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如果無能可以使人們賺到更多的錢,那麼這些無能將會持續很久,尤其是在心理治療這個領域。第一章 誰在開巴士?把NLP描述為一種教育方式會更恰當。基本上我們所作的就是發展出一系列方法,來幫助人們如何使用他們自己的頭腦。你不給你的大腦一些事情做的話,它會自己玩自己的,但它絕對不會在乎你的感受,所以你要教它怎麼玩。你的大腦十分強悍,它可以很快地學會任何東西(通過兩兩相連,同時大腦也受限與過去僵化的經驗),但是不好的一面即,它學垃圾也很快.不過幸運的是,你可以控制它。模仿者不需要真理,我們所做的就是如何把成功的方法模式化(結構化),然後傳授給更多的人。(無需知道爲什麽,而是怎麼做)人類運作得十分完美,儘管我們都不喜歡現在所作的事情,可以他們卻能一次又一次,有系統地那麼做。即使是精神病患者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結構,改變它即可改變行為)研究精神分裂癥,只要能够了解精神分裂癥患者所不能做到的,就可以了。然後你再去研究正常的人,瞭解他們是怎麼樣做到的?然後你才能交給那些患者。與精神病人溝通很容易,你只要拿把鐵錘在他們腦袋上舉起,然後他們會奇跡般地“好了”,跟你說:“不要這樣對我!”現在你們可以進行溝通了。進入精神病患者的真實世界中,然後替他們破壞它。(插座講話案例)我不相信人們會崩潰,他們只是已經學習到他們所做的。即使是在物理學領域,主觀經驗的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愛因斯坦的光線快車竟然能誕生出相對論。第二章 駕馭你的腦我們所有人都有好與不好的經驗,而我們如何回憶它們,是真正造成不同結果的原因。以偏概全的看待問題是造成我們對事件產生不愉快感覺的主要原因。他們只看到了不好之處,卻忘了自己曾經快樂過。你如果某事做得久的話,你甚至會無法發現它。這就是習慣。事實上,你可以使他相信他一直都是快樂的。你可以教導他把過去的每件事情,重新編碼成幸福快樂。不論他這一刻多麼悲慘,他總是能夠知道他一直都是快樂的。你只是給他一個新的幻想以取代原來和他相伴的幻想。我想要知道如何像她一樣沮喪。我認為,如果我可以一步一步有系統地去體會,那麼,我就可以告訴她,如何讓事情不一樣,或者,找到另一個不沮喪的人,然後,去知道那個人是怎麼做到的。“這人如何做到的?”將會告訴你你需要知道的所有事情,以便你能夠教導他如何有不同的做法。他不想去做其他更明智的事情的唯一理由就是他只知道這麼做。人們學會去重複行為的先後次序,而不是行為的內容。但多數的治療師強調的是內容,他們通常沒有去注意到他們正在教導先後次序。每件事都是未完成的,所以當你不喜歡它時,你就可以把它加以改變。最簡單的療法:1.想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當做電影來仔細回憶一下,找到那種感覺。2.想像出另一部電影,劇情要完全不相同。在這部新電影裏面加入大量的歡快音樂,然後播放到影片末尾。3.回來再看看那個不愉快的電影,你會發現不愉快的情緒早已消失不見。(或者倒轉)第三章 觀點你們有多少人在試過這種不同觀點前,堅信自己是對的?.大約六十個人中有三個。也就是說,你一定是對的幾率有大約百分之五。爲什麽要等著情緒變好?當你第一次正在經歷它時,爲什麽不就“回頭看,笑一笑”?“我怎麼感覺到我覺得憤怒?”爲了去解答這樣的問題,你就必須跳出那個畫面,以一個觀察者,而不是參與者的身份,對事件有一個新的感受。爲什麽又再次感到不愉快呢?一次的不愉快不是已經足够了嗎?結合愉快的回憶,從不愉快的回憶中抽離出來。我不能知道你的內在經驗,既然這樣,爲什麽要談論它?你不需要藉由談論你的內在經驗,才能改變它。“從頭看著它,一直到你能超越那個不愉快的經驗。”