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青海省富硒特色农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十二五”青海省富硒特色农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十二五”青海省富硒特色农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十二五”青海省富硒特色农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十二五”青海省富硒特色农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十二五十二五 青海省富硒特色农业青海省富硒特色农业 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二二 一一 年四月年四月 2 规划编制单位 规划编制单位 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规划编制负责人 规划编制负责人 蔡月风 规划编制人员 蔡月风 李吉环 白惠义 李继发 规划编制人员 蔡月风 李吉环 白惠义 李继发 冯承彬冯承彬 1 一 规划背景与依据一 规划背景与依据 2010年2月25日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召开 青海东部富 硒土壤调查成果 新闻发布会宣布 青海东部地区多目 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获得重大地质成果 首次发现在互 助 平安 乐都一带840平方公里区域内土壤富硒 是我国 内地又一个新发现的富硒区 调查成果表明 首次在我省东部地区发现的7个富硒或 含硒区域中 以互助 平安 乐都富硒区面积最大 呈不 规则状态分布在湟水河流域两侧 明显形成以哈拉直沟 小峡 洪水泉 瞿坛为浓集中心的富硒区域 富硒带土壤 中硒含量一般每公斤在0 23到1 5毫克 平均每公斤0 44毫 克 接近于浙江瑞安 上虞 江西丰城富硒土壤含量水平 属于足硒或中等富硒水平 此外 富硒区大蒜中的硒含量 是普通大蒜的2 59倍 马铃薯为2 38倍 油菜籽为4 36倍 蚕豆为2 60倍 表明区域内作物有机硒与土壤无机硒具有 显著关联和农业利用优势 从而揭开了青海硒资源产业开 发的广阔前景 青海东部富硒资源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富硒面积 较大 包括西宁市及周边四个县区不同程度处于含硒或富 硒的生态环境之中 这意味着具有规模开发前景 二是富 硒地层厚 硒资源丰富 富硒土壤有从地表向深部富集的 趋势 岩石中高含量硒是富硒区内土壤中的原生物质 即 2 硒元素的富集不是外界污染或其他原因造成 具有开发的 持久性 三是硒品位好 富硒浓度适中 还伴生锌 锶等 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同时富硒区有害元素 As Hg Cd Pb的有效态含量较低 易生产高品质的农产 品 而全国其他一些富硒区往往有汞 铅等有毒重金属的 伴生和超标情况 因此 这一地区应该是一个 优质 环 保 安全 的富硒区域 是青藏高原难得的宜于产业化开 发利用的富硒区域 硒在地壳中极其稀少和分散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 元素之一 对防癌 抗癌有着重要作用 被科学家誉为 生命之火 抗癌之王 心脏的守护神 全世 界有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 我国有72 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 硒生态环境之中 全国约7亿人硒摄入量长期严重不足 这 也是导致慢性病和癌症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农产品补 硒是解决人体硒缺损的最有效途径 人体若通过富硒农产 品适量补硒 则可有效增强肌体免疫力 抑制肿瘤 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 延缓衰老 抗氧化 保护 修复细胞 目 前 国内外依托农产品富硒化已发展为一项重要产业 开发 出多种广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即缓解了硒营养不良问题 又 增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东部富硒资源的发现 意味着开启了青海特色农业的一 个新领域 能否将这一新发现转变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将 