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earn log地质建模工作流程:地震解释 地质对比 测井曲线加载断层模型 测井曲线处理、解释 油组构造模型 岩石物性曲线 小层构造模型岩性模型岩石物理模型成果输出及地质分析功能键:1、ctrl+Shift+鼠标左键 放大缩小图形。 鼠标左键+上滚轮(鼠标中键), 放大缩小图形。2、ctrl+鼠标左键 图形平移 上滚轮(鼠标中键), 图形平移3、鼠标左键 图形旋转建新工区 lxj1 .pet一、建井文件夹new well folder在Insert的new folders点New Well Floders 1、加头文件 在lxj1.pet Input窗下,右健点Wells选Import (on select)出现Import File输入窗中,点Petrel projects - cha19 Well-data目录, 选文件名:ch19-wellhead.txt文件类型:well heads(*.*)文件格式例子:WellName X-Coord Y-Coord KB TopDepth BottomDepth Symbol 34/10-A-10 60491.7 35683.0 56.6 0 2534 Oil 34/10-A-15 61757.5 30147.1 23.6 0 3133 Gas 34/10-A-21 62165.3 32653.8 12.6 0 2431 Dry 34/10-A-27 66552.1 31629.3 23.6 0 2986 MinorOil .按打开,出现Import Well Heads窗,图如下:在窗口中参考Header info提供的列位置,填好列号,例如井名Name 1列X-坐标X-coordina 2列Y-坐标Y-coordina 3列补心Kelly bushing 4列井符号Well symbol 7列顶界深Top depth 5列底界深Bottom depth 6列在Extend well处选顶扩展或底扩展多少米,例如20米。按OK,确定。如果有不合适的井数据,会有提示指出,表示那些井不被加入。见下图: 完成后,所有井都可在视窗中显示,有视觉和实际两种观察方式。2、加路径和方位数据 在lxj1.pet Input窗下,右健点Wells选Import (on select)出现Import File输入窗中,点Petrel projects - cha19 Well-data -目录, 选文件名:welldev-fw.txt (多井数据文件)文件类型:well path/deviation (ASCII) (*.*)文件格式例子: Note: Well deviation/shape of well (well trace) can bedefined from many different formats. What is describedbelow is just an example:#WellName xuhao DEPTH DEVI AZIM#UNITS#= ch19 1 .0000 .0000 .0000 ch19 2 368.4000 .0000 .0000 ch19 3 400.0000 .4600 263.2000 ch19 4 430.0000 1.0300 242.5600.按打开,出现Match-Filename-and-Well窗,图如下: 注意File Name 和 Well Trace要一致,如果不一致,可点按右列项,设为Create New Well.按OK,确定。出现井信息窗如下选择off shore(海上)/On shore(陆地),按OK确定。出现Import Well Path-Deviation窗如下: 选数据单位Units、角度/弧度;选Input Data,选MD,INCL,AZIM,设置好数据所在列, 按“k for all”健,确认多文件输入。3、加入测井曲线数据方法同上,在lxj1.pet Input窗下,右健点Wells选Import (on select),如下图:一口井一口井的加入。选测井文件:cha19-8_wire.las文件类型:well logs (ASCII) (*.*)然后打开,出现以下界面:按OK,确认。 按OK,确认。输入完毕一口井。Simple well & logs (ASCII) (*.*)二、建井顶文件夹well Tops Folder (加入测井分层文件)、输入测井分层数据(层数据以层底界分层)在Input窗中Well Tops处,右健点按,选import,出现以下窗口:在输入窗Import File中:选定目录:well_data文件名: ch19_welltop-1.prn文件类型:Petrel Well Tops (ASCII) (*.*)打开,出现Import Well Tops:ch19_welltop-1.prn界面:根据header info窗口中显示的测井分层数据列位置,层标志自动填入第5列,填好窗口中Attribu下所对应的列号,按OK。