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的分配正义研究.doc_第1页
行为经济学的分配正义研究.doc_第2页
行为经济学的分配正义研究.doc_第3页
行为经济学的分配正义研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为经济学的分配正义研究丁建峰 一、 超越“经济人”:人类的公平诉求社会科学理论通常都以对人性的某种描述或者假设作为基本出发点,理性 自利的“经济人”(Homo economicus)是主流经济学最具代表 性的人性假设。所谓的“理性”是指 行为主体在给定的决策范围内进行最优选择的能力;“自利”,则是指行为主体在决策时只关心自己而非关心他人的利益。当代的经济理论已经由新古典经济学的“优化时代”转入以博弈论为核心的 “策略时代”“策略”虽然也可被看作是面对他人的优化选择,但“博弈”这一交互决策的过程 ,却使经济学家不得不注意决策的社会与心理背景。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 日益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场“方法论革命”中,“经济人假设的两根最有力的 “支柱”“理性”和“自利”均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行为经济学家发现,人既不是能够精确计算损益得失的 “机器 ”也不是唯利是 图的“自私 基因的表现型”。大量实验显示 人类具有强烈的公平诉求。 主流经济学家会辩护他们之 所以采用自利假设是因为这一假设 最大限度地概括了人类行为。采用其 他假设会导致更多的偏离和错误。然 而,大量实验和社会调查显示,即使 在经济领域典型的人类决策也是既 考虑“利”又考虑“义”的:在经济活 动中决策主体常常宁肯牺牲巨大的 个人利益也不放弃心中的 “公平原 则 ” (Babcock and Loewenstein, 1997)。大量研究表明,对公平 的诉求 带来了非 自愿失业、短期的工资粘性 和价格粘性同时,管理学的调查发 现分配是否公平对于人们的工作 满足感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并进而极 大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社会学家 还将分配正义与市民社会的兴衰联系起来(Persell,1997)。在最新的文献里演化经济学家 Bowles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说明:“为恶棍设计出的制度会制造恶棍”,如果经济制度的设计仅仅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那么,为了“适应社会”,人们不得不压抑内心高尚的道德情感,这导致了普遍的不信任、压抑感以及不公平感(Bowles,2008)。假如“经济学是一门增进人类幸福的学问”(萧伯纳语),那么,它便不能回避公平问题二、描述性的分配正义理论 对于公平问题,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一个角度是规范的它研究的主题实际是“公平应当是怎样的”或者“在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看来。何为真正的公平”。 这方面最典型的研究。莫过于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政治 自由主义,它通过“反思性平衡”的范式 ,把关于公平分配的“一种正义理论”建立在康德式思辨的基础之上进而提出 “平等原则”(每个人对平等的基本权利和基本 自由之完全充分的图式都有一种平等的要求)和“差异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当满足如下条件 :a从属于地位和职务(positions and offices)的不平等 ,应当遵循机会平等原则向每个人开放。b这种不平等必须对社会中的 每个成员有利。通俗地说 ,差异原则 是一种最有利于社会不利群体的分配原则。)正义论发表之后 ,政治哲学家和福利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关于社会公平的理论,例如诺齐克基于自由至上主义的 “资格理论”, 德沃金关于“资源平等”的理论,都是典型的规范学说。 另一类研究与此不同,它主要关注“真实世界的人们的公平观念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 ,它要研究的是“体验到的正义”而不是根据逻辑思辨和“思想实验”得出的“概念化的正义”。其中最具系统性的 开创之作 ,应属 Frohlinch和 0p penheimer合作的一系列研究(Frol inch et a1,1987;Frolineh and Oppen heimer,1992)。他们试图在实验室里 检验人们是否遵循罗尔斯提出的 “差异原则”。