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盛开在东方沃土上的两朵“纯美之花”悉多与娘美的形象比较龙本洲(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 贵州贵阳 邮编:550025)摘要:在印度文学史和中国侗族文学史上,有许多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妇女形象,但是,象悉多和娘美这样影响深远的人物却并不多见。虽然两位女性形象出自不同的国度,但是却有许多的可比之处。两位妇女形象在对爱情的忠贞、反抗的性格、结局方面都有着相通之处.然而在爱情观、反抗斗争的手段和对象、抗争的目的等方面却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并浅析她们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原因。关键词:悉多 娘美 比较作者简介:龙本洲(1984)男,侗,贵州省锦屏县人,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Abstract: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in India and China, the Dong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there are many lifelike image of Womens distinctive character, but as noted more than mother and the United States so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figures are few and far between. Although the image of two women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but there are a number of comparable, in the image of two women on the loyalty of love, against the character, and both have the same outcome, however, in love, the struggle against the Means and objects, the purpose of the protest has had a distinct personality, the paper on the above aspects of the elaborate and shallow analysis of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Key words:xiduo niangmei Comparison一悉多是印度著名的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中的妇女形象。她是遮那竭国王在犁地时发现她之后就把她收养了。“悉多”是犁沟的意思,辽阔的大地是她的母亲。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很快到出嫁的时候了,遮那竭国王为她举行了拉神弓招亲,结果,罗摩不但把神弓拉满了而且把它拉断了。就这样,悉多成为了他的妻子。由于王权争夺,罗摩被小皇后设计流放森林十四年,悉多也跟着他历尽千辛万苦流放回来,就要享受幸福的爱情生活了,不想罗摩登上王位后,由于听信流言,把怀有身孕的悉多遗弃在恒河边。娘美是侗戏珠郎娘美中的一个妇女形象。她和珠郎在行歌做夜中相识、相知到相爱。由于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和舅家的逼迫,她便与珠郎破钱(清代质量最好的铜钱,侗族青年十分珍爱,用刀把它砍成两半,男女各一半,作为定情的信物)私奔。然后他们来到了从江的贯洞,由于当地财主银宜贪图娘美的美貌,就假惺惺的与珠郎结为兄弟并让他们住在他家做长工。有一天,财主让珠郎去放排,趁机想引诱娘美,但遭到娘美的严词拒绝,财主怀恨在心,勾结款首(由民主选举产生,一般多由社会经验丰富、办事精练、公平正直、热心公益、明理能言、威望高和熟悉族规侗理的乡老担任。)设计在珠郎吃“枪尖肉”(一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对天盟誓活动,相传在吃枪尖肉时,谁有异心,法枪会自动把他刺死)的时候把他杀死了,娘美知道后悲痛万分,发誓要为珠郎报仇,从此,娘美就走上了为珠郎复仇的路.