(恐懼消除)如果,改變很困難,或者,需要很多的練習,這就表示你做的方法有誤,你需要去改變正在進行的方式。他們從來不會這樣想:“如果,她可以這樣學習到恐懼癥,那麼,她也可以很快地學習其他事情。”最快的治療恐懼方法:1.確定你想要改變的恐懼對象。2.回想一下你最搞笑的事情。3.增強這個搞笑畫面的次感元。4.把恐懼的對象縮小加進去。5.繼續增強畫面的次感元。第四章 搞錯了不是因為事情沒有成功,而是因為他事前就花時間去感覺到不好。如果,你從來沒有過任何不好的經驗,那麼你將是軟弱無能,完全不能去應付困境。當某人說:“我不能做”(cant),他就是在說,他能夠不去做(can not),這才是真的。會成功的總是很簡單就成功。如果某事不成功,這可能表示,現在是做其他的事情的時候。“只是”這個字讓所有的事情都打了折扣。“他沒有準備好”、“他在抗拒我”、“我無法XXX”、“你只是在XXX”、“我不是我自己”等等,所有的這些藉口都是爲了證明和維持不幸福的方法,而不是使你的生活更享受有趣的方法對其他人的生活也是如此。在餐廳要得到好服務的一個方法,就是相對侍者好,讓他會想要對你好。你曾經想過,先去體諒人嗎?我以問題(把TA帶到“之前”),去學習如何掌握他人的限制。如果我可以知道他的局限是如何運作的,那麼,我就可以以我想要的方式去改變,如此一來,它仍然繼續運作,但是,結果就會不同。“在你感到情緒不好之前,做一些事,如何?”宇宙不會倒退回去、時間不會倒轉、光線也不會后射。但是你的心可以倒回走。所以,我學習到要問他們一些問題,強迫他們倒轉回去。當我找到正確的切入點時,我會問問題,讓案主的思緒往旁邊移動,這樣,他就可以往新的方向前進了。所有人的最大錯誤,就是認為要使他快樂的唯一方式,就是某人在某個情境下,依照某種方式去行動。人們很少停下來想一想:“對他人來說,什麽是更重要的?”要一些人反問自己:“我要怎麼做,會讓她想要為我這樣做?”這就更稀少了。他們很容易只會注意所失去的,而忽視了他們已經有的快樂,把既有的視之為理所當然。人們很少對陌生人感到厭惡,但是,如果你愛過對方,你就會這麼做。我從來沒有說過:“這樣你覺得如何?你現在的感覺是什麽?你知道了什麽?”,或者是,“後悔”、“放到心裏面,問問你自己”。人們是如此輕易就忘記他們想要的是什麽。他們往下走一步,試著去得到它,然後,就固著在他們正在試的方法。他們沒有注意到,他們所選擇去獲得所要事物的方法已經不靈了。“我有頭腦。讓它倒退一些,在心裡牢記我真正想要的,去追求它。”第五章 去進行聲音的重新架構:1.明確正面意圖。2.詢問是否相信有更好的方法幫助我實現正面意圖。3.願不願意用更好的方法去幫助我。4.找新方法。5.詢問它願不願意用新方法代替舊的方法。6.實踐。批判和攻擊別人,不是你讓他們改變的最好方式。最好的方式,是去發現他們如何激勵自己,並去使用這樣的方式。如果,你持續地問一些奇怪的問題,你就會知道人們如何做某些事情,包括做那些事情的動機。這就是許多失眠癥患者所做的事。他們用大聲、高音調,興奮的語氣和自己說話,使他們總是清醒.其它會引起失眠的主要方法,就是注視大量的光線和閃動的畫面。(關於如何提問)真的沒有什麽方法可以決定某人由何處開始。你只需要去獲得足夠的資訊。如此一來,你也可以有像我(被詢問者)一樣的經驗。如果我自己去做,就會有效,然後,我就可以獲得足夠的資訊。試驗這些事情的方式,就在經驗中你自己和別人的經驗。(就是親自去模仿體驗)人們自動、無意識地這樣做,所以,常常你就必須問很多問題,以便得到所有的片段細節。(次感元,找出關鍵次感元)如果你的動機策略是圍繞著焦慮而動的,那絕對是正確的。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種動機。對其他人來說,焦慮反而可能阻止他們去完成一些事。他們想要做一些有趣的事,如果他們所出現的畫面是做錯了事,他們就會感到焦慮,只能坐在家裡。沒有人會享受去報稅這樣的事情,但是,多數的人會喜歡已經報完稅。