3 硒资源利用拓展为一个新兴产业 推动地方特色农业发展 致富一方群众 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也是 科技工作者必须勇于面对的重大课题 编制本规划的目的 即在于 就科学 有效开发青海东部富硒资源的前景 制 约因素 方向及关键技术创新等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与判别 确定高原富硒特色农业的定位 制定依托科技创新推进硒 产业开发的框架思路或路线图 指导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 规划必要性二 规划必要性 一 开发前景 一 开发前景 青海东部富硒区面积宽广 富硒土层深厚 储量资源 丰富 无原生或次生性有害元素 资源品位优良 开发价值 优异 土壤硒资源开发的最有效途径是作物吸附 通过作物 栽培实现土壤游离态的无机硒转变为人易吸收的有机硒 现有农作物已明显表现富硒 可望发掘若干富硒农产 品 甚至培育一个新型产业或经济增长点 二 开发意义 二 开发意义 富硒资源的开发 将催生未来农业发展新方向 带来 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科技 产业形态等多方面变革 对推 动青海经济发展 新农村建设 优化农牧业种植结构等都 将产生深远影响 4 硒产业将有可能成为推动青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 新引擎 平安 乐都地区可望打造成我国知名的富硒产业 地 造福一地群众 致富一方百姓 三 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 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是农业富硒关联性及潜力不十分明确 此次发布的 地球化学调查 对富硒区土壤作了科学合理的调查 同 时对部分作物含硒量进行了初步评价 了解了大蒜 油菜 小麦等农产品富硒 但农产品富硒有效程度和开发价值并 不明确 土壤富硒区与耕作区农产品富硒区的叠合程度等 皆不十分明确 对富硒资源有目的的开发利用 尚需对当 地整个农作体系 本底生物资源进行调查 富硒农产品种 类需要进一步评价和甄别 以便合理格局 制定科学开发 区划 二是相关技术储备匮乏 富硒产业开发是一个大的系 统工程 从优良品种繁育 栽培生产 加工保鲜 仓储到 运销等各个环节要求有良好技术的支撑 富硒生产 开发 相关研究有待加快布局 三 富硒区资源与发展现状三 富硒区资源与发展现状 一 富硒区自然及经济条件 一 富硒区自然及经济条件 该区海拔位于 1900 2800 米之间 太阳辐射强 日照 时间长 光能资源丰富 太阳总辐射均大于 150 千卡以上 年均温 7 6 之间 6 8 月份气温最高 最热月平均气温 5 17 5 21 0 无霜期 120 200 天 作物生长季 145 240 天 年降水量 260 500 毫米 全年降水的 70 集 中在 7 8 9 三个月 雨热同季 基本上能满足大蒜 油 菜 小麦 青稞 蚕豆 豌豆 马铃薯 胡萝卜等作物的 需要 土壤质地较好 耕作土壤适宜性强 适种性广 保 肥供肥能力较强 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18 91 22 27gkg 1 速效氮含量为 67 08 83 72mgkg 1 速效磷含量为 26 67 37 67 mgkg 1 速效钾含量为 224 94 238 08 mgkg 1 全氮 1 23 gkg 1 全磷 2 05 2 42 gkg 1 全钾 24 66 25 62gkg 1 土壤 ph 值为 8 31 偏碱性 该区域共涉及平安 乐都 互助三县的 16 个乡镇 124 个行政村 23343 户农户 94657 人口 农民人均收入 3621 元 禽畜饲养种类较多 主要有猪 牛 羊 马 鸡 兔等 其中发展前途较大 商品价值较高的禽畜主要是猪 牛 羊 鸡四种 统计到该区域主要牲畜的养殖量分别是 猪 11 57 万头 牛 1 02 万头和羊 10 77 万头 二 富硒区农作物种植现状 二 富硒区农作物种植现状 富硒区耕地总面积约为 17 9055 万亩 其中水浇地面 积约为 7 2818 万亩 山旱地面积约为 10 6237 万亩 主要 种植作物有小麦 4 2884 万亩 马铃薯 5 2654 万亩 油菜 3 8697 万亩 蚕豆 0 4064 万亩 青稞 0 3207 万亩 豌豆 6 0 5697 万亩 大蒜 1 8806 万亩 蔬菜 0 8377 万亩及其他 作物 0 4699 万亩 具体见下图 富硒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图 小麦 马铃薯 油菜 蚕豆 青稞 豌豆 蔬菜 其他 大蒜 图 1 青海省富硒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图 