出现下列窗口:将Domain选为D depth,按OK(加入井分层文件)。三、加入手工分层Well section在窗口(W)处加载New Well section Windows可手工加层,如下图在输入窗中出现Well Sections 。在Well Sections处右键单击,出现以下窗口:选择Insert new Well Section,以便插入新的井段,如下图:Well Section 1在Wells处点开+ ,在井号处点右键,出现窗口如下:选Calculator ,计算一条名为L的假曲线, 如下图:在此处输入L=4-1(L为曲线名,4-1为井名),按回车键,就建好一条假曲线,如下图:此处已建好曲线。在Well Section 1处点一下,然后在Wells处4-1、L处打勾选井,就出现右边的曲线图。图中,曲线已显示四、在Well 中加曲线数据五、加断层文件夹 在Insert New Folder 取名 fault 右健 Import 文件类型:seisworks fault 目录在:fault 中,wu.fault_data 六、加层文件夹 在Insert New Folder 取名 Hor 右健 Import文件类型:seisworks horizon 目录在:Petrel projects ch19-hor中七、定义模型 (在process Diagram中,Define Model )取名字八、断层模型 (在process Diagram中,Fault Modeling) 在断层数据线上画棒图九、在复杂地质情况下模型的分块处理办法:1如果一个工区断层较复杂,可以根据情况把一个工区分成好几个断块分别建立模型,然后把建好的各断块模型合成显示,达到效果。建好断面并将井断点与断面拟合后就可以建立分块。1)第一步:在 Fault Models 处单击右键,选Export输出全部断层数据,选择保存目录,取名字如a.fal .2)单击菜单窗Insert ,建立新模型总块和分块。新建好的模型分块如下图所示:总块西块南块中块东块3)击活总块,输入断层数据。4)分别击活分块,并输入断层数据。输入输出格式为:“ Petrel fault model (ASCII) (*.*) ” 。5)编辑各分块断面,颜色填充是双击 ,在 Settings for Fault model 界面中点选项 “Fill between Pillars”,在方框中打勾,然后按“OK”,棒棒间就被充填了颜色。各分块的断层模型见下图:西块模型 南块模型中块模型 东块模型工区模型十、pillar Gridding(柱子网格的建立)分4个步骤:1、确定边界和断层方向边界接点最好放在断层棒处。2、计算2D网格3、计算3D网格4、网格质量控制7 Pillar GriddingPillar gridding 分为两步:1. 根据Key Pillar的中间控制点进行2D 骨架网格的网格化.2.根据Key Pillar的顶底控制点进行3D 骨架网格的网格化.在2D骨架网格的建立过程中, 断层的方向有3种选择. 分别为 I, J 和 A (任意). 定义断层方向后,要定义网格的边界,例如定义一个 boundary. 也可以把断层作为边界的一部分.断层和趋势方向可作为“单元隔离线”.单击Pillar Gridding处理窗口中的 “Apply” . 在处理对话框中, 定义网格的X 和 Y 单位增量. 当产生2D网格时可以直观地跟踪算法. 网格将在边界内产生. 网格被断层和边界分割为单元. 每个单元有一个特定数目的cells, 改变该数目可以改变该单元的网格密度. 记住一个方向上的 cells 数目是一个常数. 换句话说,如果改变一个单元的cells 数目会影响整个网格.当获得满意的2D网格时,就可以产生3D骨架网格.按钮说明:7.1 Pillar Gridding 处理:3D 网格在 XY 的表征一般指的是2D网格的骨架,产生于 Key Pillars 的中间控制点. 除了Key Pillars在空间的表征外,与表征构造信息的Z值没有关系.产生 pillar grid:1. 在处理流程窗口中选择Pillar Gridding.2. 沿着感兴趣的工区数字化边界.3. 单击Apply 运行 2D 网格 处理4. 设定断层I, J,或 A 方向,使算法运行稳定. 注意沿着定义方向的断层的网格排列整齐 .- 对网格进行QC .5. 在网格不规则的区域定义趋势,必要时定义单元中网格的数目.6. 再运行2D 网格处理重复步骤 5.7. 当获得满意的2D网格, 单击 OK 产生 3D 网格.7.1 Pillar Gridding 处理, page 2设置方向:一般原则: I 和J 方向必须互相垂直.1、单击锚点间的线段选择一个断层. 断层上的锚点变成橘黄色. 选择 I 或 J 方向. 或者: 单击一个锚点, 按住Shift键,然后 单击同一断层的其他锚点,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定义断层的某一段的方向.设置趋势1、单击功能栏中的 New I-trend 或 New J-trend 按钮.2、单击断层的一个锚点作为趋势的起点,单击另外一点结束趋势. 