二文学要有比较才能鉴别,才会了解对比双方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找到了差异,才能认识两者的独特性,探索独特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研究它们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从而认识和掌握文学的发展规律,促进和繁荣文学创作。从悉多和娘美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两个人物形象在对爱情的忠贞、反抗的性格特征和结局方面有许多的相同之处。在这里,我们首先来谈谈两位妇女形象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在罗摩衍那阿愈陀篇的开始,悉多以一个忠实的贤妻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史诗的作者就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去刻划她的性格,描写她如何忠于罗摩,描写她多么的贤惠,而是借助罗摩被无辜流放,悉多坚决陪同罗摩去森林,以及罗摩不同意带她去森林这一具有矛盾冲突的情节,浓墨重彩地刻划悉多对丈夫的无限忠诚,与丈夫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为丈夫分忧解愁的性格特征的。罗摩遭贬逐,她本来可以留在宫中享福,不必去森林吃苦,罗摩叫她不要去,但是,她坚决要陪同罗摩到森林去受苦,要去服侍罗摩, “罗摩呀!如果你今天,要到那森林里,那么我就在你前面,踏倒杂草和荆刺。”“我不愿居宫中,我不愿成神仙升入天庭,任何时候我都要服侍我的丈夫,这样才最使我快乐高兴。” 1但是,罗摩还是执意不带她去,又对她讲述森林中的种种艰难困苦,再三劝她不要去,她自己也知道,“在森林里艰难困苦决不会少。”但是,她对此一点也不害怕。她无所畏惧,非要跟罗摩去森林里“共尝快乐和悲伤”不可,她说,“只要跟罗摩在一起,躺在绿草如茵的地上,比铺着毛毯的床铺,难道不是更加舒畅”;只要跟罗摩在一起就是天堂,而离开了他,就是地狱;只要同罗摩在一起,“即便是死也是快乐”,而只要同罗摩离别,“就等于把性命丢弃。”所以,如果罗摩不让她去,她“今天就要服毒,决不住敌人的房子里。” 2她说的话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对罗摩的深厚感情,掬出了一颗无限忠于丈夫的纯洁的心。“爱”与“忠”往往是分不开的,“忠”不一定“爱”,但“爱”一定会“忠。”有爱情的忠是自觉的,无爱情的忠则往往是受伦理道德或社会风习所束缚的。悉多爱罗摩,而且始终不渝,所以她自觉地只忠于罗摩一个人。她说:“三个世界我都不要,我只想忠于自己的丈夫。” 3可见,在悉多眼里,没什么比忠于罗摩,保持自己对罗摩的贞节更重要的了。只要保持自己对罗摩的贞节,才可能赢得罗摩的爱,才可能依恋在罗摩的身边,才可能过上幸福的的夫妻生活,否则就会被抛弃,就会落个非常可悲的下场。在请求罗摩带她去森林时,她满怀深情地对罗摩说,“英雄呀!你可要知道,我完全遵照你的意志去办,就象莎维德丽那样忠于鸠斯摩那的儿子萨多也梵。”“纯洁的人!除了你一个人外,我决不会象玷污门楣的女人那样,就是在心里也决不会向别人看一眼,罗摩呀!我一定要跟随你前往。” 4不仅如此,而且,“没有任何一件宗教苦行,能够同忠于丈夫相比”。 5我们知道,在印度教徒心目中,“宗教苦行”是多么重要,而悉多认为“忠于丈夫”比“宗教苦行”更重要。这就说明,悉多视忠于丈夫高于一切。对丈夫保持忠贞,对丈夫的崇拜与服从已经铭刻在她心里,成为她生活的最高准则,和她对罗摩的真挚的爱情融合在一起。这就明白地告诉我们,悉多对罗摩的忠贞的确是自觉的,无限的。然而,史诗的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里,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似乎觉得这样还不足以说明悉多的忠贞。于是,又把悉多放在更加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去刻划她的性格,以便进一步证明她对罗摩的“忠贞”。在悉多被劫持到楞迦岛后,史诗作者运用大量篇幅描写她为保持自己的“贞节”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十首魔王本来有无数的老婆,但他被悉多的美貌吸引,千方百计要悉多做他的老婆,而且要立她为“第一王后”。如果悉多做了他的老婆,就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悉多对此不屑一顾,一心只想念罗摩。