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计算机概论1高等数学5应用数学(线性代数部分)10C语言程序设计 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26离散数学 3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4数字逻辑 39 计算机组成原理 43数据结构 46数据库系统原理 49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 5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5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61软件工程 65计算方法 71操作系统 74专业英语 80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82微机接口技术 86运筹学 89编译方法 93教育实习 98 计算机系统结构(非师范)102微机系统与维修107单片机原理及应用112硬件综合课程设计116计算机网络安全119动态网页设计122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125现代网络管理技术127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130软件综合课程设计134计算机图形学141Web数据库技术144人工智能及其应用149Java语言151C语言程序设计159数据结构172计算机网络175计算机概论实验181软件工程183软件工程实验187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189数学思想方法191数据库系统194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203学科教学论2051学科基础课计算机概论教学大纲修订单位: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执 笔 人:林 璇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概论2、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3、课程类别:必修4、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5、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上机16学时)6、总学分:4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为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计算机硬件、软件知识的入门与向导,使学生从宏观上初步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结构与软件系统的结构及组成方法,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第一章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4学时)教学内容:1、计算作为一门学科2、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领域3、计算机科学教育的课程体系4、计算学科的三个过程重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领域2、第二章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6学时)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运算基础2、逻辑电路基础3、逻辑代数基础重点:计算机的运算基础难点:数制的转换3、第三章 计算机硬件系统 (4学时)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微型计算机的组成3、输入输出系统4、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评测标准重点:计算机系统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难点:冯诺依曼结构4、第四章 计算机软件系统 (6学时)教学内容:1、操作系统概述2、几种常见的桌面操作系统3、计算机应用软件重点:Windows操作系统的操作难点:操作系统的功能5、第五章 计算机软件开发 (4学时)教学内容:1、程序设计基本概念2、C语言3、算法与数据结构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5、软件工程方法重点:1、程序设计语言 2、算法描述3、软件工程过程难点:流程图6、第六章 数据库系统与信息系统 (4学时)教学内容:1、数据库系统和数据模型2、数据库应用实例3、信息系统重点:数据库的体系结构7、第七章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8学时)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概述2、数据通信基础3、Internet概述4、WWW和浏览器5、网页制作和个人网站的创建重点:计算机网络难点:网络的分层结构8、第八章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4学时)教学内容:1、多媒体的基本概念2、多媒体技术3、虚拟现实技术4、用PowerPoint 制作多媒体电子演示文稿重点:多媒体的概念9、第九章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6学时)教学内容:1、计算机信息安全综述2、计算机病毒3、网络安全4、加密技术5、防火墙和虚拟专用网6、审计与监控技术重点:1、计算机信息安全 2、网络安全难点:加密技术10、第十章职业道德与择业(2学时)教学内容:1、信息产业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2、计算机犯罪3、专业岗位与择业4、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重点:职业道德 四、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详见实验课大纲)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微机的简单维护方法,掌握微机操作系统的各项基本操作;了解各类数据信息的处理方法,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网络提供的各项服务,掌握相关基本操作;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和上机考试相结合。六、成绩评定总评理论考试(60)上机考试(30)平时成绩(10)七、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开展问题教学,积极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阅读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八、教材与参考书教材:骆耀祖. 计算机导论.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参考书:1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赵致琢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修订单位: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高数与初数教研室执 笔 人:林映木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高等数学2课程英文名称::Higher Mathematics3课程类别:必修4适用专业:计算机专业(师范、非师、软件工程)5总学时:168学时6总学分:9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高等数学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推理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20学时)(软件工程为18)(一)目的要求:掌握函数极限及其连续的定义、性质,重点掌握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及其性质,求极限的运算。(二)主要内容:1映射与函数2数列的极限3函数的极限4无穷小与无穷大5极限运算法则6极限存在准则7无穷小的比较8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9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10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第二章导数与微分(14学时) (软件工程为12)(一)目的要求:理解导数与微分的概念,掌握导数基本公式和求导法则,重点是掌握求复合函数、隐函数的导数,难点是求相关变化率,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二)主要内容:1导数概念2函数的求导法则3高阶导数4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相关变化率.5函数的微分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4学时) (软件工程为12)(一)目的要求:理解几个微分中值定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态。