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命理三派得与失.doc_第1页
浅谈命理三派得与失.doc_第2页
浅谈命理三派得与失.doc_第3页
浅谈命理三派得与失.doc_第4页
浅谈命理三派得与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命理三派得与失 当下命理能人辈出,但也是鱼龙混杂,彼此攻击者有之,诚心讨教的也不乏其人。如此人世沉浮,善恶百态,实在叫命理学者无所适从,甚或灰心气馁,抑或无可奈何。而按网上现在流行的命理看法来说,大致有三股潮流。博主才疏学浅仅凭个人理解和主观臆断,这里只做杂谈,有意见的易友只管保留自己的看法便可,无需争辩。命理学分多途,广义的可能包括八字(又叫子平术),紫微斗数,七政四馀,河洛理数等。现今狭义的说就是八字或者叫四柱命理学。而所谓门派,并非古已有之,而是今人八字断法不同,互相区别的产物,门户之别由此诞生。当代命理学仍然以传统命理学为主流,虽然各种后起派别声势浩大,但是传统命理学根基深厚,千百年来屹立不倒,经典辈出,代表者如滴天髓子平真诠穷通宝鉴等。此派因为历史悠久,其中各有分支所以大师、能人不胜枚举,港台地区以及海外的大师也是不胜枚举。这一派的代表有在国内邵伟华先生、李顺祥先生,台湾的钟义明先生等都是此派。此派的优点很明显,实例丰富,经验很多,千年的积累让它体系完备,能人辈出。而其内部,实际上断法也不尽相同,大陆港台海外许多大师多属此派。有人说传统派学说自相矛盾,莫衷一是,那是因为大家虽然名为传统,但是各有师承,况且并非真有一个固定的看法。据孙海义先生的看法主要包括子平派格局论命,神峰通考病药学说派、滴天髓派、穷通宝鉴派、神煞派、纳音派、生肖派等等。所谓传统,无非坚持了以日元为中心,重视格局,参考神煞的断命思路而已。所以我并不同意以传统派某一人一门代表整个传统派的说法,也不能在不同人的著作里找论点互相比较。因为所学不同,看法也不禁相同,无非思路相似而已。但是,新派等派批评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就是,传统派的确属于难学的范畴,尤其在定日主盛衰问题上一直没有决定性的和可以规范的结论,但并不代表其真的没有结论,只是大家在这个道上分别走了不同的小路,只要断命结果是对的各执己见未尝不可。另外就是断命思路复杂,参考信息冗杂,不够直接简洁,传统内部各派都有自己的经验,只是不肯说明罢了。 邵伟华先生 李顺祥先生与传统派一样历史悠久的可以说是我们的盲人算命师傅了。往往我们的成长经历里都有这些人的身影,他们走街串巷,来到你家门口,坐在马扎上,开口便道出你的情况,让你很惊讶。现在这样的情景很难再见到了。有一些当代命理家有盲人师承的背景,把盲人算命的方法整理出来,称其为盲派命理。但是,好是好,盲人算命却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师承严密的真正流派。盲人断命各有自己的看法,所以现在盲派之人的观点也不甚一致,但是,盲人断命对干支类象提供的信息把握的准,断事多凭代代相传的经验一语中的,所以有断验如神的说法。盲人算命除了不一定谆寻日主中心论的根本原则性思路外,断命中有的还夹杂古算命术如日家神煞体系、七政四馀和奇门遁甲等术数,所以很难说就真的有一种命理传统叫做盲派。盲派只能代表其技术渊源。这一派的代表有段建业先生,代表作盲派命理。但是,这也不能代表此派的全部命理学实质。段建业先生而当代很突出的一个现象是新命理的诞生,但我认为这个新很难说是真的颠覆了传统,它更像是传统命理学的一次适应现当代环境的自我革新。该派依然坚持日元中心的思想,并且它的新理论百神论、反断论、体系论并非空中楼阁凭个人臆造而生,也不是完全像他们说的诞生于大量实践。而是将很多传统断命的经验思路加以规范整理和简化,它仍然坚持日元中心,保留扶抑和从格、重视十神和六亲关系。