十首魔王眼看利诱不成,便采取强硬措施威胁她,折磨她,派罗刹吓唬她。但是,这一切对她毫无用处,她面对凶恶的十首魔王,宁死不屈,与他展开了面对面的英勇斗争,痛斥十首魔王:“你打我的主意白费心机,好象坏蛋希望解脱,坏事情我从来不做,我出身名门大族,我的夫就也有道德,用权势,用财富,都不能引诱我上当;我只属于罗摩一人,好象光线属于太阳。” 6十首魔王终于奈何她不得,她保住了自己的贞操。这些都可以表现出她对罗摩、对爱情的忠贞。在珠郎娘美中,娘美原本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文静而不拘束,安分却不呆板,完全是一个可爱的少女形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脱去幼时的孩子气,开始热烈地追求恋爱自由,然而,对于别人来说,跟自己心仪的人在一起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对于娘美来说却是困难重重,父母强烈地反对她与家境贫寒的珠郎交往,娘美在亲人和恋人中作了艰难而痛苦的抉择,最后选择了恋人。她冲破重重阻隔,与自己心爱的人珠郎私奔并连夜和珠郎破钱盟誓:“生要共火塘,死要共山头,杨梅老树来作证,月亮婆婆看得清,如今我俩破钱来盟誓,愿结夫妻一世人,哪个中途丢钱变心意,刀砍雷劈火烧身,要象王素与月长相伴,生不离来死不分。” 7在他们的盟誓中,虽然没有罗摩衍那中那优美的语言,但是朴实无华的语言并没有掩藏住娘美对珠郎的一片忠心,娘美如果不是为了忠于自己冲破重重艰难所得来的爱情,她会抛弃自己的双亲而跟他私奔吗?更何况珠郎又是一个穷小伙,跟着他出走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困难,而且日后茫茫无际的生活不知道何处才是幸福的彼岸。娘美在跟珠郎出走的时候想到了这些,心情变得忧郁和沉重,而且多愁善感,沉默寡言。他们在出走后每前进一步,她的心里都充满了一种忧虑,但是娘美却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出走的路途遥遥而又没有方向,不知娘美忍受了多少饥饿、风餐露宿的痛。最后一直走到从江贯洞,由于当地的财主银宜贪婪娘美的美色而请他们进他家,到此为止,娘美都没有向珠郎抱怨过什么。在她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追求自己的爱情,既然爱了就要一如既往地爱下去,不能半途而废,虽然到处漂泊,无家可归,但只要跟自己的真爱在一起,相信再大的困难也是难不倒她的。作家对娘美对爱情的忠贞的描写并没有停留在此,而是把她放在矛盾冲突中去刻划。在珠郎被财主支使去为他放排的时候,银宜看见娘美一个人在家,他早就垂涎于娘美的美貌,现在正是绝好的机会,便死皮赖脸地要娘美做他的小老婆,利用各种方式威逼利诱,但娘美对此不屑一顾,一心只想着珠郎,并把银宜痛斥一顿:“茶花不怕霜雪欺,阳雀懒听乌鸦叫!”但银宜却边笑边递银元宝给娘美,娘美硬是不接。她板起脸骂道,“马脸长长有鬃遮,牛脸厚厚不知羞。我告诉大嫂和乡亲,看你脸面往哪收”?8最后银宜被娘美骂得无地自容而灰溜溜地跑了。娘美最终保住了自己的贞操。这里表现出来她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和“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反抗邪恶势力的坚强意志和永不衰竭的斗争精神。但是,应当指出的是,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却并不在这里,他的目的在于表现娘美的忠贞,表现她对珠郎忠贞不渝的爱情。其次,两者都具有反抗精神。无论是在罗摩衍那还是珠郎娘美中,都不乏对两位女主人公反抗精神的描写。罗摩衍那中,悉多并不完全是一个百依百顺的妻子,而是一个具有反抗性的女性形象。她遇事有自己的主见,而且她的主见往往是不可动摇的,不管是谁,不听她的,她都不客气,都要坚决反对,不留情面。罗摩战胜十首王以后,责备她不贞而不肯收留她的时候,她的反抗精神和斗争精神比较充分地表现出来了。悉多对罗摩的冷酷无情并没有屈服,她一点也不示弱,而是据理力争,批评罗摩。她说罗摩那样责备她是“小人骂小人,好象平常人一样,把我看成平常人”。9悉多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是一个有追求并有自己美好理想的女性。她爱罗摩,忠于罗摩,也希望罗摩真诚的爱她,忠于她,她希望能过上相亲相爱的夫妻生活。所以她不能容忍罗摩这样待她,她要反抗,要斗争,决不跪倒在罗摩面前求情。她毫无惧色地纵身投入到大火中,接受火神的考验,对罗摩的冷酷无情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和斗争。