如果,你不喜歡那個事情本身,那麼它吸引之處就是讓它已經做完。你每次完成一個小工作的成就感,那種好的感受使你可以不斷去經歷一些很辛苦、麻煩的事情。所以,在我教導某人有效行動的新動機策略之前,我會確定這個人已經能夠有效地做出決定。如果,他還無法做到,在我教導他新的動機策略之前,我會先交到他新的決定策略。所有的動機策略都有效,而且,對那些有效的策略,你不能去批評。但是,其中一些還是比較有力,效果更快,而且,比起其他策略更令人愉快。第六章 瞭解困惑“困惑”和“不瞭解”是很不相同的。有很多事情你不瞭解,因為你對它們一無所知。而困惑乃是假定你有很多概念,但是,這些概念還沒以某種方式組織起來,讓你可以獲得瞭解。你還不要告訴我你正在想的內容。只有你的話太多時你才需要內容。我是一個數學家,我只對形式有興趣。而且,對其他人來說,你如果說太多,他們很容易在你的內容中迷失掉。我希望他們學習到我所示範的過程。如果你的困惑是與他人的行為有關,那麼,你所“瞭解”的那件事也是與人的行為有關。(類型相同)我所問的是“如何?”這樣的問題,問的重點是過程,而他回答的是“爲什麽?”的問題。“因為”是針對“爲什麽?”而回答的。你們從“因為”中,所獲得的將是一堆歷史的理論。假裝你知道,去談論。可能發生的最糟糕事情,就是你可能是錯誤的。我想要問的是,“這兩種經驗是如何讓的不同?”這種具體的不同答案,就在於個人的視覺、聽覺、以及感受到的經驗。我的問題常常只向人們沒有注意到的,而它們總能夠幫助人們去區分以前所不曾注意過的差異。你要問:“兩者有怎麼樣的差別?”常常人們的確有資訊,但是接近資訊的方法去不能幫助他們瞭解。這不是遺落了某些東西,只是你沒有好好去組織這些資訊。你實際所知道的,遠比你以為你知道的多得多。.我對比爾做的,就是盡可能使他能去整理他既有的資料,讓他以可以理解的方式去組織那些資料。使用你的頭腦,這個意思就是能夠去接近、組織,並使用你既有的東西。如果,他還沒有獲得足夠的資訊,他可能就無法完全瞭解;他的電影中可能就會出現空白.這些電影中的空白,正好可以指出,在哪些地方他還應該獲得更多資訊。而且,當他對於太過熟悉的事物感到厭煩時,他就可以讓自己困惑,把這種困惑作為重新發現,去獲得不同瞭解的前奏。無法完全瞭解。記住,沒有人會完全地瞭解任何事情。這是好的。這讓生命保持趣味。所有過程都是無意識的,一直到你開始去詢問它們。不論你們認為自己的瞭解過程有多好,總會有其他的過程比你的好。你有越多的瞭解方式,就有越多的可能性向你開啟,你的能力就會越擴大。你的目標就是要去經驗別人的瞭解模式。(用你瞭解的內容放入別人的困惑中去,然後試著去把它改變成瞭解,你的夥伴可以在旁邊幫助你。最後你們比較一下你們互換實驗的經驗。)我是個實用主義者,我喜歡去知道某些特殊的人們如何做事情。(模仿)大腦無法讓我們真正瞭解事情。當你認為你瞭解了某事時,一定還有某些你不知道的定義。“事情會這樣,是因為.”這就是爲什麽我們無法改變任何事情的原因。三種無用的瞭解:1.我對那些引導你走向死路的“瞭解”沒有興趣,即使它們可能是真的。我寧願讓它敞開著。(無救定論)2.這種瞭解只會讓你感到舒服,“對,我瞭解。”這種瞭解也不能教你任何東西。(書呆子)3.你們有多少人“瞭解”過你自己所不喜歡卻去做的行為,而這些瞭解卻無法讓你改變行為。(無指導意義)如果你能夠讓某些新的東西,符合你已經知道的概念。你就會毫無學習,也沒有什麼會改變你的行為。你只會有瞭解的愉快感受,這種自滿將會妨礙你去學習新的事物。有時候,我所教你的不會符合你既有的瞭解。這時,你要做的最健康的事,就是變得困惑。困惑是通往新瞭解之門。困惑是一個機會,它讓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去整理你既有的經驗,並將它組織起來。所以當你感到困惑時,你應該興奮,因為新的瞭解正等待著你。如果我只有一些畫面,它就給我一些瞭解。