趋势可以不和断层连在一起.设置部分网格边界该工具把断层或趋势设置为一部分边界. 1. 选择断层/趋势或部分断层/边界, 单击 Set Part of Grid Boundary 按钮.设置部分单元边界如果想把断层或趋势设置为“单元隔离线”,可以使用该工具. 断层/趋势会把断块分为两部分.备注:断层可以被定义为 I, J 或 A (任意) 方向:这些方向可以和以下按钮结合使用:断层会以实线显示,红色 (J), 绿色 (I) 或 白色 (arbitrary) .趋势会以虚线显示, 红色 (J) 或 绿色(I)趋势/断层中被选择的部分变成蓝色.趋势/断层中被选择的部分会显示为,亮绿,亮红,白7.1 Pillar Gridding 处理, page 3取消边界该工具只有当趋势和断层仅仅作为趋势和断层时才被使用. 例如. 断层不会隔离断层块,趋势只作为趋势使用不作为“单元隔离线”.取消断层该工具只有当用户把断层只作为趋势使用时才被使用.断层不参加模型的建立,尽管它是作为网格处理的输入,断层会以趋势的形式显示,即以虚线显示.备注:断层/趋势的被选择部分变成灰色. 如果断层已经有 J-方向, 会以暗红色的实线显示. 绿色的趋势 (I)会以暗灰色的虚线显示.断层的被选择部分变成虚线. 可以是任何颜色.总结:棒网格处理参数图:地震层位数据的编辑地震层位数据在断层方式显示时,若发现超出断层面的情况,可在断层模型方式进行编辑,具体做法是:用鼠标点击地震线超出的端点,然后按Delete键,逐一将其删除到与断面齐平的位置即可。因为这些多余的数据将参与计算,结果造成沿Pillar产生的拔坡问题。 此方法可解决做horizon时沿Pillar产生的爬坡问题。计算2D、3D网格: 计算2D按apply键。当 2D网格计算完后,如果觉得效果可以,按OK键计算3D网格。按OK后,会弹出对话框,是否产生Top和Base网格,此时按“是” 。 注意:第一次网格计算” Setings”选择 “Create new, named”,可命名3D网格名。如果是要保留每次的计算结果,可顺序命名。如果不想保留以前计算的结果,就选择覆盖,即“Oerwrite the active 3D giidding”。采用在断层上接近点的算法(closet)计算,可得到沿棒顶的层面;而用强制网元(force grid cells)沿断层等距处理则得不到沿棒顶的层面。产生层:当2D、3D网格合格后,就可以产生层。做法如下:在处理对话框中双击 ,出现处理层界面: 按键,产生N个层,然后对应输入地震层和井底界,地震对应是 线所指;测井对应是线所指的关系,每对应选一组就在well或input列按箭头一次。依次加入地震层数据和测井分层数据,设置好平滑参数,一般为2点平滑。各菜单界面如下:一个封闭区域为一个Segments ,设置完参数按计算,完后按计算出层面。层计算方法井点数据地震数据面 地震层面 距离残差 计算结果层面 计算以地震数据为基础,加入井点控制,方法会计算出井点与地震层面的距离残差,并将残差和地震面相加,得到校正后的层面。编辑层面:快捷工具条:使用平滑等工具对产生的层面进行编辑校幅度调整用较少的点,比如1-10均可。大幅度调整用点数大一些,比如10-20均可。层模型调好后,可输出从新计算。输出方法如下图:右键点按HorizonsSettings 点左键出现储层Settings窗,选output菜单,并修改xinc.、yinc.增量,一般为2030 范围。按”Make surface”键即可输出调好的层模型。输出的层模型数据在”Input”窗中,如下图:将输出的模型作为输入数据从新计算一次,输入的数据的参数指派、计算方法与前述相同。在处理对话框中双击 出现处理层界面:其他设置相同,方法可选。按apply开始计算残差,按OK计算新的层模型。从新计算好的模型如下:插入层数据:所有小层都是用同样方法插入1、make / edit polygongs 作多边型并编辑;2、convert to points分层数据转换为点数;3、make surface 作等值图;4、make zone 作厚度图。1、作多边型并编辑1)在Process Diagram(处理流程图)内按钮,屏幕右边出现点编辑工具条,如下图:2)在三维层模型范围画一多边形,用工具将多边型各点范围扩大一些,将整个模型包含在里边。画好的多边型可在INPUT框中看到。 2、分层数据转换为点数1)在INPUT框内井分层的d2处点右键,选Convert to points,将分层数据转换为点数据,如图:(在软件2003中无须转换即可直接使用)转换后的数据放在Input窗中 ,在方框中打勾即可显示。 3)、层输出为了计算等厚图需先输出与次相连的层作为层底界,把计算好的层面加到一起,得到等厚图。步骤:双击“层d31”,弹出对话框,修改X、 Y增量参数,按“make surface”按钮。结果在input窗中可见。方法:见图,在层面上插入层,可根据分层数据计算面,但两翼无井的地方就不知道怎么计 well 1 well n well m 算了,这时后可采用计算层厚度的办法,然后把计算的厚度底层相加得到厚度图。