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专利及其检索方式一、概述 自1992年中国专利法修订版通过后,我国专利检索工具体系已基本定型,即每周发行发明专利、使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公报。每年出版分类年度索引、申请人专利权人年度索引,以及发明和使用新型两种专利文摘;从1989年起还根据同一件专利的申请号、公开(告)号不相同的特点,出版申请号公开(告)号对照表,该表从1991年起每年出一册。此外还发行中国专利数据库光盘(CD-ROM)版。二、编排结构与著录 1.编排结构 1 中国专利公报 发明专利公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外观设计专利公报的编排结构基本一致。每种公报均为每年出一卷,每周出一期,某周内容多时则分上下或上中下出版。1993年后为适应专利法修订本的需要,调整部分公报的结构,因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两种专利没有了“申请公开(告)”的问题,公告时即已批准,把原来的“申请公告”和“专利权授予”合并为“授权公告”报道。三种公报的编排结构见下表:三种专利公报编排结构 编排项目公报名称目录文 摘题 录索 引申请公开(告)审定、授予专利事务(生效、驳回等)申请公开(告)*审定公告*授予公告*号码对照表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备 注* 均有IPC、申请号(专利号)、申请人/专利权人索引;授予公告中1993年起有授权公告索引。*1993年开始撤消,并入审定授予公告栏。 号码对照表为申请号/公开(告)号对照表1989年始;发明专利还有审定号/申请号对照表。此外, 1993年后还有授权公告号/专利号对照表。 在上述介绍的编排结构中,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分类,而外观设计专利则采用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分类及排序,为表示上的方便,上述均称“IPC索引”而没分述。外观分类表的大类表刊登在外观设计专利公报第一卷第二期上,可作参考。 此外,在发明专利公报上还有“发明保密专利”项,报道保密专利的授权和解密等事项。 “专利事务”项,是关于专利的实质审查请求生效、实质审查、驳回、撤回、放弃、权利无效宣告和终止,以及专利权的强制许可等的项目公报,共有10多项内容。 2 中国专利索引 a.分类年度索引 分类年度索引指的就是按国际专利分类表分类和排序的索引,或简称“IPC索引”。该索引实际是三种专利全年各期“IPC索引”的累积本。索引按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的申请公开(告)、审定公告、授予公告分列。其编排结构见下表:分类年度索引编排结构编排项目 专利名称申请公开(告)索引审定公告索引授予公告索引IPC索引申请号索引申请人索引IPC索引申请号索引申请人索引IPC索引申请号专利号索引专利权人索引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备 注* 1993年后二种专利的申请公告和授予公告合并报导,其索引项亦随之变化。 b.申请人专利权人年度索引 该索引是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索引的年度累积本,按三种专利依次分列,并以申请人专利权人字顺排列。编排结构见下表:申请人/专利权人年度索引编排结构编排项目专利名称专利申请公开专利申请公告专利申请审定专利权授予申请人索引申请人索引申请人索引专利权人索引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3 专利分类文摘 专利分类文摘只有中国发明专利分类文摘和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分类文摘二种。文摘按IPC号的顺序排列,即先按IPC表的“部”分类成册,各册再按IPC的五级分类类号大小次序排列。文摘前附有IPC三级类号简表,其后附有索引。编排结构见下表:中国专利分类文摘编排结构编排项目 文摘类型IPC简表文摘公开(告)号索引申请号索引申请人索引审定公告索引授权公告索引发明专利文摘实用新型专利文摘应当指出,文摘后所附的审定和授权公告索引,是当年公报二种索引的累积,作为当年审定授权的专利,其文摘并不收录在当年的分类文摘本内或当年二种专利公报上,需通过申请号才能转查。 4 申请号/公开(告)号对照表 1988年前我国专利局对同一件专利给予的专利号、公开号、公告号的号码相同,这就不存在申请号/公开(告)号的对照问题。但从1989年起,对公开(告)的专利申请,申请号和公开(告)号不相同,要索取专利说明书,必须持有公开(告)号,这就需要从某件专利的申请号找出其公开(告)号,对照表的作用也在于此。 该对照表1989-1990年出版第一册,随后每年出一册,为专利公报上申请号/公开(告)号的年度累积本。对照表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分列,并以申请号的号码顺序排列。 2.