如果我有更多的畫面,我就會瞭解的越好。也就是說,畫面越多,瞭解越多。但是,我從未徹底的瞭解過。三種固著:1.第一種是一本正經,像是死板的認真。這只會使你盲目,而阻擋了你的前進。2.人們一遇到確信就會停止思考和注意。(不要十分確信)有些人,他們要不就是確定他們所確定的,要不就是確定他們說不確定的。你很少看到有人不確定他的懷疑,或者他的確定。你可以問某人:“你很確定你所不確定的嗎?”3.第三種病是重要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自負。只要某事是“重要的”,其他事就不重要了。重要性,是證明某些事是惡劣以及具破壞性的最好方式,以及做某些令人不愉快需要正當化的事情的最好理由。你確信你的瞭解是這世界的正確表現,那就是你真正固著的時候。(你可以回到固著之前去改變它)確信可能比其他心靈狀態更能阻礙人類的進步。然而,確信也像其他事物一樣,是你可以改變的主觀經驗。(你可以把你確信的事情進行快速倒帶)你們只要花幾分鐘把經驗倒轉,就可以收穫良多。如果,把所有的經驗都倒轉,那麼會有多少收穫呢?既然,你只有一種順序,你也就只有一組的瞭解,而這樣的瞭解會局限住你。如果相同的事件以不同的順序發生,你的瞭解將會非常不同,你的反應也會很不一樣。你有完整的個人歷史,那些是你未來會利用到的財富。你如何利用它,會決定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如果你只有一種利用它的方式,你就會受到限制。有很多的事情你不會注意到,很多的地方你不會去,你就是不會有很多的想法。如果,你把畫面分割成四部份,就會有二十二種其他的順序讓你去經驗。如果,你把它分割成越多部份,排列的方式也就越多。每種順序都會產生不同的意義。你的意義演化的最重要步驟:懷疑成功。當你感到確信,你有過幾次的成功時,我希望你去懷疑你沒有注意到的。當你有某些成功的事情,這不表示其他的事情也會成功,或是,沒有其他有趣的事情可做。我教你的東西有用,但是,我要你去想一想,或許其他東西會更有用。第七章 超越信念你可以說,所有的行為都是被我們的信念所啟動的。只要你可以使某種行為和某人的信念系統相符合,你就可以讓他做任何事情,或是阻止他做任何事情。改變你對自己的信念,會比改變你對世界的信念有用。我也希望你不是以目標或結束的用語來思考,而是以能夠使你達成目標的過程或能力的用語。改變信念:1.回想一個不想要的信念和一個懷疑的事物 2.對照觀察次感元,找出關鍵次感元 3.想一個想要的信念(過程、能力),並進行平衡檢測 4.把舊信念移到懷疑上更替為懷疑次感元,再暗掉。然後再其他次感元讓新信念在懷疑的位置出現,接著移到信念次感元的位置變為新的信念 (信念被改變之後會有一段適應期)但你要把困惑該變成瞭解時,沒有任何既存的瞭解占住位置。你甚至對同一內容有好幾種瞭解,而這些瞭解彼此不衝突。而信念比瞭解更普遍、更絕對。一般而言,新信念和舊信念是對立的,或者,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很不相同的。記住,頭腦的學習是很快的,他們不會很慢地學習。如果你讓事情事先準備,你就很容易做好一個工作。對多數人來說,改變你無法學習這個信念是很有用的。即使是一個停掉了的時鐘,一天內也會變得兩次正確。比起過火這種戲劇化的改變,我寧願去灌輸一個可以經常發生、而且很容易改變,並且只要你瞭解如何去運用頭腦就能發生效用的信念。一、這個信念並不是他真正相信的,即使他常常怎麼說。二、他的信念夠強,但是,卻是選擇性的。三、他的信念是真的,他是互相的,但是他認為的好其實就是對你吝嗇。只要你獲得別人的同意,改變信念的過程相當簡單。而如果別人不想改變,就會有點困難。.通常,人們想要去改變的信念不是那個真正局限他們行為的信念。第八章 學習當人們在爭論某件無關緊要的事情時,他們會說:“那是學術的”。