该区硒资源丰富 根据调查将青海省富硒区土壤中硒 含量水平在 0 15 1 5mg kg 根据调查行政村土壤中的硒平 均含量分为大于 0 4mgkg 1高富硒区 0 28 0 4mgkg 1中度 富硒区 0 23 0 28mgkg 1轻度富硒区和 0 15 0 18mgkg 1低 度富硒区 其中 高度富硒区 0 4mg kg 主要分布在平安县的洪 水泉 石灰窑两乡和乐都县的曲坛镇 涉及 8 个村 共有 农户 881 户 3808 口人 人均纯收入为 3299 元 耕地面积 约为 1 4912 万亩 其中大部分为山旱地 面积为 1 3568 万亩 水浇地 0 1344 万亩 中度富硒区 0 28 0 4mg kg 主 要分布在平安县的小峡 三合 洪水泉 平安 石灰窑 5 乡镇 乐都县的曲坛 雨润 蒲台 芦花 4 乡镇 共涉及 7 40 个村 农户 6639 户 27862 口人 人均纯收入为 3595 元 耕地面积约为 7 6619 万亩 其中山旱地面积为 4 3079 亩 水浇地 3 354 万亩 轻度富硒区 0 23 0 28mg kg 主要 分布在平安县的小峡 平安 巴藏沟 洪水泉 石灰窑 沙沟 6 乡镇 乐都县的曲坛 雨润 碾伯 蒲台 峰堆 高店 寿乐 李家 马营 9 乡镇 互助县的哈拉直沟 共 涉及 73 个村 有农户 15345 户 60877 口人 人均纯收入 为 3925 元 耕地面积约为 8 1624 万亩 其中山旱地面积 为 3 4876 万亩 水浇地 4 6747 万亩 低度富硒区 0 15 0 23mg kg 主要分布在乐都县的马营乡 共涉及 3 个村 共有农户 478 户 2110 口人 人均纯收入为 3337 元 耕地 面积约为 0 59 万亩 全部为山旱地 具体见下图 不同等级富硒区的耕地面积 高度富硒区 中度富硒区 轻度富硒区 低度富硒区 图二 青海省不同等级富硒区的耕地面积 三 富硒区的优势 三 富硒区的优势 8 富硒区地处青藏高原 地质地理环境独特 受外界人 为污染少 是一块纯净绿色的土地 该区面积较大 将来 的富硒农牧业产业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 富硒地层较厚 富硒产业开发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富硒浓度适中 容易被 农作物吸收的有效态硒水平较高 同时伴有锌锶等微量元 素 直接有利于农作物的吸收利用 随着全膜双垄集雨栽 培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我省的深入开展 为富硒区 农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和指导 四 国内外相关硒产业发展现状四 国内外相关硒产业发展现状 国内目前已发现的富硒地区有 湖北恩施 陕西安康 贵州开阳 浙江龙游 山东枣庄 四川万源 江西丰城等 但是 这些富硒区域面积小 一些地方品质也比较差 与 国内其他省份富硒地区相比 平安 乐都富硒区的硒土壤 含量一般在 0 23 1 5mg kg 平均 0 44 mg kg 不仅高于全 国土壤背景值 也高于青海省内其他地区 同时 接近于 浙江瑞安 上虞 江西丰城富硒土壤含量水平 与大巴山 米仓山 萧山等富硒土壤含量水平相持平 富硒农产品的开发 对于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提高农 产品的品位 为农产品的大幅度增值和农民增收开创了一 条新的路子 国内富硒地区开发利用较为成功的地区包括 一 湖北省恩施市 一 湖北省恩施市 9 恩施市拥有世界上最大 富集程度最高的硒矿床 硒 资源储量达50亿吨 赢得 中国硒都 之美誉 土壤硒平 均19 11mg kg 最高178 8 mg kg 以硒床为中心的乡 镇 均为高硒区 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0 1992年就把发展富硒 食品产业确立为该市发展的重点产业 成立了硒资源开发 利用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了 中国硒都 网站 申请注册 了 世界硒都 中国硒都 硒都 等通用网址 制定了富硒产品含硒量标准 建立了恩施市硒资源开发监 督检测中心 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硒矿资源优势 恩施培育了30多家 硒产品研究开发企业 共研制开发出了富硒保健品 富硒 饮品 富硒特色食品 富硒饲料添加剂 硒微肥等六大类 50多个产品 硒产业年产值达8亿元人民币 占全市生产总 值的4 87 富硒食品产业已初步成为恩施富民强市的主导 产业 目前 该市已形成十大富硒绿色产业 富硒有机绿 茶 富硒低毒烟叶 富硒山野菜 富硒无公害反季节蔬菜 富硒干 鲜 果业 富硒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硒矿粉和硒复 