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质量征文好习惯成就好成绩 呈贡龙街小学 晋晓花2011年10月题名:好习惯成就好成绩作者:晋晓花作者简介:晋晓花,女,38岁,小学高级教师,呈贡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呈贡县龙街小学教导主任。从教15年来,曾先后多次获得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竞赛,说课竞赛的奖项。所任教班级的教学成绩一直居全县全列,所撰写的论文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荣获省级一等奖。工作中,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积极进取,不断学习,成为学校放心,家长满意,学生喜爱的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通信地址:昆明市呈贡区教育路72号(龙街小学)联系电话习惯成就好成绩 龙街小学 晋晓花【摘要】新课标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这足可以说,小学生具有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数学的学习中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从课堂教学和答题两方面谈谈好习惯如何成就好成绩。一、 上课专心听讲收获多二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使答题的正确率提高【关键词】学习习惯 成绩【正文】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获取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新课标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这足可以说,小学生具有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数学的学习中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从课堂教学和答题两方面谈谈好习惯如何成就好成绩。二、 上课专心听讲收获多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小学生养成了专心听讲的习惯,课堂上就能动用各种感官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获取最大量的知识信息。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针对这些特点,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常规的教育和训练外,我认为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语言力求儿童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如,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特点时,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我向学生生动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线氏家族中有哥儿三个,都长得细又直,一天出来玩儿,碰到了三个调皮的小端点,一个劲儿的往这三兄弟身上贴,线大哥跑得快,端点没贴到它身上,线二哥的一端贴了一个端点,线三弟跑得慢,两端都被贴上了端点。这时线大哥得意地大声说:“我身上没有端点,我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谁也量不出我到底有多长。”线二哥不服气地说:“虽然有一个端点堵住了我的一端,但是我也可从没有端点的一端无限延伸,也没有谁能量得出我的长度。”线三弟唉声叹气地说:“就我倒霉,两端都被端点堵住了,没法延伸,谁都可以量出我的长度。”后来数学家给线大哥取名为“直线”,线二哥取名为“射线”,线三弟取名为“线段”。生动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听完故事后对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和区别就一清二楚了,比教师枯燥地讲解效果好得多。2. 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多地听老师讲授,这种听讲势必缺乏一种“我要学”的参与意识。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因,对于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是极为不利的。只有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状态下地听讲,才能真正做到专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据调查,50人左右的班级,每节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总是那么10来个人,仅占总人数的20%,其他同学上课刚开始时也许能注意听讲,10多分钟后注意力就会难以集中。针对以上情况,我是这样做的,首先,确立这样的思想,在我的数学课上只要学生能主动回答问题,无论回答得对还是错,都要对学生这种主动学习的行为给予肯定,不让学生产生怕说错的畏惧心理。其次,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代替传统的教师讲解。再有把全部学生按座位每六人分成一组,按座位位置编上号,小组讨论汇报的时候,随机点座位号,让每个人都做好汇报的准备,避免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每次总是那几个同学汇报的现象出现。还采用抢答、开火车、答题接龙等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回答问题欲望。3. 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和人体学具,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在新知讲授过程中,教师适时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能使用许多语言都讲不清的事物,一下子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由于条件的限制,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具很难做到人手一件,经常是只有一件学具供教师一人的演示。人体教具就大有不同了,它不需要提前准备,每个学生都随时携带,使用起来方便快捷,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自然会主动参与到新知的探索活动中去。如,在教学“初步认识角的大小”时,为了讲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两条边叉得越开角就越大,合得越拢角就越小”这一角的特点。我侧身对着学生,把靠近学生手的手肘弯曲,让学生从我身上找一个角,学生不难找到此角,再接着演示上下臂合拢分开,让学生说说角大小如何变化,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手臂感受角的大小变化,通过亲自体验学生对角的特点就有了深刻、形象的认识。还有,让学生动脑、动口、又动手,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这样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会增长。