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导 论 一、单选题 1一定时期内,若一国一定量商品出口所能换得的进口商品量增加,该国贸易条件便( C )。 A恶化 B不变 C改善 D不确定 2净进口是一国(地区)( C )。 A商品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 B某一商品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C某一商品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量小于进口量D某一商品在一年内进口量小于出口量 3贸易条件是指(C )。 A投资环境 B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比价 C进出口商品比价 D市场价格水平 4上海经香港从美国进口电脑( C )。 A因货物从美国直运上海,不属转口贸易 B因属转口贸易,货物必须经香港转运 C货物虽不转运,仍属转口贸易 D因属转口贸易,必须在香港过境 5世界贸易统计中( C )。 A世界出口总额等于世界进口总额 B世界出口总额大于世界进口总额 C世界进口总额大于世界贸易额 D世界出口总额小于世界贸易额6从自由贸易区进口的货物应计入( A )。 A总贸易进口额 B总贸易出口额 C专门进口额 D专门出口额7贸易量指标是用( D )表示的。 A数量 B金额 C指数 D比值8日本某公司向西欧出口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香港转船,这种贸易可称之为( A )。 A直接贸易B间接贸易C转口贸易 D第三国贸易9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口同类商品多于出口同类商品称为( C )。 A净出口 B复出口 C净进口 D复进口10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 )。 A社会生产力 B自然条件 C国际生产关系 D国际贸易11当前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 D )间的分工。 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发达国家 D发达国家12二战后,世界市场上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的主要变化有( A )。 A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超过初级产品贸易 B机械产品比重迅速增长 C成套设备贸易迅速增长,但中间性机械产品贸易增长缓慢 D工业制成品生产增长带动农产品贸易迅速增长,机械产品贸易增长缓慢13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先天性因素是(A )。 A自然条件 B社会生产力 C上层建筑 D生产关系14一国有形商品进出口额和无形商品进出口额( B )。 A同时显示在该国海关的对外贸易统计上 B同时显示在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C前者仅显示在该国海关的对外贸易统计上 D后者同时显示在该国的国际收支表和海关的对外贸易统计上15转口贸易的商品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 C )。 A只能采取间接运输 B只能采取直接运输 C既可直接运输,也可间接运输 D只能过境运输16在人类历史上,对外贸易产生于( B )。 A社会早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早期17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A )。 A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B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C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D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18战后发达国家实行贸易自由化主要表现为( A )。 A工业品贸易自由化超过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 B机械设备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c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超过机械设备的贸易自由化 D实现经济一体化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19国际分工的形成始于(B )。 A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后B机器大工业建立以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20二战后,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分工上看,(C )在逐步发展。 A工业国与矿业国的分工 B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 C同层次的工业部门分工 D一层次的工业部门分工21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进出口总额占(B )比重。 A进口额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收入 D出口额22在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是( B )。 A奢侈品 B农产品与原材料 C农产品与工业品 D矿产品23以国境和关境作为标准,国际贸易可分为(C )。 A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 B有形商品贸易和无形商品贸易 C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D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24按照是否有第三国参加作为标准,国际贸易可分为(B )。 A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B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C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D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25按是否进入国境作为标准划分国际贸易,称为( A )。 A总贸易 B专门贸易 C过境贸易 D转口贸易26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 D )。 A世界地理大发现以后 B机器大工业建立以后 C始于19世纪80年代,止于20世纪初 D第二次产业革命后27以关境作为划分进出口标准的贸易叫( C )。 A总贸易 B进出口贸易 C专门贸易 D贸易量28总贸易体系说明(C )。 A一国作为生产者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具有的意义 B一国作为消费者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具有的意义 C一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作用 D一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作用29某年世界出口货物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货物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货物贸易额为( B )。 A01万亿美元 B16万亿美元 C17万亿美元 D33万亿美元301998年某国的出口贸易额为1 840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 400亿美元,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0 000亿美元,则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C )。 A128B147 C162 D18531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是( A )。 A国际供求关系 B买卖双方的约定 C各国政府间的协商 D各国资源的禀赋3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对外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B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决定因素 C对外贸易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对外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力、资本与市场33国际分工的商品交换要受到( D )。 