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8/9a8a361d-9e50-4df6-bcb0-36f79a7e4ae6/9a8a361d-9e50-4df6-bcb0-36f79a7e4ae61.gif)
![第十六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8/9a8a361d-9e50-4df6-bcb0-36f79a7e4ae6/9a8a361d-9e50-4df6-bcb0-36f79a7e4ae62.gif)
![第十六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8/9a8a361d-9e50-4df6-bcb0-36f79a7e4ae6/9a8a361d-9e50-4df6-bcb0-36f79a7e4ae63.gif)
![第十六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8/9a8a361d-9e50-4df6-bcb0-36f79a7e4ae6/9a8a361d-9e50-4df6-bcb0-36f79a7e4ae64.gif)
![第十六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8/9a8a361d-9e50-4df6-bcb0-36f79a7e4ae6/9a8a361d-9e50-4df6-bcb0-36f79a7e4ae6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第1课时 16.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一、课前预习1、定义:有_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_,用定义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几何语言:在四边形ABCD中AB_,AD_四边形ABCD是_。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对称性:(2)边:(3)角:3、计算:(1)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_(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_二、课堂练习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EAB于点E,若A125,则BCE_( )A、55 B、35 C、25 D、302、如图,在ABCD中,已知点E和点F分别在AD和BC上,连结CE和AF,再添加一个条件:_,可使得四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在ABCD中,EFBC,GHAB,EF、GH相交于点O,则图中共有_个平行四边形。 (1题图) (2题图) (3题图)4、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角和为300,则它的另一组对角的度数分别为_。5、用两个三边都不等的全等三角形来拼四边形,最多能拼成_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D,那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7、如图,在ABCD中,CE是DCB的平分线,F是AB的中点,若AB6,BC4,则AE:EF:FB( )A、1:2:3 B、2:1:3 C:3:2:1 D、3:1:28、如图,在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且点E把AD分成5cm与4cm两部分,求ABCD的周长。三、过关检测1、平行四边形ABCD中,A,B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B_。2、ABCD中,AB3,BC7,对角线AC的取值范围是_。3、如图所示,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沿BD对折,使C点落在E处,BE与AD相交于点O,若DBC15,且BOD_。4、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A、1:2:3:4 B、1:2:2:1C、2:1:2:1 D、2:2:1:15、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最多能作( )A、4个 B、3个 C、2个 D、1个6、如图,ABCD中,DEAB于E,DFBC于F,DAB的平分线AP交DE于M,交DF于N,求证:DMDN。7、如图,在ABCD中,EADBAF,(1)试说明:DEF是等腰三角形;(2)CEF的哪两条边之和恰好等于ABCD的周长。8、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D的平分线DF交AB于F,ADC的平分线DG交AB于G。求证:AFGB。第2课时 16.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一、课前预习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_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对称性:(2)边:(3)角:(4)对角线:两条对角线相交,所分成的四个小三角形面积_,都等于_SABCD,四个大三角形的面积也_,都等于_ SABCD。3、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_,其中一条直线上_到_,叫做_,平行线之间的距离_。二、课堂练习1、如图,在ABCD中,点O为对角线的交点,AFBD,CEBD,则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A、8对 B、7对 C、6对 D、5对2、如图,直线L1L2,点A、C、F在L1上,点B、D、E、G在L2上,且ABCD,CEL2,FGL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BCD B、A、B两点的距离就是线段AB的长C、ECFG D、直线L1与L2的距离就是线段CD的长3、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8,另一边长为6,一条对角线的长为2m,则m的取值范围是_。4、在ABCD中,AC12cm,BD8cm,交点为O,若AOB与BOC周长之和为37cm,则ABCD周长为_cm。5、我们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伸缩的活动铁门体现了平行四边形的_,有时候需要固定它,如在木门上加钉斜条,构成_。6、在ABCD中,DE平分ADC交BC于点E,AF平分BAD交BC于点F,若AB5cm,AD7cm,则EF_。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12,ABC+BCD180,AOB的周长为16cm,OA比AB短1cm,OB比CD长2cm,求四边形ABCD两条对角线AC与BD的长度和。三、过关检测1、ABCD的周长为120,对角线AC,BD交于点O,已知AOB的周长比BOC的周长大16,则CD_AD_。