实验显示,参加实验的 145个被试中没有一组人同意“差 异原则”86的被试选择了 “在确 保底线收入的前提下最大化平均收入”的分配原则,有大约一半的被试在问卷中把甚至把“差异原则”列为 最差选项这和罗尔斯的结论大相 径庭。Oleson(2001)在澳大利亚、加 拿大、波兰、日本和美国做了步骤更加精密的实验。发现了十分相近的 结果。这些实证研究表明,现实中人们存在的正义观念可能与思辨的结果不符,理论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可信者不可爱,可爱者不可信”的矛盾 。如果要建立一个可信、可行、可实现的规范性的正义理论,就必须反过来考察现实的决策过程。三、公平的诸层次人们可能会承认 “公平是重要 的”,但是 。他们会说“公平是不可 衡量的”。Deutsch(1985)出了 l1 种对稀缺资源的分配原则,例如按 劳动量分配、按需要的急迫程度分 配等,在不同文化、不同情境和不同 人群之中。这些原则中的任意一种 都会被认为是公平的。经济学中的 概念来 自日常语言带有日常语言 不可避免的模糊性,要研究现实决 策中的“公平”因素 ,首先需要明确 的是:“公平”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 念,它有着不同层次的含义。正如 Miller(1992)所论 当人们被 问及 “分配是否公平”时他们会援引不 同的标准。并且在内心深处考量这 些标准的“重要性”,并且达致平衡。 学者们对分配正义的层次做出了各 种分疏我们在这里采用 Deutsch (1985)的三分法,把这些不同的标 准分为如下层次 ,即,需要(need)、 均等 (equality)和衡平 (equi),分 别讨论行为经济学对它们的研究结 果。并且在下一节讨论人们在考虑 社会公平问题时常常遇到的制约性 原则 ,即效率 (efficiency)和自利 (self-interest)。从古典经济学的时代起,满足 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就被看作是分 配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在 经济学原理里指出,给那些生活水平低于最低标准的工人增加收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在采用场景测验的问卷调查中,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对社会底层和贫困国家的民众给予生活必需品,是符合公平正义的行为 (Konow,2001)。为了验证 “需要原则”的文化普适性。博弈论专家 Gaertner等(2001)设置了若干场景:设想一个小社区,仅有一笔资助经费,它可以帮助一个残疾人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也可以资助一个天才儿童受到良好教育,从而为社会做更大贡献。另一个场景是:一笔经费可以救济非洲贫困国家的大饥荒,也可以用于资助本国的环保工程。接受调查的是德国、以色列、斯洛文尼亚、奥地利和巴尔干国家 的 340位大学生研究者特意选择了经济和商学专业的学生做调查,结果显示 这些通常被认为是更加“功利”的学生大多数也选择了资助残疾人和非洲饥荒的选项(当然 ,这里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例如在以色列,935的学生选择资助残疾人,而在巴尔干国家,仅有65的学生选择这一选项)。“平等”(Equality)是最容易理解的公平观念。广义而言的平等几乎和“公平”是同义词 。但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是狭义的“平等”。即对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的均等分配状况。按照博弈论的思路,平均分配是一种“聚点均衡”,即在这种模式下理智的双方都会假定对方能够接受这样的分配,不致产生摩擦和冲突。很多博弈论专家认为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受试者对于过低份额的拒绝。体现了追求收入均等的动机。Mikula和 Schwinger(1973,转引自Mikula1980)在士兵中设计了一个实验。即让士兵们分成小组从事需要紧密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然后分配共同收益。他们发现 在36个组当中,效率最高的组是那些收入差距最少的组。政治科学家Dawes和行为学家 Fowler等 200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关于均等分配的实验结果,该实验的设计如下 :120个学生分成 3O组 每组 4人 由计算机随机指定一个财富分配 。然后,如果参与人对该财富分配不满意。可以对本组的其他人进行“剥夺”,此时,自己每支付 1单位,对方的财富降低 3个单位。也可以对本组其他人进行“给予”,即自己每支付 1单位,对方的财富增加3单位。实验中,人与人之间随机配对,特定的两人相互只玩一次。这就保证了“剥夺”和“给予”是单纯的付出,只会减少自己的财富。完全自利的参与人不可能付出任何这类成本。结果表明,68的人选择了改变其他人财富的行为 。