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自己的妙招.doc_第1页
让学生“爱”上自己的妙招.doc_第2页
让学生“爱”上自己的妙招.doc_第3页
让学生“爱”上自己的妙招.doc_第4页
让学生“爱”上自己的妙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学生“爱”上自己的妙招内容提要:怎样让学生认真听自己讲课?怎样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诸如此类,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却大有学问。我觉得要做到前面的这些并不难,问题的关键是要看学生对老师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如果学生在内心深处“爱”上了这个老师的话,那么这个老师所说的话、所作的规定,他们都会“照章执行”。那怎样让学生义无反顾地“爱”上自己呢?请让我为你支几妙招吧!妙招一:幽默;妙招二:赞美;妙招三:宽容;妙招四:有型。关键词:妙招、幽默、赞美、宽容、有型。当一名老师在外人看来是一件极其轻松的事情,认为只要每天把该上的几节课上完,该改的作业批改完,就万事大吉了。须不知,这其中还有不少学问。如:怎样让学生认真听自己讲课?怎样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怎样让学生自觉地遵守各项纪律?诸如此类,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却大有学问。作为一位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十几年的一线工作者,我觉得要做到前面的这些并不难,问题的关键是要看学生对老师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如果学生在内心深处“爱”上了这个老师的话,那么这个老师所说的话、所作的规定,他们都会“照章执行”。反之,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那怎样让学生义无反顾地“爱”上自己呢?请让我为你支几妙招吧!妙招一:幽默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进行的一项专题调研显示,学生们认为一名优秀老师身上应该具备的最主要特征依次为富有幽默感(23.52%),责任心强、尊重和关爱同学(23.42%),和蔼、开朗(21.72%),专业技能强(19.02%),外表端庄大方(9.41%)、严厉(2.80%)以及其他(0.10%)。(中国青年报9月10日)。这个调查结果可能与传统认识有些偏差。一直以来,对优秀老师的评价标准,基本还停留在为人师表、敬业等层面,尤其是家长,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则往往更为看重。但事实上,“专业技能强”在学生的心目中只排在了第4位,“严厉”只排在了第6位。而一向被人们忽视的“富有幽默感”却出人意料地排在首位。由此可见,“幽默”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是让学生“爱”上老师的最有效地手段。所谓教学幽默是指用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以对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教育,培养幽默感和乐观主义人生观的教学艺术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如能运用得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我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就明确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特级教师钱梦龙的调查也表明,学生乐于听从富有幽默感的老师的指导,而对于那些过于严肃、不苟言笑的老师则大多抱一种敬而远之、不得不服的态度。教师健康的幽默,可以有效的打破师生之间的陌生感,缩小心理上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感情与智慧的交流。如有位老师讲修改文章时说:“每个人的脸皮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许多女同胞都是非常讲究修改文章的,你看她们每天早晨梳妆,对着镜子,用增白霜反复揣摩,再用胭脂、唇膏精心润色,还要用眉笔仔细修改眉题。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术刀将单括号(单眼皮)改为双括号(双眼皮)不可!你们看,这是何等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章,要想使语言出类拔萃,成为好文章,不在修改上下番功夫,行吗?”这段话把原本严肃的内容说得含蓄幽默,妙趣横生,同时启发思考,令人回味。学生在笑声中得到启示,领悟到教师的真正用意。可见,轻松发笑只是幽默的外壳,精辟透彻才是其内核。又如在学生疲劳时,一句简单的幽默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劲头。如“下面这个问题谁能回答上来奖糖块那是不可能的,奖糖块那也是不可能的。”在笑声中,疲劳早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妙招二:赞美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也曾作过这方面的调查: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他们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赞扬。令他们记忆深刻的不是批评,却是那些难得的赞扬。由此可知,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成年人如此,孩子们更是。一次小小的赞扬、鼓励,对孩子的影响有时是终生的,甚至一生都将它记忆犹新。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给予适度的赞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一次又一次地体验到了“赞美”的无比魅力。首先,“赞美”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就拿我带过的一位学生琪琪来说吧,他是我班上的一位男生,上课是坐不住三分钟的,任课老师都很是头痛。但经过我的细心观察,发现琪琪的记忆力特别好。于是,每次在诗歌教学中,我在课堂上都要琪琪“当堂背诵”。而琪琪也总能非常流利地背完了整首诗歌,让全班同学刮目相看。借此,我在课堂上对他进行了“大肆”的表扬,并给了他一个“超能记忆王”的荣誉称号,就这样琪琪上课越来越专心了,现在的他还是一个颇受老师和同学喜爱的语文课代表呢!其次,“赞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我现带的班级有一位叫芝芝的女生,性格内向、自卑,从不主动与同学交往,经常无声无息地低着头坐在教室的一角;学习成绩落后;连每次老师布置的最简单的课堂作业都无法完成,在作业本上她经常给老师写下几句让人看了很痛心的话:老师,对不起!我不会做,我很蠢,老师,对不起。为了帮助芝芝树立自信,我除了找她聊天谈心之外,还细心观察她的一言一行,以捕捉她的闪光点。