我个人觉得,它仍然只能算是传统派的历史革新,而并非另起炉灶建立了另一套八字系统,它比传统派内部的一些人走的远些,却比盲派的一些人走的离传统近的多。代表人物李涵辰先生、祝国英先生。代表作品国英命理学。 李涵辰先生 祝国英先生我更倾向于暂时将命理学分为日元中心派和非日元中心派。但是,各种分法都是断章取义,站在不同立场和角度而已,真的酷爱命理断然不该未经试验,贸然否定一家说法,况且,各派大有相互借鉴的可能,此留作后话,待有时间与大家分享。树立门派对于治学者来说是画地为牢,正如某先生的一句话,“我学的是老师的命理学,不是学的某某派。”寥寥数语未能尽意,权作抛砖引玉,希望得到真诚的回复。学好命理学的经典(修改版)进来研究子平之学,深感原来对命理经典的看法是在有失偏颇。这主要源于没有读懂其中的一些意蕴,又有了人云亦云先入为主的看法。原字留在此文后作为更正的对照,特别标出。 八字之学其实渊源已久,唐以前典籍未见,自李虚中命书方有可考者。 今人所习命理之书所谓子平命理,起于北宋隐士徐子平,其后有徐大升将具有徐子平命学思想的两部命书编为一书,名曰渊海子平。这是后世八字命书的始祖。 但是实际上,中国内地由90年代复苏的易学研究里,由邵伟华先生四柱预测学开始的命学浪潮中,所继承的命学思想大致承袭的还是民国时代的命学思想,而这一命学思想可以追溯到晚清。这就是以任铁樵滴天髓阐微为代表的一派命学流派。这其中有为其造势鼓吹的民国命学者徐乐吾先生(著有子平粹言等)和袁树珊先生(著有命理探源等),乃至与之齐名的韦千里先生(与前两位先生稍有不同,韦公极推崇陈素庵命理约言,本人著有千里命稿等)。 这一时期对许多经典进行了整理和发掘,功不可没,但是这一时代的核心经典,无论其如何标榜,重心都在被称为经典中的经典的滴天髓上,此书托名为宋代京图所作,明代开国元勋诚意伯刘基刘伯温所注,由晚清命师任铁樵评注,以日主之旺衰来取八字用神,对传统论命之观点多有创新之处,貌似子平之法的十神财官六亲,其实都有新的看法。但是,许多此派学者,自己并没有发觉其偏离了徐子平先生最初的论命原则和方法,仍然混淆两者概念,以至于得出对渊海子平和三命通会内容谬误观念陈腐的结论,甚至有专门立文辟谬者。究其原因,执鹿寻马,虽有三分相似,终非一物。此派大行其道,以至于有以为此即为子平命学之原意,命学之正宗的。然而,这其实是晚清兴起的新派。我在这里限于篇幅,不想长篇大论,但求找出一条读书的捷径,以利后学者。 学命理之学必要有一本终身不易之书,这就是三命通会,此书是先代命学的精华,明以前的命学典籍经过筛选和甄伪以存于此书,此书思想一贯,秉承徐子平命学之脉,每读之必有收获,但是此书并不适合初学入门,内容博大更容易让人不见头脑,望而生畏。 我的推荐时入手以子平真诠(清沈孝瞻著)为圭臬,此书得子平之真传,对子平之学所论精辟,行文明了内容切实,宜于自修。但是,此书已被徐乐吾先生子平真诠评注所误读,此版本已失去了子平真学的价值,建议越过评注命例,直读原文,奥妙可见。读前最好抛弃已学命学的成见,乃至术语名词之意义,方能不受误导,直读其意。 由此深入渊海子平(宋徐大升撰)、三命通会(明万育吾撰著)读其赋文才能达其意,融会贯通。渊海子平、三命通会、子平真诠三者乃是一个命理学系统,有着完全一贯的命理思想,建议学者学命理学从此传统入手,因其已行千年不衰。 而清以后有的穷通宝鉴在港台地区多有流行,是所谓的调侯论命的一系,大有可读之处,但不适于先读,对渊海子平、三命通会有所研究方读之有益。 另外,前文指出的清末新派命理,奉滴天髓阐微为经典的一系命学,论其源头,可见于神峰通考(明张楠著),后续的学者有袁树珊先生的命理探源可以作直接入门参考。但仍然建议以渊海子平、三命通会为依归。 以上寥寥数语,未经字斟句酌,难免行文蹇涩,调理不清,词不达意,敬请见谅。关于命理之书,后必有相关之文,留待以后探讨。 以下部分为2009年4月29日的版本: 命理学的整个体系按陆致极先生中国命理学史论的说法分古法和今法。