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技术概述.doc_第1页
Web技术概述.doc_第2页
Web技术概述.doc_第3页
Web技术概述.doc_第4页
Web技术概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eb技术概述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量的高度膨胀,web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Web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便捷的获取自己想要的任何信息,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来实现自己的分享的需要。Web仍在不断发展,未来的发展趋势很多。关键词:Web技术web发展史 web趋势1引言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量的高度膨胀,使已诞生了20多年的Internet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并围绕着Internet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新的应用,可以说,信息产业已以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中心计算的时代,WWW系统作为网络化信息服务的基础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WWW是一个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全球连接的、分布的、动态的、多平台的交互式超媒体信息系统。它利用多种协议传输和检索分布在世界各地WWW服务器的信息资源。自从Web的产生到现在短短几年的发展,Web技术已从最初简单的文档的浏览发展到当今复杂电子商务的应用,其间共经历了静态文档、动态交互页面和实时可伸缩的事务处理三个阶段。Web是用于发布、浏览、查询信息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由许多遍布在不同地域内的Web服务器有机地组成。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有了网络人们可以从众多的信息中搜索,然后找到自己想要的部分;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与朋友取得联系,通过网络可以坐在家里就能够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陌生人,还可以登陆网上银行或在网上购物,足不出户就可以货比三家。网络的快捷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只要几秒种的时间就可以把一封电子邮件发送到大洋彼岸。可以让处在地球上不同角落的人在同一时间收到同一条讯息,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可以让消息的传送者与接收者之间能够及时进行互动,快捷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服务了全人类。网络是非常自由的,在网络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无论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的人都有权力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必有所顾忌,不用在乎对方的职位、年龄。网络具有开放性,开放与共享也是一脉相承的,网络在现实发展中始终也遵循着开放与共享的精神,比如我们使用计算机时必不可少的软件,以使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收费软件,共享软件,免费软件和公共软件四种。同时在网络上信息的知识产权的概念也变得模糊了,你很难分辨出信息的发布者有无出版的知识产权,而那种完全封闭性的方式又难以做到信息的共享,所以就使得网络具有开放性。网络还具有互动性,它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可以将不同的文化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促进了文化之间的交流,打破了那种传统文化中的单向的传播方式。这种互动性可以积极地调动起人们的参与的欲望,实现一些在现实中受于限制而不能参与进来的交流,在数字时代的虚拟世界里,人们并未像想象中那样谎话连天,互联网的独特性,某种程度上出人意料地抑制了说谎,出于对现实世界的虚伪的反弹,人们更愿意在网络中表露内心世界的真实。诚信在网络间弥漫并在不同个体间相互传播,这种互动性使个人的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突显和发挥。创新性是网络的另一特性。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是如此。不断创新是网络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本,这种创新性也让我们不断地接收新的观念,学习新的技术,从而引导我们更好地去发展我们社会。2 WEB技术发展的各阶段Web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静态文档、动态网页、Web2.0时代。2.1Web技术发展的第一阶段静态文档通过客户机端的Web浏览器, 用户可以访问网络上各个Web站点,通过Web站点上的主页访问整个网站。每一个网页中都有很多信息及相关的链接,用户可以通过这些超文本链接进入到另一个站点或其它的网页中。每一个Web站点都是以首页作为站点的入口,由一台主机、Web服务器及许多Web页所组成,其它的Web页为支点,形成一个树状的结构。HTML全称是超文本标注语言,它提供了控制超文本格式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在用户的屏幕上显示出特定设计风格的Web页。Web服务器使用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将HTML文档从Web服务器传输到用户的Web浏览器上。