混生物有机肥 富硒中药材及中间体提取物 富硒农产品 及富硒畜禽产品 恩施富硒茶 获得国家地理商标注册 保护 芭蕉富硒茶标准化示范区已通过国家验收 二 江西省丰城市 二 江西省丰城市 江西丰城市土壤含硒量在0 4 0 99mg kg 平均含量 10 约0 538mg kg 2007年 丰城市聘请了中国农业大学和南 京土壤研究所的专家编制了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提出建设 中国生态硒谷 的设想 实施富硒农产品产业工程是其 首要目标 未来将形成初级富硒产品 富硒产品加工 富 硒高新技术 农家旅游四大产业群 目前 在丰城 中国 富硒产业基地 上 已经建立了富硒水果基地 富硒水产 基地 富硒油茶基地 富硒蔬菜基地 并已制定了18项 富硒农产品生产省级标准 丰城市主要通过引入成熟 公司和资本的方式 依托他们的资本力量 市场开拓能力 带动富硒产业发展 推动丰城农业转型 带动农民增产增 收 为建立统一的区域性产业商标 现已成功注册了 泉 硒 商标 三 浙江上虞等市县 三 浙江上虞等市县 浙江省表层土壤 耕作层 硒的含量在0 33 0 35mg kg 属于中等含硒水平 面积达7654km2 主要分布 在长兴 萧山 绍兴 上虞 慈溪 宁波 瑞安 诸暨 龙游 衢州 常山等地 其中尤其以上虞市的硒含量为较 高 硒的平均含量在0 5mg kg以上 最高达1 38mg kg 在 地质环境调查成果的支持下 浙江省一些分布有富硒土壤 的市县 已不同程度地启动了富硒土壤研究及富硒农产品 的开发工作 如慈溪市政府批示 要求农业 卫生 科技 国土等部门 合作开展对栲姥山富硒土壤开展可利用性研 11 究 龙游县在志棠富硒土壤区成立了 龙游志棠富硒食品 有限公司 注册了20余种富硒食品商标 杭州市萧山区 推出了进化富硒茶 上虞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特别强调 了对本市富硒土壤资源的开发问题 上虞市舜丰富硒农 产品专业合作社 应运而生 瑞安市政府在专项研究的支 持下 推出了稻米 茶叶 杨梅 山药 马蹄笋等富硒农 产品生产地方标准 安吉县的富硒土壤研究也已列入议事 日程 五 富硒区特色农业发展总目标五 富硒区特色农业发展总目标 以青海东部富硒资源为依托 以富硒种植 养殖为主 导产业 富硒高新技术创新为支撑 富硒加工产业为突破 将富硒区打造成国内一流 带动全省 集富硒产品生产 加工 旅游 科研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生态富硒产业走廊 将富硒资源化为富民资本 开创高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在未来5年开展以下几方面 一 对富硒土壤资源和农产品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研 究 为富硒土壤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制 定相关规划 确定发展目标 明确产业方向 二 启动高标准富硒农田建设 配套 改造基础设 施 提升耕地质量和装备水平 三 创建十乡百村大蒜 油菜 小麦 青稞 蚕豆 豌豆 马铃薯 胡萝卜等富硒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 12 四 建设富硒产品规模加工 保鲜 仓储产业基地 培育龙头企业 开发一批富硒农产品 创建 高原硒都 品牌 六 富硒区特色农业种植布局 内容 规模与实施期六 富硒区特色农业种植布局 内容 规模与实施期 限限 一 富硒区特色农业种植布局 内容及规模 一 富硒区特色农业种植布局 内容及规模 结合我省实际 在我省富硒区域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 是首选之举 根据富硒区域作物种植种类和面积 在平安 乐都和互助三县的川水地区和浅山地区分别开展特色农产 品示范种植 为了保障富硒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提高种植 水平 为富硒农产品种植农户在种子 肥料 技术服务等 方面给予资金上的扶持 1 1 富硒大蒜种植 富硒大蒜种植 主要在海拔 2000 2400 米之间的河 谷川水地区种植 种植面积 2 万亩 2 2 富硒油菜种植 富硒油菜种植 主要在海拔 2000 2800 米之间的河 谷川水和浅山旱作农业区种植 种植面积 4 万亩 3 3 富硒小麦种植 富硒小麦种植 主要在海拔 2000 2400 米之间的河 谷川水和浅山旱作农业地区种植 种植面积 4 万亩 4 4 富硒青稞种植 富硒青稞种植 主要在海拔 2600 2800 米之间的浅 山旱作农业区种植 2000 亩 5 5 富硒蚕豆种植 富硒蚕豆种植 主要在海拔 2600 2800 米之间的浅 山旱作农业区种植 5000 亩 13 6 6 富硒豌豆种植 