A国内生产价格的制约B国内供求规律的制约 C国内价值规律的制约D国际价值规律的制约34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于(A )。 A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 B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35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了(C )。 A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B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C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D国际分工深化发展阶段36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是在( B )。 A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D1618世纪中叶37可以对国际分工起到推进或延缓双重作用的是( A )。 A上层建筑 B资本流动 C社会生产力 D社会制度38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国际分工主要是在( D )之间进行的。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宗主国与殖民地39通常所说的国际货物贸易额是单指世界( A )。 A出口货物总额 B进口货物总额 C对外贸易额 D贸易量40单位商品的国际价值量的高低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 劳动强度( D )。 A成反比B相同 C成正比 D不相关41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最初出现于国际分工的( A )。 A萌芽阶段 B形成阶段 C发展阶段 D深化阶段42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的是( C )。 A国际资本的流动 B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C大机器工业的建立 D黄金43各国在编制进出口统计时采取不同的方法,我国采取的是( A )体系。 A总贸易 B专门贸易 C对外贸易 D国际贸易44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 D )来表明。 A对外贸易 B贸易顺差 C有形贸易 D贸易差额45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D )指标。 A贸易顺差 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对外贸易量46我国纺织品出口经香港商人之手转卖到非洲,这种国际贸易形式称为( C )。 A直接贸易 B过境贸易 C转口贸易 D服务贸易47一国的( D )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A国民收入 B进口贸易 C出口贸易 D对外贸易48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和内容不同分为( A )。 A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B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 C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 D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49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特点,并揭示(D )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A贸易往来 B贸易冲突 C贸易利益 D国际商品50一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叫( A )。 A对外贸易依存度 B贸易差额 C国际商品地理分布 D国际商品流向511999年,某国出口贸易额为220亿美元,进口额为170亿美元,则该年贸易差额数为( B )。 A净出口50亿美元 B贸易黑字50亿美元 C贸易逆差50亿美元 D贸易顺差390亿美元52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某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为120,出口价格指数144,则该国的净贸易条件是( A )。 A12 B083 C11 D1353关境和国境的关系是( D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和小于54对外贸易量是指( D )。 A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B按协议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C按浮动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D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55对外贸易对( A )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它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力、资本和市场。 A资本主义发展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 C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D资本原始积累56中国某高校聘请外教到本校进行讲学属于( C )。 A过境交付 B跨境消费 C自然人流动 D商业存在二、多选题 1贸易条件恶化是指( ACD )。 A出口价格指数不变,进口价格指数上升 B进口价格指数不变,出口价格指数上升 C出口价格指数下降,进口价格指数上升 D进口价格指数不变,出口价格指数下降 E进口价格指数上升,出口价格指数上升 2根据货物或服务的流向,可以将国际贸易划分为( ABC )。 A出口贸易 B进口贸易 C过境贸易 D转口贸易 E对外贸易 3根据有无第三方参加可以将国际贸易划分为( ADE )。 A直接贸易 B进口贸易 C过境贸易 D转口贸易 E间接贸易4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包括( ABCDE )。 A社会生产力 B自然条件 C国内市场大小 D国际生产关系E上层建筑5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 BCE )。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赤字 D出超 E人超6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BCE )。 A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B贸易发展严重不平衡 C进出口商品结构恶化 D贸易条件持续改善 E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主要是发达国家7国际贸易课程的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CDE )。 A国际生产关系 B各国上层建筑 C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 D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 E国际贸易政策8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DE )。 A国家的产生 B阶级的出现 C剩余产品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E社会分工的扩大9对外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是指对外贸易提供了( ABD )。 A劳动力 B货币资本 C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海外市场 E剩余价值lo以下可列入总进口的项目有( ABC )。 