2、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的面积为5cm2,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_。3、ABCD中,O为对角线的交点,AEBD于E,EAD60,AE3cm,对角线之和是24cm,则BOC的周长为_cm。4、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44,相邻两边上的高分别是8和9,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_。5、将实验平分成四个平行四边形地块(如图),其中三块田的面积分别是14m2,10m2,36m2,则这四块的面积为_m2。6、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12,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可以是( )A、8和14 B、10和36 C、12和12 D、11和1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平行四边形具有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平行四边形丁邻的角互为补角;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4个全等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A、 B、 C、 D、8、如图所示,在ABCD中,已知AC、BD相交于点O,两条对角线的和为36cm,CD的长为6cm,求OCD的周长。9、如图,ABCD中,已知AC、BD相交于点O,ABAC,DAC45,AC2,求BD的长。第3课时 16.2 1.矩形的性质一、课前预习1、定义:有一个角是_的_叫做矩形,也叫长方形。矩形是特殊的_,特殊在_。用定义判定矩形的几何语言:ABCD中_四边形ABCD是_2、矩形的性质:(1)对称性:(2)边:(3)角:(4)对角线:(矩形对角线交点到_的距离相等。)3、计算(1)矩形的周长等于_(2)矩形的面积等于_(3)作出对角线后,矩形中有_个等腰三角形和_个直角三角形。(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_二、课堂练习1、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相等 B、四个角相等 C、是轴对称图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2、已知矩形的周长为20cm,面积为10cm2,则矩形的对角线长为( )A、cm B、cm C、cm D、无法确定3、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如果该矩形的周长是34cm,且AOB的周长比ABC的周长少7cm,那么AB_cm,BC_cm。4、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AB、CD上,BFED,若AD12cm,AB7cm,且AE:EB5: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5、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所成的锐角为60,则AOB是_三角形,此时若AB2,则AC_,BD_,在RtABC中,ACB30,由此可得: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_。6、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为对角线,过顶点C作BD的平行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E,则ACE为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7、如图,在矩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点O是对角线的交点,CAE15。(1)猜想AOB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你的理由;(2)求BOE的度数。三、过关检测1、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平行的线段有_,相等的线段有_,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_,相等的角有_。2、矩形的两邻边长之比为3:4,若矩形的周长56cm,则矩形对角线长为_。3、如图,矩形ABCD周长为32cm,对角线AC、BD相交于O,OAB与OBC的周长差是4cm,则矩形较短边长是_。4、如图,矩形ABCD的周长为48cm,E为BC中点,AEED,则矩形的长为_cm宽为_cm。5、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已知AOD120,AB2.5,则AC的长为_。(3题图) (4题图) (5题图)6、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相交成的钝角是120,较短的一条边与一条对角线之和为15cm,则矩形的对角线长为_。7、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2BOC,若AC18cm,则AD_cm。8、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为20,则两条对角线相交所成的锐角是( )A、30 B、60 C、40 D、509、如图,矩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AC的垂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连结CE,则CDE的周长为( )A、5cm B、8cm C、9cm D、10cm10、如图,把矩形ABCD经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等于( )A、110 B、115 C、120 D、13011、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BC上的一点,且AEAD,连结DE。(1)ED平分AEC吗?说明理由。(2)若DC5cm,求点D到AE的距离。 12、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AB3,AD4,点P是AD上的动点,PEAC于E,PFBD于F,求PE+PF的值。 13、如图所示,在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用直线LBC,设L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试说明EOFO 第4课时 16.2 2.菱形的性质一、课前预习1、定义:有一组_的_叫做菱形。菱形是特殊的_,特殊在_。用定义判定菱形的几何语言:ABCD中,_四边形ABCD是_。2、菱形的性质:(1)对称性:(2)边:(3)角:(4)对角线:(菱形对角线交点到_的距离相等。)3、计算(1)菱形的周长等于_(2)菱形的面积等于_,或_。(3)作出对角线后,菱形中有_个等腰三角形和_个直角三角形。(4)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_。