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习题(2).doc_第1页
声现象习题(2).doc_第2页
声现象习题(2).doc_第3页
声现象习题(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物理满分攻略声现象强化训练(2)典例分析:1. 在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目的是减弱噪声。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A.在声源处减弱 B.在声音传播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说法都不对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辆的刹车声,冲击钻发出的声音,的士高震耳的歌声都属于噪声B.我们可以通过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控制噪声,减小噪声主要采取消声、吸声、隔声三方面的措施D.噪声好像优美的小提琴声,对我们人类有一定的帮助3. 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1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 图1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C.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 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4.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一定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具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5.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质,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A.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B.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铁块C.瓦匠用瓦刀敲打砖 D. 自行车上敲击车铃课堂训练:6. 有甲、乙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发声体单独发声,由仪器测得为62dB;第二次由乙发声体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45 dB。下面几个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发声体距离仪器一定远 B.乙发声体距离仪器一定远C.甲发声体距离仪器可能近 D.以上三种分析都不对7. 国家安居工程的实行过程中,为了住宅建设讲究居住空间的人性化,建筑师采用双层真空玻璃的优点是 A.防止光污染 B.隔热效果好 C.防止噪声污染 D.抗震性能好8. 下列说法中,哪种说法是用来描述回声现象的A.“隔墙有耳” B.“余音绕梁” C.“震耳欲聋” D.“掩耳盗铃”9. 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纺织工人使用防噪耳罩 B.中心城区汽车禁止鸣笛C.轻轨两旁安装隔音板 D.主干道路面“刷黑”10. 下列哪一种应用是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实例A.超声波诊病 B.超声波洁牙 C.次声波预测海啸 D.声纳测距11. 如图1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均是12. 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接收处减弱噪声。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减弱噪声的措施:“掩耳盗铃”是在_减弱噪声;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_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减弱噪声;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_减弱噪声。13. 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城区汽车禁鸣、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减少大气污染 B.降低噪声污染 C.缓解“热岛效应” D.绿化居住环境14.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症 15. 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蝙蝠能发生超声波 B.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 D.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16. 图1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1,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7.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A.在救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 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个个防噪声耳罩 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18.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19. 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1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图120. 人们凭听觉可判断声源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靠骨传导判断的 B.靠声源的音调判断的C.靠双耳效应判断的 D.靠声源的响度判断的21.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关于噪声的来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街道上的汽车声 B.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轻声耳语C.建筑 工地的机器声 D.半夜里邻居家的电视声22.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强度不能超过A.90 dB B.70 dB C.110 dB D. 30 dB23. 你留心观察过大剧场四周的墙壁吗?会发现它总是修的凹凸不平,关于设计师这样设计的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了增强声音的立体效果 B.为了减弱声音的反射C.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 D. 为了减小噪声24.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25. 小明正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歌唱家的歌声通过 传到收音机,这歌声对正在专心做作业的小良来说是 (填“乐音”或“噪声”)。小明的眼镜脏了,拿到眼镜店用超声波进行清洗,说明超声波具有 。26. 娄底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27.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给人们造成了重大灾害。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发出声音,能被及时获救28. 人们生活、学习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中其声音的强弱为_dB_dB.29. 如图所示,鱼被它们喜欢的声音诱入鱼网,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表明_.30. 雷声预示大雨即将来临,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这说明声波具有_31. 请你猜想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三个有关的合理场景32. 学校正在开运动会,运动场上你追我赶,精彩纷呈。这时远处的对面传来阵阵鼓声和呐喊声,朝对面看去,总觉得对面的同学敲鼓的动作和听到的鼓声不太协调。(1) 小穆不明白,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2)你可以利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哪些测量?请设计。参考答案(仅供参考)12345678910B(A)ABCCCACBCB11121314151617181920B接收处、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声源处BBBDBDAC21222324BABB25. 电磁波(或无线电波),噪声,能量26. 分贝(dB)27. 次声波,振动28. 30,40 29. 液体(水)可以传声30. 信息.能量31. 1)两个人对面说话,也要隔一段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