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与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pdf_第1页
溶剂与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pdf_第2页
溶剂与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pdf_第3页
溶剂与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 四期合刊 镇江高专学报 综合版 1 9 9 3 年I 2 月 溶剂与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 徐滨滨 在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中 时常涉及到比较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相对强弱的一类问题 影响有机物酸碱性的因素很多 诸如结构 包括各种 电子效应 空间效应等 温度和溶剂 等 其中溶 剂的影响是 一种重要的因素 然而在不少的教材 中较为重视结构的影响 而对于 溶剂的影响很 少强调 本文就溶 剂对有机物酸碱性的影响谈一点看法 关于溶 剂有多方面的性质 而对有机物酸碱产生影响的性质主要有溶剂的酸碱性 溶剂 的介 电常数和溶剂化 能力等 根据劳莱勃仑斯特 L o w r y B r o n s t e d 共轭酸碱理论 有机酸 碱在溶液中有下 列半衡 HA一 S H SH2 A 1 或 A S H S 一 HA一 2 式中HA 一 为共轭酸 A 为共轭碱 S H 为质子性溶剂 显然溶剂的碱性愈强 IJ H A一 愈易 给出质子 酸性就愈强 如 乙酸在水中为一弱酸 但在液氨中 则几乎完全 电离 CH3 COOH N H3 CH3 COO NH 若在碱性更强的K N H 的液氨溶液中 象某些烃亦显酸性 例如三苯甲烷与强碱性的N H 作用生成三苯 甲基负离子 而从使溶液呈亮红色 Ph 3 CH NH 2 Ph3 C一 NH3 在溶剂对有机物酸碱陀影响中 除了溶剂的酸碱性 外 也 由于溶剂的介 电常数和溶剂对 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溶剂化能力的不同而引起的 例如 在水 7 8 4 中羧酸的离解常数K a 比羧酸在绝对乙醇 e 2 4 6 中的电离常数K a 约大1 0 倍 然而在溶剂的碱性强度方面 水 P K H 0 H 0 1 7 4 仅 仅比乙醇 P K C H C H O H C H C H O H 一 2 略大 RCOOH H2 O RCOO H3 O RCOOH Et OH RCOO Et OH2 一 介电常数e对酸或碱强弱的影响之所以重要 是由于介电常数可认为是溶剂的离子溶剂化 能力的一种量度 介电常数高的溶剂 13 H 0 对每个离子的溶剂化较为彻底 当介电常 数较低时 易造成离子聚集 结果出现离子对和大聚集体 这在方程式两侧总电荷一样 时 通常造成的差别不大 如HA B HB A 但总电荷数增大时 如HA B HB A一 介 电 常数高的溶剂比介电常数较低的溶剂把j r 衡向右移动得更厉害 就是电荷不变时 如果右边 的一种离子 或多数离子 比芹边的离子溶剂化程度高 则溶剂的介电常数仍会造成影响 另一种解释也认为 一般来说某溶剂具有高的介电常数 则有利于溶质的电离 因 为溶剂的介电常数表示溶剂减弱溶质的阳阴离子问作片 j 力的能力 这可由波恩 B o r n 方 程式看出 q q E 4 r 即离子 问的库仑引力E 与溶剂的介 电离数 成反 比 例如在水中离子 问的引 力约 为无溶剂 5 9 维普资讯 时引力的1 因此 般说来介电常数高的溶剂趋向于增加 酸的离解作用 下表为乙酸在2 5 C时在各 种不 同溶剂中的Ka 和P K a 值 也说明了溶剂对羧酸性的影响 溶剂 K a P Ka 水 I 7 6 l 0 4 7 6 2 0 1 4 一 二氧六环一 8 0 水 5 1 1 1 5 2 9 4 5 1 i 一 二氧六环一 5 5 水 4 9 3 1 0 6 3 7 0 1 4 一 二氧六环一 3 0 水 4 7 8 1 0 8 3 2 8 2 1 4 一一氢 六 环 一 1 8 7 k 7 2 4 l 0 1 0 1 4 1 0 甲醇9 0 水 1 2 5 1 0 4 9 0 2 0 甲醇 8 0 水 8 3 4 0 5 0 8 1 0 0 苯 极微弱 溶剂的介电常数为 s水 7 8 3 9 s 1 4 一 二氧六环 2 2 1 s 甲醇 3 2 7 6 苯 2 2 8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 溶 剂也可以另一种方式引起不同的溶剂化作 用 它完全不同于介 电常数 效应 是 由于阴离子通过质子溶剂 能形成氢键 和非质子溶剂在溶剂化方面的不 同所引起 的 这种效应表现出的是一种极端的情形 在二甲基甲酰胺 D M F 中 苦味酸比H B r 酸I生 更强 这可被认为是离子大小的原因 即较大的离子 O N C H O 比较小离子B r 被D MF 的溶剂化更完全 而在象H 0 一样的质子溶剂中 阴离子的溶剂化作 H j 是由于无屏 蔽的质子所引起 的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尽管许多有机物不易溶解其中 但它的高介电常数 7 8 5 及强的 溶剂化能力是特有的 其强的溶剂化能力与易形成氢键是有关的 许多有机物的酸碱性大小 