如:通过照镜子,观察镜子里外事物,发现了镜子“里外上下不变,左右相反”的这一特性后,我设计了照镜子的游戏,一个同学到讲台上,面对下边同学,下边同学当镜子里的他,下边的每个同学都会注意观察照镜子同学的动作,判断出自己该做什么动作才符合镜子里的他。再如背乘法口诀时,只有不断变化形式,动静搭配,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长时保持。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合理的使用肢体语言,挖掘、使用恰当的人体学具和其他生活中的学具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使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二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能使答题的正确率提高每次考完试后,总能听到不少的家长惋惜的感言“我家这孩子就是太粗心了,你看看数学试卷上被扣分的错题都不难,而且平时这样的题他都会做的,要是他不粗心,把这几题做对,不就能考个高分了。这孩子就是粗心,老改不掉这毛病,真拿他没办法!”每当听到家长这样无奈的话语,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的我,心里就像被压了一块沉重铅一样,不断地问自己“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于是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处处留心,不断地尝试、探索,找到三种改掉“粗心”毛病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答题的正确率。1. 认真审题,把题目中重点关键词圈起来,按题意要求,认真答完题。要求学生做题前先认真审题,边读题边把题目要求,题意中的重点、关键词圈起来提醒自己按题目要求做题,这样看似简单的圈圈画画能有效防止学生不读题,提笔就做的机械模仿例题现象。例如,“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打*号的题要求验算”这一题目要求中“竖式”“打*号的题验算”是关键词,学生圈起来以后就会明确知道是用“竖式计算”,打*号的题也就不会忘了验算。再如,运用求几何图形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遇到做无盖的容器需要多大面积的材料,“无盖”二字就是关键词,读题时把“无盖”圈起来,就提醒自己求表面积时不要算上面一个面的面积。2. 使用各种形象符号勾勾画画,作好批注,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能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好多学生经常会出现只求速度,不求质量,草草读题后,还没弄清数量关系就开始答题了,最后落得个会做的题做错的结果。我发现用形象符合在题目上勾勾画画,作好批注这样简单的方法能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例如,在做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应用题时,学生都知道解题方法是:已知单位“1”量用乘法,未知单位“1”量用除法或方程。可什么情况下是已知单位“1”,什么情况下是未知单位“1”,学生就未必能准确判定。我是这样来教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读完题目,首先找到谁比谁多(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这个关键句子,在 “比”字下面打上符号,“比”字前后的两个量就是相比较的两个量,“比”字后面的就是单位“1”量,在下面画“ ”,如果已知此量就把具体数量搬到“ ”上,如果单位“1”量未知就打上“?”,比字前面的就是参比量圈起来,把多(少)几分之几的“多(少)”框起来,按多加少减方式批注。比桃树25%,梨树有多少棵?梨树例:果园里有桃树80棵,?棵?80棵+再如计算关于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综合性题目时,大多数老师都是要求把数量代入字母公示里解答。计算的过程中,有的需要用到直径,有的需要用到半径,学生经常会混淆起来,拿直径当半径用,拿半径当直径用。我是这样教学生分析题目的:做题前,如果是几何图形题就在图的左边并排标明d =?,r=?,如果是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就在数量下面标明是d还是r,这样再把数量代入公式时,有了直观的标注就不会把直径和半径混淆。经过这样简单的勾勾画画和批注,抽象的数量关系就形象直观具体了,算理自然也就清晰了,答题的正确率也会快速上升。3.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计算能力直接影响着数学成绩。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比重比较大;翻阅各年级期末考试卷,计算题分数大约占总分的40%左右;其他数学知识同样离不开计算: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周长、面积、体积公式的推导和运用离不开计算,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成绩。要想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首先,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算理和计算方法,其次就要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我认为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应该做好一下几方面:1. 加强口算训练,每天做一定量的口算题,及时地进行批评、评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为计算打好基础。2. 要求学生认真、规范地书写各细节:如,竖式中相当于等号的长横线用尺画,长尾巴的“0”和“6”分不清一律算错尽量避免因书写不清而造成的计算错误。3. 养成计算完成后用草稿重新验算的习惯,平时的测查,我要求学生交草稿纸给老师检查是否有重新验算的过程。4. 口算没有把握的题,一律要求学生笔算。在“填空、脱式计算、应用题”等题型中需要计算的时候,往往好多学生为了免去拿草稿纸的这个小小“麻烦”,冥思苦想,半天算出个错误答案。我发现不论是平时的练习册,还是考试卷,需要笔算的题总在旁边为竖式留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的脚印app课件
- 有趣的发现作文500字8篇范文
- 时装销售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时政知识培训方案策划书课件
- 时尚品牌知识课件
- 农业产品供销合同及质量保障协议
- 作文之星谈攻略写作文打腹稿很重要11篇
- 纪检业务知识培训心得
- 纪昌学射课件
- 纪念鲁迅先生的课件
- 外周前庭系统解剖生理及原则课件
- 建筑工程技术标通用
-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呼吸系统
- 建设生态文明ppt模板课件
- T∕CGMA 033001-2018 压缩空气站能效分级指南
- 《创新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 钻井作业现场常见安全风险及隐患ppt课件
- REFLEXW使用指南规范.doc
- 赛摩6001B皮带校验说明书
- 气动机械手系统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 常用处方药名医嘱拉丁文缩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