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张怡筠博士主讲的《家庭情商教育的六个魔法》.doc_第1页
分享张怡筠博士主讲的《家庭情商教育的六个魔法》.doc_第2页
分享张怡筠博士主讲的《家庭情商教育的六个魔法》.doc_第3页
分享张怡筠博士主讲的《家庭情商教育的六个魔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享张怡筠博士主讲的家庭情商教育的六个魔法在邱老师的厚爱下和各位爸爸妈妈的承让下,我有幸参加了2013年浙江移动“专家走进家庭教育”校讯通大型巡回活动之家庭情商教育的六个魔法专题讲座,更让人激动的是,能和我非常崇拜的知性女性张怡筠博士零距离接触。在分享今天的收获之前,先来介绍一下我们的主讲者张怡筠。张博士是著名心理学家,情商教育专家,被媒体誉为“心灵魔术师”。美国乔治亚立功学院心理学博士,“张博士青少年情商夏令营”创办者&主持人,活跃于媒体的心理学专家。曾任央视开学第一课心理访谈、湖南卫视亲子教育节目变形计之心理学嘉宾/主持,全国首档儿童情商节目3Q Very Much之情商魔法课堂总策划/嘉宾。(以上内容摘自邀请函内容)另外,据我所知,张博士还曾担任过台湾大叶大学的副教授,是爱上情商网网站主持,资深企业培训师、国际演说家,女作家她的作品品味幸福女人、幸福其实很简单、爱情其实很简单、工作其实很简单等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在我眼里,她是一位优雅、聪慧、成熟、充满魅力的知性女性。接下来,重点将张博士今天的主讲内容家庭情商教育的六个魔法与大家分享。首先,张博士将我们带回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大家心里的期许。希望自己的宝贝健康成长?快乐幸福?学习优秀?事业有成?那么大家认为学习优秀是什么呢?事业有成又是什么呢?学习优秀是尽可能发挥自己应有的能力就能称得上学习优秀了;在将来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幸福地工作着就是事业有成了。这和大家的期许一样吗?快乐、幸福、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那就是EQ(情商)。那么情商又是什么呢?情商是运用情绪的能力,是一个人自我情绪管理,理解他人情绪,创造共赢人际关系的能力。在这里张博士说到了她认为的新三好学生标准应该是:情商好,习惯好和身体好。(我非常认同,也希望自己能和孩子一起向这三个标准努力。)那么情商离我们的孩子远吗?孩子没有学习动力?缺少快乐活力?缺失交往能力?这些都是情商不足的表现。你的孩子有这些情况吗?在这里,张博士又列出了十二条供家长们对照,看看自己的孩子情商到底如何?(孩子到9周岁时能拥有以下几点,情商就很棒了)1、 情绪稳定开心。2、 面对压力能冷静应对。3、 碰到挫折能自我激励。4、 生气时会用合理的方式表达。5、 与别人冲突时能理性处理。6、 和师长、同学相处愉快。7、 在团队中合作性强。8、 想法积极乐观。9、 沟通能力佳。10、 懂得察言观色,礼貌应对他人。11、 有同理心,懂得为他人着想。12、 对学习新知很感兴趣。在以上互动之后,开启了魔法之门,张博士逐一对六个魔法进行了陈述和分析。一、 情商的大脑密码(出现冲突怎么办?)情商高手的黄金法则就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当一冲突发生的时候,孩子很伤心,甚至大哭等。比较好的做法是,家长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事情,让你现在很难过,是吗?”通过类似的对话,家长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以及孩子的情绪来源。等孩子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再处理事情。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描述,了解发生的事情,然后引导孩子,积极开动大脑,努力思索解决的方法。如果遇到问题对孩子大吼大叫和责骂,或者一股脑接纳孩子的全部(情绪和行为),都是不对的。接纳情绪是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是理解他的,如果接纳行为,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做法是得到家长的支持的,这个是不对的。在此,要特别提醒的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家长自己也有情绪,请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如果自己带着情绪很难帮助孩子来处理情绪,也无法处理好事情了。)二、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有自信的孩子比较能够把握机会展现自我,愿意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和别人相助和谐自在,对日常生活更显得兴趣盎然,这样的孩子总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美好感受。1、 自信:我受人欢迎,我很有能力。2、 不把孩子和别人做比较。(如果你的孩子跟你说,你怎么没有得诺贝尔奖,你怎么看呢?)3、 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超越自己就是胜利。4、 做“找优点父母”,表扬特质。(“好棒哦”、“真聪明”这些都是不够明确的,要具体地表扬在哪一点上做得好。另外这里要说的是,我曾看过张博士有一堂情商微课堂里说过,夸聪明不如夸努力。的确,从小被周围人夸奖聪明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会更显颓废,他觉得自己的成功来源于天赋聪明,好像和自己本身没有什么关系,无法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然后被夸“努力”的孩子,比较正面积极,他觉得自己的成功来源于自己的勤奋努力,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获得的,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会正确面对,会更加勤奋地向成功的方向努力)5、 批评行为。