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农田的最后一公里.doc_第1页
灌溉农田的最后一公里.doc_第2页
灌溉农田的最后一公里.doc_第3页
灌溉农田的最后一公里.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润农田的最后一公里【主持人一】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代表心声,今天是2011年的1月22号,算算日子,距离咱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农历春节,已经不到20天了。在农历里,“立春”是最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象征着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对农民们来说,立春之后,就意味着春耕的开始,要准备播种下一年的希望了。对粮食生产来说,水就是天大的事。但回想去年的春耕时刻,席卷西南五省市的特大旱灾,让人依然心有余悸。【解说词】2010年的中国西南,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云南、贵州、广西、西川、重庆各地旱情纷纷告急,耕地受旱面积超过1亿亩、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仅云南一省,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70亿元。在大旱过后,有专家指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年久失修,是西南在大旱面前缺乏抵御能力的直接原因。【主持人二】说到农田水利建设,上了年纪的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一个响铛铛的名字:红旗渠。没错,这座建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引漳入林工程,为一个时代的农田水利建设树立了一面旗帜。【解说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的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红旗渠。这座修建在太行山山腰的引水工程,是象征着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的一座丰碑。40年过去了,红旗渠已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它原本的灌溉功能却因为时间的流逝而经受着考验。【同期声】 采访:河南临县居民 渠里没有水了【解说词】 这,是红旗渠末端的一个支渠,由于漳河上游来水日益减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红旗渠的支渠经常会这样干涸见底。【主持人三】红旗渠的支渠,没水了。咋一听,挺不可思议的。但仔细想想,也不是没道理:40年的时间都过去了,当地的水文、地理、气候都发生了改变,当时的建设设计满足不了现在的农田灌溉需要,也挺正常的。虽然咱们现在说的是红旗渠,但其实全国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都存在这个问题,湖北省也是如此。用农民的话说,就是 “用的是大跃进的水,种的是学大寨的田。”【解说词】不是当地人的提醒,记者很难将镜头前杂草丛生的土沟和灌溉渠道联系起来。但即使是这样的沟渠,在钟祥依然担负着重要的农田灌溉作用。【同期声】采访当地水利局官员和农民 老沟渠的灌溉浪费 【解说词】对农民来说,水田带来的是更多的收入,但也意味着更多的用水。用水的紧张,带来的是农田灌溉的高成本,面对窘境,有的农民不得不将水田改成旱田,来减少农田的用水量。【主持人四】 是水库里没水吗?不是,水库里都是满满当当、波光荡漾呀。那农田灌溉怎么还那么难?近几年,在中央财政的大幅投入下,许多病险水库加固了,干渠也修通了,但与之配套的小农田水利设施明显投入不足、带病运行,成为阻塞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丰收水到不了农民的田里去。你想,一个人的毛细血管出了问题,血流不畅,他还不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吗? 【解说词】从200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开始,关于国家要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周家贵已经连续提了7年。在他看来,2010年春天的那场大旱,就是我国农业基础设施长期“欠账”造成的后果。【同期声】采访全国人大代表 周家贵 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问题【解说词】 在这间会议室里,周家贵所在的钟祥市人大第一代表小组的全体成员,就农田小型水利建设这一关系到粮食安全、农民收入的议题,展开过多次热烈的讨论。在每次活动记录的字里行间,都闪动着人大代表们在田间地头走访调研的身影。【同期声】采访第2小组人大代表 鲁昌元 程斌 小组活动的回忆【主持人五】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老化,怎么办?修呀。但问题就来了,过去农田水利建设是靠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的,以前修水利,农民算义务工,打工分,但现在工分取消了,得给工钱。虽然国家每年在加大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但分配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部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同期声】采访全国人大代表 周家贵 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需要专项资金的投入【解说词】冬季,正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黄金时期。在人大代表们的呼吁下,尽管在资金方面存在困难,但当地水利部门,依然对现有的灌溉沟渠进行着有计划的改造。改造一片,造福一片,是他们的目标。【同期声】当地水利官员 现行的小型农田水利计划【解说词】 对农民们来说,这些改造后的灌溉沟渠,给他们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同期声】 采访当地农民 沟渠改造后带来的收入变化【解说词】代表做实事,农民得实惠,对钟祥市第一代表小组的人大代表们来说,这又是一次踏实的履职。【同期声】采访各级人大主任对代表小组履职的评价 【主持人六】 回顾2010的开春,是凝重的,我们在和特大旱灾进行着抗争。灾害过后,必有反思,我们得到的教训是:基础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到粮食安全,农民收入,是不能有任何“欠账”的。打通灌溉农田的最后一公里,才能为未来的丰收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主持人七】 欢迎回来,现在让我带您来网罗天下,炒股票的朋友们,有利好的消息要告诉大家:(网罗天下请主持人多发挥自由评论)1. 农田水利建设概念受益一号文件根据北京青年报的消息,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将明确提出“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而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额就达2.7万亿元。即便2011年延续这个数字,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也将达2700亿元。根据券商报告分析,2011年受益最大的无疑是农业中的水利板块。而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中,产品涉及农田水利领域的主要有水泵以及节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