随着对罗摩认识的加深,悉多的反抗也更加坚决和彻底。罗摩复国后,因听别人议论悉多不贞就把她遗弃了。悉多对此非常气愤,说:“如果除罗摩外,我从不想别人,那就请大地之神,露出缝隙让我进。” 10 “果然,大地裂开,狮子座涌现出来,大地女神把悉多抱起,把她放在宝座。悉多坐在宝座上,一下子没入地中。” 11这里再也明显不过地表现了她与罗摩的决绝态度。她的这种反抗精神,在古代社会是难能可贵的,是应当肯定的。在珠郎娘美中,娘美的反抗精神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对旧习俗的反抗和阶级压迫的反抗。当她的父母强烈地反对她与珠郎行歌坐夜时,她对母亲说:“你看村村寨寨,哪个姑娘不坐夜,我为哪样不能行歌坐夜?” 12当她知道父母将提前把她嫁给她表哥时,连夜就跟珠郎破钱盟誓,双双私奔,毅然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表现了她对“女还舅门”这种包办婚姻旧习俗的反抗。他们历尽千辛万苦逃到从江九百贯洞地方时,谁知道刚出虎口又入狼窝-落入了当地财主银宜的魔掌。从此,娘美由反抗旧习俗转向了对阶级压迫的反抗斗争。特别是珠郎在款会上吃“枪尖肉”被银宜杀害后,娘美就完全走上了反抗封建阶级压迫的道路。她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当地苦风大爷的帮助,不但让财主把珠郎的尸骨找到了,而且把银宜杀死在他自己挖的用来埋葬珠郎的坑里,并把财主的头割下,用围腰包回家,往财主家的走廊一扔,然后就大踏步走了。这里充分表现了娘美反抗阶级压迫的坚定果敢,也可以感知娘美在失去自己心爱的人后悲痛万分的心情。从而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官逼民反的,试想有谁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愿意走上一条不归路呢?最后,结局相同。 两位女性形象的结局都是相同的悲剧性的结局。虽然造成此结局的原因不尽相同,但结尾都是一种令人心痛的局面。罗摩衍那中,悉多为了能与罗摩在一起,放弃了宫中的优越舒适生活和富贵荣禄,选择了毒蛇猛兽、烈日风雨、自然条件恶劣的森林流放。但当悉多陪同罗摩流放归来,以为苦尽甘来的时候,罗摩却出于所谓民众的压力,把身怀六甲的悉多遗弃在恒河边。这时,她希望与罗摩共同生活的希望破灭了,她追求的理想得不到实现,得不到罗摩的爱情了,而一个怀有身孕的女人被遗弃在外,无依无靠,让人读到此不觉为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而潸然泪下。珠郎娘美中的娘美同样也是命运多舛,从一开始,她为了爱情,抛弃了一切,包括自己的亲生父母,一心只想能与自己心仪的爱人在一起,共同度过相亲相爱的一生,经过了千辛万苦的奔逃,却不知道刚出狼窝又入虎口,财主银宜为了得到娘美,勾结款首蛮从,设计把珠郎害死了,这种打击对本已经一无所有的娘美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在异乡,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在失去自己生存的精神支柱后,应该何去何从,让娘美感到十分的迷茫。原本所憧憬的美好的爱情生活就这样灰飞湮灭,幸福的男耕女织的理想生活图景象七彩的肥皂泡毁于一旦了,让我们不得不为她的悲惨境遇流下同情的泪水。以上所陈述的,为两位女性形象的相同之处,但是,为何两者会有这种相同点,原因何在?依我个人之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 “为了忠贞不渝的爱情”,难道不是吗?罗摩衍那中,悉多为了自己的爱情,不惜放弃宫中的舒适生活,选择了跟罗摩一起流放森林十四年。十四年,对于历史来说,是很短暂的一瞬,而对人生来说,却是不短的岁月,人生能有几次十四年呢?况且,流放森林,对于一个公主和王妃来说,是一种严酷的考验,但是悉多却认为,丈夫在受苦,妻子在享受是不可接受的。因而她选择了与丈夫同甘苦、共患难。不仅如此,当悉多在被罗波那劫到楞迦岛上以后,面对十首魔王的威逼利诱和采取的各种强硬措施,她都展示了面对面的英勇斗争,痛斥十首魔王。如果不是为了爱情,她就可以在楞迦岛上享受荣华富贵,而且还可以做个“第一王后”,何苦要回到森林遭受恶劣自然条件的折磨?虽然最后罗摩遗弃了她,但是她还是坚强地活下来并抚养大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她为了什么?为了与罗摩和好,共同生活直到白头偕老。