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附赏析_第1页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附赏析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附赏析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附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 分)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 【注】沈郎: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此处是诗人自指。 ( 1)这首词上阕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其用意是什么 ?( 4 分) _ ( 2)词的最后一句“此情惟有落花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它包含了哪几重意思 ?( 4 分) _ 参考答案: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画面:春日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天气初晴,衔泥新燕正软语呢喃(描述画面分,画面特征 1 分);以乐景写哀情(或“以乐衬哀”“反衬”“先扬后抑”)(手法 1 分);面对如此良辰佳景作者却用沈约之典,说自己腰围带减,瘦损不堪,这与万物盎然形成反差,乐景、哀情相衬,愈见诗人的感伤(简析分)。 ()“此情”是指诗人孤独寂寞和思念故旧亲人的感情( 1 分);第一重,这种情感 无人理解,惟有落花能知,足见作者心情之孤独;第二重,落花之所以能理解作者的心情,是因为作者的命运与落花相似,同病相怜;第三重 ,即使落花能理解作者心情,但落花无言,无可劝慰,更显作者心情之凄惘。(每点分) 【诗歌赏析】 这首词一说是李璟的作品,见李璟李煜词补遗。因明代所刊类编草堂诗余署为李璟所作,故补遗误收。应据元刻本定为东坡词。它写的是春景,但作于何年春天已无法确知。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作者用轻快的笔触三涂两抹,就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呈现在读者眼底了。他既没有用浓重 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几样景物,便使读者更强烈地感到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这是何等笔力! 在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倘样于池馆(周围有水池的屋子)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轻阴搁雨,天气初晴,那衔 (衔 )泥的新燕,正软语呢喃。按理说,面对着这春意盎然的良辰佳景,作者也应该心情振奋,逸兴遄飞了吧?哪知紧接着一句却是“沈郎多病不胜衣”!作者竟自比多病的沈约,腰围带减,瘦损不堪,值兹阳和气清之际,更加弱不禁风了。 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构成连动句式,振动起整个画面。 次句把时、空交互在一起写:季节是春天 (由燕争泥可推知 ),天气是初睛,地点在池馆内外。这两句色彩明快。第三句点出作者自己,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画面顿时从明快变为阴郁;这一喜、一忧、一扬、一抑,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果,更增加了词的动态美。诗意到此出现了巨大转折,为过渡到下片做好了准备。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鸿雁传书,出于汉书苏武传,诗、词里常用这个典故。如今连鸿雁也不捎个信来。鹧鸪啼声,俗谓似“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更时时勾起词人对故旧的思念。“沙上”、“竹间”,既分别为鸿 雁和鹧鸪栖息之地,也极可能即作者举目所见之景。作者谪居黄州期间所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情境,与此词类似。 “此情惟有落花知!”落花本无知;但由于作者的移情作用,竟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这样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其中含蕴的“韵外之致”(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就格外耐人寻味了。唐代皎然诗式说:“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这句则至少包含了三重意思。一、“惟有”二字,说明除落花之外,人们对作者的心情都不理解;二、落花为什么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情呢?岂 不是由于作者与落花的命运相似么?三、落花无言,即使它理解作者的心情,也无可劝慰。这样寻味下去,不就越思越深了么? 全词仅上片开头两句写景,第三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