重点是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及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值。难点是泰勒公式。(二)主要内容:1微分中值定理2洛必达法则3泰勒公式4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5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6函数图形的描绘7曲率8方程的近似解第四章不定积分(14学时)(软件工程为12)(一)目的要求: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熟悉不定积分基本公式,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求函数的不定积分。难点是对有理函数的积分。(二)主要内容:1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换元积分法3分部积分法4有理函数的积分5积分表的使用第五章定积分(8学时)(一)目的要求:理解定积分的概念、性质,掌握积分基本公式,重点是掌握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计算定积分,难点是反常积分的计算及牢敛法, 函数。(二)主要内容:1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微积分的基本公式3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4反常积分5反常积分的牢敛法,函数第六章定积分的应用(8学时)(一)目的要求:能应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立体体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变力作功,水压力,引力等。(二)主要内容:1定积分的元素法2定积分在几何上的应用3定积分在物理上的应用第七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18学时)(软件工程为14)(一)目的要求:掌握向量概念及运算,计算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重点掌握空间平面及直线方程。难点是空间曲面。(二)主要内容:1向量及其线性运算2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3曲面及其方程4空间曲线及其方程5平面及其方程6空间直线及其方程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16学时)(一)目的要求:理解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及微分法,重点掌握偏导数和全微分,求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最值,难点是二元函数的泰勒公式。(二)主要内容:1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2偏导数3全微分4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5隐函数的求导公式6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7方向导数与梯度8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9二元函数的泰勒公式第九章重积分(16学时)(软件工程为14)(一)目的要求:理解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定义性质及计算方法,重点掌握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各种坐标计算方法,难点是球面坐标及重积分的应用。(二)主要内容:1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二重积分的计算法3三重积分 4重积分的应用第十一章无穷级数(18学时)(软件工程为16)(一)目的要求:掌握无穷级数的基本概念以及性质,重点掌握级数的牢敛法,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及其和函数,难点是把函数展成幂级数。(二)主要内容:1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2常数项级数的牢敛法3幂级数4函数展开成幂级数5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的应用6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以及性质第十二章 微分方程(22学时)(一)目的要求:掌握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重点求解各类微分方程,难点是二阶常导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求特解。(二)主要内容:1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2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3齐次方程4一阶线性微分方程5全微分方程6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7高阶线性微分方程8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9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四、考核方式笔试(分一、二学期考试)五、成绩评分满分100分六、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1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2在习题课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是否可一题多解的创新方法,还可以结合多种形式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3布置练习和作业,强调学生如何运用新学知识综合解决多类问题七、教材与参考书1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数学上、下册 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2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数学习题全解指南高等教育出版2003年7月3侯云畅主编高等数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应用数学(线性代数部分)教学大纲修订单位: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高数与初数教研室执 笔 人:李承耕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线性代数2课程英文名称:linear algebra3课程类别:必修4使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非师范)5总学时:54学时6总学分:3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线性代数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过程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计算能力和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七章几阶行列式 (10学时)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与掌握几阶行列式的定义,性质,按行列展开,克莱姆规则。教学重点和难点:1按行列展开的运算方法,和克莱姆法则的理解与应用。2二阶与三阶行列式3全排列及其逆序数4n阶行列式的定义5对换6行列式的性质7行列式按行列展开8克莱姆法则第八章矩阵及其运算(6学时)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掌握矩阵的定义,几种特殊矩阵,矩阵的运算,方阵的行列式,逆阵的定义,性质及求法,矩阵分块法及其运算。教学重点和难点:逆阵的性质及其求法,矩阵分块及其运算。