但,罗摩依然没有接受她,依然要她当众证明自己的贞洁,要“使她自己干净” 13最终,悉多不得不跳进裂开的地下,去证明自己的贞洁,而现在她也把罗摩的面目看透了,她失望了,虽然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她对罗摩的爱情已经死了,相信罗摩就算最后接受她,她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爱情了。在珠郎娘美中,从开始到结尾都是以爱情为线索的,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娘美遭到父母的反对,不能与珠郎好,但她还是不顾一切地与珠郎私奔,也许,这个时候她并没有想到私奔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一心只想到要跟自己的爱人在一起。虽然私奔后她将一无所有,甚至连亲友也会失去,幸福的彼岸不知在何处,所以她在私奔的途中一度心情忧郁沉重,多愁善感,但她还是义无返顾地跟珠郎私奔了。因为她知道,她能与自己的爱人在一起,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她也是能撑住的,为了自己的爱情,所牺牲的一切包括亲情都是值得的。这些方面,在作品的后半部分就深刻地体现出来了。如财主利用各种荣华富贵来引诱娘美,要娘美嫁给他做小老婆,娘美不但对此不屑一顾,并狠狠地痛斥了财主一顿,把他骂得无地自容。还有,当珠郎被害后,她用自己的智慧把罪魁祸首财主杀死并割下他的头为自己的心上人报仇,这种方式如果不是为了爱,她能做吗?敢做吗?更何况杀人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但是她却选择了,就算搭上自己的性命那又有何所惧?因此,两个女性形象所展示的一切,都是对自己爱情的维护和追求。她们赖以忍受痛苦和折磨的精神支柱,就是对自己所爱的人那一份刻骨铭心的爱!如果没有了爱,她们要么屈服于邪恶势力的淫威,要么,可能就早已离开了人世。三 以上笔者所探讨的是两位妇女形象的共同之处及其原因。那么这两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有没有各自的特点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将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阐述她们的特点。首先,在爱情观方面,悉多和娘美都对自己的爱情忠贞不渝,但是悉多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忠贞”是否有点过了,甚至到迷信的地步。她的这种爱情观在罗摩衍那阿逾陀篇就开始表现出来了,在罗摩将要被流放森林的时候,她认为只要同罗摩在一起就是天堂,而离开了则是地狱,只要同罗摩在一起,即使是死也是快乐的,而只要同罗摩离别,就等于把性命丢弃。虽然,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她所说的字字句句都表达了对罗摩的深厚感情,掬出了一颗无限忠于丈夫的纯洁的心,表现出对丈夫的的忠贞。但是,在后面的描写中,她的行为却是颇令人不解。在罗摩衍那战斗篇中,当神猴哈奴曼在楞迦岛上费尽艰辛才在无忧园找到她,哈奴曼怕她一个人留在那里终有不测,决心背她过海,让她们夫妻团圆时,悉多却不同意,她说,“消灭敌人的英雄呀!我不能同你一起走;人们无疑会怀疑,你把一个老婆弄到手,我忠于自己的丈夫,猴子呀!除了罗摩,我不愿意把任何人的身躯去摸。” 14她的这种想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那种危险的关头,仍然要自己的丈夫亲自来拯救她,看起来似乎就有点迂腐了,虽然要忠于自己的丈夫,但是也不能任何时候都把它挂在嘴上吧?如果真正爱自己的丈夫就不应该让他担心,尽快回到他的身边。她的这种做法不仅打击了救她的人的自尊,而且也是非常不明智的。如果她继续留在那里出现了什么不测的话,又如她的丈夫来拯救她的时候遇到什么不测,那岂不是让双方都留下终身的遗憾?话又说回来了,就算让神猴把她背回来也并不会破坏她的贞节,但是,就是连这样也不行,从此可以看出她的爱情观的迂腐。珠郎娘美中,娘美则不是这样的,珠郎三天两头的在外当帮工,但娘美却并没有对他要求什么,也不是紧紧的跟随,这说明她对自己的丈夫有充分的信心,对自己的爱情是充满自信的,如果她也像悉多一样无时不刻地跟着珠郎,那他们的日子就无法过下去了,因为他们的生活状况不允许他们有这种时时刻刻厮守在一起的前提。 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两位妇女形象的如此大的差别呢?这就要从她们身处社会的婚姻制度去寻找答案了。当时,印度的婚姻制度还处在向一夫一妻过渡的时期,多妻制、一夫一妻制并存,而悉多就是一夫一妻的坚决追求者。