在一节语文课上,当我布置学生阅读课文时,却意外地发现芝芝低着头,全神贯注地拿着笔在本子上写着什么。出于好奇心,我悄悄地走到了她的旁边,看看她到底在干什么。原来她正在自己的本子上描绘课文上的插图,画的还真不赖,惟妙惟肖的!看到这,我内心有了一丝欣喜,并没有因为芝芝没有认真听课而生气,反而露出了赞许的微笑。课后,我找到了芝芝,满脸高兴地说;“我刚才看到你画的画,画的真棒!学校马上要举行“庆国庆书画作品展”了,你可以代表我班去参赛吗?”芝芝听了,简直不敢相信,原本是接受批评来的,没想到我还表扬了她。顿时,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红色”,随即她点了点头。就这样,芝芝不但参加了学校的书画比赛,而且还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当我把这一好消息在班上宣布时,教室里掌声如雷,同学们也纷纷对她投去了羡慕的目光。此后,收获了成功的芝芝变得自信起来,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走起路来也是大步流星的了,关键的是她现在非常信任我了,只要我认为她能做到的事,她都充满自信地尽力去做。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吧!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词!妙招三:宽容中国有句老话-“严师出高徒”,这被不少学生家长和教育界同行奉为至理名言。其实,过度的严厉会使学生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还会产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敌对等不良心理。因此,我觉得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宽容。宽容是什么?宽容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教育修养,是一种对成长的期待,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对学生的宽容洋溢着教师人格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个有待升华的心灵。宽容决不是包庇和纵容,不是视而不见,不是对学生的缺点错误的消极迁就,而是原谅他们的不成熟、幼稚所犯的错误,是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严格指正学生的缺点,有目的让学生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一日语文课上,我要新讲授一篇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导语:二十多年前的罗布泊绿林环绕,牛马成群,湖内波光粼粼,一片迷人景象。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罗布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条溪,天空中也不见一只鸟,它成为一个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夏季气温高达70的可怕的“地狱”-我的话还未落音,就听见一个非常搞怪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呢?”(跟小沈阳的腔调一模一样),我循声望去,只见唐建书早已是“面红耳赤”,其他同学呢也早已笑开了花。照我平时的脾气,对于这种“违纪”行为我是绝不“手软”的,尤其唐建书同学是出了名的调皮。但是此时我意识到唐建书的这一行为并不是故意的,而是“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如果此时我“狠批”他一顿,不但不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还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气氛。于是我决定“放他一马”,并且也学着“小沈阳”的腔调来了一句“这是为什么呢?”,此举引发了全班的哄堂大笑,连刚才红着脸、低着头的唐建书也抬起头了。顺着之前的问题我接着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中找到,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我刚一说完,同学们纷纷打开书,认真的看起来-作为一名老师,我很庆幸当时我的“英明之举”。课后,唐建书在走廊处找到我,不好意思地对我说:“马老师,今天谢谢你没批评我,你真是太给面子了。以后上课我绝对认真,绝不违反纪律。”听到这番勇敢的“表白”,我感到无比欣慰!是啊,马克吐温说:“当紫丁香把香气留在了那个踩扁了他的脚踝上时,那就是宽容。”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吧!不管遇到多么调皮的学生,不管遇到多么难处理的问题,我们要想到,中小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不可能会没有错误,我们都应该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尊重学生,接纳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只要我们采取理智而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用鼓励的方式激励他们发现错误并自己改正错误。妙招四:有型“有型”是新名词,指一个人的打扮、穿着很有魅力。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老师开始注重并改进自己穿着打扮之后,学生上课较以往更专心,学习兴趣更高,和老师关系变得更好更融洽,同时更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的最好教材之一。尤其是在现今这样竞争激烈的时代,教师“有型”的穿着就更显重要。因为学生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一位教师的穿着打扮。我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段时间以来,我的穿着都很低调,以“休闲”为主。突然有一天,我一改往日风格,穿上一条碎花束腰群,同时还佩戴了两个“水晶耳环”作为点缀。当我神采奕奕地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发现同学们先是对我投来了异样的目光,继而脸上露出了浅浅的微笑,显得极为兴奋,就连平时上课就打瞌睡的磊磊在那节课也来了“精神头”。总之,那节课学生的认真程度让我印象深刻。另外,网上的一份调查报告更是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天津113中学为了让老师能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曾对教师的仪表、着装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比如女老师不许化妆、不许染红指甲、不能穿带响声的鞋等等。随着学校年轻教师的增多,爱美的老师们悄悄打破了这些“禁令”。学校的领导也觉得过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