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选用褐煤作燃料的注意事项.doc_第1页
流化床选用褐煤作燃料的注意事项.doc_第2页
流化床选用褐煤作燃料的注意事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于褐煤质收到基水分为30%以上,内水高达11%,经过破碎后的煤粒进入炉内后同860左右的炽热物料接触,煤粒被迅速加热,内水及挥发份迅速膨胀析出,导致煤粒爆裂,故燃用该煤质时原煤粒度控制可以放宽至1215mm;又由于该煤质挥发份含量较高,使煤的着火温度降低,在流化状态下500左右就能着火;又由于该煤质灰分含量较底,灰渣含量较小,故锅炉可靠性大为提高;又由于该煤质灰分中sio2含量较小,对锅炉受热面磨损较轻。综合以上各点,燃用褐煤的锅炉具有极大的优势。! 2 R/ B8 F5 : K# l* K% L0 G3 m$ y9 e* k1 M, 7 A炉膛采用裤衩腿、双布风板结构,炉膛内蒸发受热面采用膜式水冷壁及水冷壁延伸墙结构。采用水冷布风板,大直径钟罩式风帽。P: R) c4 x8 X5 A在炉膛上部左右两侧各布置有2个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分离器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锥形。每个高温绝热分离器回料腿下布置一个回料阀和一个外置式换热器。回料阀为气力式自平衡型,流化风用高压风机供给。每个回料阀一侧与炉膛相连,另一侧与外置式换热器相连。分离器分离下来的高温物料一部分直接返送回炉膛,另一部分通过锥型阀进入外置式换热器,通过调整锥型阀的开度来控制外置换热器和回料阀的循环物料分配。在炉膛两侧下部对称布置4个外置式换热器。靠近炉前的两个外置式换热器内布置高温再热器和低温过热器,这两个外置式换热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调节再热蒸汽温度;靠近炉后的两个外置式换热器内布置过热器I和过热器II,这两个外置式换热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调节床温。. S a2 MU8 c$ u炉膛、分离器、回料阀和外置式换热器构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物料循环回路,煤与石灰石在燃烧室内循环往复接触,最终完成煤的燃烧及脱硫反应。烟气及细颗粒飞灰进入尾部对流烟道,飞灰由电除尘器收集。! x. D% O + a) Q2 B) d9 u为了减少燃料对外的散热及防止受热面、炉墙的磨损,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部衬有大量的耐磨耐火材料,耐磨耐火材料主要布置在水冷风室、燃烧室密相区、旋风分离器、回料阀、外置床及冷渣器内部。* w# f; A t$ F : T& % n+ v$ H1 P& Y- o! S/ 4 8 + l运行中的控制重点; + & M Y# . y+ Z/ Ks# . s! K7 % X8 g1结焦预防控制/ A% n+ S8 n+ 4 |+ I: & G5 N* j. h7 W循环流化床锅炉是靠床底部的一次风把物料流化并循环燃烧,其循环回路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内循环是在炉膛内完成的,其流化动力是一次风;外循环是在分离器、回料阀、外置床内完成的,其流化动力是高压流化风。床面结焦,主要是指布风板上的物料因为流化不良、超温结焦。/ S& T8 M1 e; ( t5 m# a b0 , q0 c(1)流化不良的预防方法:/ HN: O H8 N1 h7 q2 o9 H+ K! H3 o必需保证布风板风帽小孔的畅通,这就要求在加床料之前把风帽小孔及床面清理干净;; , g( I P6 k% M& n/ Y: N- |* wN8 3 . v. X! z运行后一次风量必需大于临界流化风量;6 N7 & c# h f8 w8 T8 Fl/ m- * x6 H0 b) 6 ? _升温升压过程中,控制升温速度,防止炉内耐磨耐火材料脱落堵塞风帽;原煤粒度控制在610mm之间,避免因为原煤粒度过大流化不良; V H& P2 i1 gR5 C% J* z% B) p: i1 E+ G1 q2 T控制燃煤中矸石及铁块的含量,定期将大颗粒物料排除,确保流化良好。3 g+ t# t6 H0 j7 i, n8 m% S( C$ M?0 p9 k! w1 M在升负荷及调整过程中,加煤和调风不能猛增猛减。/ G* 3 yv9 + A; e# J+ Q) E( B* _x6 z! l% h% # S(2)超温结焦的预防控制方法:% V: n; m; . c! n k+ ! c Q8 P7 |; I6 a由于小龙潭褐煤灰变形温度仅1060,因此床温不能控制过高,运行时控制床温在860900之间;炉膛布风板床温控制靠调整外置床返料量和密相区物料高度来实现;回料阀布风板、外置床布风板、冷渣器布风板床温靠调整高压流化风量及床料量来实现。( 6 B# B0 J# j2 / w6 m9 h0 q# F2 o控制合理的床压,防止燃煤直接接触风帽造成燃煤堆积爆燃超温结焦。1 t3 s$ Y5 R0 e1 ?6 A # I0 |z/ V3 b! S8 x点火启动阶段,控制合理油枪配风,保证燃油完全燃烧,避免未燃尽油雾沾附在煤粒上造成结焦。