我注意到那些教導某個課程的人可能對那個領域專精,瞭解很多。然而,他們對如何教授那個課程卻知道的很少,至於如何讓把它教導給別人知道的就更少了。客觀的課程通常研究那些有問題的人,而NLP則研究那些有“解答”的人們的主觀經驗。如果你不開始去控制並且使用你的頭腦,那麼,你就必定要讓它冒險。校園恐懼癥治療:用好的經驗沖淡恐懼。(整合心錨)另外一個利用相同原則,卻更富想像力的方式,則是把學習和趣味、歡樂連接在一起。現在比較重要的是,當你需要那些資訊時,你有能力去找到它們、使用它們,然後忘掉它們。某人爲了背誦某些東西,他必須回到回到資訊提供時候的意識狀態,這就是記憶的運作方式。然而,心理學家卻忽略掉這些,好像這些不重要,而繼續去研究那些“戀母情結”,以及其他奇怪的事情。心理學家放棄研究人們如何記住事情,而去研究那些恍惚的“深層”部份那是暗示恍惚是一個陷進去的洞,越裏面越有價值.除了虐待老鼠外,或許多數心理學家的時間就是花在研究記憶,而不是其他的主題。然而,他們卻從來沒以主觀經驗的說法,來瞭解人們是如何記住事情的。當你以視覺的方式記住時,整個畫面立刻存在你的心中,而且當你需要時,你只要跳到那個畫面,去閱讀它。或是把它影印下來就可以了。.當你花一、兩個小時,教導他們如何利用視覺去記憶時,他們就可以學習得很快。另一個擁有壞記憶力的好方法,就是去做一些與記憶某事無關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想記住名字,就把它和三個主要的表像系統中的獨特性加以配合。另一個有“好記憶力”的方法,就是盡可能有效率、簡潔地記住你要記住的東西,而且,盡可能利用你已經記住的東西。你沒有什麽好記的,他只是利用一些你已經記住的東西去編碼而已。這就是數學和科學有效率、簡潔利落地把世界加以編碼,如此一來,你就不需要記住太多東西,讓你的頭腦空出來去做一些更有趣、更好玩的事情吧!“學習障礙”、“閱讀困難癥”、“教育失常”這些都是聽起來很重要的字眼,但是,他們所描述的都只是教學沒有發揮功用。當人們不知道如何改變某些事情時,他們就開始找一些方法去為失敗辯護,而不是去思考如何有不同的作法,讓它可以更有效。所有這些最近的資料都指出,頭腦遠比我們以前所認為的更有彈性,更具適應性。你們有多少人可以記得那些你沒有什麽學習的課程,是因為那些教材呈現的方式實在是太糟糕了。學習閱讀真的不是那麼困難。你所要做的,就只是把字的畫面和你已經知道的字的聲音連接在一起。看看有多少“學習障礙的老師”願意去服用這些“完全無害的藥物”?好的NLP人員將會進入特殊教育的課程中,把各種學習的問題一一掃除乾淨。當你知道如何發現某人頭腦的運作時,很容易就可以教導他如何使用更有效率,更有效的方法。主觀的結構和順序對學習而言是必要的。第九章 揮去法你知道你通常在何時,或者何處咬指甲?(營造情境)揮去法轉換時總是要先對問題增強再減弱。揮動模式可以給予頭腦方向。人類有個傾向,就是去逃避不愉快的,而趨向愉快的。首先,有一個很大、而且亮的畫面暗示這個行為是他不喜歡的。但這個畫面萎縮衰退時,不愉快感就消失了。當愉快的畫面變得更大、更亮時,就會把他拉像那樣的畫面。她并不真的反對被衝動所迫,她只是希望以她自己的方式被強迫。這就是真正的差異所在。揮去模式(P203)你不要用新的特別行為去取代,而是創造一個方向。你正在使用的所謂的“自我形象”去設定方向,這是一種非常有力的動機。“如果你做了改變,你看待自己會有何不同?”這個過程不會給你終點目標它只是推動你往特別的方向前進。.那麼,這個新的人就可以產生出很多的新的可能性。一旦自己變成一個有不同品質的人,那麼,這個新的人就可以產生出很多新的可能性。一旦你設定了方向,你就會比你所相信的還要快地就開始產生特別的行為。更重要的一點,讓她能夠相信她可以很快地依照自己想要進行改變。對於心錨。如果某人內在的描繪很詳細、很清楚,你就可以利用這種技術創造出某種行為,這種行為將可以運作的很好。