第五节矩阵第六节矩阵的运算第七节逆矩阵第八节矩阵分块法 第九章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14学时)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讲述使学生掌握矩阵的秩,矩阵的初等变换,利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利用初等行列变换求逆矩阵。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及其逆矩阵。第五节矩阵的初等变换第六节矩阵的秩第七节线性方程组的解第八节初等矩阵第十章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6学时)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齐次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解的性质,基础解系及求眼法,解的结构及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有解的充要条件,解的性质,解的结构及同解。教学重点和难点:线性相关问题的证明,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第六节n维向量第七节向量组的线性相关第八节向量组的秩第九节向量空间第十节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第十一章相似矩阵及二次型(12学时)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向量的内积,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及求法。相似矩阵的定义,二次型的定义,及正交性的判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惯性定理及正交性的判定。第八节向量的内积第九节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第十节相似矩阵第十一节对称矩阵的相似矩阵第十二节二次型及其标准型第十三节用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型第十四节正定二次型第十二章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6学时)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线性空间的定义及性质,基变换与坐标变换的变换公式及过渡矩阵。线性变换的定义,性质,线性变换的秩。教学重点和难点: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第六节线性空间的定义及性质第七节维数,基与坐标第八节基变换与坐标变换第九节线性变换第十节线性变换的矩阵表达式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平时考核:任课教师安排一次作业和一次读书报告;平时考核计入期末总成绩,占30%。2期末考试:闭卷,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五、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1本课程是一门基础课,课后应做适当练习,以加深,巩固对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同时在思维上受到严格的,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初步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应用能力。为学生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六、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 编线性代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参考书:北京大学力学系 编高等代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修订单位: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软件教研室执 笔 人:陈建孝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文):C语言程序设计2课程名称(英文):C Programming Language3课程类别:必修 4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非师类)5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 6总学分:4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C语言程序设计是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数据结构、c+ 、操作系统等课程的前导课程。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语法规则及相关的基本概念,结合上机实践使学生学会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编程的能力打好基础。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 C语言概述1教学内容:1.1 C 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 0.5 学时1.2 C 语言的特点 0.5 学时1.3 简单的C程序介绍 0.5 学时1.4 C 程序的上级步骤 0.5 学时2. 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C语言的历史、特点2)掌握C语言的运行环境,初步了解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的过程3. 教学重点:1)C语言的特点2)C程序的上机步骤3)C 程序结构。 4. 教学难点:1)C语言的特点2)C程序的上机步骤5. 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1.1 C 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 0.5 学时1.2 C 语言的特点 0.5 学时1.3 简单的C程序介绍 0.5 学时1.4 C 程序的上机步骤 0.5 学时 共2学时 6.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结合上机掌握C语言的运行环境,并运行一些简单的C程序第二章 程序的灵魂算法1教学内容:2.1 算法的概念2.2 简单算法举例2.3 算法的特性2.4 怎样表示一个算法2.5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2教学目的及要求:1) 掌握用流程图、N-S流程图、伪代码表示算法2) 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概念3教学重点:用流程图、N-S流程图、伪代码表示算法、常用算法思想。4教学难点:用流程图、N-S流程图、伪代码表示算法、常用算法思想。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2.1 算法的概念 0.25学时2.2 简单算法举例 0.5 学时2.3 算法的特性 0.25学时2.4 怎样表示一个算法 0.75学时2.5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0.25学时共2学时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结合幻灯、课堂练习掌握算法的基本表示方法第三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1. 教学内容: 3.1 C的数据类型3.2 常量与变量3.3 整型数据3.4 实型数据3.5 字符型数据3.6 变量赋初值3.7 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3.8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3.9 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3.10 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2. 教学目的及要求:1) 掌握几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存储方式,表示方法2) 掌握不同类型间数据转换的原则与方法3) 掌握有关运算符与表达式的运用3. 教学重点:1) 整型、实型、字符型数据2) 运算符和表达式的运用4. 教学难点:1) 整型、实型、字符型数据2) 运算符和表达式的运用3)数学公式转化为 C 语言表达式的基本能力。5. 