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对于妇女来说,一夫一妻的生活比一夫多妻的生活要好得多,只有这样才能过上相亲相爱的夫妻生活。所以悉多就会出现刚刚说的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而娘美所在的侗族社会则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当时侗族因为在偏远山区,受封建传统的思想影响较小,一夫多妻在侗族社会只是少数有权有势的上层人物的权利,而大多数的侗族人都是一夫一妻的形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娘美就没有必要做出像悉多那样的举动,只要丈夫能忠于自己,自己也能忠于丈夫就足够了。其次, 反抗斗争的对象不同。在罗摩衍那中,悉多有没有真正的反抗和斗争呢?我认为有,而且不止一次。那就是对心爱的人罗摩的反抗,她采取的手段是据理力争、用事实来说话。而不是凭着一时的气愤而做出反抗斗争的。如,罗摩战胜十首魔王以后,责备她不贞而不肯收留她的时候,悉多对罗摩的冷酷无情并没有屈服,她一点也没有示弱,而是据理力争,批评罗摩。她说罗摩这样责备她,“好象小人骂小人”,“好象平常人一样,把我看成平常人。” 15悉多是个坚强的女性,是一个有追求、有自己美好理想的女性。她爱罗摩,忠于罗摩,也希望罗摩真诚的爱她,忠于她。她希望能过上相亲相爱的夫妻生活。所以她不能容忍罗摩那样对待她,也随着对罗摩认识的加深,悉多的反抗也更加坚决和彻底。如,罗摩复国后,因听别人议论悉多不贞就把她遗弃在恒河边。若干年后,史诗的作者亲自出面,把悉多带来让他们重新团聚,并当着众人的面证明了悉多并没有失贞, “我知道悉多是清白,让她住在瀑布下,洁白无疵她的行为,她认丈夫做神仙”。16但是,罗摩仍要悉多当众证明自己的贞洁,“要使她自己干净” 17对此,悉多非常气愤,说:“如果除了罗摩外,我从不想别的男人,那就请大地女神,露出缝隙让我进。”18这里再明显不过地表明了悉多用事实和真理说话的抗争手段。也表明了她把罗摩的面目看透了,与他决绝的态度。珠郎娘美中,娘美反抗斗争的对象是迫害她们夫妇的银宜,娘美在失去自己的至爱后,并没有失去理智地去找杀死自己心爱的丈夫的人报仇,而是利用智慧的手段把仇人埋葬在他挖的坑里。当娘美从讨蕨菜的小姑娘口中知道珠郎的死因后,原本想去找仇人报仇,但是,理智使她清醒地意识到,在异乡单凭自己的力量是难以达到目的的,那只不过是以卵击石,于是她“静静思量,计划必须要周详” 19她先到江箭坡珠郎被杀害的地方找到他的尸骨并背回家,然后到鼓楼敲鼓“起款”(“款”是一种军事联盟。起款,即商榷 这种联盟的活动。),要用鼓声把仇人传到场,娘美见仇人银宜到场后,就面对众人说“谁愿意舍身葬珠郎,谁人帮我埋尸骨,我愿嫁他做妻房” 20仇人正是在这种诱惑中中了娘美的计策,之后在挖坑的时候被娘美用锄头打死在坑里了,她终于为自己的丈夫报了仇。试想,如果她不用这种手段,而是冲动地去找仇人报仇,不但报不了仇,而且有可能把自己的小命都搭上。又如,当娘美带着银宜去埋葬珠郎的时候,银宜想敷衍了事,就地随便埋了就算了。但机智的娘美向他说出了一条条丧葬禁忌,而且讲的禁忌条条使人怕,银宜无奈只好跟着娘美来到江箭坡,这时,银宜又产生了怀疑,娘美于是机智地说:“老辈的人留下话,人死哪里哪里葬,珠郎尸骨有了合适的安息处,他就不会闹得你家人遭殃,今晚把他尸骨埋葬好,明天我就进入你家房,从此不必担心有祸殃,你我才能平安过时光。”21银宜听了娘美的话,顿时高兴得心花怒放,以为娘美真心向着他,处处为他着想,于是犹豫和不安顿时消失。在银宜挖坑时,想随便挖一个就了事,然而聪明的娘美对他说要挖一个圆形的坑,并要有六尺深,银宜不解,娘美就对他说:“老死的人挖长方形的坑,凶死的人要挖圆坑才能葬,老人棺材只要三尺深,凶死野鬼深葬才吉祥,把他尸骨深埋在地下,他才不能变鬼害地方。” 22娘美的巧妙回答,让银宜无话可说,只得按照娘美的要求去挖,最后快挖成时,被娘美用锄头砸死在坑里。从这里可以看出,娘美是多么的智慧和勇敢,通过自己的智慧把仇人杀死,不得不让人油然产生一种敬佩之情。两位妇女形象为何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斗争手段呢?究其原因,就是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导致的。当时印度的妇女非常向往过一夫一妻的生活,她们要求自己忠于丈夫,也真诚的希望丈夫忠于自己。而妇女把对丈夫的忠贞看得尤其重要,悉多原本是忠于自己的丈夫的,却无故遭到丈夫的多次怀疑,这对她来说简直是一种耻辱,为了向丈夫证明自己的清白,跳火坑、跳地隙不顾一切的去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洗掉自己的耻辱,并且她也只有选择这种手段才能证明她的贞洁,她是别无选择的。