A供国内消费和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 B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货物 C进入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的进口货物 D本国化货物出口 E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转出出口的货物11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 ABE )加( )占( )的比重。 A出口总额 B进口总额 C贸易差额 D国民生产总值E国内生产总值12对国际价值量不起影响作用的因素有( CDE )。 A劳动生产率 B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 C劳动强度D自然条件 E消费者的消费习惯13下列几种情况,不属于净贸易条件的是( BCDE )。 A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 B把贸易量加进来进行计算的贸易条件的变化 C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 D同时考虑到进出品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 E把科技发展水平加进来进行计算的贸易条件的变化三、填空题 1贸易双方所进行的交易商品是有形的,看得见的称 。 2如果一国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叫做 ;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叫做 。 3世界贸易泛指国家或地区间的 的交换。 4世界贸易是按各国的 计算出口额。 5专门贸易体系是以 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 6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是 。 7对外贸易系数也叫 ,是指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 在该国(地区) 或GDP中所占的比重。 8 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以后,用不变价格来表示的国际贸易规模。联合国及欧美国家等发达国家都用计算 的办法来计算对外贸易变动的情况的。 9 指各种类别的商品在国际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通常用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中的 比重表示。 10在国际贸易统计分类中,以货物通过 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称为总贸易体系,以货物经过 作为标准,称为专门贸易体系。 11国际贸易按照关境和国境标准的不同,可分为 和 。 12国际贸易按照商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 和 。 13国际贸易按照有无第三国参加可分为 , 和 。 14国际贸易按照参加国家多少的不同可分为 和 。15国际贸易按照运输工具的不同,可分为 , , 和 贸易。 1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同期内各类 与 的比值。四、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值 3国际贸易额 4对外(国际)贸易量 5货物贸易 6服务贸易 7贸易差额 8贸易顺差 9贸易逆差 10贸易平衡 11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1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13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14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15直接贸易 16间接贸易 17转口贸易 18过境贸易 19对外贸易依存度 20贸易条件 21总贸易 22专门贸易 23有形贸易 24无形贸易 25复出口 26复进口 27净出口 28净进口五、简答题 1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内容?学习国际贸易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什么是国际贸易?它的主要分类有哪些? 3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有无区别?什么时期正式形成了国际贸易? 4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5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7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 8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哪些方面加以解释的? 9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10为什么说对外贸易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 11试论述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2为什么说妙地理大发现后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 13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一般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六、判断分析题 1输入本国的货物未经加工制造再输出时,称为复出口。( ) 2世界贸易额即世界各国进出口总额加总。( ) 3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都是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 ) 4当出LI总值大于进LI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者贸易黑字。( ) 5货物的生产国与货物的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货物买卖的行为,称为转口贸易。( ) 6国际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而国际贸易量是以数量表示的。( ) 7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是转口贸易。( ) 8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为对外贸易系数。( ) 9转口贸易可以直接运送,直接贸易可以间接运送。( ) 10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各类商品的出口额在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中占的比重。( ) 11收入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 ) 12直接贸易是货物必须从出口国直接运往进口国。( ) 13国际贸易课的任务是提示各国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 ) 14以国境作为统计方法和标准,称为专门贸易体系。( ) 1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在概念上没有区别。( ) 16国际技术贸易属于无形贸易。( ) 17国际贸易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 ) 18原始社会后期已经出现了国际分工。( ) 19国际分工的发展是同机器大工业直接相联系的。( ) 20国际分工的发展是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因素之一。( ) 21商品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都是商品的价值,价值实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 22过境贸易时,部分商品允许进入第三国市场。( ) 23一国的国际收支恶化并非仅由该国的贸易收支逆差所致。( ) 24国际上的复出口在我国称为加工复出口。( ) 25一国出现净出口现象并不表示贸易出超。( ) 26贸易量指数是指以基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各期贸易值。( ) 27依照专门贸易体系,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口,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不论其是否办理通关手续,一律列入进口,作为总进口的一部分。