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加工技巧.doc_第1页
海参加工技巧.doc_第2页
海参加工技巧.doc_第3页
海参加工技巧.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参加工技巧 海参作为烹饪原料,为海八珍之一,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却不以海参作为烹饪原料,以海参供食用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和意大利。在我国,尽管食用海参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对海参种类、资源、加工的研究,一直缺乏系统的、比较准确的了解。 一、海参的品种 海参在全世界约有500多种,我国约有101种,其中可供食用的仅有21种。为了能更好的利用开发好海参原料,要对海参的品种类别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根据海参背面是否有圆锥肉刺状的疣足分为“刺参类”和“光参类”两大类。其中“刺参类”主要是刺参科的种类,“光参类”主要是海参科、瓜参科和芋参科的种类。 刺参科包括仿刺参、梅花参、绿刺参和花刺参。 仿刺参又称灰刺参、刺参、灰参、海鼠。它体长20-40厘米,体呈圆筒形,背面隆起有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的圆锥形肉刺(称为疣足);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不规则的3行纵带,用于吸附岩礁或匍匐爬行。口位于前端,偏于腹面,有楣状触手20个,肛门偏于背面;皮肤粘滑,肌肉发达,身体可延伸或卷曲。体形大小、颜色和肉刺的多少常随生活环境而异,喜栖水流缓稳、无淡水注入、海藻丰富的细沙海底和岩礁底,昼伏夜出;夏季水温高时进行夏眠;环境不适时有排脏现象;再生能力很强,损伤或被切割后都能再生。仿刺参分布于日本、朝鲜和我国的山东、辽宁和河北沿海,主产于大连、烟台、长山岛等,捕捞期分春秋两季。仿刺参体壁厚而软糯,是北部沿海食用海参中质量最好的一种。 梅花参又称凤梨参。体长一般60-75厘米,最长可达1.2米,宽约10厘米,高约8厘米,是海参纲中最大的一种。背部肉刺很大,每3-11个肉刺的基部相连呈梅花状,故名“梅花参”;又因体形很象凤梨,故又称“凤梨参”。皮肤内的骨片很简单,一种是微小、重叠和密集的颗粒体;另一种是纤细和分枝2-3次、不规则的X形体。生活时体色艳丽,背呈橙黄色或橙红色,散布黄色和褐色斑点;腹面带赤色;触手黄色。栖息于水深3-10米的珊瑚沙底;分布于太平洋西南部,我国主要产于南海的西沙群岛。它体大肉厚,品质佳,是中国南海的食用海参中最好的一种。 绿刺参又称方柱参、方刺参;花刺参又称黄肉参、白刺参、方参,它们都为南海很普通的食用海参,产量较高,品质较好,但过于软嫩。 海参科包括九种海参,是种类最多的一科: 图纹白尼参又称白瓜参、白乳参、二斑参等。它体形肥胖,前后两端几乎一样宽,酷似冬瓜,生活时体色变化很大,底子为白色或浅黄色;背面略呈浅黄褐色,前后各有一块赤褐色横斑,故称“二斑参”。它是一种大型食用海参,肉质厚嫩,品质较好。蛇目白尼参又称虎鱼、豹纹鱼、斑鱼等。它背面为深灰色,带黄色蛇目状斑纹,排列成不规则纵行,生活于热带珊瑚礁内有少数海草的沙底、水深6-18米处,肉质肥嫩,品质较好。辐肛参又称石参、黄瓜参等;白底辐肛参又称靴参、赤瓜参等;乌皱辐肛参又称乌参,这三种海参都是生活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海域的一种大型食用海参,质量较好,但产量较低。另外,还有黑海参、玉足海参、黑乳参、糙海参,都是我国南海普通的食用海参,品质较次。瓜参科包括方柱五角瓜参、裸五角瓜参、瘤五角瓜参三种,都因体壁较硬,故食用质量较差。芋参科包括海地瓜和海棒槌两种:海地瓜又称茄参、海茄子,体形和颜色都很似番薯,因此这种海参被称为“海地瓜”。体呈纺锤形,长一般4-12厘米。生活时体呈肉红色,体壁很薄,半透明,干制后背部为棕黑色,腹部为浅棕色。品质较差,但价格较低。海棒槌又称海老鼠,体表光滑,无管足或肉刺,生活时体呈灰褐色或黄褐色,体壁很薄,半透明,稍能透视其纵肌和内脏,食用价值很低。二、海参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海参喜欢生长在藻类繁茂且风浪较小、淡水注入小的海区中。依靠口周围的触手探索食物,将底栖的微小动植物和有机碎屑物连同泥沙一起吞食。特殊的生活习性,使海参的营养丰富,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不含胆固醇,是高级的滋补品,为海珍之冠,据分析鲜海参的蛋白质含量为14%-20%,脂肪为0.2%-0.3%,水为76%-85%。