(“你真是个笨蛋”“傻蛋”等伤孩子自尊心的话是不对的。这些负面标签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经常这样贴负面标签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就是笨蛋、傻蛋。千万不要批评人格特质,要批评行为表现,不带任何价值判断。)6、 放手让孩子锻炼能力。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扎实的成功行为和经验的基础上,每天吹捧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是不扎实的。三、 锻炼孩子的自制力。(重中之重)(个人推荐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收看张博士的情商微课堂,有对这个内容进行详细述说。)这里要介绍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196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watter Mischel教授做了一个考验儿童耐心和意志力的“棉花糖实验”。米切尔教授认为智力受制于自我控制力。(在这里不详细说明,如果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在网上搜索到具体的介绍。)张博士介绍:1、 自制力三要素:知道要做什么,能做该做的,能不做不该做的。2、 父母要以身作则,该做就做,该停就停。3、 制定家规,坚决执行。下面通过一个小测试来看看你的情商教育风格是什么?例:如果你们有约定,一个月购买一次玩具,这个月孩子已经买过玩具了,但是孩子看到了另外一个玩具,他又要买了,你不同意,他开始发脾气,“我就是要买”,你这时的反应是什么?1、 不理会,冷处理2、 我早就说好不会买的,你不该生气3、 别生气,我们去买吧4、 不能买它,让你很不高兴了家长们,你们是哪种呢?第一种是鸵鸟型,第二种老虎型,第三种是绵羊型,第四种是袋鼠型。以上四种都不是特别好,我们推荐的是牧羊犬型。最高指导原则就是八个字:“接纳情绪、设立规矩”。第一先接纳情绪。(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这个时间有长有短,在这里就要我们家长比孩子更有耐心去安抚Ta的“杏仁核”。)第二讲原因。原因是我们有过约定(不是站在父母的高度,而是类似小伙伴拉钩钩的约定,并且是我们“一起”来遵守),然后向孩子表示我们一起来遵守这个约定(妈妈很想给你买,但是我希望和你一起来遵守这个约定,那么等下个月一号我们马上来买好吗?)第三转移。针对学龄前的孩子可以给予选择,对于小学生则可以引导孩子找到情绪解决方案。(我的情绪我负责,可以问孩子“现在怎么做能让你高兴起来呢?”)成功以后要肯定一下孩子:妈妈觉得你是一个非常有自制力的孩子。给予贴一个正面标签。于是孩子在这个经验里面,学会了要遵守承诺,而且让孩子知道因为遵守了承诺他是一个非常有自制力的孩子。练习题:我们规定孩子只能玩半个小时游戏,现在规定时间到了,孩子却一再要求延长游戏时间,这时候牧羊式家长的反应是什么呢?你来做一做!四、 教会孩子管理愤怒1、 以身作则:他越生气,你越冷静2、 接纳孩子情绪3、 说情绪,而不做情绪愤怒管理的三步骤:1、停冷静下来;(方法:学龄前的儿童数数,从1到9,再从9到1;稍大的孩子可以自己拍拍自己的肩膀说不生气不生气)2、想思索(我的目的是什么);3、行该怎么做更好。在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知道:“说”情绪,而不是“做”情绪。五、 让孩子成为抗挫高手1、 成长比成绩重要(在意心情,而非只要求成绩)2、 每一个挫折,都是一份礼物乐观三部曲:(用生日快乐歌的调来唱以下的词)幸亏没有更糟我最喜欢的是我要利用这优势做个乐观大师在这里张博士举例:假设你的孩子月考得了59分,你该怎么办?如果情商不够的反应就是:这下糟了糟了,没有比这个更糟的事情了,这个怎么办啊?那么一个情商高的妈妈该怎么引导孩子呢?首先:幸亏没有更糟(幸亏不是年终大考,幸亏不是高考,幸亏没有考得更差),其次,每一个挫折都是一份礼物,通过这次考试我知道了我还有41%的知识没有掌握,我得赶紧从这些失败中找到原因,理解了纠正了会了,于是就收获了,有进步了!因为只有59分因此我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可以通过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家长们,你们听了这段有什么收获呢?是不是当你发现孩子的成绩达不到你们的理想时,不再那么焦虑不安了呢?和孩子一起努力,让每一份挫折成为一份礼物,欣然接受,并努力勇往直前。六、 发展孩子的同理心1、 以身作则,常做情绪沟通。我们通常会发现当父母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会说:你吃饱了吗?你听话吗?你这次考试考得好吗?在学校乖不乖啊?其实这些问题是谁关心的呢?是家长关心的,却并不是孩子关心的。那么孩子关心什么呢?我们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情绪沟通,说自己的心情,问孩子的心情。回家我们可以跟孩子这样沟通:宝贝,今天一天开心吗?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吗?妈妈今天在单位里面因为感到非常地难过(或者因为觉得非常高兴),妈妈今天遇到了事情,真是太开心了。这样沟通更容易和孩子之间搭上桥梁。2、 常鼓励孩子换位思考你觉得他怎么想?你觉得他有什么感觉?举例:如果孩子回家很兴奋地跟爸爸妈妈说学校里面发生的事情:今天某某某在操场玩的时候,拼命跑拼命跑,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而且还踩到了狗屎。这个时候孩子一般都会笑的非常开心。这时作为一名情商教练的家长就要鼓励孩子换位思考了。“宝宝,你觉得他摔倒了,还踩到了狗屎会怎么想啊?”“你觉得他当时会有什么感觉啊?”当孩子说出心中的感觉的时候,比如踩到狗屎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