二、课堂练习1、如图,在菱形ABCD中,AEBC于点E,AE1cm,BEEC,则BD的长为( )A、1cm B、2cm C、2cm D、2cm2、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相等且互补 B、对角线互相平分C、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3、从菱形的钝角顶点向对边引垂线,并且这条垂线平分对边,则该菱形的钝角的度数为( )A、110 B、120 C、135 D、1504、已知菱形的对角线长为6cm与8cm,边长为5cm,则一边上的高为_cm。5、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在BC边上,且ABAE,BAEEAD,AE交BD于点M,试说明BEAM。三、课堂检测1、菱形的周长是36cm,则这个菱形的边长是_。2、一个菱形的周长是20cm,一条对角线长5cm,则菱形的四个内角分别是_。3、一个菱形的一个内角是110,则其余内角的度数分别是_。4、菱形的一个内角为120,较短的对角线为10cm,那么菱形的周长是_。5、若一个菱形的周长等于高的8倍,则这具菱形中锐角为_度。6、如果菱形的周长8.4cm,相邻两角之比为5 : 1,那么菱形的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是( )A、4.2cm B、2.1cm C、1.05cm D、0.525cm7、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与正三角形AEF的边长相等,且E、F分别在BC、CD上,则BAD的度数是( )A、80 B、90 C、100 D、1208、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求菱形有周长和面积。9、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BAC30,BD6cm,求BAD,ABD的度数,和AB的长。 10、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G、F、H分别在各边上,AGCH,AFCE,GH垂直平分EF,求证:四边形EGFH是菱形。 第5课时 16.2 3.正方形的性质一、课前预习1、定义:(1)有一个角_的_是正方形(2)有一组邻边_的_是正方形(3)有一组邻边_且有一个角是_的_是正方形。2、性质:(1)对称性:正方形是_,对称轴是_,共_条。正方形又是_,对称中心是_。(2)边:正方形的四条边_,且对边互相_。(3)角:正方形的四个角_。(4)对角线:正方形的对角线_且_,每条对角线_。3、计算:(1)正方形的周长等于_。(2)正方形的面积等于_或_。(3)两条对角线将正方形分成了_个_三角形。二、课堂练习1、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平分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D是对角线,BE平分DBC交CD于点E,若CE1,则AB等于( )A、2 B、 C、 D、3、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等于9cm2,正方形DEFG的面积等于4cm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S_ cm2。4、如图所示,以正方形ABCD的边为边向其内部作为等边三角形PBC,连结AP、DP,作PECD于点E,若AB2cm,则PCD_度,PDC_度,APD_度,PE_cm,PCD的面积_cm2。5、已知点E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且AEAB,则ABE_。三、课堂检测1、正方形边长为4cm,则这具正方形的面积是_,周长是_。2、正方形对角线为4cm,则这具正方形的面积是_,周长是_。3、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98,则它的对角线长为_。4、下图中共有_个正方形?5、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F分别是CD、AD的中点,则BE_,SFBE_。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cm,ABE15,且ABAE,则DE_cm。7、正方形ABCD中,点E在BC的延长线上,AE平分DAC,则下列结论:(1)E22. 5(2)AFC112.5(3)ACE135(4)ACCE。(5)AD:CE1:,其中正确的有( )A、5个 B、4个 C、3个 D、2个8、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延长BC到E,在CD上截取CFCE,延长BF交DE于G,求证:BGDE。第6课时 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综合练习)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每组邻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2、下列选项中,矩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边相等C、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3、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使得该菱形为正方形。4、如图,点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试说明:OE与CD互相垂直平分。 5、如图,在ABC中,ACB90,CD平分ACB,DEBC于点E,DFAC于点F,试说明:四边形DECF为正方形。 6、如图,在ABCD中,BD2AD,AC交BD于点O,点E为OA的中点,点M为DC的中点,观察EM与D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7、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邻角互补 C、对角相等 D、对角线相等8、矩形与菱形同时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线互相垂直9、如图,在菱形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若BECE,则EAF的度数为( )A、75 B、60 C、50 D、4510、如图,顺次连结矩形ABCD各边的中点,得到菱形EFGH,这个由矩形和菱形所组成的图形( )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11、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两条对角线的和为8cm,则矩形较短的边长为_。12、若矩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分一为4cm与3cm两部分,则这个矩形的周长是_cm。13、如图,DE是ABCD中ADC的平分线,EFAD交DC于点F,交AB于点E。(1)试说明:四边形AEFD为菱形;(2)如果A60,AD5,求菱形AEFD的面积。 14、如图,在ABCD中,AE平分BAD,BF平分ABC,AD3,AB4,EF_。