但是,如果你只是想像一個你希望看起來像某個樣子,然後,就走進去那個畫面中,感覺到自己好像就在那裡,這部表示在那裡的你具有什麽品質,也不可代表你以後都會學習很多。這是建立自我幻覺的很好方法,但是,它也不會給你其他可前往的地方。(心錨狀態建立要設定情境,比較麻煩.)很多人去找治療師要求自信,卻很少人要求能力,對於這一點,我已經批評了好幾年了。我一直很驚訝,有這麼多的人認為,如果有一個“磚家”能夠表演自信,他一定就知道他正在做什麽。這就是所謂的徹底,一個數學家不只是給答案,然後說:“好了,我做完了。”他會仔細地測試他的答案,因為如果他不這樣做,會有其他的數學家這樣做!而在教育和治療中,這種嚴密常常被遺漏。另一個進行徹底的方式,就是在每個系統中揮動。(不過一般先在視覺弄)頭腦不會學習去獲得結果,它們只學會在各種方向中前進。當你開始使用頭腦去做你想做的事時,你必須很精確地設定出你想要的方向,而且,你必須事先就設定好。一個真正好的廚師知道有關烹飪的化學知識,這會教導他要做什麽,以及如何去做。.我希望你再次嘗試揮去法模式,但是,要去知道當你改變一種成份時,會發生什麽事?任何可以逐漸改變的東西都可以稱為類比變項,數位則是指它要不是其中一種,就是另外一種。要把揮去法模式做得很好,最重要的就是謹慎地去收集你要的訊息。當某人談到“比生命還大”,或者“超過比例”時,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暗示,表示大小將是一個可以使用的重要變項。我總是牢牢記住,任何人所作的任何事,都是一種成就,不論它是白費的,或者是痛苦的。人們不會崩潰,他們做的非常好!重要的問題是:“現在,它是如何運作的?”如此一來,你就可以幫助他們以更愉快、更有用的方法去做的更好。我搜集資訊的方法之一就是對案主說:“嗯,我必須代替你過一天的生活。我必須做的就是知道你的局限。我要如何做到呢?你必須教我如何才能有這個問題。”但我開始假設這是一種成就時某些可以教導別人東西它就完全改變了當事者處理和思考這個難題的方式。不論何時,當某人被迫去做某些他不願意做的事情時,在他裏面必定有某種東西在擴大。充分瞭解這是如何運作的,這樣你才能做到他所做到的局限。爲了要建立揮去法,你必須知道的是,對她而言是否把任何的畫面變窄都會使她的反應變強烈。.記住,每個人的頭腦都有不同的編碼方式。讓揮去法能夠簡潔進行,是需要設計的,這樣,這個別的頭腦才能有強烈的反應。你要創造出一個方向,把那個舊有的問題畫面引導到解決之道,讓那個解決的意象創造出能夠增加強度的反應。我很難相信,當他的音調和速度改變時,幻燈片仍然一樣亮度或者其他因素都沒有改變因為,我還沒有看過這樣的事。.但我認為它很不可能發生。我強調視覺系統的原因是,因為視覺系統具有同時發生的特性。人們通常無法靠著自己一次改變一個以上的次感元,而你要揮動的話,則必須同時改變至少兩的次感元。如果你正在進行視覺揮去法,而且也有聽覺的成份,當對方告訴你兩個畫面的不同時,他們通常會無意識地只向你說明聽覺的改變。然後,當你告訴他去想像一個畫面時,你可以利用自己的聲音進行聽覺的改變,而不要讓她知道。爲了要妥善做到,你必須能夠利用假聲說話。你不需要完全地模仿他人,你只需要有一些他獨特的特質就可以。這樣一來,當你假裝某人的聲音時,他就不會主意倒是他在對自己說話,或是你在對他說話。當你遇到“我不知道”的回答時,你可以做幾件事情。一個方法就是你不斷地詢問,直到他注意到內在過程。另一種是問他很多問題,去看他非語言的“是/不是”的反應。問:“你在對自己說話嗎?”觀察他在回答:“我不知道”之前的反應。.你可以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去創造出一個問題情境,然後觀察他的行為。所有的次感元改變都會表現在外在行為上。(測度)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