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庭连锁酒店上市.doc_第1页
汉庭连锁酒店上市.doc_第2页
汉庭连锁酒店上市.doc_第3页
汉庭连锁酒店上市.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庭连锁酒店上市:两个数字背后的故事 3月5日,汉庭连锁酒店集团向美国证监会(SEC)递交IPO申请书,登陆纳斯达克,拟融资5000万美元,代号为HTHT。 在这份招股说明书中,值得仔细研读的有两个数字:62.67和5000万美元。和去年11月上市的7天相比,创始人何伯权和郑南雁总计持股48.7,在汉庭,仅季琦一人持股为62.67。和如家及7天超过1亿美元的募资额相比,汉庭此次募集金额还不及它们的一半。这两个数字背后还有什么故事? 两轮融资背后 之前对汉庭的几乎所有报道,在2007年中和2008年底,季琦曾在公开场合高调宣布两轮分别为8500万和5500万的融资。 第一轮投资人为鼎晖创投、成为基金、IDG、北极光创投和保银资本。其中鼎晖创投和成为基金是主要投资方。在招股说明书,最后出现的股权比例分别为,鼎晖8%、成为基金8%、IDG4.63%、北极光创投3.43%、保银资本1.16%。 第二轮投资人始终没有透露。记者曾经听其市场部人士提及,第二轮投资人是第一轮投资额较大的三位。其实事实也并非如此。 通过梳理A轮和B轮投资者的进入历程,可以厘清汉庭从外部到底拿到了多少资金。 2007年2月,汉庭向属于季琦的力山投资公司和天使投资人吴炯(现任北极光风险合伙人)分别发行了4000万和400万A类优先股。按照约定,在2009年9月,力山投资将其中的一半,即2000万A类优先股转给另外一位创始人Zhao Tongtong。 2007年3月,汉庭向IDG发行总额为400万美元的可转换本票,双方约定该本票将在2007年6月转换为B类优先股。 在6月B类优先股的私募中,汉庭向成为基金、鼎晖、保银资本、北极光创投和IDG发行了约3200万B类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价值4100万美元,每股为1.27551美元。此时,IDG将之前的可转换本票转为370万B类优先股。 在B轮融资的同时,汉庭授予创始人和投资者多项期权。 汉庭将向季琦本人发行470万B类优先股,执行时间为2007年12月,价格仍然为1.27551美元。同时,汉庭向上述投资者发行1300万B类优先股,价格为1.53美元,执行时间相同。这1300万优先股中,其中1100万在2007年12月行权;220万B类优先股于2008年6月行权;面向成为基金发行的480万B类优先股的期权,最后转移给北极光创投和吴炯,于2008年6月行权;向鼎晖发行的480万股,最后鼎晖放弃行权。除此之外,还有一拨310万股B类优先股,价格为1.27551美元,向成为基金、鼎晖、IDG发行, 均在2007年12月执行。 接着,按照一份2008年1月的B类优先股股票认购协议,季琦、Zhao Tongtong,和吴炯又购买1170万B类优先股,价值1800万美元。 随后,根据一系列事先的协议,又在2008年3月和5月,汉庭向季琦发行1306万B类优先股,价值2000万美元。在2008年5月,向力山投资发行了1300万B类优先股,兑换此前力山投资借给汉庭的200万美元。最后,力山投资的这部分股票又将一半转给了Zhao Tongtong。 按照这些数字计算,其实进入汉庭的PE、VC资本不会超过7000万美元,而相反,季琦通过多次输入资金,季琦和其家人一直保持最大的股东和受益者的地位。 “金融危机前后两家公司采取了不同的融资手段。”中国经济型酒店网CEO胡升阳分析,七天融资的时候是向其他股东借款,汉庭采取了股权融资的方式,意味着季琦自己掏钱可以,但是股权要增加,所以季琦采取了很大比例的股权融资。 毋庸置疑,季琦对汉庭的影响力更大。 “对一个上市公司来说,个人股权多,个人拍脑袋的事情就多了。像七天靠整个团队的力量,谁说了都不算,还是有点像股份制企业和家族企业的不同。”胡升阳说。 无独有偶,一名投资人曾经告诉记者,他的同事曾经因为汉庭融资事宜Pitch(争取)季琦很久,在此过程中发现,季琦对投资人而言比较强势,“常被季琦牵着鼻子走”。 “从好的方面说,季琦个人的能力会发挥到极致,而且产品创新,市场节奏会把握得好些,因为他想做就做了,没有什么太大的阻力。因为他当时从如家出来的时候,他想做一个高端的品牌如家和美,如家董事会基本就否定了这个项目,可能也是这个原因,他希望有话语权,决策权。 ”胡升阳评价。 为什么只是5000万美元 和此前汉庭吸纳的投资基金7000万美元相比,5000万美元的融资规模看起来相当逊色,如同一轮小规模的私募。 在迅速扩大规模的经济型酒店行业,通常一家酒店的前期投入为100万-200万元,玩家们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开店。而且在过去三年中,各玩家都在做“千店梦”,相比如家和7天超过1亿美金的募资,汉庭为什么不需要那么多钱? 一位行业的参与者,目前属于经济型酒店前列的一把手给本报发来的邮件中,对关于上市融资额度比较小的原因,他也表示“听到过类似的评论,业界也觉得比较奇怪”。 他分析可能有几种原因。 其一,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融资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目前的状况,对公司的管理层信心不足,或者股价过高,都会造成融资额度的下调。 其二,上市的目的不是为了融资发展,而是为了现有股东套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要能够将汉庭的股票在市场上以比较高的股价流通,慢慢套现,也可以达到目的。 其三,上市的目的之一是将可转债转化成为股份,减轻债务负担。 至于压力方面,记者查阅,汉庭长期负债部分,2008年汉庭负债2700万元,2009年为8000万元。相比7天上市时的账上还有8000万美元高级债券(2010年10月到期),以及1.1亿元短期和长期银行借款,汉庭算是“宽裕”。而且,2007年到2009年,汉庭收入分别为2.5亿元、8.1亿元和12.9亿元,前两年净亏1.1亿元和1.4亿元,到2009年已经盈利4300万元。汉庭在财务方面压力不算太高。 其四,公司的发展,不需要过多资金,如果融资过多,就会产生浪费。 其五,尽管公司需要,但是对于融资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并不是很看好,融资过多会产生巨大的压力。也有另外一家市场参与者的市场总监向记者分析,汉庭不需要大量资金的原因,是在于汉庭未来的发展可能着力于特许加盟,本身的资金量需求没有那么大。这也许是答案之一。此次汉庭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年到2009年三年间,汉庭旗下逐步拥有67家、167家和236家酒店。 其中,特许经营酒店分别为5家、22家和63家。显而易见,特许经营的比重越来越高,分别占到8%、15%和36%。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09年年底,汉庭正在建设中的144家店中,有123家是特许经营店。 “国内很多酒店到国外上市,募集的资金都比较少。不想把自己股权过分稀释掉,把盘子做小,股价就高,对股东是有利的。”胡升阳分析。他表示,做直营店需要很大投入,如果汉庭接下来的重点是做特许加盟的话,需要的资金就少。“上市之前人们往往看收入,上市之后就看规模了,你做到了全国第几。”胡升阳说。 四分天下? 汉庭上市之后,国内形成了如家、锦江之星、7天、汉庭四家上市公司的格局。从2009年各自的年报来看,四家均为盈利状态,其中几家不约而同公布下一年的开店计划,进一步向千店计划迈进。 与此同时,业界的质疑同样存在。与其中几家有业务往来的旅游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经济型酒店本身经营压力很大,现在高出租率的维护费用是不可持续的,长期的高出租率带来设施损耗,设施会在两三年就需要换,如果不换,服务就跟不上,这样的大规模投入会带来营运成本的进一步压力。 “这是一个典型的泡沫。”这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