且 71的“剥夺”都集中在高于平均收入的成员身上,62的“给予”赠与了低于平均收入的组员,而且,在 5轮游戏中“剥夺”和“给予”的模式具有稳定性。这说明人们对财富的分配具有趋向于平均化的偏好。然而在实验中表现出来的追求平均的倾向与社会调查结果存在着显著的不符。人们不支持把平均主义当作全社会的分配原则。然而我们似乎更应相信实验而非问卷调查的结果 ,原因在于 :第一 ,人们在回答问卷时依赖于自己的生活体验。被调查者通常会考虑平均分配对生产效率的负面影响,即便他们认为平均分配是公平的,但为了维持效率 。他们仍然不会选择均分收益。在实验中,财富是随机分配或给定的,排除了效率因素,故而能够把追求均等收入的动机 “分离”出来。第二,问卷调查显示 ,虽然人们不支持平均分配作为分配原则。但他们所支持的分配模式与现行的社会分配状况相比,更加趋于平均化(Jasso,1999)。但是 ,平均分配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分配原则 很多情况下。选择平均分配是因为缺乏必要的信息,一旦信息更加丰富,受试者会依据其他的公平原则进行决策 其中最重要的是“衡平原则”。 “衡平原 则 ”(the principle equity)实际上是按照某一合适的例来分配收益的原则。这一原则符合人们的直觉且来源古老,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 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衡平原则可以用公T ,1 式表示如下 : lA= vA,其中 I指投lB U B 入,O指产出,其含义是 :当人们的付出与获得的比例相当的时候 ,便会体验到“公平”。20世纪中叶的很多重要的社会理论家例如霍曼斯(George Homans。1958)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 “交换理论”的分配原理的。殊途同归 ,社会心理学家 JAdams(1965)在大量田野研究的基础上,也建立了基于衡平原则的正义心理学。他认为,人们不仅仅关心自己的收益与付出,同样 ,也关心别人的收益与付出,收入分配若违反衡平原则。便会导致社会不满情绪甚至导致罢工、游行示威和社会动荡。行为经济学家对这一原则进行 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 Schokkaert和 Overlaet(1989)的场景测验中 , 测验者设置了两个推销员推销商品 的情形,受试者决定如何分配在两 人中间分配销售收益。他们发现,按 照两人劳动时间的比例分配。是比 较普遍的模式。即使那些选择不完 全按比例分配收益的受试 ,通常也 给予工作量更大的人更多报酬。在 Konow(2000)的实验 中,受试学生 需要先参加一场劳动 (准备待邮寄 的信封),然后由另外的一个人(仲 裁者)来决定如何分配劳动报酬。为 了消除偏向性 ,仲裁者的支付是固 定的,且并不认识参与劳动者。实验 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仲裁者是严格 按照贡献比例来确定分配结果的。 Cappelen等(2007)设计了一个带有 生产过程的财富分配实验,受试者 可以通过在生产阶段投资而获益。 结果表明。如果财富不均是由于生 产阶段的投资量不同而引起的,那 么受试者便倾向于接受这种不均等的分配。 以上略述了与公平感的三个层次的内涵相关联 的行为经济学研究 ,虽然我们把公平诉求分疏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但这三层次并不是孤立的。很多学者认为,“公平感”并不来源于任何单一的原因,而是人们在几个原则中的权衡考虑。笔者在此不揣冒昧将这些层次之间的关联简要总结如下:在公平的三个层次中。“均等”是“公平”的最原始的含义,其潜台词是“生而平等的人应当得到平等对待”,尽管这一表述来自启蒙运动但它很可能是漫长的演化历程烙印于人心的 “原初观 念”(archetype)的一部分。在公平的观念史中均等观念也是最为源远流长的一种。然而,均等原则只是一 个基准性的公平规则,它需要一些 前提条件:1收益的来源与个人努力关联不大。“运气”在收益来源当中起较大的作用:2人们对其他人 需求的迫切状况不了解。对前提 1的修正,带来了按照投入比例分配 的“衡平原则”;在前提 2不满足时, 带来了按基本需要分配的 “需要原则”。“衡平”与“需要”的最大不同 在于“衡平”关注的是人们的相对得 益而“需要”关注的是绝对量(维持基本生活的供给量)上的得益。在物质比较匮乏的时候 “需要”比“衡平”更加迫切,但当供给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而且 ,人们对合作者的投入具有比较充分的信息的时候 “衡平原则”就成为选择的主导原则。信息和文化积淀在引导人们公平感的表现形式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但引导人们在三个原则中进行选择而且还会引导具体原则的应用 。