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存货.doc_第1页
第4章 存货.doc_第2页
第4章 存货.doc_第3页
第4章 存货.doc_第4页
第4章 存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存货第一节 存货及其分类一、存货的要领与特征、P53概念: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即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货物。、特点:P53l 是具有物质实体的有形资产;l 具有较大的流动性;l 以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被销售或耗用为目的而取得;l 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存在价值减损的可能。二、存货的确认条件、确认标准:()准则确认:两个条件P54l 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l 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现实确认:企业是否拥有某项存货的所有权;在有些交易方式下,应当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确已转移),而不能仅仅依据其所有权的归属。、注意几种特殊情况P54(1)在途存货:目的地交货OR起运地交货(2)代销商品: 视同买断方式协议约定受托方取得代销商品后,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均与委托方无关。委托方交付商品时确认销售协议约定,受托方没有将商品售出时可以将商品退回给委托方,或出现亏损时可以得到委托方补偿。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收取手续费方式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3)售后回购:不确认销售,仍为销售方的存货。(4)分期收款销售:虽然销售方仍保留所有权,也应确认销售。所售商品应包括在购货方的存货中。(5)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l 能对退货的可能性作出合理估计确认销售;l 不能不确认,“发出商品”三、存货的分类:制造企业(一)按经济用途分1、原材料2、在产品3、产成品(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相对上一车间产成品;相对下一车间在产品)4、分期收款发出商品5、周转材料:包括低值易耗品、包装物(二)按存放地点分在库存货、在途存货、在制存货、在售存货(三)按取得方式分外购存货、自制存货、委托加工存货、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存货、盘盈的存货。四、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存货是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利润表中销售成本的来源。第二节 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的初始计量,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为基础历史成本一、外购存货:(一)计量:买价+附带成本1、买价:()一般:发票价()特殊:现金折扣总价法(我国目前采用)或净价法2、附带成本:()入库前费用:A运杂费(运输、装卸、保险、包装、仓储)、途中合理损耗、挑选整理费(费用回收下脚废料价值)。B制造企业计入存货成本;商业企业计入所购商品成本,实务中,也可以将进货费用先进行归集,期末分摊;金额较小的直接计入当期销售费用。()入库后费用:仓储管理费管理费用。()税金(如关税)。(二)具体情况(1)单货同到 (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且付款或结算) 确认时间: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且存货验收入库借:原材料等 (P57例41) 应交税费增(进)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2)单到货未到 (发票账单收到,料未到)(P58例42)确认时间: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增(进) 贷:银行存款(3)货到,款未付A: 暂时无力支付: (P5961)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增(进) 贷:应付账款 B :发票账单未到 (分三步处理) (P58例43)第一步:月末按暂估价入账 借:原材料 35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35 000 第二步:下月初用红字冲 回(若估计不准) 借:原材料35 000 ( 红字 )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35 000 ( 红字 ) 第三步:收到发票单据付款时: 借:原材料 36 000 应交税费增(进)6 120 贷:银行存款等 42 120 赊购通过 “应付账款”核算 (4)采用预付货款方式购入存货(5)采用赊购方式购入存货:例P61l 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借: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等 (现值)应交税费增(进)未确认融资费用 (差额) 贷:长期应付款 (合同约定应付金额)借:财务费用 (按实际利率法分摊)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例P61-62(6)外购存货发生短缺的会计处理(A)借:应付账款(款未付) (B)借: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款已付) 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自己负责) 原材料(合理损耗 )贷:在途物资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7)商业企业 借:库存商品/在途物资 (买价) 应交税费增(进) 销售费用(附带成本) 贷:货币资金/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二、自制存货:P63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制造成本法(采用) 三、委托加工存货(1)拨付待加工的材料物资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2)支付加工费用 借:委托加工物资贷:银行存款(3)支付由委托加工方代收代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增(进)贷:银行存款(3)由委托方代收代交消费税 借: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 应交税费消(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贷:银行存款(4)加工完成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贷:委托加工物资例:P64-65四、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公允价值确定。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增(进)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五、接受捐赠的存货: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相关税费捐赠方未提供有关凭据存在活跃市场按同类存货市场价估计+相关税费不存在活跃市场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借: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贷: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相关税费) 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六、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暂略七、通过债务重级取得的存货:暂略第三节 存货发出的核算一、存货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P70实物流转 一致(特殊情况)成本流转 不一致(一般情况)存货成本流转假设:按照一个假定的成本流转方式来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而不强求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相一致。