( )七、计算题 1已知:某年世界贸易额为45 000亿美元,该年A国的出口额为5 500亿美元,进口额为5 8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为85 000亿美元。问: (1)该国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比重为多少? (2)该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为多少? 2设某国以1985年为基期,1994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上升10,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8,同期出口数量指数增加20。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国贸易条件的变化。 3如果以1995年为基期(即1995年出LI单位价格为100),1996年和1997年美国的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0005和 9902,同期出LI额分别为6 25074亿美元和6 88697亿美元,请通过计算贸易量判断出美国1997年相对1996年 出口的实际规模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4以2000年为基期,中国2002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3,进LI商品价格指数为105,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25,试计算2002年中国的单因素贸易条件,并说明该贸易条件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5请计算当以2000年为基期,中国2004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为105,进口价格指数为120,计算2004年净贸易条件,并说明该净贸易条件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八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一、单选题 1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B )。 A国际金融的“乘数理论” B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 C国际贸易的“杠杆原理” D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的商品的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价格( 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是( A )。 A奖出限入,保证贸易顺差 B国家不要干预对外贸易 C保护幼稚工业 D保护国内垄断行业 4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5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基调是( B )。 A重商主义 B自由贸易 C保护贸易 D协调管理贸易 6亚当斯密认为两国进行贸易的基础是( A )。 A两国商品绝对成本的差异 B两国商品相对成本的差异 C两国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 D两国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 7提出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西方经济学家是( B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俄林 D海尔斯 8主张按照绝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西方经济学家是(B )。 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赫克歇尔俄林 D萨缪尔森 9晚期重商主义理论被称为(B )。 A货币价值论 B贸易差额论 C财富价值论 D货币平衡论 10从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 A )。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D自由放任主义 11绝对成本学说是相对成本学说的( C )。 A同一形式 B发展形式 C特殊形式 D理论形式 12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是( B )。 A国富论 B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C域际与国际贸易 D投入一产出经济学13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分别认为国际分工建立在 ( A )之上。 A绝对成本与比较成本 B绝对成本与绝对成本 C比较成本与绝对成本D比较成本与比较成本14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采用的贸易政策是( A )。 A重商主义 B自由贸易政策 C贸易自由化 D超保护主义政策15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A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俄林 D格鲁贝尔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表21所列数据,正确的选项是( ABCD )。 生产每吨小麦的成本(劳动人数年)生产每万米布匹的成本(劳动人数年) 中 国 2 2 美 国 1 3 A美国小麦生产的绝对成本低于中国 B美国小麦生产的相对成本低于中国 C美国布匹生产的绝对成本高于中国 D美国布匹生产的相对成本高于中国 E美国布匹生产与小麦生产的绝对成本都高于中国2重商主义( ABCE )。 A产生于1517世纪 B主张实行金本位制度 C主张货币即金银是唯一的财富 D认为贸易逆差有利 E认为贸易顺差有利3中国生产手表花8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花9个劳动日,印度生产这两种产品分别为12和lo个劳动日,因此( AD )。 A中国生产和出口手表有比较利益 B印度生产和出口手表有比较利益 C中国生产和出口自行车有比较利益 D印度生产和出口自行车有比较利益 E中国生产两种产品都有比较优势三、填空题1重商主义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即 和 ,两者均认为 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除了开采金银矿藏外,只有 才能够增加一国的财富数量。2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办法进行分工是 的基本观点。3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 ,由此,他也成为最先明确提出 贸易思想的经济学家。4绝对利益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产品在国与国之间的差异,而比较利益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产品在国与国之间 的差异。5比较利益论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分工与各国产品的绝对成本没有直接和必然的关系,只要国与国之间存在 的相对差异,两国就可以按照“两优择其重, ”的原则来分工。6如果一个国家生产一种产品的平均成本低于另外一个国家的,则表明该国拥有 。7如果一个国家生产一种产品的比较成本低于另外一个国 家的,则表明该国拥有 。五、简答题1.根据重商主义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在两国贸易中是否可能?为什么?2.“贸易中的正和博弈是强权理论。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是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3.评述重商主义的积极作用和缺陷。4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5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6有比较优势的一定有绝对优势,但有绝对优势的不一定有比较优势。请对这句话进行分析。7假设A、B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表22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ABX48y248如果劳动不是同质的话,那么劳动技能的差别是否会造成特定要素的存在?试举例说明。