但是,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通常是有恩报恩,有怨报怨。不仅是在汉族,在少数民族也是一样。当娘美知道是财主银宜杀了自己的爱人后,就决定“你杀我夫罪难逃,叫你绝无好下场” 23但是她并不是凭自己一时的冲动去办事,而是选择了用计策的办法,她知道蛮干不但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有可能把自己的性命也陪上,所以她选择了这种计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说,思想观念的不同造成了两位妇女形象在反抗斗争的手段上出现了很大的区别。 第三, 抗争的目的不同。悉多对罗摩的反抗早在罗摩将流放森林十四年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只是没有后来她的跳进火坑里,地缝里的方式激烈而已。她反抗斗争的目的,表面上看是对罗摩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的结果,实际上她是为了能得到自己所苦苦追求的爱情。当罗摩不要悉多一起去森林流放的时候,她不愿意了,她宁愿放弃宫中一切舒适的生活而要去森林受苦,因为她如果不去森林,就有可能做罗摩的弟弟婆罗多的妻子。因为当时印度的社会是“兄终弟及”,连妻子也要继承的。而后来罗摩复国时,却不断地怀疑她的忠贞,她于是愤怒地跳进火坑里以证明自己的清白,表面上看她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贞洁,而实际是为了挽救自己和罗摩的爱情,想与罗摩过上理想的相亲相爱的夫妻生活。再说,如果落入小叔子之手,她的地位岂不更加卑微,命运岂不更加悲惨?而她生长在那个社会,对宫廷内部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兄占弟媳、弟娶嫂子的情况是熟悉的。因此,她只有努力挽救自己的爱情,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她的这种精神在古代社会是难能可贵的,是应当肯定的。在娘美生活的社会中,封建上层阶级的势力是强大的,她亲眼目睹,亲耳所闻了许多自己的姐妹在强大的恶势力面前,只能任凭命运的摆布,她们的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她们的婚姻拥有更多的不是快乐而是泪。因而,娘美在这种形势下,只能成为它的受害者。然而,她却不甘于命运的摆布,不向封建上层势力屈服,而是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奋然反抗,虽然,被打击的只是封建恶势力的一小部分人,但她的这种抗争精神却永存民间,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侗族青年男女,为了能得到自己的爱情,要勇于拿起斗争的武器,打击恶势力的嚣张气焰,这样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得来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四在印度文学史和中国的侗族文学史上,悉多和娘美都是栩栩如生的妇女形象,她们都受到了本民族妇女的崇拜,对广大的印度妇女和侗族青年男女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那么,她们两位在各自的文学史上有何影响呢?印度当时的婚姻制度似乎还处在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时期,多妻制、一夫一妻制并存。当然,正如恩格斯所说,“多妻制是富人和显贵人物的特权”。“其余的人都以一人一妻为满足” 24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贵族和富人从来就没有受到一夫一妻制约束,多妻制一直是他们的特权。两千年以前的印度当然也不能例外。悉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刻划出来的,她不但是忠贞的化身,更重要的是一夫一妻制的坚决追求者,她在印度妇女走向“两性权利”的“完全平等”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典型是一种时代现象”。25悉多这个形象正是那个时代的典型,在她身上反映了那个时代妇女的某些思想感情、理想和追求。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妇女没有最起码的人身自由,成了被压迫的对象,在家庭内部也受到族权、夫权的压迫,处于从属于男人的附属地位,所以,她们追求平等的一夫一妻的夫妻生活,希望摆脱附属地位的种种苦难。