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3.1 C 的数据类型 0.25学时3.2 常量与变量 0.25学时3.3 整型数据 0.5 学时3.4 实型数据 0.5 学时3.5 字符型数据 0.5学时3.6 变量赋初值 0.25学时3.7 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0.5学时3.8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0.5学时3.9 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0.5学时3.10 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0.25学时共4学时6.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结合习题、上机掌握C的基本数据类型,和不同数据类型间的混合运算。第四章 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1. 教学内容: 4.1 C语句概述4.2 赋值语句4.3 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及在C语言中的实现4.4 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4.5 格式输入与输出4.6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2. 教学目的及要求:1) 掌握语句的概念2) 掌握字符数据输入输出函数3) 格式输入输出函数的用法3. 教学重点:1)字符数据输入输出函数2)格式输入输出函数4. 教学难点:3)字符数据输入输出函数4)格式输入输出函数5. 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4.1 C 语句概述 0.25学时4.2 赋值语句 0.25学时4.3 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及在C语言中的实现 0.5 学时4.4 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 0.25学时4.5 格式输入与输出 0.5学时4.6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 0.25学时 共2学时 6.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结合习题、上机掌握语句的概念,基本输入输出语句的用法。第五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1. 教学内容:5.1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5.2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5.3if语句5.4switch语句5.5程序举例2. 教学目的及要求:1) 熟练掌握关系、逻辑表达式的用法2) 熟练掌握选择型程序设计语句的用法3. 教学重点:1)表达式2)选择型程序设计语句4. 教学难点:逻辑表达式5. 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5.1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0.5 学时5.2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0.5 学时5.3 if 语句 1 学时5.4 switch 语句 0.5学时5.5 程序举例 0.5学时共3学时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结合上机掌握逻辑表达式,条件判断语句的用法第六章循环控制1教学内容:6.1 概述6.2 goto语句以及用goto语句构成循环6.3 while语句6.4 do-while语句6.5 for语句6.6 循环的嵌套6.7 几种循环的比较6.8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6.9 程序举例2教学目的及要求:1) 熟练掌握三种循环语句的运用2) 掌握break和continue语句的运用3教学重点:1) 循环语句2) 循环的嵌套3) break和continue语句4教学难点:1) 循环语句2) 循环的嵌套3) break和continue语句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6.1概述 0.25学时6.2goto语句以及用goto 语句构成循环 0.25学时6.3while 语句 0.5 学时6.4do-while 语句 0.25学时6.5for 语句 0.75学时6.6循环的嵌套 0.5学时6.7几种循环的比较 0.5学时6.8 break语句和continue 语句 0.5学时6.9 程序举例 0.5学时共4学时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结合习题、上机掌握循环语句的用法第七章 数组1教学内容:7.1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7.2 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7.3 字符数组2教学目的及要求:1) 掌握数组的概念和使用2) 掌握数组初始化的方法3) 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的应用3教学重点:1)一维数组2)二维数组和多维数组3)字符数组4教学难点:1)二维数组和多维数组2)字符数组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7.1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2学时7.2 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2学时7.3 字符数组 2学时共6学时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结合习题、上机掌握数组的用法第八章函数1教学内容:8.1 概述 8.2 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8.3 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 8.4 函数的调用 8.5 函数的嵌套调用 8.6 函数的递归调用 8.7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8.8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8.9 变量的存储类别 8.10 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8.11 如何运行一个多文件的程序 2教学目的及要求:1) 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2) 理解变量的存储属性,作用范围3教学重点:1函数的定义2函数的参数及返回值3函数的调用4数组作为函数参数5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6变量的存储类别4教学难点:5)函数的参数及返回值6)函数的嵌套调用与递归调用7)数组作为函数参数8)变量的存储类别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8.1 概述 0.5学时8.2 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0.5学时8.3 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 1 学时8.4 函数的调用 1 学时8.5 函数的嵌套调用 1 学时8.6 函数的递归调用 1 学时8.7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1 学时8.8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0.5学时8.9 变量的存储类别 1 学时8.10 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0.25学时8.11 如何运行一个多文件的程序 0.25学时共8学时6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结合习题、上机掌握函数的定义、调用,掌握不同的存储类别的变量的用法;结合幻灯演示掌握递归函数调用的过程第九章预处理命令1教学内容:9.1 宏定义9.2 “文件包含”处理9.3 条件编译2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使用宏替换编写程序3教学重点:有参宏、无参宏的定义与应用4教学难点:有参宏定义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9.1 宏定义 1 学时9.2 “文件包含”处理 0.5学时9.3 条件编译 0.5学时 共2学时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结合习题、上机掌握宏定义的方法第十章指针1教学内容:10.1 地址和指针的概念10.2 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10.3 数组的指针何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10.4 