9甲乙两国同时生产汽车和机床,甲国比乙国生产汽车成本低13,生产机床成本低25,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其他条件一样时,甲国应专门生产什么?10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11试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来阐述比较优势理论。12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幅度更大一些?为什么?13比尔盖茨先生无论在编写软件还是打字速度上都强于他的秘书。比尔盖茨先生编写软件的速度是秘书的N倍,打字的速度是秘书的2倍。由于盖茨在编程和打字上都强于其秘书,他是否应该自己来完成全部的工作,以节省下每天付给秘书的20美元的薪水(据说盖茨如果掉了100美元,他是不会弯腰去捡的,因为弯腰的5秒钟会使他丧失1万美元)。试用学过的贸易理论来解释盖茨先生是否要自己做编写软件和打字的全部工作?七、计算题 1表23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一单位计算机和一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一种生产要素,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表23计算机小麦中 国100小时4小时加拿大60小时3小时(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 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2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位大米x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XY。 (1)求封闭经济条件下中国的福利水平。 (2)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 (3)求开放后福利所得变化。3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表24给出了四个国家生产1 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表24美国法国中 国泰国大米2598小麦O5236 已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国的贸易模式如何?当国际市场对大米需求增加导致大米的相对价格上升至35,各国贸易模式会受到影响吗?如果有,怎样变化?4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情况。表25给出了两国生产四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时间。表25芯片香蕉单放机汽车美国2551050菲律宾100120250如果美国工资是$lO小时,菲律宾工资水平是$3小时,两国发生贸易,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应生产和出口什么产品?如果美国工资上升为$11小时,贸易模式会受影响吗?5本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5,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夕h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3。 (1)本国在哪样商品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外国在哪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 (2)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3单位布,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3)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6单位布,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是多少?为什么?6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和B国的人均产量均为2吨;如果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7本国共有1 5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大米和小麦两种产品。大米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5,小麦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2: (1)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2)用小麦衡量的大米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3)贸易前,大米对小麦的相对价格是多少?8表26列出了中国和美国生产1单位钢铁和1单位大米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产钢铁和大米都只用劳动,美国的总劳动为500小时,中国的总劳动为1 000小时。表26钢铁大米中 国40小时5小时美国20小时4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钢铁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钢铁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钢铁交换7单位大米,美国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钢铁交换24单位大米,贸易是否会发生?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9本国生产球棒的单位劳动投入为6,生产网球拍的单位劳动投入为2;外国生产球棒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生产网球拍的单位劳动投入为4。 (1)本国在哪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为什么? (2)对本国和外国而言,用球棒表示的网球拍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3)在贸易均衡状态下,网球拍的价格区间是多少? 第三章新古典贸易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俄林认为一国应出口( A )。 A相对丰裕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 B相对稀缺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 C劳动成本相对低的产品 D劳动成本相对高的产品2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 A )。 A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B各国劳动生产力不同 C各国技术水平不同 D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3下列关于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观点正确的有( D )。 A商品的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利益驱动力 B价格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C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生产同种产品时的成本差异造成的 D各国生产同种产品时的成本差异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造成的4根据提供曲线,两商品进行国际贸易的比价线( C )。 A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间 D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相同5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过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并不意味着在此点处的( D )。 AX的机会成本 BX与y的相对价格 c。X对y的边际转换率 DX对y的边际替代率6以劳动价值论来解释其贸易理论的学说是(A )。 A比较成本说 B要素供给比例说 C要素价格均等化说 D人力资本说7HO理论认为,进行贸易的结果是各国之间的要素价格 的差别将( C )。 