用这种方法可插入多个层。 作等值图在Process Diagram(处理流程图)处双击 图标,出现对话框如下:按对话框中提示步骤设置参数。中间插层:先把要插的层数据转换成点数据,转换数据、改名。厚度计算、双击输出的层d3IV出现setting界面,选输出的d33层,按A处箭头,apply,如果是上层减下层要乘-1,按OK。选为“Thickness”。输入选择:IV-3,polygong22。输出选择:空或左键点surface删除surface,出现对话框,按“否”。取名。参数选择:选thickness(厚度),范围,X、Y增量,计算方法(kriging),最后按“OK”。参数1、参数2窗口把IV层插入III、V层之间。选分层数据。拉角可展示计算项。正在计算。插好的层。效果插好的层面无等值线需要计算:1、输出要计算的层面2在make Horizones中计算等值面见图:注意:应去掉其他yes框中的勾。拟合不好的面,可以选rest选项自动计算,参数如图所示。可达到更好的效果。模型调整:如图,方块较大不便调整。由于网格方格大不好调整,可双击Edges出现setting菜单,如下:选”Edit Draw Style”卡单,在Size处将方块尺寸改小即可。改小的方块如图所示。属性模型1、准备:先把各小层的厚度量出,用作小层的子层个数。一般可输出小层模型,两层相减得出层厚较为准确。另一种方法是在模型中打开小层,直接用标尺量出厚度,再根据细分层厚度决定一个小层中的细分层个数。如图所示:2、层分割 (zone division),即小层细分。首先击活模型名字;在“process Diagram”下的Layering应用程序处双击,出现小层细分界面,如下:A、在zone division列中选择要细分的方法。如Proportional(等份法)、Follow Base(底-顶细分法)、Follow top(顶-底细分法)、Fractions(分数即n/n)四种。一般选择“等份”(Proportional)法。B、将准备好的各小层厚度等分数据在“Input”列中分别输入。C、在以下的三种选项中选择一种等份的方向,Build along:沿垂线方向细分小层。Vertical thickness (TVT):Thickness of a zone, the vertical distance between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horizon of the zone.Stratigraphic thickness (TST):沿地层层面方向细分小层。Thickness of a zone, measured perpendicular to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horizon of the zone.Along Pillar:沿pillars层面方向细分小层。Thickness of a zone along the pillars. This procedure should be used when the pillars are vertical is much faster compared with the calculation of TST and TVT.Has steep slopes:When this is on , the process will use an alternative algorithm, specially designed for models with steep slopes.The algorithm will try to restore the field by removing the faults, and do the calculations on the unfaulted model.It is slower than the default algorithm.Only used for Follow Top or Follow Base.参数实例: Ed3西块小层厚度表 应用程序 小层模型 小层细分参数3、细分层之后的检查方法将图形放大后,可见各小层细分情况,如下图所示。将鼠标移至较薄的小层处点击,在窗口的下方即可出现小层的名字,观察上下层各细分小层的关系,可发现zone21小层参数给得太大(14等份)。调整办法是:降低细分层数,由原来的14层改为6。改后的细分层基本均匀。见下图。根据层厚统计直方图可见,Ed3V-2小层为例,该小层细分层取值范围原先取12,位于直方图右侧下降处,取值偏低,细分层厚度与上下临层相比不协调,根据直方图下降趋势调整为10个细分层后,上下临层较为协调,见下图。总之,作为储层属性计算,细分层数根据甲方或实际地质情况而定,以满足油田开发地质要求为度。细分小层厚度的参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细分小层后,必须进行检查,以使各小层的细分层数达到要求。图为调整好的细分层。