著录 中国专利公报与专利分类文摘(2)题录(摘自发明专利公报1992,Vol.8 No.49) 审定与授予的题录著录项目有些不同,如: 发明专利申请审定 发明专利权授予Int.Cl.5H03D 7/12 Int.Cl.5G10L 5/00审定号 CN 1019346专利号 89100020.8授权日 92.8.26申请号 90101491.5申请号 89100020.8申请日 90.3.15申请日 89.1.5申请人 福州大学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地址 350002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发明人 林金清 苏凯雄发明人 胡起秀 方隶棠 吴文虎 蔡连红专利代理机构 福建省专利服务中心专利代理机构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唐秀琴 代理人 丁英烈发明名称 一种波导型FET混频器发明名称 语音输入电话自动查号系统 与文摘比较得知,上述题录没有INID码,其余主要项目大致相同。左边的审定号中,CN为中国专利国别代号,其后的第一位数字1为发明专利代号,其他数字为顺序号,B指发明专利申请审定;右边为该项专利获得专利局的审定通过,授予专利权,著录项中就增加了专利号和授权日,其他项目则相同。(3)索引(摘自发明专利公报1992,Vol.8 No.49)a.IPC索引 IPC 公开号 申请号 申请人 发明名称G11B5/65CN1066741A92102669.2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薄膜磁介质中的底层掺杂G11B15/18CN1066742.A911030148.0华中理工大学时钟录写和叠写伺服码电路H01J29/10CN1066747A91103083.2刘金刚高密度单、彩色超薄摄像显像屏上例为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IPC索引。如果是审定专利的IPC索引,“公开号”栏则改为“审定号”;若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公告的IPC索引,“公开号”栏则为“公告号”,“申请人”栏改为“专利权人”;至于年度分类索引,右边最后一栏多一项“卷期号”,如“9-10”,指与其对应的专利的专利公报第9卷第10期9周);其余则相同。b.申请号索引本索引以申请号序号顺序排列。申请公开(告)及申请审定专利均有此索引。著录格式为 申请号 公开号 IPC 申请人 发明名称91103083.2CN1066747AH01J29/10刘金刚高密度单、彩色超薄摄像显像屏911030148.0CN1066742.AG11B15/18华中理工大学时钟录写和叠写伺服码电路92102669.2CN1066741AG11B5/65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薄膜磁介质中的底层掺杂若是发明专利申请审定的申请号索引,第二栏“公开号”改为“审定号”;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公告的申请号索引,“公开号”栏则为“公告号”;若为授予专利的申请号索引,“公开号”和“申请人”二栏分别改为“专利号”和“专利权人”。c.申请人/专利权人索引该索引按申请人/专利权人音顺排序。如上例的IPC索引,把申请人(专利权人)一栏移到IPC栏的前面,其他栏目位置不变,便成为申请人/专利权人索引。在本索引中,上例的排序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华中理工大学、刘金刚。 累积的申请人/专利权人年度索引,同年度分类索引一样,仅多“卷期号”栏,作用同上。 上述三种索引的著录和排序,无论是期或年度索引均相同。(4)申请号/公开(告)号对照表(摘自申请号/公开(告)号对照表-1991) 本对照表按申请号顺序排列。如 申请号 公开号卷期号89107292.6CN1050559A7-1589107297.7CN1050498A7-1589107298.5CN1050577A7-15 若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公开号”栏改为“公告号”。专利公报各期所附的对照表,如公开(告)号/申请号对照表,审定号/申请号对照表等,则分别以公开(告)号和审定号排序,而申请号栏在后,但没有“卷期号”栏。3.符号与代码说明 中国专利的检索工具和专利文献在著录时使用了一套符号与代码,为了便于正确理解其含义,本小节在前述的基础上集中加以归纳介绍。 1 INID码 在专利的申请公开(告)文摘中,用中括号“”标注的为INID码。我国专利文献上常用的INID码有如下几种,其含义为:11文件号(专利号)44审定说明书出版日期12文件所属类别45专利说明书出版日期19出版文件的国家及标志51国际专利分类号21申请号54发明创造名称22申请日57摘要30优先权项71申请人31优先申请号72发明人或设计人32优先申请日73发明人或设计人33优先申请国74代理人43公开(或申请)说明书出版 2 申请号、公开(告)号、审定号、专利号申请号:申请专利时由专利局给予的一个号码。号码由申请年份、专利类型代号、顺序号和计算机校验码四部分构成。如: 89 1 07292 6申请年份+专利类型+当年申请顺序号+计算机校验码 其中专利类型:1-发明专利;2-实用新型专利;3-外观设计专利。公开(告)号:专利局在申请专利公开(告)时给予的一个号码。号码由专利国别代号、专利类型代号、顺序号和专利申请阶段代码四部分构成。