平常单说命理之时,常指四柱学,即俗称的八字,但是大而言之尚包括紫微斗数等星命学。八字古法是李虚中命书里以纳音为主要断法,四柱之外另加胎柱(受孕之时间干支)。后世有兰台妙选继续其说。但是有称其为邪说者,是从子平的立场来说的。 八字今法来自徐升,字子平的渊海子平来立论的,即现在的八字术,专用干支五行判断命数,建立整个命理学系统。但是渊海子平却不适宜初学。 至明,有万育吾者为尚书职,精研子平术(以徐子平称呼八字术),从学术角度总结唐宋来子平命学,编撰三命通会,内容驳杂,实为纵览四柱学之理,法,术之资料汇编,可作参考之用。 而论及命学,视为不易经典,依止不入歧途的当属滴天髓、子平真诠两书。此两书我等研习命学,终身受用。民国之后,徐乐吾先生重新发掘江湖派经典拦江网(又名穷通宝鉴、造化元钥),此书所载特殊格局,种种看法,发书房派缩未发,真实践得出真谛,可补以上两书不足。合三书实囊括千五百年来,子平术之总诀。 但是世易时移,三书成书于明清,论理虽详,但于现代之人无基础者,难以卒明其理。 时至民国,有徐乐吾、韦千里、袁树珊三命理名家,纷纷继承经典,注解先人,深入浅出,为新学人大开方便,承前启后,蔚为壮观。在下入门之书就是韦千里的千里命稿。此外,尚有徐乐吾注解滴天髓阐微、子平真诠评注、造化元钥评注可为后世学者继承经典之门径。 其他经典有神峰通考、命理约言等等留待入门之后可用。 而近当下诸书,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论理则各成一格,传术虽名家执笔也有欲说还休之叹。然而一概而论亦失之武断。香港、台湾、内地多有命学读物出版,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篇幅甚巨,恕难一一列举,读者可以自行拣择,兼容并包,然后可以窥探命学一二,反观经典,自然宗旨明了,提纲挈领,切不可固执一说,闭门造车,留自赞毁他之憾。 浅议主流术数学系统进入八运以来,内地术数学术研究升温,出版物走向地上,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初入其门者,在这纷繁复杂的术数门类当中似无章法可循,其实只要提纲掣领,自然豁然开朗各有归所。 术数,乃先秦方技衍生之一。有人谓之五术,其实五术包括的主要是方技这个大的概念,包括了岐黄医道和养生修仙的内容在里面,但是方技中还是有门类众多的术数典籍,穷一生之力难以卒读。 这里纯以术数而论,遗存于当世可知的共有以下几类: 一、命学,其实研究人生的学问除了我们熟知的八字外,另有其他,但是为了将之作以区别,我们这里仅指的是所谓禄命之学。禄命之学有多家,除了我们当世熟知的子平八字外,之前有许许多多的流派,虽然难得一见,但是在一些典籍里还是可以见到遗存。较为熟知的是唐李虚中的命学尚有专论,如李虚中命书、兰台妙选、玉照定真经等。而今世的子平命学也一变再变,大概有宗三命通会以格局论命为主的一派,有宗滴天髓正五行论命的一派,有宗穷通宝鉴纯以调侯论命的一派,其他盲派、新派并无传统,在此不论。二、星学,现在所言星学共有两面,一则为占星,一则为星命。占星为我国古代文明的骄傲,历代为国家决策的正统术数参考,早在三代以前已经为我国先祖所重视。留在现今的已有大量遗存,可惜我等继承的有限。目前可见的甘石星经、开元占经可以窥其一斑,另有史记中的天官书可参考。许多星占中尚包括占侯,被我单独列为一种。星命学则所出较晚,有一种可能尚无有力证据证明,这就是星命学是受印度乃至地中海地区的星命学的影响,但是也有可能是两者有着共同的起源。比较有代表性的星命学就是与子平八字同为主流的七政四馀,代表的集大成著作为星学大成,另有许多其他星命学专著,如唐张果星宗等。而今世较为有名的当属紫微斗数,此学以紫微斗数全书和紫微斗数大全为代表,民间多分各流派,但以三合派和四化派最为流行。 三、占侯,此类别也较多,多为以自然现象为依据,判断吉凶。