这一阶段,Web服务器基本上只是一个HTTP的服务器,它负责客户端浏览器的访问请求,建立连接,响应用户的请求,查找所需的静态的Web页面,再返回到客户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上信息呈几何级数的增加,人们逐渐发现手工编写包含所有信息和内容的页面对人力和物力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且几乎变得难以实现。此外,采用静态页面方式建立起来的站点只能够简单的根据用户的请求传送现有页面,而无法实现各种动态的交互功能。具体来说,静态页面在以下几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无法支持后台数据库、无法有效的对站点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无法实现动态显示效果。而这些不足之处,促使Web技术进入了发展的第二阶段。2.2 Web技术发展的第二阶段动态网页为了克服静态页面的不足,人们将传统单机环境下的编程技术引入互联网络与Web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网络编程技术。网络编程技术通过在传统的静态页面中加入各种程序和逻辑控制,在网络的客户端和服务端实现了动态和个性化的交流与互动。人们将这种使用网络编程技术创建的页面称为动态页面。从网站浏览者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动态网页还是静态网页,都可以展示基本的文字和图片信息,但从网站开发、管理、维护的角度来看就有很大的差别。动态网页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可以大大降低网站维护的工作量;采用动态网页技术的网站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如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在线调查、用户管理、订单管理等等;动态网页实际上并不是独立存在于服务器上的网页文件,只有当用户请求时服务器才返回一个完整的网页。2.3 Web技术发展的第三阶段Web2.0时代Web2.0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阶段,是促成这个阶段的各种技术和相关的产品服务的一个称呼。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有了很大的跨越。Web2.0是以Flickr、43T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Web1.0到Web2.0就是由网站编辑到全民参与编辑的过程。每个用户都可以在开放的网站上通过简单的浏览器操作而拥有他们自己的数据,人们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信息获取、发布、共享以及沟通交流和群组讨论等。每个人都成为了新闻或者观点的发布人,通过各种手段,如Tag、关联、链接等,网站能够以最大程度展示个人的作用,进而激发个人的积极性,人们成为Web上社会的人,Web也有了社会性,成为了社会化网络。3 Web技术涉及的技术Web是一种典型的分布式应用架构。Web应用中的每一次信息交换都要涉及到客户端和服务端两个层面。因此,Web开发技术大体上也可以被分为客户端技术和服务端技术两大类。3.1客户端技术(1)HTML语言的诞生Web客户端的主要任务是展现信息内容,HTML语言是信息展现的最有效载体之一。作为一种实用的超文本语言,HTML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1969年,IBM的Charles Goldfarb发明了可用于描述超文本信息的GML语言。1978到1986年间,在ANSI等组织的努力下,GML语言进一步发展成为著名的SGML语言标准。当Tim Berners-Lee 1989年试图创建一个基于超文本的分布式应用系统时意识到,SGML过于复杂,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和解析。于是,Tim Berners-Lee对SGML语言做了大刀阔斧的简化和完善。1990年,第一个图形化的Web浏览器World Wide Web终于可以使用一种为Web度身定制的语言-HTML来展现超文本信息了。(2)从静态信息到动态信息最初的HTML语言只能在浏览器中展现静态的文本或图像信息,随后由静态技术向动态技术逐步转变。Web出现后,GIF第一次为HTML页面引入了动感元素。1995年Java语言的问世带来了更大的变革。Java语言天生就具备的平台无关的特点,让人们一下子找到了在浏览器中开发动态应用的捷径。CSS和DHTML技术真正让HTML页面又酷又炫、动感无限起来。1997年,Microsoft发布了IE 4.0,并将动态HTML标记、CSS和动态对象模型发展成了一套完整、实用、高效的客户端开发技术体系,Microsoft称其为DHTML。同样是实现HTML页面的动态效果,DHTML技术无需启动Java虚拟机或其他脚本环境,可以在浏览器的支持下,获得更好的展现效果和更高的执行效率。为了在HTML页面中实现音频、视频等更为复杂的多媒体应用,又引入了对QuickTime插件的支持,插件这种开发方式也迅速风靡了浏览器的世界。还有90年代中期刚刚问世的COM和ActiveX也十分流行。Real player插件、Microsoft自己的媒体播放插件Media Player也被预装到了各种Windows版本之中。随后Flash插件的横空出世。3.2服务端技术与客户端技术从静态向动态的演进过程类似,Web服务端的开发技术也是由静态向动态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其技术的不断变化, 最早的Web服务器简单地响应浏览器发来的HTTP请求,并将存储在服务器上的HTML文件返回给浏览器。第一种真正使服务器能根据运行时的具体情况,动态生成HTML页面的技术是大名鼎鼎的CGI技术。CGI技术允许服务端的应用程序根据客户端的请求,动态生成HTML页面,这使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动态信息交换成为了可能。早期的CGI程序大多是编译后的可执行程序,其编程语言可以是C、C+、Pascal等任何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为了简化CGI程序的修改、编译和发布过程,人们开始探寻用脚本语言实现CGI应用的可行方式。1994年,发明了专用于Web服务端编程的PHP语言。PHP语言将HTML代码和PHP指令合成为完整的服务端动态页面,可以用一种更加简便、快捷的方式实现动态Web功能。