采用不同的存货成本流转假设在期末结存存货与本期发出存货之间分配存货成本就产生了不同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具体准则要求采用三种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1、个别计价法(具体辩认法)P71()概念:按入账时的实际成本确定()操作方法:P71()评价:优点:最准确 缺点:工作量大()适用:A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B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值较高或体积较大、容易辩认的存货的计价2、先进先出法(1)概念:指先发出的存货按先入库存货的单位成本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2)方法:P72-73(3)评价:期初+增=减+期末。 期末存货成本较接近于现行成本,资产真实;与现行收入相配比的不是现行成本,利润表不够真实。工作量大。3、平均成本法(假设存货的发出是无序的)(1)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大部分企业采用)全部存货总金额全部存货总数量概念 : 操作方法:公式P73注:一般先按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期末结存商品成本,然后倒减出本月发出商品成本。(计算尾差挤入发出商品成本)评价 1)优点:工作量小 2)缺点:平时无法了解结存金额(2)移动加权平均法概念:多次加权平均收入存货一次计算成本一次。方法、公式:P75评价 1)优点:克服加权平均法缺点 2)缺点:工作繁琐4、后进先出法(1)概念:指发出存货按最后入库存货的单位成本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2)评价:利润表较真实,资产负债表不够真实,工作量大。三、发出存货的会计处理1.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需将相应增值税转出,“应交税费”详解。2.周转材料(1)一次转销法:领用时一次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适用于一次领用金额不大的周转材料摊销。领用时: 借:管理费用 生产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工程施工 贷:周转材料报废时,按其残料价值:借:原材料等 贷:管理费用 生产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2)五五摊销法:领用、报废时各摊销50%。设明细账户在库 在用 摊销领用借:周转材料在用(100%) 贷:周转材料在库(100%)领用摊销50%时;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 贷:周转材料摊销(50%)报废摊销50%时同上(50%)转销周转材料全部已提摊销额借:周转材料摊销(100%) 贷:周转材料在用(100%)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等贷: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评价:有利于加强对周转材料的管理和核算;繁琐。适用于领用数量多、金额大的周转材料的摊销。例:P78793、库存商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借:存货减值准备 贷:库存商品贷:主营业务成本 第四节 计划成本法目的:简化会计处理、加强存货管理一、基本原理1、概念 :P82 存货业务日常处理用计划成本计价;月末再通过成本差异的分摊,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反映。2、基本核算程序(1)制定计划成本 a) 组成内容与实际成本一致,尽可能接近实际成本。b) 财会部门会同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共同制定。c) 一般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不作调整。(2)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登记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异。(3)设置“材料采购”科目。(4)日常收入与发出按计划成本计价;月末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二、账务处理 1、购买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买价+附带成本)应交税费增(进)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减少原材料)超支(增加原材料)贷:银行存款2、验收结转借:原材料 (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实计)超支 贷: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计实)节约3、领用(1)按计划成本领用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2)成本差异的分配(发出和留存)平衡公式期 初 + 收 = 发 + 期末原材料 原 原 原 (计划成本)差异 差异 ? ?差异率计算A、本期差异率 :P86 (节约是负数,超支用正数)B、期初差异率:P86 (及时提供,但不太符合实际,相差不大时可采用)(3)分录借:生产成本 (超支时,分配所发出和存货,用贷记:材料成本 制造费用 差异;节约时,还是贷,但用红字) 贷:材料成本差异三、实例: P8387第五节 估价法适用:商业企业(品种多)。一、毛利法(毛利率法)(批发企业)1、含义:用过去的或估计的销售毛利率来估计期未存货和本期销货成本的一种估价法。2、估价步骤:P893、毛利率估计:通常用上一期的实际毛利率作为估计毛利率,若波动大,则用平均毛利率。4、评价 :简便;不准确,需和实地盘点相结合二、零售价法(售价成本法)1、含义:用成本与零售价的比率估计期末存货成本与本期销货成本的一种方法。2、步骤:P903、账务处理:(1)购货借:库存商品(售价) 货:银行存款(成本) 商品进销差价(2)销售借:银行存款 借:主营业务成本(售价)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库存商品 (3)商品进销差价的分配:进销差价率的计算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第六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含义(一)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实际成本=买价+附带成本或料工费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不是指存货的预计售价或合同价,而是指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入量、孰低:成本市价市价; 成本市价成本(二)意义:谨慎原则体现(事先估计损失,不估计利润)P177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1、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 (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 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 产品估计售价-估计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2、估计售价的确定要考虑合同 (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合同价 (2)其他一般销售价格三、账务处理直接冲销法:直接冲销存货备抵法:通过存货跌价准备、处理方法(1)存货减少的两种处理方法:(2)存货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分录:本期应提的跌价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比较。()应提大于已提提取: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应提小于已提转回: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