Using reference surface 使用参考面If you drop a reference surface in the drop box, the reference surface will be used during the layering.the reference surface is the surface at deposite time, and should not follow the geometry of the grid itself. (A flat reference surface is the same as giving no reference surface)Normally it is used for the Follow Base option, but it can also be used for Follow Top.The best way to generate a dipping reference surface is to use Make Surface, with the Artificial-Plane method where a surface is created from a dip azimuth and a dip angle.The dip angle should not be too steep, normally a few degrees.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values of the reference shouldNot be too large. For these case, the number of layers will be too high and you will quickly run into memory problems, especially when generating properties for the model .Restoring eroded zonesWhen this is ON and the top horizon is eroded , the top horizon will be restored temporarily during processing. The algorithm will restore the horizon by an extrapolated uneroded restored isochore.This ensures acorrect restored horizons in faulted areas.Warning: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erosional horizon and the first horizon below can not be automatically restored, so the interval can not handle erosion.细分层应不小于测井资料分辩率。问题:由于前期网格不规则,后期插入layers时,产生了纵向上不规则的layers。4、小层数据的准备(油气水解释结果)数据准备的工作就是把小层数据表转变为petrel能认识的文件格式,以便将小层数据输入到Petrel系统中。图1是小层数据表;图2是转换后的适合Petrel输入的文件格式。文件中数据排列顺序为:井名,小层顶、底,后跟参数及油气水结论。5、小层数据(即油气水成果)加载如图,在Petrel中加载小层数据表。在well文件夹下选择一个井文件夹,如图所示“留430井区”,在其上点右键,选“Import(on Selection)”,出现界面如下图:(说明:第一次加载是建立与井匹配的文件名和在Global文件夹内的曲线名,如图所示。待选好各列和所对应的曲线名后,按OK后,即在Global中形成文件名只能在件夹处(如“留430井区”)点右键,选“Import(on Selection)”;才有可能选择“Production logs(*,*)”文件类型。只能一口井一口井地输入成果数据,如果在井名处点右键,选“Import(on Selection)”,则没有“Production logs(*,*)” 文件类型的选项。但是如果将所有井文件内容放在一个文件中仍然可以一次性加入PETREL中。例子:在“留430井区”文件夹上点右键,选“Import(on Selection)”,选好各列和所对应的曲线名后,按OK后,即输入完成一口井小层成果数据。注意:在选择各列和所对应的曲线名时,对于离散数据的名字要与连续数据的名字区别开,两者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否则无法在图上表示出来。