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联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1.doc_第1页
手法联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1.doc_第2页
手法联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法联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修改稿)【摘要】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领域。笔者采用手法联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与单一治疗方法比较,共治疗120名患者后发现,手法联合温胆汤能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良好缓解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一治疗方法,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根据Mulligan手法3:自然体位下小关节滑动技术(natural apophyseal glides,NAGS):患者在负重体位下使小关节产生节律性滑动,滑动的方式为治疗平面上位椎体的小关节相对于下位椎体产生一个斜向上的滑动,方向斜向眼球。需掌握的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且不引起疼痛为准;反NAGS技术:在NAGS无效时,改用反NAGS技术。反NAGS中,滑动方式则是治疗平面下位椎体的小关节相对于上位椎体产生滑动;维持自然体位下小关节滑动技术(sustained natural apophyseal glides,SNAGS):是主动运动中进行的关节松动术。治疗是在小关节沿关节面活动方向产生最大范围的滑动,并且无疼痛或疼痛加剧,包括棘突按压下旋转、前屈、侧屈及后伸,牵引下旋转;自我SNAGs技术:教育患者进行自我治疗的小关节松动技术。根据症状、体征及影像选择合适技术。每次2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药物:内服温胆汤加味,君药为半夏6g,臣以竹茹、陈皮、枳壳各15 g,佐以茯苓、红花、当归、川芎、制胆星、菖蒲、甘草各10 g。另肝阳上亢型加天麻、钩藤;气虚型加人参、黄芪;肾精不足型加杜仲及仙灵脾;痰浊中阻型加代赭石和砂仁,瘀血阻窍型红花、桃仁、丹参、牛膝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疗效评价按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 (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评分5:其中主观症状(18分),生活、工作适应能力(9分),临床体征(73分),总分为100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vertigo, ESCV)评分6:眩晕16分(眩晕程度8分,频率4分,持续时间4分);颈肩痛4分;头痛2分,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4分;心理适应能力4分,满分为30分,每项均分5个等级。结果每组各40个患者,均完成治疗,并随访至少3月。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CASCS评分及ESCV评分结果如表1与表2所示。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眩晕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法治疗+温胆汤联合治疗组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程度要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表1各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CASAS评分结果分组治疗前治疗后温胆汤治疗组73.753(N*=40)89.945.99(N=40)手法治疗组76.566.41(N=40)90.117.47(N=40)手法药物联合组75.377.18(N=40)97.446.35(N=40)表2 各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ESCV评分结果分组治疗前治疗后温胆汤治疗组15.863.84(N*=40)22.421.45(N=40)手法治疗组14.563.73(N=40)23.092.10(N=40)手法药物联合组15.853.47(N=40)28.861.59(N=40)*:N即为病人数讨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其临床症状多样,而体征相对较少。临床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行走不稳等。目前研究发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如当颈椎退变并发椎间隙变窄、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压迫刺激椎动脉及其周围交感神经丛,导致椎动脉扭曲引起血管痉挛、椎基底动脉血流不畅,使颅内供血减少,从进而诱发椎动脉型颈椎病;另外寰枢关节紊乱及椎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病因。Mulligan手法3是特别针对小关节滑动的一种治疗技术。颈椎病患者常常在经过1-2次治疗后可有良好的效果。这种手法是在检查基础上选择治疗技术,通过在负重体位下使小关节产生节律性滑动,纠正钩椎关节及上下关节突关节错位,重塑颈椎的生理弯曲;通过多种技术的滑动纠正小关节突错位后,相对扩大横突孔内径,使横突孔内的椎动脉血流畅通;减轻或解除椎动脉丛、交感神经、窦椎神经的压迫与刺激,更好地恢复颈椎生物力学的静态平衡。椎动脉型颈椎病属祖国医学“眩晕”的范畴。历代医家对眩晕作了较多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口问认为“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胀”。丹溪心法头眩篇认为:“此症属痰者多,盖已疾不能眩也”。朱丹溪从“痰”立论,认为“无痰不作眩”。张景岳则强调“无虚不作眩”。经过历代医家互相补充,使眩晕证治的认识逐渐完善。临床上眩晕常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瘀血阻窍五大证型。温胆汤出自“千金方”,由二陈汤加味而成,名曰温胆,实则清胆和胃除痰,主治胆虚痰热、虚烦不眠、胸闷口苦、痰涎等症。清代张秉成的成方便读认为,此方纯以二陈、竹茹、枳实、生姜和胃豁痰、破气开郁之品,内中并无温胆之药,而以温胆名方者,亦以胆为甲木,常欲其得春气温和之意耳,将其列入除痰剂。笔者认为本病病因多见痰浊壅遏,或化火上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症见头目眩晕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则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伴见恶心,呕吐,胸闷,甚至昏倒等症状,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细滑。温胆汤加味方4中半夏辛温,和胃止呕、燥湿化痰,为君药;臣以竹茹,取其甘而微寒,清热化痰、止呕除烦;陈皮行气燥湿;枳壳降气导滞、消痰除痞;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红花活血祛瘀通经;当归活血止痛;川芎养血活血;制胆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菖蒲化湿豁痰开窍;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化痰、和胃降逆、活血化瘀之效。本研究采用手法联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与单一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经手法联合温胆汤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与其他两组相比更能缓解患者症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治疗方法更能有效的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眩晕症状。此方法施行简单,安全,临床疗效确切,易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殷浩,刘献祥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61-632、孙宇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0(8):4273、陈才,洪芳芳. 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4:325-327.4、宋群. 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