如:CN 1 050559 A 专利申请阶段代码中,A-发明专利申请公开;U-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告;S-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公告。 GK和GG两代码:1988年底前GK置于发明专利公开号之前,是公开二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GG置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公告号之前,是公告二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审定号:专利局对申请审定的发明专利给予的号码。号码由专利国别代号、专利类型代号、顺序号和专利申请阶段代码四部分组成,如:CN 1 019289 B SD是1988年前置于审定号之前,为审定二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专利号:当申请的专利被专利局批准授予专利权时给予的号码,该号码与申请号相同,在号码前冠以ZL代码。ZL是专利二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号码构成见申请号。 3 授权公告号 从1993年起,专利局对授予专利权的专利作公告时给予的一个号码。其构成同公开(告)号和审定号。如:CN 1 020001 C C-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若为Y和D,则分别指授予专利权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4 国别代号 若一件专利在某国或国际专利组织申请过专利并确认其优先权的,在“30优先权”项目中有两字母的国别代号,如US(美国)、DE(德国)、JP(日本)、EP(欧洲专利局)等,这些国别代码与WPI上介绍的相同。 4.检索示例检索课题:查“多画面电视接收机”的发明专利。检索途径:中国专利检索工具有IPC分类途径,故从分类途径检索。检索步骤和方法:(1)分析研究课题,选择分类号 多画面电视接收机是一种在正常接收某个频道的电视信号时,可以在画面中任意插入某个频道或其他讯源的电视画面,监收其节目的播送情况,也称“画中画”电视机。目前这一新颖的电视接收技术已在新一代的电视接收机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为了解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专利技术和世界各国就该技术在我国申请专利的情况,用中国专利检索工具作调研。 电视接收机在专利技术的分类中属于电学部分的图象通信和电视类,故选IPC表(第五版)H部,查得IPC五级类号为:H04N5/272,H04N5/45。 (2)查发明专利公报各期的申请公开部分的IPC索引,或年度分类索引中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IPC索引,获取文献线索: 在1991年的年度分类索引查得如下线索:IPC公开号申请号申请人发明名称卷期号H04N5/272CN1054694A90102807.X秦方多画面电视7-38H04N5/45CN1056207A91102762.9汤姆森消费电子有限公司具有画中画处理功能的电视装置7-46H04N5/45CN1057146A91103508.7汤姆森消费电子有限公司图象的不对称压缩7-51H04N5/45CN1057147A91103726.8汤姆森消费电子有限公司并列电视画面7-51H04N5/45CN1057148A91103727.6汤姆森消费电子有限公司电视画面重叠系统7-51在发明专利公报1992,Vol.8 No.48上查得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的脚步陶世龙教学课件
- 幼儿创意画课件
- 德国传统美食课件
- 少儿色彩静物课件
- 时尚的小鸭子课件
- 2025版商业综合体场地租赁分成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电网线路改造工程承包合同
- 2025版草原生态保护合作承包合同样本
- 2025版生物科技研发股东个人股权转让与临床试验合作协议
- 2025版跨境电商平台合作股份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后附专业答案和解析)
- 2025至2030氟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新疆干部出国管理办法
- 学堂在线 日语与日本文化 章节测试答案
- 完善贷款核销管理办法
- DB11∕T 510-2024 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公交公司成本化管理制度
- 公司博士工作站管理制度
- GB/T 17948.7-2025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总则
- 汽车行业研发数据保密协议
- T/CI 312-2024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主体用高强钢焊接性评价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