例如:连续数据名是: SH、POR、SW、PERM,而离散数据名应是:JLSH、JLPOR、JLSW、JLPERM离散数据的图形表示如下: H SH POR SW PERM JSJL 井眼问题:加载到PETREL中的成果数据的处理表达办法一个复合砂层中由三个砂层组成,它们各层的深度一般是首尾相连的连的,如-423井,3116-3122.8米为一复合砂层,它们的深度分别是:3116.0 3120.0 3120.0 3121.0 3121.0 3122.8 这在表格中表达没有问题,但在PETREL中用图形表达就有问题了,原因是层间无间隔,PETREL无法显示,如图所示。根据实验表明层间距应该取=0.05米就可表示,按此修改后,将文件重新加载,即可显示,如图所示。油组模型中的小层插入:1、数据准备 可根据小层的分层数据表统计出n口井某个油组各小层的平均厚度数据,在做小层插入时使用;也可使用区域标准井的各油组小层平均厚度数据作为插层的依据。2、数据准备好后,即可进行插层工作。首先在PETREL窗口左下方“Process Diagram”窗中双击“Make Zones”应用程序。选择在哪个范围插入小层。选择插层方式,一般用使用第一个健插入多个项(插入多少项取决于小层个数)。然后,点击“settings”菜单,出现界面。取消“井调整”选项此时可见“井调整”菜单点亮,选择好其他选项后,按ok。之后打开“井调整”菜单,如下图所示。在此窗口中选择“Across segments”(跨越)、“Use influence radius”(影响半径)等选项和参数,影响半径一般选80就可以了。井调整影响半径究竟取多大,依实际情况决定,可反复调整。方法:选最小曲率调整好后,点击“Zones”回到插层窗口。在窗口中选择参数:输入类型:选percentage(百分数)。(在数据准备时,要计算出每个小层占油组的百分数)。Input:填入百分比。Buld along:用TST.最后一个层的输入类型用rest表示“剩余部分”。最后就是选“Apply”、“OK”进行计算。结果分析:1、如果不选井校正,插出的层面非常平整,但可能小层面与分层数据不一定都对应。2、如果选择了井校正,有井约束时,层面与分层点对应较好。尽管如此,层面调整工作还是必不可少的。3、插好的小层没有等值面(可将horizons在setting中output,然后再输入的办法,可获得全部小层的等值面)。岩相模型分析在具备如下条件下可做此项分析:测井系列:微电极系列测井:微电位,微梯度。电阻系列测井:0.4米电阻,0.45米电阻,0.5米电阻,4米电阻,4.5米电阻,5米电阻。感应系列测井:感应,深探测感应测井,中探测感应测井,浅探测感应测井。侧向系列测井:深三侧向,浅三侧向,微侧向。孔隙度系列测井:补偿中子、密度、补偿声波。自然放射性系列:自然电位SP,自然伽玛, 井眼系列:井径,双井径。测井解释结果:地层特征:泥质含量Vsh,渗透率PERM,生产特征:含水饱和度SW,体积内残余油气体积PORX,体积内残余油气重量PORH。孔隙度和流体体积分析:有效空隙度POR,地层含水孔隙度PORW,冲洗带内含泥浆滤液孔隙度PORF。地层体积分析:粘土含量CL,砂岩SAND,有效孔隙度POR其他:地层真电阻率,冲洗带地层电阻率,SPB*,R25,SP1,PORA*,SP25*,SPBZ*,SPZ*,MMD*,SPR2*,SP2*,LITH。1,在图上卡定范围,计算泥质,含泥砂岩,砂岩范围,用calculator 。公式为:LITH=If(Vsh=60,0,2)也就是:Vsh20、=60,泥岩,输入完后,按回车键开始计算。注意如果有不满足条件的要不断干预处理。直到计算完成。2、在setting fo “lith”中 定义颜色Corlor0 MUD 灰1 SAND 黄2 MUDYSAND 绿3、显示立体图4、Make Sub-Zones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油气管道维护与操作实务中级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预测题解析
- 株洲管理知识培训班课件
- 福州七中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中级晋升面试题详解集萃
- 2025年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期末考试题库
- 2025年金融分析师考试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公布
- 2025年建筑师面试指南模拟题与答案详解
- 食管癌病人护理查房
- 七年级班主任开学第一课课件
- XXX有限公司报销审核制度
- WS/T 427-2013临床营养风险筛查
- GA/T 1047-2013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规范
- GJB9001C内审员培训讲学课件
- 五牌一图(完整版)
- 幼儿园绘本故事:《十二生肖》 课件
- 激光跟踪仪使用手册
- 新媒体运营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