取秧量的关系:1、在表中可以了解到在亩穴数、基本苗、亩用种量不变的前提下:每盘用种量少(播得稀),用的盘数多,取秧块大;每盘用种量多(播得密),用的盘数少,取秧块小。2、每亩用种量随着每亩总穴数的增加而增加。当每穴标准苗一定时,亩总穴数一定,亩总播量也是一定的,不随着插秧机取秧机构横向移动次数而改变。四、建议1、每亩用盘数在实际使用中,还应多育10一20左右盘以防不测。2、育秧前应事先考虑:(1)确定每亩基本苗数、穴数、每穴基本苗。(2)确定好插秧机在机插时应使用0.9万穴、1.0万穴、1.2万穴、1.4万穴、1.6万穴或1.8万穴中的那一档。(3)确定插秧机的取秧量:纵向10个档和横向3档组成的30种组合中选一个合适的。(4)以上三个确定下来后,就能确定每盘播种量和每亩播种量。在机插时选的档位就不要轻易变动。如果发芽率和成活率高,纵向档位再前移一档,如果发芽率和成活率低,档位再后移一档。、减少播量,调大取秧块减少播量能够提高秧苗素质,提高秧龄弹性,机插时相应选择大的取秧块,能减少机插伤秧和漏穴,秧苗站立度好,不易漂、倒,插后返青快。播种时,尽量播稀,即每盘用种量少,相应机插时取秧块应调大,这样可以选择表中位置靠后的档位。、播量和密度的确定:一是要保证秧盘根,二是要满足机插时调较大取秧块中有最佳株数。杂交早稻每盘干种60克(芽谷约80克)和中、晚稻干种55克(芽谷约70克)盘根情况及取秧面积调较大时的有效株数都能符合机插要求。常规稻每盘至少100克(芽谷约130克),否则在最大取秧时达不到合适株数。盘 育 秧取秧量与穴数、盘数、用种量、播种密度实用查对表(一)(富来威2Z一455手扶插秧机取秧量横向移动20次)项 目纵向档位说明1档2档3档4档5档6档7档8档9档10档纵向取秧长度(cm)0.80.91.01.11.21.31.41.51.61.7横向20次时(1.4cm)取秧面积(cm2)1.121.261.41.541.681.821.962.12.242.38纵向取秧长度横向长度1.4cm(28cm20)每盘可取穴数145012891160105596789282977372568258cm横向取秧次数20纵向取秧量每亩用盘量(片)株距22.3cm(45)0.9万穴6.97.78.69.410.311.21212.913.714.6每亩总穴数每盘穴数株距22.3cm时亩总穴数0.996万穴株距20cm时亩总穴数1.11万穴株距18cm时亩总穴数1.23万穴株距14.6cm时亩总穴数1.52万穴株距13cm时亩总穴数1.71万穴株距11.7cm时亩总穴数1.9万穴株距20cm(50)1.0万穴7.78.69.610.511.512.413.414.415.316.3株距18cm(60)1.2万穴8.59.510.611.712.713.814.815.91718株距14.6cm(70)1.4万穴10.511.813.114.415.71718.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信银行合肥市庐阳区2025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库
- 兴业银行晋中市介休市2025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华夏银行日照市东港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招商银行哈尔滨市双城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2025借车协议书校车租赁
- 2025买卖合同补充协议范文
- 2025企业并购协议书范本
- 强化训练自考专业(小学教育)试题带答案(研优卷)
- 兴业银行芜湖市鸠江区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2025版中英文的采购合同
- 超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表现及诊断课件
- 拉西地平原料制药课程设计说明书
- 小学体育-小学二年级《单双脚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居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 ××领导班子及成员分析研判报告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B/T 2518-2008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
-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主编项贤明
-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轻质隔墙工程施工课件(-)
- 语言领域核心经验《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