A扩大 B不变 C消失 D扩大、不变或消失8一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所以该国应该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进行对外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B )。 A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B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C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D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9只要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它就会继续增加产量。在成本递增情形下,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也要增加,并逐渐接近于市场价格。厂商增产到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时,厂商获得最大利润,不再增加生产。这时。厂商达到( C )。 A最大边际利润 R最大边际投资回报 C短期均衡 D长期均衡状态10“劳动丰裕的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该结论源于( C )。 A比较成本说 B人力资本说 C要素禀赋论 D产业内贸易说11里昂惕夫悖论说明( C )存在的矛盾。 A绝对利益论与相对利益论 B相对利益论与要素禀赋论 C实践的验证结果与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 D实践的验证结果与相对利益论理论结论 12赫克歇尔一俄林提出( D )学说。 A绝对成本 B比较成本 C相互需求 D要素禀赋 13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在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中国应出口( A )。 A劳动密集型产品 B资本密集型产品 C技术密集型产品 D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 14俄林提出,在自由贸易下各国可以按照( A )状况,专心生产其最为有利和有利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促成各国的专业化。 A要素丰缺 B自然条件 C比较利益 D资本多寡 15在222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假设衣服与小麦分别是劳动与土地密集型的产品。已知,aLc2,aLW=5 aFc4,aFwB,则B的值必定是( A )。 AB10 BB10 CB5 DB20 16.在222的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中,假设衣服与小麦分别是劳动与土地密集型的产品。已知aLcaLW= =25,则必有aFc/ aFw ( D )。 A. =25 B25 C25 D60 BB90 CB60 DB90 18在222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假设本国(H)与外国(F)分别是相对劳动与土地充裕型的国家。已知LHFH=53,则LFFF必有( C )。 A53 B53 C53二、多项选择题 1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说设立的假定条件包括( AD )。 A生产要素在国内是完全自由流动的 B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是自由流动的 C贸易是平衡的 D没有规模经济利益 E两国生产函数不同 2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BC )。 A商品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 B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和要素组合情况 C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D替代成本差异 3主张实行19由贸易的学者有( ADE )。 A亚当斯密 B李斯特 C凯恩斯 D大卫李嘉图 E俄林五、简答题1试对比分析比较成本说与要素禀赋论的区别。2假设A国是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以劳动力和土地两种要素生产服装和玉米。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玉米是土地密集型产品。给定A国作为一个小国参加自由贸易。 (1)A国会出口什么产品? (2)A国国内服装和玉米的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 (3)假设突然有大批移民进入A国,对该国的生产、贸易量和福利有什么影响?请简要说明。 (4)如果A国是个大国,上述3题的结论还会一样吗?3如果假定法国生产葡萄和汽车,土地是生产葡萄的特定要素,资本是生产汽车的特定要素。工人可以在这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请在特定要素模型的框架内,讨论国内要素的报酬怎样变化。 (1)世界市场上葡萄的价格上升5%; (2)有大量外国汽车厂商到法国投资; (3)生产葡萄和汽车的工人都减少。4简述HO定理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造成工人工资下降,失业增加。”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阐述。6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对它的一些可能解释是什么?7假定机会成本不变和假定机会成本递增对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结论有何影响?8什么是要素密集型逆转,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这种现象?9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 (1)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 (2)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 (3)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lO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还会引发国际贸易吗?11需求逆转是否会影响要素价格均等?为什么?12如果一国的资本与劳动同时增加,那么在下列情况下,两产品的生产以及该国的商品价格如何变化? (1)资本、劳动同比例增加; (2)资本增加的比例大于劳动增加的比例; (3)资本增加的比例小于劳动增加的比例。13在战后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加以解释。14如果短期内资本和劳动都不能自由流动,那么国际贸易对要素实际收入会产生什么影响?15假设某一国能源部门(比如石油部门)和制造业部门除劳动是共同的投入要素外,各使用一种不同的特定要素,那么,世界市场上能源价格的上涨对该国制造业部门的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16根据特定要素模型,试判断短期内国际贸易能否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为什么?(提示:根据要素禀赋理论,长期条件下,要素禀赋的任何变化都不影响要素实际收入,但在短期内,要素禀赋的变化会影响要素实际收入,根据这一区别,并联系两国的要素禀赋的差异,再加以分析。17贸易会如何影响各国的生产和消费?哪些国家从贸易中受益?18. 在土地便宜的美国,用来养牛的人均土地要高于用于种植小麦所用的人均土地。但是在那些比较拥挤的国家里,土地昂贵而劳动力便宜,人们用于养牛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礼物课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补贴资金申请条件评估报告
- 企业费用标准管理办法
- 会展公司管理办法模板
- 乡镇学校考勤管理办法
- 人员经费补贴管理办法
- 2025年金融行业反洗钱技术与跨境监管合作报告
- 电子竞技俱乐部精细化运营与品牌形象塑造策略分析报告
- 丽江古城景区管理办法
- 乡镇养老安全管理办法
- 2025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血压利尿药
- 《环境艺术与创新》课件
- 保健按摩技能培训课件
- 阻燃风筒产品介绍
- 延长石油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汽车零部件区域代理合同汽车零部件区域代理合同范本
- 流化床反应器
- 2025年粤东西北教师全员轮训心得体会2篇
- 《船舶租赁》课件
- 广东文化创意商品评价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