悉多的形象恰好代表着她们的希望、追求和理想,悉多爱丈夫,忠于丈夫,希望得到丈夫的爱,更希望丈夫也忠于自己。这些都是当时印度妇女所要追求的,悉多成为她们的代言人。正是这种原因,使悉多千百年来一直深受广大印度妇女的喜爱,对后世妇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的一个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是贤妻良母的楷模、忠贞的化身。侗族的娘美聪明智慧,不畏强暴,不贪图富贵,敢于反抗,善于斗争,是侗族社会中典型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是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侗族过去受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较小,以寨老和财主为主体共同构成了侗族社会的统治阶层,他们运用手中的权势、财势欺压百姓,凌辱下层青年妇女,许多青年对此是敢怒而不敢言,甘于命运的摆布,以至造成了一桩桩不幸的悲剧,按常理说,婚姻是爱情得以继续,深化的保证,是许多青年男女梦寐以求的。然而,侗族女性恋爱自由,婚姻却不自由,正是这种矛盾导致许多女性在追求幸福婚姻的旅程中,无法摆脱矛盾的锁链,她们曾有过恋爱的快乐,但是在婚姻上更多的却是泪。不过,也有的青年妇女不甘于命运的摆布,敢于抗争。娘美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娘美的生活经历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古代侗族社会妇女的婚恋状况,展示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被动地位。娘美完全摈弃了侗族妇女甘于命运摆布的软弱缺点,成为敢于主宰自己婚姻、积极与封建势力作不懈斗争的女性典型代表,是千千万万侗族妇女心灵的呼唤,她道出了广大侗族妇女的心声,受到了广大侗族妇女的崇拜。她的这种不畏强暴,敢于同阶级压迫作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将永存民间文学画廊之中,鼓舞一代代侗族青年男女为追求美好幸福的婚姻生活而斗争。 注释:1 2 3 4 5罗摩衍那阿逾陀篇蚁蛭著 ,季羡林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7月北京第一版,第163页、170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五人格与教育政策执行力的关系研究
- 智慧城市防灾减灾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实践
- 智慧城市安全防护新篇章视频监控与大数据的融合应用
- 教育机器人在职业培训中的应用和价值分析
- 教育数据分析提升课程设计的有效途径
- 技术在商业竞争中的关键作用
- 医疗创新重塑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
- 抖音商户直播价格策略审批登记制度
- 公交优先策略对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影响分析报告
- 公众参与视角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农村农资采购与供应长期合作协议
- 反假币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电压暂降治理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辽宁省2024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煤炭造价知识培训
- 2025届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英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中山大学强基校测面试题
- 爱回收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南省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 aopa无人机培训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