15、一个正方形要绕它的中心至少旋转_度才能和原来图形重合。16、如图,矩形ABCD中,AEBD,垂足为E,AB2,BD4,则AOB_、BAE_,BE_。1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C6,BD8则AB的取值范围为( )A、1AB7 B、2AB14 C、6AB8 D、3AB418、菱形的一条对角线与它的边相等,则它的锐角等于( )A、30 B、45 C、60 D、7519、矩形的边长为10cm和15cm,其中一内角平分线分长边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长为( )A、6cm和9cm B、5cm和10cm C、4cm和11cm D、7cm和8cm20、已知:如图,在ABCD中,BE、CE分别平分ABC、BCD,E在AD上,BE12cm,CE5cm,求ABCD的周长和面积。 21、将矩形ABCD纸片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边BC的F处,已知CE3cm,AB8cm,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它的面积为_,边长为_。23、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8cm,BCD120,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C_,BD_。24、如图,矩形ABCD的边长AB6,BC=8,将矩形沿EF折叠,使C点与A点重合,则折痕EF的长是_。25、平行四边形一边长32,则它的两条对角线长不可能为( )A、20和18 B、40和50 C、60和30 D、32和5026、一木工做一个宽80厘米,高60厘米的长方形木框,需在相对角的顶点加一个加固木条,则木条的长为( )A、90厘米 B、100厘米 C、105厘米 D、110厘米27、如图,在菱形ABCD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ACBDC、ABD是等边三角形 D、CABCAD28、如图,在ABCD中,AEBC于E,AFCD于F,若AE4,AF6,ABCD的周长为40,求SABCD 29、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E、F分别是AB、BC、AC边上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ADEF是菱形(2)若AB24,求菱形ADEF的周长。 第7课时 梯形的性质(1)一、课前预习1、(1)梯形的概念:只有_的_叫做梯形。注意两个条件:即一组对边_,另一组对边_。(2)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_,(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_,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_(通常是从上底一个端点向下底作垂线段)如图:AD_BC,AB_CD四边形ABCD是_。其中_和_叫梯形的底,_和_叫梯形的腰,AE是_。2、特殊梯形(1)等腰梯形:_的梯形叫等腰梯形。(2)直角梯形:_的梯形叫直角梯形。3、等腰梯形的性质(1)对称性:等腰梯形是_对称图形,有且只有一条对称轴,就是_。(2)两腰_,两底_。(3)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_,同一腰上的两角_,对角_。(4)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_。4、计算(1)梯形的周长等于_。(2)梯形的面积公式为_。二、课堂练习1、下列结论:在等腰梯形中,不可能有直角;在等腰梯形中,最多有两条边相等;在梯形中,一定有两个角是钝角;在梯形中,最少有一个角是锐角,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若在梯形ABCD中,ADBC,则A:B:C:D可能为( )A、3:5:6:4 B、3:4:5:6 C、6:5:4:3 D、4:5:6:33、若在四边形ABCD中,A:B:C:D2:2:1:3,则这个四边形是( )A、任意四边形 B、任意梯形 C、等腰梯形 D、直角梯形4、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AB,BCBD,A100,则C( )A、80 B、70 C、75 D、605、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E,DEC的周长为13cm,BE5cm,则梯形ABCD的周长为_。6、梯形的一组对角分别是78120,则另外两个角分别是_。7、若等腰梯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BOC120,BDC80,则DAB_。8、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对角线CA平分BCD,且AD4,BC8,求梯形的周长。 9、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ADCD,BDBC,试求C的度数。 三、过关检测1、等腰梯形的上底、下底长分别为6cm、8cm,且有一个角是60,则它的周长为_,面积为_。2、四边形ABCD中,A : B : C : D=3 : 2 : 2 : 4,则四边形是_。3、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AD=CD,BD=BC,则A_。4、直角梯形ABCD的上底为3cm,下底为7cm,一腰与底的夹角为45,则这个梯形的高为_cm。5、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菱形 C、等腰梯形 D、平行四边形6、已知如图,梯形ABCD的面积是4cm2,M为CD中点,连AM,BM,则ABM的面积是( )A、1cm2 B、2cm2 C、3cm2 D、4cm27、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P是AD中点。求证:BPPC 8、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BDDC于D,且C60,若AD5cm,求梯形的腰长 第8课时 梯形的性质(2)一、知识要点1、梯形问题往往通过作辅助线转化为_或_解决。2、梯形中常用的作辅助线的方法(1)平移腰 (2)平移对角线 (3)作高 (4)延长两腰 (5)连结顶点,与一腰中点并延长 二、课堂练习1、若等腰梯形的上底与高相等,下底是上底的3倍,则有一个底角是( )A、60 B、45 C、30 D、152、如果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等于一腰的长,那么腰下与底的夹角为( )A、135 B、45 C、60 D、1203、一个梯形的四边长分别为12,6,6,6,则这个梯形面积为( )A、 B、27 C、54 D、4、在梯形ABCD中,ACBD,且AC4cm,BD5cm,则梯形的面积是_cm2。5、已知直角梯形ABCD的腰AB垂直于底边,CD12,BCD30,求AB的长。6、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BC,点E、F分别为AD、BC的中点,且EFBC于点F,试说明:BC。 