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10.5 函数的指针和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10.6 返回指针值的函数10.7 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10.8 有关指针的数据类型和指针运算的小结2教学目的及要求:1) 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与引用2) 掌握指针与变量,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字符串的关系3) 掌握用指针作为函数参数的方法,有关指针的算法3教学重点:1)指针的定义、引用2)指针与变量3)指针与数组4)指针与函数4教学难点:1)指针与地址的基本概念、指针与变量的关系2)指针与字符串、指针数组与二级、多级指针3)指针与函数4)指针的应用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10.1 地址和指针的概念 0.5学时10.2 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 1.5学时10.3 数组的指针何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4 学时10.4 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1 学时10.5 函数的指针和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 1学时10.6 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1学时10.7 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0.5学时10.8 有关指针的数据类型和指针运算的小结 0.5学时共10学时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结合习题、上机掌握指针的定义和用法第十一章 结构体与共用体1教学内容:11.1 概述11.2 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11.3 结构体变量的引用11.4 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11.5 结构体数组11.6 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11.7 用指针处理链表11.8 共用体11.9 枚举类型11.10 用typedef定义类型2教学目的及要求:1) 掌握结构体类型的概念和定义方法以及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引用2) 掌握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变量的概念和应用,掌握链表的概念和应用3) 共用体的概念和应用3教学重点: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引用;结构体变量与指针4教学难点: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引用;结构体变量与指针;用指针处理链表 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11.1 概述 0.5学时11.2 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 0.5学时11.3 结构体变量的引用 0.5学时11.4 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 0.5学时11.5 结构体数组 0.5学时11.6 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 0.5学时11.7 用指针处理链表 2.5 学时11.8 共用体 0.5学时11.9 枚举类型 0.5学时11.10 用typedef定义类型 0.5学时共7学时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结合习题、上机掌握结构体、共用体、枚举类型数据的用法。第十二章位运算1教学内容:12.1 位运算符和位运算 12.2 位运算举例 12.3 位段 2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各种位运算3教学重点:位运算的方法4教学难点:位运算的方法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12.1 位运算符和位运算 1 学时12.2 位运算举例 0.5学时12.3 位段 0.5学时共2学时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结合课堂练习、习题掌握位运算第十三章文件1教学内容:13.1 C文件概述13.2文件类型指针13.3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13.4 文件的读写13.5 文件的定位13.6 出错的检测13.7 文件输入输出小结2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文件和文件指针的概念和文件的定义方法2)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方法3教学重点: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写4教学难点: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写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13.1 C文件概述13.2文件类型指针13.3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13.4 文件的读写13.5 文件的定位13.6 出错的检测13.7 文件输入输出小结共2学时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结合课堂练习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四、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验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教学中的有关基本概念,应用基本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的目的是要通过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来达到的。在实验教材中,每一部分都安排了多个实验题目,根据教学安排、进度、实验条件、可提供的学时及学生的基础等因素,可以选择其中的几个或全部或自选。因此着手做一个实验的时候,必须明确实验的目的,以保证达到课程所指定的基本要求。在写实验报告时,要进一步确认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五、考核方式考试形式及考题类型,充分反映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精神。1考试形式: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2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第5、6、7、8、10章,占%70),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3试题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所占的比例一般为2:3:3:24试卷结构及考题类型:4.1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4.2 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4.3 阅读程序或程序段,给出运行结果(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4.4 阅读程序或程序段,填空。