富硒豌豆种植 主要在海拔 2400 2800 米之间的浅 山旱作农业区种植 4000 亩 7 7 富硒马铃薯种植 富硒马铃薯种植 主要在浅山旱作农业区 海拔在 2400 2800 之间 种植马铃薯 6 万亩 8 8 富硒胡萝卜种植 富硒胡萝卜种植 主要在海拔 2000 2400 米之间的 河谷川水地区种植 种植面积 5000 亩 9 9 富硒小杂粮种植 富硒小杂粮种植 主要在浅山旱作农业区 种植小 杂粮作物 3000 亩 二 富硒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布局及规模 二 富硒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布局及规模 争取五年内建设成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业 开发出富硒大蒜 富硒油菜 富硒小麦 富硒蚕豆 富硒 豌豆 富硒马铃薯 富硒胡萝卜 富硒小杂粮等富硒农产 品 同时推进富硒农产品的深加工 发展富硒食品 采取 栽培及土壤改良等措施保证富硒产品硒含量稳定 同时要 保证相关产品既达到国家富硒农产品的富硒标准 又符合 国家硒限量安全卫生标准 1 富硒大蒜产品开发富硒大蒜产品开发 在乐都和平安建立大蒜加工厂 各一个 对农户种植的大蒜统一收购 加工富硒大蒜粉 大蒜素等产品 分别在乐都和平安各建设销售网点一个 打造富硒大蒜品牌 2 2 富硒油菜产品开发 富硒油菜产品开发 在互助和平安各建立油菜籽加 工厂一座 建立富硒油菜籽压榨车间 同时进一步加工处 14 理菜子饼 打造高品质富硒菜籽油 3 3 富硒小麦产品开发 富硒小麦产品开发 在乐都和平安各建立小麦加工 厂一座 对小麦进行深加工 加工富硒小麦面粉 馒头 挂面等产品 4 4 富硒蚕豆 豌豆产品开发 富硒蚕豆 豌豆产品开发 打造高原纯净富硒蚕豆 及豌豆品牌 对农户种植的蚕豆进行统收统销 做好富硒 产品包装 促进出口创汇 5 5 富硒马铃薯产品开发 富硒马铃薯产品开发 在平安分别建立大型富硒马 铃薯加工厂一座 加工富硒马铃薯淀粉 马铃薯薯片 马 铃薯粉条 6 6 富硒胡萝卜产品开发 富硒胡萝卜产品开发 在平安建立富硒胡萝卜加 工厂一座 加工提取富硒胡萝卜素和富硒胡萝卜功能饮料 等 7 7 富硒小杂粮产品开发 富硒小杂粮产品开发 在平安 乐都和互助各建 一座产品包装加工厂 加工富硒小包装富硒产品等 三 实施期限 三 实施期限 实施期限为 2011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 七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七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 投资估算 一 投资估算 富硒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面积 17 9 万亩 每年每亩 种子补助平均 10 元 合计 179 万元 五年总计 895 万元 每年每亩化肥补助 20 元 合计 358 万元 五年总计 1790 15 万元 五年需投资总计 2685 万元 深加工和销售投资 通 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完成 二 资金筹措 二 资金筹措 富硒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投资资金由农民自筹和政 府财政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完成 深加工投资由企业自筹完 成 八 效益分析八 效益分析 一 经济效益 一 经济效益 该项目实施后 通过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按照富硒产 品价格是普通农产品价格的 2 新增总产值 9 52 亿元 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和市场销售 附加值增加 20 40 预 计效益为 7 156 亿元 具体见表 1 二 社会效益 二 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 将为平安 乐都 互助三县现代农业发 展注入新的活力 启动新的发展亮点 为人民群众防病抗 病提供了保障 显著增加三县农民收益 逐步培育扩大 高 原硒都 特色农业品牌 九 保障措施九 保障措施 一 成立富硒资源开发专门机构 由发展计划 科 技 财政 农业等相关部门组成富硒资源开发领导小组 共同研究 制定开发规划 建立研究机构 研究富硒产品 的生产 开发 宣传 营销 科研等 搞好富硒产品的开 16 发应用和产品推介 提高产品的规模效益 二 制定优惠政策 积极鼓励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