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烷烃的系统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doc_第1页
1烷烃的系统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doc_第2页
1烷烃的系统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doc_第3页
1烷烃的系统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doc_第4页
1烷烃的系统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烷 烃一、重点1烷烃的系统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2烷烃的结构与相应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度等之间的关系;3烷烃的构象:透视式和纽曼投影式的写法及各构象之间的能量关系;4烷烃卤化的自由基反应机理及各类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二、难点1烷烃卤化的自由基反应机理反应机理:1)链的引发; 2)链的增长; 3)链的终止。注:较复杂的烷烃被卤代时,各种不同的氢被取代,从而生成不同的产物,有三种因素决定产物的相对比例:1)概率因素; 2)氢原子的活泼性; 3)卤素的活泼性:氯的活泼性较大,但选择性较差,对3,2,1类型氢的活泼性为5 :4 :1,受概率影响较大;溴的活泼性较小,但选择性较强,对3,2,1类型氢的活泼性为1600 :82 :1。2烷烃的构象:透视式和纽曼式的写法及各构象之间的能量关系。三、教学方法 采用模型、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课堂讲授方法。四、教学内容及过程引言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称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简称烃。烃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其它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看作是烃的衍生物。烃可分为开链烃及环烃。开链烃又可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二类。这一章讨论饱和烃,即烷烃。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以单键相互成键,其余的价键完全与氢原子相连,分子中氢的含量已达最高限度,因此是饱和烃。2.1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及构造异构1 烷烃的同系列 甲烷:CH4 乙烷:C2H6 丙烷:C3H8 丁烷:C4H10.二个烷烃分子式之间之差为CH2或其倍数,这些烷烃性质也很相似,这样的一系列化合物叫做同系列。同系列中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CH2叫做同系列的系列差。烷烃同系列的通式:CnH2n+2有机化合物中除了烷烃同系列外,还有其它同系列,同系列是有机化学的普遍现象。在有机化学研究中,同系列给我们带来了方便。研究同系列中几个典型化合物性质后,便可推断其它化合物的性质。2 烷烃的构造异构象如下两式,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叫做构造异构。伯、仲、叔、季碳原子:只与另外一个碳原子相连,其他三个键与氢结合的碳原子称为一级碳原子,也称伯碳原子。用1O表示。只与另外二个碳原子相连,其他二个键与氢结合的碳原子称为二级碳原子,也称仲碳原子。用2O表示。 与另外三个碳原子相连,剩余一个键与氢结合的碳原子称为三级碳原子,也称叔碳原子。用3O表示。 与另外四个碳原子相连,不与氢结合的碳原子称为四级碳原子,也称季碳原子。用4O表示。 例如:其中:C1、C5、C6、C7、C8均为伯碳原子; C4为仲碳原子; C2为伯叔原子; C3为伯季原子;基:烷烃去掉一个H原子后剩余部分称为基。 例如:CH4 CH3 甲基 CH3CH3 CH2CH3 乙基 正丙基 仲丙基(二级丙基) 正丁基 仲丁基(二级丁基)异丁基 叔丁基(三级丁基) 正戊基 异戊基我们把分子式相同,构造不同的异构体称为构造异构体。在烷烃中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异构体的数目增加很快。在烷烃中碳链的排列实际上是锯齿型的,所谓直链是指不分支的碳链:2.2烷烃的命名法1普通命名法a 链烃分子碳原子数目在10以内时,用天干数表示,即甲、乙、丙、丁、壬、癸;在10以外,则用汉文数字表示。例: 甲烷 乙烷 壬烷 十一烷 二十烷b. 用正、异等来表示异构体为区别同分异构体,常用一些词头来表示。 例如: 正表示直链; 异表示有(CH3)2CH 结构; 新表示有(CH3)3C结构例如: 乙烷 丁烷 正戊烷 异丁烷 异戊烷 新戊烷2系统命名法 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nistry)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命名原则。 命名步骤:1)选取主链:以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把支链当作取代基。例如:母体为辛烷。2)编号当一个分子具有相同长度的链可以作为主链时,选择顺序为:具有侧链数目数多的链为主链, 从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依次编号。