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运输系统作业.doc_第1页
智能运输系统作业.doc_第2页
智能运输系统作业.doc_第3页
智能运输系统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运输系统概论作业 姓名:葛辰 学号:201011010118 班级:交工1001班1. 雷达测速与激光测速的区别是什么?雷达测速原理:利用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原理,当目标向雷达天线靠近时,反射信号频率将高于发射机频率;反之,当目标远离天线而去时,反射信号频率将低于发射机率。如此即可借由频率的改变数值,计算出目标与雷达的相对速度。雷达测速的特点:( 1) 雷达波束比激光光束的照射面大, 因此雷达测速易于捕捉目标, 无须精确瞄准。 ( 2) 雷达测速设备可安装在巡逻车上, 能够在运动中实现车速检测, 是“移动电子警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 3) 雷达固定测速误差为1km/h, 运动时测速误差为2km/h, 完全可以满足对交通违章查处的要求。 ( 4)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波束有一定的张角, 因此有效测速距离相对于激光测速较近, 最远测速距离为800m( 针对大车) 。 ( 5) 雷达测速仪技术成熟, 价格适中。 ( 6) 雷达测速仪发射波束的张角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指标。张角越大, 测速准确率越易受影响; 反之, 则影响较小。 雷达测速仪以其价格便宜、测速准确、使用方便和在运动中能够实现检测车速, 被公安交管部门作为判断是否超速并进行处罚的首选工具。 激光测速原理:激光测速仪是采用激光测距的原理。激光测距(即电磁波,其速度为30万公里/秒),是通过对被测物体发射激光光束,并接收该激光光束的反射波,记录该时间差,来确定被测物体与测试点的距离。激光测速是对被测物体进行两次有特定时间间隔的激光测距,取得在该一时段内被测物体的移动距离,从而得到该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 激光测速仪的特点: 1、由于该激光光束基本为射线,估测速距离相对于雷达测速有效距离远,可测1000M外; 2、测速精度高,误差1公里; 3、鉴于激光测速的原理,激光光束必须要瞄准垂直与激光光束的平面反射点,又由于被测车辆距离太远、且处于移动状态,或者车体平面不大,而导致执勤警员的工作强度很大、很易疲劳。目前美国激光技术公司已经生产出带连续自动测速功能的激光测速仪,专门用于解决这一问题。东莞市交警支队东城大队使用这种改进后的测速仪抓拍超速车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4、鉴于激光测速的原理,激光测速器不可能具备在运动中使用,只能在静止状态下应用;所以一般交警都把仪器放在巡逻车上,停车静止使用。 5、目前大部分国家所采用的激光测速仪使用的是一类安全激光,对人眼睛安 6、激光测速仪的取证能力远远大于雷达测速仪,因而受到全世界广泛的认可和推广,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洲、瑞典、瑞士、荷兰、中国广东、台湾、香港、澳门等等。 7、激光测速仪的耗电量比较低,两节五号电池可以连续使用20小时。两测速方式优缺点比较: 雷达原理的监测系统应用广泛,具有技术成熟、价格相对较低等优点,容易推广。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一种窄波束高性能雷达,它的波瓣角约在4-6,测速时间可以达到几十个毫秒。窄波束高性能雷达与早期宽波束雷达相比较更适于对单车道超速情况进行监控。宽波速雷达的雷达波发射锥角度一般在10-30间,扫描面比较广,监测区域大,当相邻车道两车并排进入超速监测区域或同车道两车连续进入超速监测区域时,雷达监测系统无法明确认定哪一部车辆违规,很容易造成错抓误判。宽波束雷达的测速时间一般为几百毫秒,因此,车速过高的车辆经过监测区域一段距离后才能测出它的速度,这时可能已来不及捕捉其图像信息,从而造成漏抓或误抓的情况。因此,宽波束雷达不适用于单车道的车速监测系统。与雷达监测系统相比,激光测速具有测量速度快、监测目标准确、测速准确度高等特点,在两车道车辆并行或车辆连续进入监测区域时,可以有效地得到车速,而不会出现错抓误判的情况。此外,由于激光二极管发射率很窄,其侦测器极易接收到精确的波长,因此在日间有强烈阳光时仍能正常操作。相对于雷达,激光测速产品价格较高。2. Google map 查找公交路线的原理? 