7、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1cm,AD2cm,CD4cm,则BC_cm。8、已知梯形的两底长分别为6,8,一腰长为7,则另一根长b的取值范围是_,若b为奇数,则梯形的周长为_。9、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90,点E、F分别是AD和BC的中点,试说明:EF。 三、过关检测1、等腰梯形的一个锐角等于60,它的上底是3cm,腰长为4cm,则下底是_。2、梯形ABCD中,ABBC,ADBC,C45,AD5cm,BC9cm,则AB_cm,梯形ABCD的面积为_cm2。3、观察下列图形,并填空:当图中有1个梯形时,图形的周长为5;当图中有2个梯形时,图形的周长为8;当图中有3个梯形时,图形的周长为_;当图中有n个梯形时,图形的周长为_。4、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梯形 D、平行四边形或等腰梯形5、如果等腰梯形两底之差的一半等于它的高,那么此梯形的一个底角是( )A、30 B、45 C、60 D、756、梯形上底长为6cm,过上底一个顶点引一腰的平行线交下底所得三角形的周长为195cm,那么这个梯形周长为( )A、151cm B、201cm C、207cm D、263cm7、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4cm,BC10cm,B45,试求梯形ABCD的面积。 8、等腰梯形ABCD中,ADBC,ACBD,AD+BC10,DEBC于点E,求线段DE的长。第9课时 16章复习一、基础知识回顾1、平行四边形(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_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2)性质:边:对边_且_;角:对角_,邻角_;对角线_;是_对称图形。2、矩形(1)定义:有一个角为_的_为矩形,或有三个角为_的_为矩形。(2)性质:边:对边_;邻边_;角:四个角都为_;对角线_;既是_对称图形,又是_对称图形。3、菱形(1)定义:有一组_相等的_为菱形,或_相等的四边形为菱形。(2)性质:边:_平行;_相等;角:对角_,邻角_;对角线_;每一条对角线_;既是_对称图形,又是_对称图形。4、正方形(1)定义:有一个角为_的_为正方形,或有一组_相等的_为正方形。(2)性质:边:_平行;四条边_;角:四个角都为_;对角线_;且每一条对角线_;既是_对称图形,又是_对称图形。5、梯形(1)定义:有一组对边_,而另一组对边_的四边形叫做梯形。(2)等腰梯形:定义:_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_;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底角_;是_对称图形。(3)直角梯形:定义:_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4)梯形的辅助线的做法:平移一腰;延长两腰相交于一点;作高;平移对角线;连结顶点与一腰上的中点并延长与另一底边的延长线相交。二、课堂练习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40,则B_。2、等腰梯形的两邻角之比为2:7,那么它的各角的度数是_。3、矩形的宽是3.6cm,两条对角线夹角为60,则矩形对角线长是_。4、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交于E点,如果矩形的周长为112cm,BEC与AEB的周长之差为8cm,那么BC_cm;AB_cm。5、如图,点O是AC的中点,将周长为4cm的菱形ABCD沿对角线AC方向平移AO长度得到菱形OBCD,则四边形OECF的周长是_cm。 (4题图) (5题图)6、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8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E,交AB于点F,F为垂足,连接DE,则CDE_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于E,ACAD,CAE56,则D、_ (6题图) (7题图)8、下列图形中,只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正方形 D、菱形9、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两邻边的长分别为10和6,那么它的周长为( )A、16 B、60 C、32 D、3010、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对角线互相垂直11、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 D的值可以是( )A、4:3:3:4 B、7:5:5:7 C、4:3:2:1 D、7:5:7:512、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D80,C50,AB4cm,CD7cm,试求腰AD的长。 13、如图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点P为底边BC上一点,PEAB于点E,PFAC于点F,BDAC于点D,连结AP,则SABCSABP+SAPC,而SABCBD,SABPPE,SAPCPF,所以BDPE+PF,又因为ABAC,所以BDPE+PF如图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点P为底边BC的延长线上一点,PEAB于点E,PF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F,BDAC于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为新三板企业股权激励计划设计与实施合同
- 离婚协议书起草、公证及财产分割执行合同范例
- 粮食化验员试题及答案
- 工厂薪酬体系设计与实施方案模板
- 化纤聚合工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道路客运售票员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指导
- 裁切工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合同法》与企业管理和谐合作关系
-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大学博士竞赛试题及答案
- 钢结构彩钢瓦施工工艺与技术交底
- 梁启超家教家风课件
- 第5课 我们说方言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
- (2025秋新版)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顾客联络服务 人工与智能客户服务协同要求 编制说明
- 2025年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无线)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医院汽车管理办法
- pos风险管理办法
- 中石化质量管理体系
- 上肢静脉血管超声检查规范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