干海参含蛋白质60%-75%,脂肪为0.9%-1.1%,碳水化合物为0.15%,还有一定量的钙、铁、尼克酸、核黄素、硫胺酸等,其中碘的含量为6000微克/千克。海参中蛋白质是水溶蛋白质,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在医学上海参具有较强的补肾壮阳、益气补阴、通肠润燥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酸腿痛、肠燥便秘、神经衰弱、再生贫血、糖尿病等。海参中含有的软骨素硫酸有强体抗衰、抑制肿瘤扩散的功效。中医认为:海参性温补,足以敌人参。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凡产后、病后、衰老嬴弱者,宜同火腿或煨猪羊肉同食尤佳。”三、海参采捕后的处理方法 海参采捕后一般有两种加工方法:一、直接加工食用或保鲜速冻;二、加工成干货制品。 鲜海参由于本身没有什么滋味,只有凭藉烹调技巧方显风味,所以食用鲜海参一直未被人们接受,但只要处理得当,鲜海参一样可以鲜美可口,别具风味。 将采捕后的鲜海参加工成干货制品,应先从肛门处挑一小口,放净体内的内脏,经沸水锅处理后,控净水,凉透后加入适量的粗盐拌均匀(一般500克海参加盐550-750克),腌渍8小时后,捞出控净水,加入草木灰拌匀,摊放在阴凉透风处晾干(在加工厂一般用紫外线烘干),拍净海参表面的草木灰装袋即成。一般5-6千克鲜海参可制成500克干海参。制好的干海参以其体大、个头整齐划一、肉质肥厚、形体完整、肉疣齐整无损伤、开口端正、膛内无泥砂、有新鲜光泽感、灰粉小、干度足、含水量在5%-7%以内、每500克有35头以内的质量最佳。四、鲜海参的食用方法 鲜海参的食用方法有四种:鲜活海参、焯水的鲜活海参、煮制的鲜海参、煮后加碱的鲜海参。 1、生吃鲜海参 制法:将鲜活的海参从腹部剖开,除去内脏,用清水洗净。将鲜海参顺长切开,然后片成磨刀片。鲜海参片用清凉开水冲冼干净,摆在盘内,带日式芥辣酱味碟上桌即成。2、凉拌鲜海参 制法:将鲜活海参从腹部剖开,放净腹水及内脏,投入沸水锅中煮5分钟捞出,放入冷水中凉透。将焯水、凉透的鲜活海参,洗净,切成条,用蒜泥调匀,装盘撒香菜末即成。 3、脆皮鲜海参 制法:将焯水后的鲜活海参放入干净的铝锅内,加清水至超过海参体积的3-4倍,上炉慢火烧开,小火加热15-20分钟,离火焖4小时,用剪刀剖开腹部,除去肠衣、内脏洗净,再换水煮焖一次,这样煮3次后,将海参捞出,用清水浸泡即可使用。(注:煮制时海参的形状由大变小,再由小就大,个头没有煮制前的大,质地由硬变软,有韧性、弹性,最适合老年人食用。)将煮制后的鲜海参6个,用干净毛巾吸干水份后,拍上一层干淀粉,投入八成热油锅中炸透,捞出摆盘,食时佐香辣汁。特点:外皮脆,肉质软嫩。 4、香菇烧鲜海参 制法:在制作“煮制后的鲜海参”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火碱。经加碱加工的海参外表软亮,有脆性、韧性,但比“煮制后的鲜海参”差,海参个头与“焯水后的鲜活海参”相差很小。将鲜海参200克,鲜香菇100克均切成条,葱50克切成段。鲜海参、香菇分别进行沸水处理。锅内加花生油,热后加葱爆锅,再加香菇煸炒后加入高汤、白糖、精盐、料酒、酱油、湿淀粉、葱油、海参,勾芡后淋葱油即可。 五、干海参的涨发方法 干海参的涨发方法主要有三种:半油发;纯水发;蒸发。无论哪一种方法在涨发过程中所用的容器和水都不能沾上油和盐。油可使海参溶化,盐使海参不易发透。 半油发:先用水将海参洗净外皮,晾干,入炼好后的凉油锅内用慢火加热,待油温升高听到啪啪响时,一面用手勺翻动原料一面将勺拖离火眼,待海参回软后,捞出控净油,用碱水洗去油腻,最后用沸水煮焖涨大,摘去沙肠即成。一般500克干货发2-2.5千克水货,这种发法现已很少用。因为:出料小;在涨发中很难掌握海参汆油的程度;即使掌握了汆油的关键,在洗涤时也很难洗净海参外表的油,往往造成海参边发边化的现象。 纯水发:先用清水将海参洗净,再用清水浸泡8小时至海参回软时,换上清水在火上慢火煮沸5分钟,然后离火焖泡8小时,接着用剪刀剖开腹部,取出腹腔内的韧带,洗净,根据烹调的需要改刀处理。或剖为二片;或改成段;或将体大的海参改成长方形块或条形块。换上清水上火慢火煮沸5分钟,再离火泡焖8小时,这样反复了三四次,使海参的涩味及其它不良气味彻底去尽,并使海参得到充分的涨发。一般500克干货可发2.5-3千克水货。这种方法涨发的海参,弹性高,韧性大,口感软糯,营养价值最高。 蒸发:蒸发也叫硼砂发。是碱水发法之一。先将海参洗净后加入开水泡3小时,使之回软。换开水后加入适量的硼砂(一般500克海参加入硼砂100克),用保鲜膜封口,上屉蒸3-4小时,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放清水中浸泡。一般500克干货可发3-4千克水货。用硼砂发的海参形态饱满,富于弹性,营养损失较小。 注意事项:海参的大小厚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