(支链的位置即为所连碳原子的位号)例如上例:3)主链碳原子的位次编号位次原则:有几种编号的可能时,小取代基写前面,大取代基写后面,同者合并。4)书写支链名称写在母体名称前,支链位号写在支链前,二者之间用“-”隔开。例如上例的命名应为:4-乙基辛烷 ,读作四位乙基辛烷注意:两种错误 a :4乙基辛烷 b:4-乙基-辛烷如果有几个相同支链,则在支链前加上二、三、四等字样,表示支链的个数,位号之间用逗号隔开。 2,3,4-三甲基己烷如果有几个不相同的支链,则要按照次序规则中次序较小的在前,次序较大的在后依次写出。例如: 3-甲基-8-乙基-5-丙基癸烷3烷烃的结构碳原子的SP3扎花1碳原子的四面体概念及分子模型 构型:指具有一定构造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状况。 甲烷分子中C-H键长0.11nm, HCH为109o28,四个氢原子正好位于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其它烷烃分子中C-H和C-C的键长分别为0.11和0.154nm,或与此相近, CCC在111113o之间,接近四面体所要求的角度。因此,可以认为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以sp3杂化轨道互相重叠,生成C-C键,碳原子以sp3杂化轨道与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生成C-H键。2碳原子的SP3杂化C: 1S2.2S2.2Px.2Py轨道杂化后,不再是原来的轨道,而是一种含有原来不同轨道成分的新轨道:3烷烃分子的形成烷烃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均是sp3杂化的,其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各以一个sp3杂化轨道重叠形成C-C 键,剩下的未有成键的sp3轨道再分别与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C-H键,即 C-C键:sp3- sp3;C-H键:sp3s 。这样,便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烷烃分子。2.4烷烃的构象2.4.1乙烷的构象 伞形式 锯架式 纽曼投影式 表示前碳 表示后碳 乙烷的构象:乙烷有两种典型的构象 重叠式 交叉式其中重叠型分子中,由于C上H与H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斥力大,因此能量高,分子不稳定。交叉型分子中,由于C上H与H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斥力小,能量较低,分子比较稳定,为乙烷的优势构象。二者的能量相差约为12.5KJmol-1,低温下以交叉式存在为主,温度升高重叠式含量增加。在室温下分子之间的碰撞能量约为84 KJmol-1,足以使分子自由旋转,因此不可把各种构象严格区分开来。扭转能:构象之间转化所需的能量。当外界能量大于扭转能时,则构象相互转化。乙烷分子构象转化能量示意图如下:2.4.2 正丁烷的构象其中对位交叉式为优势构象,从图中可以看出各构象的能量相对大小。从丁烷的构象可以解释为什么丁烷的分子呈锯齿形。对重叠式和交叉式能量不同的原因,一种意见认为:C-C是键,电子云围绕键轴对称分布,围绕C-C键的转动不影响电子云的分布,但相邻碳原子上C-H键的电子云相互排斥,重叠式中二个碳原子上的C-H键相距最近,因此能量最高。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进行能量交换,当分子得到的能量(位能)超过二个交叉式之间的能垒时,分子就可以通过围绕单键的旋转,由一个交叉式变为另一个。在25下,这种转变每秒发生次数高达1011次。温度越高,旋转速度越快,在大部分时间内,乙烷分子为交叉式构象。2.5 烷烃的物理性质1物质状态 常压下,14个碳的烷烃是气体,516个碳的烷烃是液体,17个碳以上的为固体。2沸点 正烷烃的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这是由分子的色散力所决定的(烷烃为非极性分子,不存在静电引力,诱导力)。色散力的作用: 色散力与分子中原子的数目大小约成正比。有支链的分子由于支链的阻碍,不能紧密靠在一起,色散力比直链烷烃小,沸点相应要低。3熔点 分子结构对称性越好,其熔点越高。因此偶数碳的直链烷烃高于奇数碳的直链烷烃,甲烷高于丙烷,新戊烷高于戊烷。2.6 烷烃的化学性质2.6.1氯化反应取代反应:指烷烃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基团所取代。 甲烷与Cl2的反应历程甲烷与Cl2的反应有如下的反应事实: 在室温、黑暗中不反应; 高于250发生反应; 在室温下如有光存在能发生反应; 用光引发反应,吸收一个光子就能产生几千个氯甲烷分子;如有氧或有一些能捕捉自由基的杂质存在,反应有一个诱导期,诱导期时间长短与存在这些杂质多少有关。在光照条件下,烷烃与氯气的反应为自由基反应。如:丙烷和异丙烷的一氯代反应如下:上述两个反应产物的比例与反应物中该种氢的比例比相一致,其原因是由于中间体的稳定性不同,两个反应的中间体均为自由基, 自由基越稳定则越易生成,又由于自由基反应的定速步骤为自由基的生成,因此自由基越稳定,生成相应的产物的反应越快。第一个反应中,反应的中间体分别为:第二个反应中,反应的中间体分别为:一般情况下,自由基的稳定性为:2.6.2 氧化反应 氧化 烷烃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氧化反应,反应生成混合物,反应式如下所示:燃烧在有从充足的氧存在时,发生如下的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