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洞沟乡郑寨子村创建县级生态环境示范村工作总结郑寨子村位于石洞沟乡东北12公里处,辖6个村民小组,270户1269人。全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通讯便捷,土地总面积66919亩,占全乡的三分之一,耕地面积6406亩(其中小型水地821亩,沙旱地5585亩),林地28692亩,人工草地15589亩,盐碱地17188亩,羊子饲养量9882只,存栏6487只,生猪存栏330只,大家畜149头,舍饲养羊、辣椒蔬菜和荞麦种植是该村的主导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4832元。开展生态村建设是创造最佳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是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我村紧紧跟随“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的步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和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形象为宗旨,为生态示范村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 近年来,我们郑寨子村在县乡两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克服困难,使生态村创建工作取得了实效。结合本村实际,我村组织全村上下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较好地巩固了创建成效,并使生态创建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如今生态良好、环境整洁,无脏乱差现象,基本达到创县级生态示范村标准要求。我们通过生态村的创建,较好地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保障了农民身心健康,使全村逐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好生态村的创建工作,村支部一班人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统一搞好生态村创建工作,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此基础上,及时召开村支部扩大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利用多种宣传形式,认真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明确目标任务,把生态村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在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上求突破,加大组织领导力度,由村支书亲自抓,主任具体抓,其它领导包片抓,做到任务明确,措施落实,责任到人,投入到位,从而增强了全村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创建、广泛发动和组织引导全村力量踊跃投入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行动中来。在生态村创建中,我们在乡村两级职能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创建规划,对创建目标和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和量化,做到人人有目标,个个有任务,大家有职责,全村齐动手,使生态村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深入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以“五清五建”为核心内容,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一)清晰思路,建立项目引进带动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村自从创建生态环境村以来,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促进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为思路,全力争取项目建设,促进全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争取资金实施改厕改圈改灶建设;全村打水井200多眼,大大改善了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条件;争取到郑寨子村通村公路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中;每年进行植树造林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实施以草代牧,以牧种草的方针。(二)清理垃圾,建立生活垃圾管理制度。设立了垃圾填埋场,定时、定点、定人、定酬,日产日清,通过生活垃圾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填埋处理率均达到98%以上。农用薄膜回收、综合利用率基本上达到100%,组织农户生活垃圾定点堆放,逐步做到了不在沟边桥头、房前屋后、道路两侧乱堆乱倒生活垃圾,避免了二次污染,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三)清运粪便,建立人畜粪便管理制度。前些年,许多农户的露天茅厕、露天粪缸、粪池一遇到大暴雨,粪便溢出到处流;家禽散放,家禽粪便到处见,蚊蝇乱飞,又脏又臭,严重污染环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消除了农村的上述不良现象。村民建楼房时逐步建起了三级化粪池,农户家禽实施了圈养,畜禽粪便及时打扫、收集、上堆发酵。通过广泛宣传教育,使广大村民懂得了充分利用天然有机肥料下田沃土的好处,既为增产增收节省成本,又使人粪便下雨不下河,不污染,从源头上消除了蚊蝇滋生的土壤,为清洁美化环境创造了条件。(四)清理秸杆,建立秸杆综合利用制度。在夏、秋收种季节,我们利用各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教育,使村民了解秸杆焚烧烟雾弥漫、烟尘冲天,不但会污染生活环境,影响气候,而且还会引起火灾事故,造成不必要的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建立了相关制度,禁止在大田焚烧秸杆,禁止随意将秸杆抛入沟,一旦发现立即制止,久而久之,使村民能自觉地因地制宜实施秸杆粉碎还田,青贮氨化或作为畜禽饲料进行综合利用。(五)清理乱搭乱建,建立村容村貌管理制度,在清理乱搭乱建过程中,我们及时提供线索与镇土管规划部门进行拆、停措施,使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达标。回顾总结我们村在生态创建工作中倾注了不少精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存在着一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