( * 3 M( l6 m# x t( W, - W7 - Q, B: AO 1 ( a2两床失稳预防控制/ B; B) # H4 x# O c( u; n9 K; ! m8 A& H5 N/ Y) p3 U w$ Y由于此锅炉炉膛为裤衩形,布置了双布风板、双燃烧室,床下燃烧器分别布置在两布风板下,床上油枪分别布置在两燃烧室密相区下部,给煤点分别布置在两燃烧室上部,每侧两套给煤系统。所以,如果两侧燃烧负荷如存在较大的偏差,就可能导致两床失稳,引起床压波动,严重时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在运行中,应从以下方面加以重视: p5 S5 t/ O N: r& P3 i c7 S% T; Z) i1 Y6 w( U4 R) ) a(1)运行中给煤、返料量、排渣控制合理,保证两侧床压一致。/ n+ / b6 I. y& m& M0 d4 |5 o; q# 3 u# f4 pm(2)给煤量调整时应将各点给煤均匀,使燃煤在整个床面分布均匀,如一侧给煤量减少时,应立即减少另一侧给煤量,控制炉膛两侧床压偏差小于2.5kPa。: n: M2 ( W* R(3)炉膛两侧外置床返料量调整基本一致,避免因为返料量偏差而产生床温床压偏差。5 V - j 2 q(4)调整炉膛两侧风量及给煤量,使两侧床温及一次风量均衡。5 F6 g, R N0 9 c3 y) f% c% i/ U+ F j/ q% f/ q- A+ $ m9 b7 I% g5 A5 n3汽温超温预防控制j# 2 J/ uc: o6 r/ o3 q3 lk2 3 b5 t9 X8 Y由于小龙潭褐煤飞灰容重较小(0.85t/m3),导致稀相区飞灰份额增大,炉内热量分配与设计值出现偏差,因此应加强各风量、减温水量和外置床的控制,防止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超温事故发生。在调试及运行中,应从以下方面加以重视:9 r* o+ R+ ) 1 N! u0 x; v, L6 y% r* * O(1)运行中升降负荷时要缓慢进行,升负荷加煤时操作幅度不能过大,且应先加风后加煤,减负荷减煤时操作幅度也不能过大,应先减煤后减风,并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给煤机断煤时应立即减少一次风量,防止煤粒在分离器内燃烧,造成分离器出口烟温升高,导致过热器、再热器汽温超温。恢复后加煤加风速度不能过快,保证给煤着火迅速。0 e. ! F1 ) n; s6 C(2)由于小龙潭褐煤内水含量较高,虽然热爆特性较好,仍应控制入炉煤粒度在810mm之间。; Q, w& k: c N+ j5 F4 y8 R, o# U(3)合理调整外置床流化风量,防止外置床流化不良结焦,造成过热器、再热器汽温超温。合理调整外置床进料量,控制外置床内各级过热器、再热器进出口汽温在设计范围内。3 W0 rr1 v$ / N6 P: x(4)调整一次风量大小,以使炉膛浓相区和稀相区热量分配合理,控制炉膛出口烟温,保证尾部烟道过热器、再热器管换热系数合理,避免因换热系数过大而超温。 s& q6 j/ GL3 J) n6 h6 l(5)加强尾部受热面吹灰,减少积灰及烟温偏差形成的汽温超温。, F3 v! E& G. E) p* L(6)高加停用及低负荷运行时注意调整减温水量和入炉一、二次风量的大小。% y! q& Y. n) 3 w* B(7)运行中可适当增大床压,增大炉内灰浓度,保证合理的炉膛吸热量。, q6 O$ h; G G* ) 4堵煤预防控制2 C) g6 O# C7 N _% n# b$ 7 B1 u# e循环流化床锅炉无煤粉制备系统,粗、细碎煤机将原煤破碎成68mm的煤粒后进入原煤斗,再通过给煤机直接进入炉内。由于破碎后的煤粒表面积增大,加之小龙潭褐煤全水分高达30%,内水分高达11%,极易在碎煤机、原煤斗、给煤机落煤口等部位发生堵煤现象。堵煤时将直接危及锅炉的稳定运行,主要故障有:5 O) M2 x* Q8 M& S P/ K4 ! e; C; 5 (1)原煤破碎设备堵塞:原煤破碎设备堵塞是指原煤粘在破碎机出口及入口管道上,导致下煤不畅输煤中断,或原煤粘在破碎机内部导致破碎机堵塞;% g8 e5 a k! A& M0 q4 9 C6 t# F# ns3 r(2)原煤斗堵煤:原煤斗堵煤是由于破碎后的煤粒在原煤斗内受到挤压,导致在原煤斗内搭桥下煤不畅;且原煤斗设计为方形,原煤和煤斗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下煤阻力增大导致原煤斗堵煤;5 C+ k8 X p3 q# ! VU8 d; i7 t- q5 m(3)落煤口堵煤:进入落煤口的煤粒由于受到回灰的加热,导致煤粒中外水分大量蒸发,上升水蒸汽在落煤口聚集并冷凝成水滴,最终导致煤粒搭桥堵塞落煤口。% R$ o2 x8 Q: G. , Se1 rZ9 h3 H( F$ K$ s; / f; Bc& X$ g2 K(4)运行中不但要加强给煤设备的监视及维护,还要注意以上区域是否堵煤,如发生堵煤应及时疏通,在给煤恢复后应注意燃烧及汽温的控制。% F0 L: Z( CC* I6 V- + n3 x6 q3 K) b* M. 8 y v5耐磨耐火材料脱落预防控制1 S# , 4 H7 ) q, w6 ?- V* g: P% y% q( 5 t, s7 R5 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