四、回到亚 当斯密公平、自利与合宜性人类行为是复杂的支配人类 行为的不仅仅是对公平的诉求 还包括自利和效率的考量,在经济学 “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视角下“效率”归根结底也是以每个人的自利 判断为基础的。实验和问卷调查说明人们在分配中的考虑是多方面的:对个人利益的考虑往往和对公平的诉求结合在一起使最终的分配结果呈现出纷 繁的面相 。这一复杂性甚至使实验经济学家怀疑是否存在客观的公平原则事实上,实验经济学家很早就发现,人们常常把 自利动机伪装成公平动机。在 Messick和 Sentis(1983)设计的问卷让学生想象他们分成小组帮助教授工作并取得报酬 ,时间是 7 小时或 10小时 (随机指派 ),结果显 示工作量为7小时的学生更倾向于平均分配,工作量为 1O小时的学生则更倾向于按比例分配,也就是 说 ,受试者在 上节所述 的“均 等”和 “衡平”两个原则中选取了最有利 于自己的原则 Rutstr6m和Williams (2000)的分配实验中,受试者在生 产阶段通过参加步骤繁复的电脑游 戏“河内塔”而获得收入,与财富随机分配相比在生产阶段获得较高收入的受试更不愿意对财富进行再 分配,而低收入的受试者则表现出强烈的再分配意愿。社会调查与实 验结果的吻合程度很高 :Comeo和 Fong(2008)分析了Gallop公司的民意调查发现,富有的美国自人更拥护按照努力和贡献分配的原则 。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则认为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才是公平的。尽管自利动机可以伪装成公平诉求。但不能认为所有的公正诉求 都是利己心的伪装,在实验中,人们 (在统计意义上)既没有表现出英雄 主义的大公无私但也没有表现出 绝对的自私自利。行为经济学家常 常采用 Forsythe等 (1994)发明的 “独裁者实验”来观察自利与公平之 间的权衡:该实验是对前文所述“最后通牒”实验的修改,即在两人一组的小组里,实验者给他们一笔财富 由参与人 1通过“独裁”方式决定分配方案,参与人 2无权拒绝。实验结 果显示参与人 1分给参与人 2的 收益平均占总量的 30。显然 ,完 全的自私 自利意味着参与人 1保留 全部财富而公平原则要求两人均 分财富结果却是介于两者之间。最 近的研究进展充分显示了自利与公 平两类 动机之 间复 杂微 妙 的关 系在 Dana等 (2004)的研究 中,研究者让被试选择两种独裁者博弈:一种是选择不知道对手的支 付,直接领到一笔钱;另一种是选择 知道对手的支付。然后选择是否拿 出一部分钱来补贴对手。结果是,相 当多的被试(47)选择不知道对手 的支付而直接领取实验报酬,另一 方面,知道对手支付的人,多数都给 收入较低的对手以补贴。Konow (2006)用 SRAD心理量表测验了参 加独裁者博弈的被试的心理感受 测试结果显示,如果“独裁者”不知 道对手的支付便直接领到 l0美元 他的情绪状态最好 :但是假如他知 道了对手的支付 ,那么,付给对手一 定量的钱会比他保留所有的钱更使 他感到愉悦。这些实验说明,自利动 机会使很多人不愿意加入到一个能 够帮助他人的情境中去;然而,一旦 进入了“直面他人”的情境 ,人们便 会表露出不同程度的同情心。对于整体效率的考虑也是人们在决策中常常注意的因素,例如 ,上文提到的Frolinch等(1987)检验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实验中86的被试选择 “保证底线收入的前提下最大化群体的平均收入”。这一选择就 是对于“需要原则”和“效率原则”的 综合考虑。面对着复杂的实验结果,经济学家应 当探求一个综合的解决之道早期的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模式是“单打一”的,即,每个实验都揭示出“经济人模型”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然而,这些实验本身却是各 自为战的寻求整合,这是实验经济学面临的迫切问题,如果这个任务不能完成,那么我们就只能面对一堆零散、分裂的理论碎片,每个理论只在极其有限的领域内起作用解释一个或几个实验结果。如果要避免这一糟糕的结局就必须寻求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统一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受到情境的影响,但不是被不同的情境完全割裂我们研究的目的决不是要拆毁经济学的大厦。而是要让经济学“浴火重生”。当代经济学家已经开始在作这 种整合的努力,很多学者开始把观 察到的新行为纳入新的效用函数 重新界定“自利”的范围。扩大其内 涵,以解释新的现象。典型的例如 FehrSchmidt(1999)和 BoltonOck enfels(2000)的“差异厌恶”模型在 这两个模型里,作者假定,博弈的参 与人不但关心自己收入的绝对量 还关心与其他人的收入差距,一旦 与博弈的对手出现了收入差距。当 事人就会感到不满意,从而采取减 小差距的行动。这类模型的优点在 于:第一,作为一种“保守疗法”,它和主流经济学的融合程度很高 ,基 本上采用了“效用最大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