1996年,Microsoft在其Web服务器IIS 3.0中引入了ASP技术。ASP使用的脚本语言是我们熟悉的VB Script和JavaScript。1998年,JSP技术诞生。随后,XML语言及相关技术又成为主流。XML语言对信息的格式和表达方法做了最大程度的规范,应用软件可以按照统一的方式处理所有XML信息。这样一来,信息在整个Web世界里的共享和交换就有了技术上的保障。HTML语言关心的是信息的表现形式,而XML语言关心的是信息本身的格式和数据内容。4 Web技术发展的十大趋势Web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网络的不断发展,从而影响到社会及个人的生活。(1)浏览器的占有率将趋于稳定你很介意访客用的是Chrome、IE、Firefox、Safari或Opera吗?可以释怀了。历史车轮已经到了一站,那就是:用户最多的五大浏览器之间,差别已经不大:都支持核心HTML5技术,速度都很快,并且稳定。不幸的是,开发者们还在继续做傻事,例如使用webkit前缀来标注CSS属性。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挂着“本网站在XX浏览器效果最佳”的标语,多学点东西吧,代码该更新了。浏览器的兼容性,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2)浏览器的选择将更受限制坏消息是,“选择您的首选浏览器”正在变成明日黄花。iOS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英雄纷纷效法。苹果强制在iPhone和iPad上使用Safari浏览器;Chrome浏览器的iOS版,其实就是Safari的一个壳;Opera相当于对手机浏览器做了最小化它不直接在设备上运行JavaScript;在Windows RT和Windows Phone上,微软赋予IE更高的操作系统权限种种黑哨赛制,导致第三方厂商难揠其锋。你都能猜得出Chrome OS和Firefox OS用什么浏览器了。(3)IE11(或10.1)将发布微软历史上两年的浏览器发布周期一直是个笑话,但现在别笑了。IE10是第一款实现自动更新的浏览器版本,我希望微软设计这个功能不是摆设。同时,我们也盼望未来几个月内,IE10+能够君临Windows 7,否则要坐等Windows 8统治世界,就太久了。(4) Windows 8将推出重大更新这里说的是,微软从操作系统中剥离了太多的友好功能,而Win 8 SP1将带着它们回归PC。如果看到SP1减少了对不必要手势的依赖,或者看到一个较小的Metro界面(或者不管叫什么名字吧)长得像开始菜单,也在我意料之中。(5)Node.js将成为一种颠覆性技术这条是在押宝了。服务器端语言如Ruby、Python,可能在开发人员中更流行,但它们的优势是相对于PHP、.NET,甚至Java而言。Node.js也有同样的优势,外带一些额外的强项:它使用的JavaScript,是Web开发者应知应会的。开发工具、网站和资源正在迅速增加。潮流先锋,业内巨头的背后支持。虽然要看到Node.js雄据商业化应用,还需要时间,但它确实有更大的机会来夺取天下。(6)2013年是响应式Web设计(RWD)年RWD将在2012年成为主流技术,但我所提到的几个重要网站打算把技术调整放在2013年。从固定布局到流体布局,设计师很难把握其中要诀,但有越来越多的工具出现。RWD可能不完美,但它是一套较廉价的方法,来使您的网站适应多种设备。这年头,如果你不能提供用户需要的服务,就得准备好丢单。(7)响应式图像规范将出台RWD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图像。虽然你可以直接缩放图像尺寸,来适应小屏幕,但如果能对小屏幕提供小文件,效果会更好。或者更具体地说,为较低带宽的设备提供更小的图片文件。使用CSS媒体查询或JavaScript,可以实现响应式图像,但基于浏览器的纯HTML方案会更实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建议,到年底,有望汇总纳入W3C规范草案。(8)触摸屏设备的时代将到来触摸屏设备还没有像你所期望的一样,无处不在。是,触摸屏确实随处可见,那是因为你身处业内前沿,圈子里也都是这帮人。2013年,新的平板电脑将代替你父母家里老掉牙的Windows 98 PC。不过,我这里不是在预测桌面电脑的灭亡。一套摸得着的键盘、鼠标和显示器,对实际工作来说仍然必不可少。(9)原生应用与Web应用之争将继续之前一个观察让我震惊;很多企业对智能手机原生应用都有极大的误解。这些盲区包括:智能手机是万能的是,流行的智能手机在快速收发消息、拍照和逗闷子方面是很牛,但不等于老百姓会拿它写小说、填年底报税单。环境决定一切。原生应用的开发和发布很简单比起编写Windows、Mac OS或Linux程序,写一款手机应用并不会更简单。更何况,它反而难度更高,因为要面对有限的硬件资源、笨重的开发工具,以及广泛的目标设备和操作系统。原生应用很好赚钱真的么?每款火爆的原生应用脚下,都踩着几百款赚不到钱的同类应用呢。看看Rovio,在愤怒的小鸟之前,他们做了很多应用,却濒临破产。 对于某些项目,Web应用可能是更好的解决方案,但企业还是会希望有原生应用。也许我们都应该改行搞Objective C,学着干完活拿钱就跑?(10)Web页面的平均容量将达2Mb近三年来,我一直呼吁页面超重的问题,但没人听(当然,SitePoint的进步读者是例外!)事实上,我先前的预测还是把问题低估了。出于这个原因,我启动了Lumbering And Rotund Design awards,或称SitePoint LARDs。5 Web技术对人们使用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现实意义5.1内容丰富,方便快捷,简单易懂 在web出现以前,internet上的信息只有文本形式。人们在进行信息检索的时候,不容易识别,而且索然无味。而Web有一个特点,就是web上的信息除了文本形式以外,还具有图形化和易于导航特点。Web可以提供将图形、音频、视频信息集合于一体的特性。同时,Web是非常易于导航的,只需要从一个连接跳到另一个连接,就可以在各页各站点之间进行浏览了。这个特点使得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时候,能够找到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会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当今社会,内容上的极大丰富,以及使用上的方便快捷、简单易懂,是web能够非常流行的很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