由于当代应用研究较少,资料并未被继承和发掘出太多,唐李淳风乙巳占可以一见其内容。此部分留待他日另作专题分享。 四、卜筮,此一术数可溯源上古,古有甲骨筮法,又有大衍筮法,演变为后世的金钱筮法。凡此种种皆凭借当机之感通,演绎卦象卦数为占。国语中有古卜筮案例许多,后世衍生的六爻纳甲筮法、梅花易数筮法皆在此类。易隐、易冒尚有古风,增删卜易、卜筮正宗已将纳甲法技术推上极端。 五、式占,此为一大宗,需分别而论之。所谓式占,以古代以此术占卜者,多制成式盘演局。今世众人所知者为三式: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六壬课。 太乙神数,此一大类,神数传言能测国运灾变,局法会通奇门六壬之干支,而更看重周易之六十四卦,在推演中也多与历法和数学有关,是以其繁复程度为三式之最,也是今世善之者寡的原因。今世研究所依经典有太乙神数统宗和太乙金镜式经。而后世有邵雍皇极经世书可与其相得益彰,由邵雍发端的又有邵子神数、铁板神数。此类术数多以数字和历法、卦象为宗,算法原理相似,故归类于此。如果细论可单独将之列为神数一系。 奇门遁甲,此术数道教色彩十分浓郁,其传承人和代表著作玄学味道很浓。这里的奇门遁甲包括法术奇门和术数奇门,因只谈术数,所以只就术数奇门讲。奇门遁甲古称遁甲,有年月日时四家,又有刻分奇门之说,其说于兵法、择吉、灾变等都有应用。国家传承的为活盘奇门,有遁甲元灵经、金函玉镜奇门遁甲、奇门遁甲统宗等书。民间则有用飞盘奇门的,是排盘的不同,断法大致相同,如奇门旨归。亦有断法有区别的,如诸葛武侯千金诀等。此学当世研究者众,一时成为显学。奇门遁甲也有被民间简化的称为小奇门,但是流传并不广。 六壬课,此术数为古代三式中,起源最早,流传最广应用最多者,史料、文学作品中及现今流传的占例笔笔皆是。研究资料丰富,体系完备,争论较少。可供学习的经典很多,如六壬大全、六壬指南、六壬断案、御定六壬直指等。六壬课在民间被简化的分支很多,比较有名的是金口诀。 六、相学,自古而今,一脉相承的术数显学。先秦乃至三代便有相人乃至相马的奇人。时至今日,相学流派纷纭,麻衣、柳庄、水镜、铁关刀等相法繁多;身相、面相、手相乃是个综合评估的整体;更有衍生出摸骨、太素脉都可以算在此列,皆是直接从人体上获取吉凶信息的。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中收有照胆经、太清神鉴、人伦大统赋、玉管照神局等可资参考。 七、堪舆,亦称风水,此真上古相传的帝王之学。唐以前视为秘术,为相地之学,大至国都府县,皇陵宫室,小至家宅祖坟,无不奉为圭臬。由唐末杨益从唐宫室中传出,流传于世,后世分成多途。总其类先论形峦,查来龙去脉,龙穴砂水,后论理气。由于此术数传承最秘,即使师出同门,亦各执一说,理气遂有各派,玄空飞星、玄空大卦、玄空六法、三合、八宅、摇鞭、催官、乾坤国宝、过路阴阳等等多如牛毛。现在行世以玄空、三合为显学,各称为杨门真传,玄空又多称为蒋大鸿传人。学者在此最易迷路,果然能融会贯通者,需有人天目入地眼。 和堪舆息息相关的尚有择吉一学。此不再做分论。择吉之法甚多,分别以五行论、以天星论、以神煞论门类驳杂,多是取用事日子的,古代称为“日家”。可资参考的有四库全书收录的钦定协纪辨方书。读者可由此看去。因资料浩繁,此不赘述。 八、杂占,梦占、测签、测字、姓名、扶乩等等,种类繁多,各有所依,但或因习用者少,或者技艺粗浅,或因占验不灵,或近乎娱乐等原因不能作为单独归类的接同此例。 诸种术数皆是祖国传统文化的财产,其中很多现今仍然有实际应用的意义。而为经世济用,方便初学,此中尚有主流术数可以筛选。筛选的依据是用之有法可依,占验效果好,资料丰富。包括子平八字、紫微斗数、六爻纳甲筮法、梅花易数筮法、奇门遁甲、六壬课、麻衣神相、玄空飞星风水等。在此只做一家之言,以飨读者。有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