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和婴儿肝炎综合症.doc_第1页
新生儿黄疸和婴儿肝炎综合症.doc_第2页
新生儿黄疸和婴儿肝炎综合症.doc_第3页
新生儿黄疸和婴儿肝炎综合症.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黄疸和婴儿肝炎综合症1.生理性黄疸特点为: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4周;在生后的最初4-5天,大多数新生儿都有一个血清胆红素上升的高峰时期,从出生时脐血胆红素26mol/L(1.5mg/dl),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molL(5mgd1),至生后4-5天可达102-205mol/L(6-12mg/dl)。即使在正常情况下血清胆红素水平也超过成人。成人胆红素34mol/L(2mg/dl)可以看到皮肤、巩膜的黄染,新生儿由于毛细血管丰富,胆红素86-120mol/L(5-7mg/dl)才出现黄疸。 现在,不少儿科使用的经皮黄疸仪测值与检测血清胆红素不同,和黄疸指数(正规医院基本淘汰)也是两个概念。经皮黄疸仪选择不同的检查部位,得到的测值并不相同。额部(头) 的胆红素值与血清胆红素值最为接近,是较为有效的检查部位,但本身存在差异。测值高低只能依全身临床情况仅供参考。造成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主要强调新生儿肝功能欠成熟,肝脏对胆红素的转化能力有限,这是肝性因素。此外,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处于低氧环境,因此红细胞生成过多,出生后相对过剩,出生后红细胞破坏增多,生理性溶血也是一个导致生理性黄疸的重要因素,这是肝前性因素。出生15-20天黄疸不退,可以先停母乳3-7天左右(每天把母乳挤出来丢弃或给其他小儿吃也行),如停3-5天就开始退黄,可能是“母乳性黄疸”;如果停了一个星期不退,那就要考虑其他病理性黄疸,但这些必须要专业医师掌握。可以用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来概括了解,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非特异性多核巨细胞形成的一种新生儿疾病。主要表现为黄疸、预后较佳,多数病例为产程中或产后感染引起。少数病例与先天性代谢缺陷有关。部分病例病因不明。 2.病理性黄疸特点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221molL(12-12.9mgd1)、早产儿257molL(15mgd1),或每日上升超过85molL (5mgd1);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34molL(2mgd1)。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3.婴儿肝炎综合征,简称婴肝征,实际上是一组肝内病变和临床征侯群:于婴儿期内起病;黄疸(肝细胞性)肝肿大、肝质地异常;血清丙氨酸转氨酶(sALT)值增高。其病因复杂。一旦病因明确,则作相应病因诊断,不再称婴肝征。根据发病机理,肝炎综合征黄疸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1)溶血性黄疸:由于红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破坏,释放的胆红素大大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而出现黄疸。血清中胆红素的增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血管外溶血(如大血肿)和同族免疫性溶血(如输血不当;Rh和ABO溶血)。重症感染皆可致溶血,如宫内感染主要的病原体为STORCH。S-梅毒Syphilis;T-弓形体Toxoplasmosis;O-其他包括乙肝HBV、丙肝、柯萨奇病毒C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乳头瘤病毒HPV、人类细小病毒B19、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微生物;R-风疹病毒RV;C-巨细胞病毒CMV;H-单纯疱疹病毒HSV。一般认为只有孕早期的活动性感染才能引起胎儿在宫内感染。此外,还常见于痘带状疱疹病毒(VZV)、EB病毒(EBV)、腺病毒、ECHO病毒、EB病毒、细小病毒B19和梅毒螺旋体、细菌感染(各种败血症、李司忒氏菌)、霉菌(毛霉菌、念珠菌)等,这些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亦可在产程中或产后感染,少数病因不明。肠肝循环增加,如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回收增多而引起的黄疸;还有先天性肠管闭塞、巨结肠、幽门肥厚、饥饿等胎粪排泄延迟,使胆红素吸收增加。血红蛋白肽链数量和质量缺陷,如地中海贫血等血红蛋白病。红血球膜异常,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己糖激酶缺陷等。(2)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广泛损害,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结果造成间接胆红素在血中堆积;同时由于胆汁排泄受阻,致使血流中直接胆红素也增加。由于血中间接、直接胆红素均增加,尿中胆红素、尿胆原也都增加。缺氧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肝炎、肝硬化、药物、甲低及酶缺陷引起的黄疸属于这类。有关酶的缺陷引起的黄疸属肝脏摄取或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可以用酶诱导剂,预后良好。主要有:Crigler-Najjar综合征:即先天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缺乏。I型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酶完全缺乏,酶诱导剂治疗无效,很难存活;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酶活性低下,酶诱导剂治疗有效。Gilbert综合征:即先天性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由于肝细胞摄取胆红素功能障碍,黄疸较轻,伴有UDPGT活性降低时黄疸较重,酶诱导剂治疗有效。预后良好。Lucey-Driscoll综合征:即家族性暂时性新生儿黄疸,由于妊娠后期孕妇血清中存在种孕激素,抑制UDPGT活性所致。本病有家族史,早期黄疸重,23周自然消退。(3)阻塞性黄疸:胆汁排泄发生梗阻(可因肝内或肝外病变所致,常见为胆道梗阻),胆中的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而出现黄疸。在临床上可检测到血清中直接(结合)胆红素含量增加,尿中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却减少或消失。如先天性总胆管囊肿、肝外胆道闭锁、胆汁粘稠综合征、肝胆肿瘤压迫、先天性非溶血性直接胆红素增高症(Dubin-Johnson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