般是在水中测定的 而水的强溶剂化效应 一 水化 往往会掩盖某些分子结构内在的电子 效应 因此在判断有机物酸碱强弱时 不能忽略溶剂化效应这一重要因素 下面几个问题在 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 中都会遇到 一 脂肪胺碱性强弱的比较 大家熟知 脂肪胺在水溶液中接受质子的能力 若以P K D 值米衡量 其碱性是按以下次 序排列 NH R N RNH R N H而在气相 中测得的碱性强弱的次序是 即在气相 中和在溶液 中所显示的碱性 次序是不同的 对于脂肪胺在气相中碱性强弱的次序 可用电子效应米解释 即烷基具有 比氢较大的可 极化性 对带正 电荷 质子化胺离子起稳定化作 用 连有较多烷基的质子化叔胺离子R N H 就比R N 0 H R N H o 和N H 更稳定 其碱性也就最强 而在水溶液中叔胺碱性的反常现 象 则是由于酸一碱 衡体系中各组分的溶剂化的不同所造成的 胺在水溶液中形成如下酸一碱平衡体系 2 尤其是胺可通过氢键而溶剂化 时 这将倾 向于提高所有胺类在溶液中的表观碱性强度 这是 由于带正电荷的质子化胺 锈 离子 比不带电荷的胺要更强烈地溶剂化 6 0 维普资讯 H H 0 0 H H 由上可看 随着质子化胺 毫 翁离子 中酸性氢被烷基取代的程度提高 它与溶剂分子闻通 过氢键而稳定化的能力将随之降低 这与烷基通过电子效应分散了正电荷将有助于它的稳定 性 的趋 向是相反 的 即从溶剂化效应看 NH 广 R NH 厂 R NI 千 一 R N的碱陛应碱弱 而以 电子效应米看 其碱性应按上顺序而增强 这两种矛盾的因素在仲胺到叔胺之间发生了转 变 溶剂化效应占主导地位 使叔胺碱性比伯胺还弱 支持上述解释的另一实验结果是 在不能生成氢键的有机溶剂氯苯中测得三种丁胺的碱 性次序是 C4 H9 NH2 C H9 2NH 卜 H 因为苯环中的大 键能使氮原子上的正电荷分散 故在气相中测定苯胺的碱眭大于氨是可以 理解的 在水溶液中测得苯胺的碱性 P K a 4 5 比氨 P K a 9 3 要弱 同样可以H j 溶剂化效应 米解释苯环的位阻作片 j 可使f N O H 的溶剂化程度小于N 0 H 因此 溶剂化作片 j 使 更稳 定 也即在水中氨的碱性要比苯强 但在 般的有机化学教材中致今仍采H j 苯环与氨基上 氮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发生P 共轭效应 降低了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 因此苯胺的碱 性比氨弱 的说法 这是不恰当的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 在气相中的相反现象将无法解释 这种认为的不恰当正是由于忽视了溶剂的影响 同样地 在水中测得吡啶的碱性 P K a 5 2 0 比氨 P K a 9 3 弱 主要是 rH 的溶剂化效应比 强而引起的 而在气相中 排除了溶剂的影响 吡啶环中的大 键会使 的正电荷 H H 分散而 L NH 史稳定 而 般教课书中对吡啶碱 生比氨弱的解释是氮原子的杂化状态不同 吡啶分子中氮原子 的未共片 j 电子对在S P 杂化轨道 而氨 及脂肪胺 中氢原子上的未共片 j 电子对在s P 3 杂化 轨道 s p 杂化轨道含s 轨道成分较多 未共片 j 电子对更靠近氮原子核 不容易与质子结合 故吡啶的碱性比氨弱 这种解释如果在不引肘气相测定的数据时 似乎还可以接受 但是如 何来解释气相 中吡啶碱性 比氨强的事实呢 6 I H H C R R H H C H R 0 H H H H 维普资讯 三 简单醇的酸性强弱的次序 与脂肪胺的碱性次序非常相似 在气相中酸性强弱的次 序与在水溶液中的恰好相反 在水溶 中酸性次序为 H 2 O C H OH C H C H2 O H C H C HOH C H C OH 而在气相 中 酸性 次序 为 H O CH OH C H C H OH C H C HOH 1 9 酸性最弱 如果烷基确为供 电子基团 那 么上述解释是能够成立的 问题是在气相中 醇酸性 次序 与溶液中的序恰好相反 即烷基似乎应该是吸电子基因 这就 自相矛盾了 我们总不能说烷 基在气相中是吸 电子基团 在溶液中是供电子基团 因而这种解释是不恰当的 四 与简单醇和脂肪胺的酸碱性相似 在气相中和在溶液中羧酸酸性强弱规律是不同 的 在气相中测 定羧酸酸性时 发现丙酸的酸性 比乙酸强 C H C H C OO H C H C O OH而 在水溶液 中测 定时 则表现 为乙酸的酸1 q 较丙酸强 CH C O OH P Ka 4 7 6 C H C H COO H P Ka 4 8 8 这是主要 的不是 由于甲基的电子效应 因为甲基的电子效应是徽弱的 在水溶液中 羧酸的酸性大d 0 1J J 与水的溶5 1 4 g 效应 台关 羧酸在水溶液中的 电离如下 RCOOH H 2 O J RCOO O斗T p 丙酸根 阴离 子 CH CH C O 由于连接 羧酸根的基团的休积较 乙酸根 阴离子 C H C O O一 为 大 使水的溶剂化效应因窄问阻碍较大而减弱 即丙酸根阴离子在水中的稳定性较乙酸根且 离子为小 这就是丙酸 的酸性较乙酸 为弱的主蕞因素 然而 在气相 中排除 丁溶剂的影响 只需考虑分子结构因素 由于C H C H 一 的可极化性 6 2 H 0 R R H 0 C R 维普资讯 要较C H 一 为大 故C H CH C O O 一 要较C H C O O 一 稳定 也即丙酸的酸性要略大 于乙酸 近来发现 在气相中卤代乙酸X C H C O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