谷歌地图是 Google 公司提供的电子地图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卫星照片。此款服务可以提供含有政区和交通以及商业信息的矢量地图、不同分辨率的卫星照片和可以用来显示地形和等高线地形视图。在各类平台均有应用,操作简单方便。谷歌首先搜集各地的地理坐标和地名,在地图文件里面有一个极大地数据库,当需要查找路线时在google map的搜索栏里直接搜索所行路线即可。 3. 导航电子地图的格式标准是什么?及各生产厂家开发情况? 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导航电子数据格式标准有:GDF(v3.0/ 4.0)、KIWI(v1.22)、NavTech(v3.0)三种。1GDF格式GDF(Geographical Data File)是欧洲交通网络表达的空间数据标准,用于描述和传递与路网和道路相关的数据。它规定了获取数据的方法和如何定义各类特征要素、属性数据和相互关系。主要用于汽车导航系统,但也可以用在其他交通数据资料库中。GDF格式已为CEN(Central European Normalization)所认可,并已提交ISO TC204/ WG3,最新版本的GDF 4.0极有可能被ISO采纳,而成为国际标准。GDF用ASCII码编码,以单个文件的形式存储,可用通常方式压缩。每个GDF都被分为多个分区,分区包括信息单元和载体单元。信息单元包含载体单元中具体数据的信息,载体单元由Volume和Album组成,Volume是基本的数据组织单位, Album是Volume的集合。GDF对要素属性的定义非常全面,仅对Road的定义中就包括了长度单位、道路材质、道路方向、建筑情况、自然障碍物、(高架)路面高度、平均时速、最高限速、最大承重等20多项,同时还定义了各种要素间的关系。另外,GDF还提供了评价电子地图数据质量及精度的标准和依据,使电子数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据可循。任何公司都可生产GDF格式的数据,GDF标准采用ISO2859质检规范,以保证所有GDF数据的质量精度。2KIWI格式KIWI格式是由KIWI-W Consortium制定的标准,它是专门针对汽车导航的电子数据格式,旨在提供一种通用的电子地图数据的存储格式,以满足嵌入式应用快速精确和高效的要求。该格式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使用。KIWI-W Consortium成立于2001年7月,致力于制定汽车导航用电子地图物理存储格式(PSF)的行业标准。KIWI格式目前在ISO TC204 / WG3中是PSF标准的有力竞选者。PSF的主要载体是CD、DVD和HDD,与KIWI类似的还有许多不同格式,如NRNE等,都是不同公司的自有格式。KIWI格式的最新版本是1.22,可从KIWI-W Consortium的官方网站上下载。KIWI的特点是把用于显示的地图数据和用于导航的数据紧密结合起来,并将数据按照分块方式以四叉树的数据结构保存于物理介质中,不同用途的信息存在不同的块中,从而使数据适合于实时高效应用的要求,其中很多信息以Bit为单位存储,并以Offset量提取其索引。这也就是KIWI在技术上的目标,即加速数据的引用和压缩数据的量。KIWI最重要的特点是其将数据物理存储和数据逻辑结构相结合的优越的机制。KIWI按分层结构来组织地图,并且这种层的逻辑结构与其物理存储也是相联系的。它可以做到在不同的Level层之间做快速的数据引用。因此,针对不同的应用目的或不同级别的用户,可以使用或提供不同抽象层次的数据,例如,对于导航应用提供精度相对较高的立交桥数据,而对于一般应用只需把立交桥表示为若干道路结点就行了。而这两份不同抽象等级的数据完全可以由同一份地图数据按要求提取生成。与此同时,在采用了分层次的数据参考后,会使查询、路径分析、连通性分析等各种算法更加快速。3NavTech的数据格式NavTech公司致力于生产大比例尺的道路网商用数据,包括详细的道路、道路附属物、交通信息等,这些数据主要用于车辆导航应用。NavTech公司自有的商用地理数据库的数据格式是SDAL(Shared Data Access Library),通过SDAL编译器,可以把一般的电子地图数据转换为SDAL格式,进而可以由SDAL程序接口调用SDAL格式数据用于各种车辆导航应用。SDAL格式本身提供了对地图快速查询和显示的优化,可提高路径分析和计算速度,并可存储高质量的语音数据为用户提供语音提示。SDAL格式的标准也是公开的。NavTech还为导航应用提供了一套NAVTOOLS工具,可以较方便地进行基于SDAL格式数据的导航应用开发。NAVTOOL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