(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4.5 编程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六、成绩评定总评=平时20%+期终80%或总评=平时10%+期中30%+期终60%七、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力教、勤学、多练八、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谭诰强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C语言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第2版)谭诰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参考书: C语言程序设计试题汇编谭诰强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九、其它必要说明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 C语言的先修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修订单位:数学与信息技术系硬件教研室执 笔 人:肖驰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2课程名称(英文):Imitate electronic technology3课程类别:必修 4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5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 6总学分:4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1研读对象:本课程的主要研读对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近专业本科生,作为该类学生重要专业基础必修课(主干课程),是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2课程特点:对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的要求并重;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实验课程是重要的学习与实践环节,课程设计是重要的补充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电路分析理论方面的基础。后续课程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路,电子测量仪器、计算机组成原理和微机接口技术等课程。4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理解半导体基本器件的原理,特性、主要参数及其选用;掌握信号放大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方法;掌握信号的运算和处理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分析计算方法;掌握信号的发生和转换单元电路的组成,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技术指标的计算;通过实验课,理解信号的产生、放大、运算等各种不同处理方法及其采用相应不同的单元电路增强实践能力,掌握必要的测试技能和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6学时)教学内容:1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和导电规律,PN结的原理和特性;2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3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教学要求:了解这些器件的基本结构,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掌握它们的外特性,能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些器件。教学建议:1二极管、三极管、N沟道结型和绝缘栅型增强型场效应管的外特性、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是本章重点;2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10学时)教学内容:1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组原理和分析方法;2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共集、共基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有关计算;3效应管单管放大电路。教学要求:理解组成放大电路的原则和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估算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技术指标,理解静态工作点、放大失真、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基本概念和意义,了解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必要性及稳定方法。教学建议:1应强调理解基本放大电路概念和定义,特别是静态工作点的作用和放大的本质;2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计算方法,特点和应用是本章的重点;3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是本章的难点。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5学时) 教学内容:1多级放大电路各种耦合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动态分析;2零点漂移现象和差分放大电路。教学要求:理解多级放大电路各种耦合方式的优缺点,能正确计算多级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掌握典型差分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倍数的计算,理解抑制温漂和共模抑制比的意义。教学建议:1差分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倍数的计算是本章重点;2讲清零点漂移与温度漂移,共模信号与共模放大倍数,差模信号与差模放大倍数等概念及定义。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3学时)教学内容:1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结构特点、组成及传输特性;2集成运放中的各种电流源电路;3集成运放的性能指标、低频等效电路及其使用。教学要求:1了解集成运放的结构特点、组成,各部分的作用以及各级的静态偏置;2理解各种电流源的基本结构及其应用;3掌握集成运放电压传输特性的特点、主要性能指标、类型,如何选择和合理使用。教学建议:1内容涉及图件较多且复杂,建议使用教学课件实施教学;2电流源电路只讲授镜像电流源和比例电流源以及有源负载。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4学时)教学内容:1放大电路频率响应概述;2晶体管、场效应管的高频等效模型;3单管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和集成运放的频率响应。教学要求:1掌握RC高通电路和低通电路的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了解晶体管高频等效模型及其简化、的频率响应;2学会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掌握频率响应分析中波特图的画法。教学建议:1强调讲清RC高通电路和RC低通电路的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2分析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把放大电路等效为RC高通和RC低通电路的过程是重点。第六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音乐基础知识试卷含答案含答案及易错点提示
- 常熟英语学科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雅思最近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财务知识题库及答案
- 化学与环境科学伦理联系试题
- 化学平衡常数应用专题试题
- 古代学士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物理“综合演练”整体把握试题(一)
- 工艺管控考试题及答案
- 工程概预算考试题及答案
- 湘艺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二)》音乐单元作业设计
- 器械性压疮的护理
- 中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防治专家共识
- 兄妹断绝协议书范文
- 工艺管道及阀门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我的家乡沧州
- 《脑出血》课件完整版
-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含答案)-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 新概念第二册单词表(完整版)
- 2024年职教高考《机械制图》考试题库
- (完整版)个人简历模板大全(60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