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 系世界最长最快高铁.doc_第1页
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 系世界最长最快高铁.doc_第2页
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 系世界最长最快高铁.doc_第3页
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 系世界最长最快高铁.doc_第4页
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 系世界最长最快高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 系世界最长最快高铁2010年11月15日13:25新华网刘羊旸齐中熙我要评论(233) 字号:T|T 京沪高速铁路平面示意图11月15日,京沪高铁全线铺通仪式现场,最后一节铁轨等待铺轨。当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根铁轨在安徽蚌埠段顺利铺下,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完成铺通工程,这是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京沪高速铁路的全线铺通,标志着以线下工程和铺轨为主的站前工程全部结束,下一步将全力推进以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力“四电集成”施工和站房建设为主的站后工程施工,展开全线联调联试。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我国将建“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新华社发新华网合肥11月15日电(记者刘羊旸齐中熙)15日上午,中国铁道部在安徽蚌埠南站举行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仪式。这是京沪高铁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标志着以线下工程和铺轨为主的站前工程全部结束,为明年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视频:京沪高铁完成全线铺轨 将进入测试阶段连接中国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的京沪高铁,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快、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新建铁路全长1318公里,建成通车后,京沪间可实现4小时到达。在铺通接轨现场,京沪高铁参建单位、中国铁建铁四院副总工程师郭志勇说:“为满足列车安全、高速、平稳地运行,京沪高铁正线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中国铁路型板式轨道系统,该轨道系统以混凝土道板、底座结构代替传统铁路的道砟,具有显著特点。”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的京沪高速铁路,沿线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客货运输需求旺盛。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 贯穿7省市共设24个车站京沪高速铁路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线路自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新建铁路全长1318公里,全线共设北京南、天津西、济南西、南京南、上海虹桥等24个车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 系世界最长最快高铁2010年11月15日13:25新华网刘羊旸齐中熙我要评论(233) 字号:T|T 11月15日,京沪高铁全线铺通仪式现场,工程人员在铺设最后一根铁轨。当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根铁轨在安徽蚌埠段顺利铺下,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完成铺通工程,这是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京沪高速铁路的全线铺通,标志着以线下工程和铺轨为主的站前工程全部结束,下一步将全力推进以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力“四电集成”施工和站房建设为主的站后工程施工,展开全线联调联试。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11月15日,京沪高铁全线铺通仪式现场,工程人员在铺设最后一根铁轨。当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根铁轨在安徽蚌埠段顺利铺下,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完成铺通工程,这是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京沪高速铁路的全线铺通,标志着以线下工程和铺轨为主的站前工程全部结束,下一步将全力推进以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力“四电集成”施工和站房建设为主的站后工程施工,展开全线联调联试。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这是11月15日拍摄的京沪高铁最后一节铁轨接轨点。当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根铁轨在安徽蚌埠段顺利铺下,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完成铺通工程,这是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京沪高速铁路的全线铺通,标志着以线下工程和铺轨为主的站前工程全部结束,下一步将全力推进以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力“四电集成”施工和站房建设为主的站后工程施工,展开全线联调联试。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11月15日,京沪高铁全线铺通仪式现场,工程车在铺设京沪高铁线最后一根铁轨。当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根铁轨在安徽蚌埠段顺利铺下,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完成铺通工程,这是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京沪高速铁路的全线铺通,标志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